快点解决 发表于 2020-12-27 01:19:58

学术界玩起花招起来,也都是戏。两个例子:
一、剽窃论文。在国内读博时,老板邀了国外一教授回来做报告。后来吃饭时听对方吐槽,说他实验室曾经发现了一个很新颖的现象,但由于他们是在这个领域算半路出家,因此发文章的时候处处碰壁。最后更离谱的事情出现了,他们在某次送审的时候,发现稿件被一拖再拖,再过不久,一篇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章就发表出来了。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在这无止尽的审阅过程中,他们的工作已经被剽窃了。
有的审稿人,发现送来审阅的稿子内容,正是自己关心的话题和数据,于是拖延审稿,到了死线就死命鸡蛋里面挑骨头,想尽办法让不是很懂行的杂志编辑拒绝发表。而审稿人自己呢,就趁这个时间,赶快把这一块的数据做出来,抢在别人之前发表掉。
在前老板娘那里也听说过类似的事件,她说她认识的一大教授就这样,但又能做到不着痕迹。也就是改个角度,换个马甲,做几个简单实验,并利用院士的身份发到中等层次的期刊(因为人家杂志社巴不得有大佬往他们那里投稿)。然后别人稿子的原创性就打折了,也发不到高水平的期刊上去了。
二、剽窃基金标书。这件事都捅到New York Times上面做专题报道了。传送门在这,但估计要科学上网 https://www.nytimes.com/2017/03/08/science/cancer-carlo-croce.html
这里引用一段:
The email, sent on Nov. 1, 2007, came from an official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he federal grant-giving agency, and it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straightforward: Major sections of a grant proposal by Dr. Croce we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to one submitted four months earlier by a junior colleague at Ohio State.大教授直接剽窃年轻科学家的基金标书,变成自己的东西拿经费。更不用说报道里面大篇幅关注的数据造假问题。

上面的例子,剽窃者不光成就了自己,还同时断送了其他人的前途。
举报?基本不用想。因为无论基金还是论文的审阅,审稿人的信息都是对作者保密的。也就是说,被剽窃的人几乎不可能拿出实锤证据,只能自己恶心却拿对方没办法。像例二那样子的,是做得太多太出格,才能被捅出来。
相比起来,是不是觉得韩春雨编个数据、骗笔经费和一官半职,“貌似”也没那么恶劣呢?
最后建议一句,要是发现自己导师有剽窃嫌疑的话,请尽快想办法从他那里毕业或者离职。以后独立做研究了,论文送审填排除的审稿人那里,也请填上。今天他剽窃的是别人的东西,明天就轮到剽窃你的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你见过哪些同行做过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