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 发表于 2021-1-19 16:39:32

2019年过后,未来近十年最赚钱的项目行业都有哪些?

爱锋贝-精选正品二手手机
2019年过后,未来近十年最赚钱的项目行业都有哪些?
爱锋贝-优品自营APP,精选优质全新/二手手机,提供专业质检报告,实物视频,实物照片,健康情况,做到所见即所得,付款即发货。以品牌化运营方式,提高品控与服务,为用户提供省钱省心的购物体验。正品二手iPhone,上爱锋贝!

泥鳅 发表于 2021-1-20 21:24:08

导语:相比于劳动投资性收入,投资性收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个靠谱的投资决定可能让你少奋斗十年,甚至改变你的一生。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认清大势,顺势而为。
关于未来十年的产业趋势,有5个重要的方向值得关注,可简化为FRESH,即Fun(娱乐)、Rich(财富管理)、Education(教育)、Safety(安全)和Health(健康)





2018年,电视剧《大江大河》在全国热映,这部片子以3个贫穷青年为主线,讲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从底层一路拾级而上的奋斗历程。
在津津乐道的同时,我们也不免会思考:在过去的40年里,普通中国人到底有多少次改变阶层的机会?在大时代的变化之下,又该怎样向趋势借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赚小钱靠技巧,发大财靠康波”,投资是撬动人生的支点,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个人财富积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基本确定了投资的输赢。
或许你听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整个经济都站在一个上升的电梯里,那么不管你在电梯里是蹲着,站着,还是跳着,你的财富都在快速的增长,区别的只是速度和幅度而已。
但如果整个经济都进入了一个下行的电梯,那覆巢之下无完卵,不管你多么努力的往上跳,也避免不了坠入深渊的厄运。
所以投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顺势而为。
1

过去几十年中的5大造富机会

财富的英文是“fortune”,“fortune”这个单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命运。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财富命运,关键在于你能否抓住,回顾过去几十年,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时势造富的成功案例。从改革初期,大概有5次造富的机会,只要抓住了其中的一次,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的大势,给我们的机会就是下海。
1984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南方讲话”,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看准了短缺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的潜力,中国第一代企业家“84派”应运而生,鲁冠球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鲁冠球先生坚持认为“社会趋势性的东西一定要去做”,从60年代便顺应社会趋势开始创业,1978年判断出国家将要大力发展汽车业,他下定决心舍弃其他项目,专攻汽车底部零件——万向节。
1983年,在国家肯定了非国营企业家存在的合理性后,他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使得“万向”成为国内率先实行个人风险承包责任制的乡镇企业。
1988年,他出资1500万元买断了工厂股权,万向正式从乡镇企业变为民营企业,开始市场化。最终鲁冠球先生成为民营“不倒翁”、商界“常青树”,缔造了一个横跨汽车、能源、房地产等多个产业、营收破千亿的商业帝国。
2.过去20多年人口红利的大势,给我们的机会就是地产。
1992年,小平同志第二次“南方讲话”,这一年诞生了一大批企业家,他们也被称为“92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房地产,1992年南巡讲话市场经济确立,商品房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以北京为例,当时人均住房面积只有7平方米,较为短缺,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商品房价格刚开始放开,以年均30%的速度上涨,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热情被充分激发,房地产开发迅速升温,开启了建设狂潮。
199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7%,地方房地产投资普遍增长50%以上。这一年杨国强看到了人口红利和城镇化红利,接盘创办碧桂园,在近20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中高速发展,目前碧桂园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亿,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图表1 商品房市场化后,销售额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图表2 商品房市场化后,销售面积屡创新高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你能认清大势,早一点买房,甚至多买几套房,那么你的财富和命运可能会彻底改变。
我身边有两个朋友,一个在十年前借钱买了房,另一个则是不舍得买,一直在努力的存钱。结果,前一个朋友现在不仅早就还完了贷款,还又买了一套大房子,而后一个朋友后来辛辛苦苦攒的钱才刚够一个小房子的首付。
两个人对大势的判断不同,财富的增长和人生的轨迹也就完全不同了。
3.2001年中国入世,给我们的机会就是贸易。
全球化的最大动力来自中国,最大受益者也是中国。从绝对量来看,中国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5560.1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7.7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了近50倍。
从相对量来看,同期GDP从1990年的1.87万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24.7%,2006年最高时超过65%。
从增速上来说,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之后,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速高达14.55%,同期GDP增速为13.31%,贸易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
在全球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先后超过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从中受益。
图表3 2001年入市后,中国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中国第一位女首富张茵就是通过出口贸易起家的。1987年,张茵便开始在大陆寻找造纸厂作为合作伙伴,发展纸张出口业务。
受益于全球化,出口业务快速发展,到2002年,张茵的中南控股跃升为美国集装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张茵也迅速进入了珠三角顶尖的富豪行列,于2009年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第一位女首富,也是全球第一位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4.再之后的一次机会,就是互联网革命。
1999年前后,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兴起,根植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互联网红利催生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99派互联网大佬们。
他们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时代,第二个为代表的应该是BAT时代,现在又加上了J,京东。
201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15派企业家则是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迅速崛起,以T(今日头条)、M(美团点评)、D(滴滴出行)为代表。还有李笑来,原本为新东方老师,由于看好区块链逻辑而持有比特币,随着比特币的疯涨而成为中国比特币首富,实现财务自由。
5.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机会,就是以2008年为起点的资产泡沫化。
过去十年,中国的货币基本上是大水漫灌的思路,数十次的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都极度宽松。
2008年,我们的M2还不足50万亿,现在已经超过180万亿,货币增长带来了金融泡沫的繁荣。2016年,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例一度达到8.4%,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显然是过度的繁荣。
在金融化时代,金融业成为最受青睐的职业,收入也相对可观,尤其是非银机构。新财富券商分析师年薪百万,发债业绩提成高达百万,新三板做市业务人员收入超过百万,金融从业人员成为高收入的代名词,直2016年之后,金融监管力度加大,金融泡沫开始退潮,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图表4 货币宽松,金融业迎来十年黄金时代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想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第一步就应认清大势,顺应大势,当机会来临时,看好看准后及时把握。
2012年,我放下央企铁饭碗,去了一家民营券商,别人都不理解,觉得很冒险,但我其实一点都不慌,因为我知道金融化的高峰就要来了,金融业当然是最为受益的,这是我的第一次创业。
2017年11月,我又辞去券商高管职位,创立如是金融研究院,投身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朋友又开始不理解,甚至担心我、劝阻我,毕竟放弃券商高管身份,机会成本也是很高的,自己创业风险很大。但我其实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知道,金融已经进入下行周期,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时代、知识的时代。
我讲自己的经历,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努力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努力,必须要看清大势,选择正确的赛道,否则努力就白费了。
从这个角度说,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2

经济周期轮回,2019资产荒或将再现

其实,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
1.衰退阶段
2014年初,经济开始加速下行,实际GDP增速在一年的时间里从7.9%降到7.1%,下行了0.8个百分点,经济正式进入衰退阶段。
为了保住7%的经济增长底线,政策从2014年11月降息开始升级到全面宽松,随后2015年我们看到了十几次降准降息以及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专项建设基金的大规模投资,市场上一度出现“资产荒”,资金太多、收益高的优质资产太少。
2.复苏阶段
在全面宽松和大规模投资的刺激下,经济从2016年开始逐步进入复苏阶段。
需求侧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持续回暖,带动2016年一季度名义GDP见底,三季度实际GDP见底。
与此同时,2015年底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导致产能去化,微观市场的商品价格和一二线房价开始上涨。
3.过热阶段
2017年初开始,宏观上的经济增速虽然还在回升,但幅度并没有前几轮刺激那么明显。
与此同时,大剂量的货币宽松开始推动资产价格泡沫化,一线城市房价几乎翻倍,三四线城市楼市持续火爆,迫使各地开始加大力度进行地产调控,货币政策也明显收紧。
4.滞胀阶段
在去杠杆的束缚之下,大规模刺激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耗尽,经济增长的回升明显遭遇瓶颈。2017年三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重新下行,实际GDP下行0.1个百分点,名义GDP下行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三四线城市楼市依旧火爆。
5.衰退阶段
从2018年开始,经济重新进入衰退阶段。
2018年一季度开始,GDP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从6.8%降至6.5%,创下十年来新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价开始回落,这就是衰退的典型特征。
站在目前这个时点看,现在整个市场正处在更大的历史转折当中,短期的情况是经济下行没有结束,正处于下半场。
从资金端来看,由于政策纠偏和监管松动,无论降准还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释放流动性,整个金融资金端是松动的。
从资产端看,由于经济还处在下行周期,资产收缩仍在持续,会导致可配置的资产有限,资金扎推涌向基本面比较好的一些资产,而其他的基本面不是特别好或者讲故事的资产会被抛弃。
所以,会再次出现资产荒和核心资产的泡沫化。2014-2015年的故事告诉我们,经济差,市场不一定差,因为资产可能比资金收缩得更快。
3

未来,这4大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2019年外部形势依旧复杂严峻,金融退潮还在继续,风险可能会加速爆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一致性预期。
内部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房地产调控还将持续、地方政府融资受限基建承压、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不确定性。
上半年,经济还会继续下探,出现一个相对的底部;下半年,在稳增长措施的刺激下,经济或将能有所起色。
我们相信曙光终究会来临,只是可能要经历一个长长的隧道。经济下行周期中,资产波动加剧,投资的难度会大大加大,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机会。
1.股票市场
2016年市场无限风光,2017年回光返照,2018年漫长隧道。
目前,A股的估值确实处于相对全球低位,估值是比较便宜的。从长远来看,目前的A股估值仍然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是值得配置的。
从短期来看,今年是股票大年,最近两个月,上证指数上涨30%,创业板涨幅接近40%,指数上涨的速度一点都不次于2015年,从年初到现在,整个估值水平也确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估值修复超过27%。
股票市场接下来可能会有较好的结构化投资机会,但业绩分化会比较严重,基本面好的股票会有市场。特别是在科创板推动之下,一部分科技类的成长价值股仍然会成为投资热点。
另外,现在来看,宏观政策、外部环境、经济政策都是比较确定的,今年的股票市场肯定比2018年好,这个是毫无疑问。但需要业绩出清还在继续,业绩挤泡沫还有很大的压力。基本面不好的股票的业绩风险仍值得警惕。
2.核心城市的房产
逻辑非常简单,研究中国十几年的房价走势,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基本的结论,只需要看一个信号就好了,那就是政策。
2014年930新政,明明整个政策都宽松了,但很多人都不看好房价,2015年也没有涨。房地产政策非常宽松,房价并没有涨。
不是不涨,是因为时间还没到,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只要房地产政策放松,房地产一定涨,但是每次时间会有存在时滞。比如说2014、2015年政策宽松,结果2016-2018年房地产出现暴涨。
从宏观层面来看,去年到今年,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从地产调控政策来看,房贷利率出现回落,有些地区的限售限价政策开始放开,整个市场的政策转向已经非常明显,虽然不会像2014年力度那么大,出现类似调整首付、放开限购这样的大招,但应该和2011年更为类似,以货币宽松和局部宽松为主,但是方向已经明确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线城市和热点新一线城市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需要提醒一下大家,前三轮货币政策宽松之后,房价的估值可能都是一样,这一轮可能不一样,从这两年开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房价的差距在拉大,比较看好的是核心城市。
虽然从大的周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在中国还有20年比较好的发展时期,告别黄金时代,还有比较可观的白银时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能迎来白银时代,恰恰相反,在属于房地产市场的白银时代,真正的分化会愈发明显:核心城市触底回暖,非核心城市回调。
港股分化明显,每7块钱的交易就有1块钱在买腾讯,房地产市场也是一样,价格分化是大势所趋。未来,房地产市场分化会越来越大,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分化、房价指数分化越来越大,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经济体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中国的市场也是这样。
3.债券投资
乱世买债券,经济不好的时候债券一定好,所以2018年虽然出现了很多意外,但是有一个地方不会出现意外,就是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基本面。
由于2018年整个经济在下行,通胀在下行,货币政策在宽松,所以自然而然利率会下行,今年没有去年的机会好,但是经济基本面还没有好转的迹象,依然有机会。
2019年大概率会出现“衰退式宽松”,2014和2015年资产荒的局面可能会再现,当银行钱没地方去、没有往实体项目投的时候,资本市场会吸纳更多的资金。
所以,今年债券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不同的是债牛进入下半场,随着融资条件缓解,高等级公司债配置价值会继续存在,同时仍要规避有违约风险的低等级公司债。
4.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目前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尽管在过去这些年可能经历了一些比较大的泡沫,但长期来看,中国市场确实还是投资最好的市场、前无古人的全球最大市场,没有之一,印度、东南亚也好,都很难替代中国。
这是因为中国市场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个就是体量巨大,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且很有可能是史无前例的统一大市场。
中国前年GDP 82.7万亿,相当于11.4个韩国。抖音之所以可以在不到2年之内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APP,也是得益于巨国效应。尽管这几年做企业、做投资的人觉得赚钱不如前几年好赚了,这主要是一个周期过后带来的一种感觉。
第二个是沉默市场,很多人从来不去三四线城市看项目,反映出中国未来还有很多潜在价值可以开发。
中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这个沉默的市场,如果未来能够打通的话,潜力无穷。拼多多、快手都是典型案例,用户正在从一二线城市往三四年城市下沉。
过去这个渠道是打不通的,因为单个城市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不值得。但是互联网把这些城市有效结合在一起,实际上让中国的市场变得特别大。沉默市场有很多人还没关注到,但是有运营机会的,关键是如何找出这个机会。
未来,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消费领域,仍然会出现很多独角兽企业,而且独角兽的质量会越来越高。
关于未来十年的产业趋势,有5个重要的方向值得关注,可简化为FRESH,即Fun(娱乐)、Rich(财富管理)、Education(教育)、Safety(安全)和Health(健康)。
4

结语

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畅销书《投资最重要的事》的作者)曾说过“无视周期并推算趋势是投资者所做的最危险的事情之一”。
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对此深有感触,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上行周期大多能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在下行周期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是收益平平甚至亏损,最常见的结果是“周期永远胜在最后”。
所以,每一位投资者都需要基于经济周期的基本判断和对大类资产轮动的基本常识,形成系统的投资逻辑,这样才有机会把握一个又一个的风口。
在这个财富巨变的时代,财富的逻辑早已生变,过去是劳动造富,未来更多是投资造富。
相比于劳动投资性收入,投资性收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个靠谱的投资决定可能让你少奋斗十年,甚至改变你的一生。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认清大势,顺势而为。
对于未来,“你不能预测,但你可以做好准备”。
职业投资者的个人公众号:简投通
认可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米兔我 发表于 2021-1-20 20:43:05

题主提到了闷声发大财这个词,很多人总想找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项目,开开心心,简简单单的赚钱,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创业者来讲,还是省省吧!这种项目可遇不可求。
我提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赚钱方法,那就是跟风!很多人鄙视跟风这个词,但是他绝对实用,就像很多人通过抖音很快成了大V,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大把大把的变现。
然后现在人人都提短视频创业,这个时候会有一些自认为有独立思考的傻子会说:当人人都知道的时候,已经不赚钱了,所以不要做。
实际情况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谈的时候,还有汤可以喝,一个好的项目喝汤都能把你喝撑。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毫无顾忌的一头扎进去,只要你执行力到位,愿意思考,遇到困难肯想办法,是可以赚到钱的。
当现在所有人都在谈,然后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之后,没人谈了,那个时候可能是真的不赚钱了。
记得点赞!!

刘洪峰 发表于 2021-1-20 19:58:40

所谓的互联网创新,就是借助于新的工具。让信息更加通畅,优化了交易模式,并没有创造产品。
譬如打车,优化了黑车管理问题。即使没有打车软件,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黑车。从头到尾只是把黑车规范合法化了。
单车也只是借助于软件随开随停随用。在管理上借助于互联网,实现了创新。
但是我所在的昆山,就没有允许单车进驻,每个人只需要去办一张公共交通卡,就可以骑政府的有桩自行车。
对应的这个把以前的摩托,电动车载人给灭了。
其他的分析呢?互联网的最大好处就是管理成本很低。碎片化,零散,附加值低的工作。依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监管难。
即便是外卖,以前也不是就没有外卖了。只是实现了网络订外卖而已。借助于资本,把传统模式全部搞死。
你会问,那为何以前没有资本进来呢?
因为以前没法监管,现在都通过网络下单,可以监管。这就是让创新称为可能。
很多创新,你看到也没用,不要想着靠一个破想法称为首富,这种事到不了你我头上。
一件创新,必然是与国,与民,与地方政府,与企业都是有利的,才可能做大。当然不可能避免的损害了一些中间商的利益。
网络的兴起,资本的垄断。让很多直营成了可能,代理商基本都歇菜。
扁平化的结构应该会是常态。
网络约车在一些地方为什么被限制发展。
这个是可以管理黑车,但是也间接影响到了出租车,管理公司的利益。
当然电商,你也可以分析,利弊权衡。
所有的生意,无非就是利弊权衡。
弊大于利的时候,就是被管制的时候。利大于弊的时候,就是被鼓励的时候。
每个人都在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嘴里是情怀,实际驱动的都是利益。
为何互联网解决了个体,小企业的生活,但是始终无法涉足大企业?
小企业,不可能自己建服务器,不可能自己开发复杂的软件。
个人不可能去建立空间。
大企业则没有这些问题。
多数的小企业也不过就是贸易,代加工,娱乐,服务,这种性质,没有什么核心机密。
无非是管理人员,管控成本。
赶上风口了,进对行业了,捞一票,赶不上。拿着工资也不错。
波动性才是常态,选择大于努力才是常态。开了关,关了开才是常态。
逆天赌命的有没有,有,失败者居多。成功者寥寥。
且,一定有你看不到的优势。
贸然跟风没必要。即便已经熟悉的行业,后发先至,加班加点,也未尝不可。
针对个体的产品,利润足够,舍得做广告就行。
你卖一杯奶茶才几块钱,但是你找来一个加盟的一单就是10万。
三个月开一单都足够保证利润。
为何直销,或者很多单价低的产品做不了?你把一盒牙膏,忽悠卖到800块又怎么样?你一个月能忽悠几个人?
但是这东西要是珠宝,房产,字画,电影,股权,加盟,保健品,整容,软件。一单就是5万十万起步。一单顶别人一年。这个可不可以做?百分百可以做,任何时候都可以做。
所以你看知乎里教你创业的,不是海参加盟,就是甲醛加盟,或者其他加盟。
只要销售人员到位。想赚钱。引流到位,一定可以盈利。
不为了引流,谁费劲巴拉的浪费时间,给你写答案。
高利润,砸广告,组建销售团队,只要管理得当还是可以赚钱的。
有相同观点的,在上海的,没事可以来宝山淞发路喝茶。
我们做企业施工资质代办,速溶茶招商。并且为江苏某地方政府引进了一个警务软件开发团队。
我们的优势就是有投资人,前期投资了50万。
有政府补贴,房租便宜到上海难找,减免税收。
只要产品过关,前期以较低的价格为警务部门装备。到期会有政府补助。
有成熟的营销,网络,优化团队。急缺核心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女性尤佳。稳定人员都有股份。

田园风光 发表于 2021-1-20 17:45:03

学会分析比直接告诉答案更有用,未来挣钱的行业只需要分析两个方便就可以。
挣钱行业满足的条件未来的趋势
根据趋势推理出满足条件的行业就可以,我们先分析第一步,挣钱行业的特定。


挣钱行业的特定:
1. 挣钱行业一定是新新行业,或者是老树开新花:
为什么是新事物?因为只有新事物有可能打破现有的规则,重新提升社会效率。就是用同样的成本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打车很贵,现在有了滴滴,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同样的资源下面能提供更多的服务,提升了社会效率。
如果滴滴不能提高社会效率那么就没有存在价值了。为什么现在毕业生想做主播的那么多,因为是新事物,新事物就有机会,陌陌开始的那几年完全可以用疯狂爆发式发展来形容。主播挣的钱有部分都超越了明星。为什么陌陌开始挣钱,因为给寂寞的心里一个港湾,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找安慰更容易了,这是属于情感方面的。


2.将要大规模爆发而没有爆发的行业:
为什么提这个观点,因为挣钱不是等人家挣了才想起来去挣,炒股不是等大家都买的时候买,房子不是等大家一起买的时候买。就是要在还没涨起来之前入手,第一个吃的才是螃蟹,后面的只能吃碎渣了。就是如果下次股市爆发到一定的时候,大家会抢着买,此时一定不能买,八成是亏的。
比特币涨到了几万美元一枚,大家都抢着买,那么一定不能买,后面跌得多惨就不用说了。就是一定要在还没涨起来之前买。当然区块链这个技术非常有价值,也是属于要大规模爆发而没有爆发的行业。


3. 选择合适自己和了解的行业:
如果行业都不了解那么就不要盲目跟风,成功的商人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就是巴菲特也不是赌徒,他分析一只股票都是要根据模型计算价值的。如果不了解那么很容易被割韭菜。


未来趋势:
1. 效率更高,更加智能化:
就这一条就大有文章可做了,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无人驾驶,区块链,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其他提升效率和更智能的东西就是下一步趋势。那么分析到这里,我们可多分析一步。未来的超市店员,银行柜员,话务员,重复性没有创造的工作将会被逐步被人工智能代替。
现在大家都喜欢去旅游,以后如果时间紧迫那么在家就能旅游,如何旅游,打开VR就能身临其境,当然后面这些技术会不断改进,不仅仅是视觉,还有触觉和味觉的感觉,可以和里面的人交互,可以在周围走动,不受现实空间的限制,那时候虚拟世界也是另外一个世界了,黑客帝国里面的世界将会变为现实。空中飞行器,这也是比较新的概念,城市不再拥堵,汽车利用反重力装置可以自由在空中悬浮。
不得不说科幻片不是真的科幻,是现实的预言版。不要觉得什么什么不可能,当时候的人觉得上天下海都是不可能。记住世界是会发生变化的,你理解的不可能是基于现在的情况,而情况一旦变化就不一样了。这里再说个科技类的,那就是电脑,现在大家用的电脑也会进行彻底革新,现在已经出现了模拟人脑神经元的cpu,电脑不再是电脑而是光脑,电子产品和人工智能结合后会更加智能和低耗,到那个时候生活更加智能,现在每次地铁要刷一下卡,到时候你的个人信息和存款全在一个芯片里面,都不用自己刷,系统就自动识别扣款。
去入住酒店会有单独的机器人带你到房间,尽管用就可以,到时候提个包自己离开就可以,都不用结算的,整个社会有一套系统,会根据你的行程自动扣款。想去哪语音告诉手表,空中显示3D模型,智能推荐路线,订完后自动扣款,行李有专门的机器人上面服务,自动汽车早早在外面等候 。甚至到机场都不用安检了,机器人上面就已经整理好,数据已经上传到系统。
不要又觉得不可能了,当时候光盘和光驱,软盘软驱不也是成为了历史了吗。磁带不是被mp3代替了吗。篇幅有限,不能继续分析更多有趣的东西。


2. 政策导向的作用:
政策是一个风向标,可以根据政策知道国家正发力做什么,那些行业是有前提的。


回到正题,大家其实还是想挣钱,那我就选几个近的。
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链虚拟现实精准医疗自由职业 (这是一种新型职业,中国还在起步中,主播也可以算一部分)物联网新能源那些新出现有生命活力的事物。


挣钱一定要拿准新和趋势,另外还需要有一个王者心态,王者挣钱是为了更多地给社会带来贡献,心态摆正了钱自然愿意让你支配创造价值。结束语,挣钱的能力和为社会贡献的能力成正比。


我的其他相关回答:
互联网公司员工是为了什么而加班?互联网公司加班现象能否改善?程序员如何用专业技术来表白?程序员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有哪些命令行的软件堪称神器?为什么祖传代码被称为屎山?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明文规定一周六天工作制的企业主是怎么想的?

莫过于我 发表于 2021-1-20 16:53:15

如果说从古至今有什么项目是一直赚钱从不被淘汰的,那我觉得是不可能有的。但有一个行业,却是从古至今依然未被淘汰,依然是闷声发大财,那就是中介。
中介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掮客,是一个靠人脉为生的行业。
掮客,原指为别人扛东西上山的人,赚点辛苦费。一般在山多的地方,旅游名山上有以此为业的人。
后引申为通过介绍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如房地产、货物或证券)然后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人。很多方言里对此类人也有特殊称呼,比如东北地区一般把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叫“拼缝”。
不少人对“掮客”这个词感到陌生,事实上掮客现象在现实中无处不在。
掮客不仅存在于商业活动中,包括诉讼、政治、学术等等方面都会出现。他们的角色就是经纪人或中介人,起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掮客生存的原则,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赚钱,别人触达不到的人,你可以触达得到,那么就可以作为中间人帮他们搭桥对接,从中赚钱佣金。中介的好处是无本万利,以人为本。表面上没有任何成本,就是从中搭个牵线搭桥而已,但又是以他认识的人脉为本钱。
每个行业都很快被淘汰,唯有中介不会被淘汰。想想现在依然有多少中介存在?婚恋平台本质上就是中介,在古代称为媒婆。房产中介就不用说了,你基本上天天都借得到电话。还有保险经纪人,实际上就是保险中介。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平台都打着去掉中介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旗号,事实上这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中介机构。世界上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一定有中介的存在。何况中介对国家经济是起到促进作用,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国家是支持的。
那么中介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我们任何人都可以秉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用人脉来赚钱。我们就可以做个人中介。
我们只要把人加进我们的微信中,可以和我们产生连接,那这些人就是我们的人脉,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流量,私域流量。有了这些流量,我们帮别人推荐生意,促成后就可以直接拿佣金,不需要自己做任何东西。具备低风险,低成本又能赚钱的特性。
例如,我们加了1万个宝妈的微信,这些宝妈对什么感兴趣?对孩子的教育感兴趣,那么在线教育课程、绘本、学习机等各种东西都可以卖给她们。我们不需要自己有教育资源,只需去找相应的商家谈合作,拿提成即可。宝妈是不是还对减肥感兴趣?是不是还对化妆品感兴趣?那么知道怎么做了吧,找这些商家谈合作就可以!
哪怕你不想跟别人合作,自己卖货也可以走中介路线。阿里巴巴一件代发货物,本质上就是服务于中介的平台,只要你有人,它就能供货,供打包快递一条龙服务,你什么都不用干,等着收佣金就行了。
那么核心就是如何找人脉?也就是如何把人加进微信里呢?这个动作我们称之为引流。利用线上社群引流就是很方便的引流方式。我们可以混进宝妈所在的群(还是以宝妈为例),例如育儿群、辅食群、母婴群、孕妈群......我们只需要以宝妈的身份混进去,就能想办法引流了。
利用人性的弱点引流,可以用贪婪、懒惰、好色、恐惧。以贪婪为例,宝妈喜欢赚便宜,对吗?那么在群里教她们去薅羊毛的方法,就教一个,能赚个十块八块钱,让她们尝到甜头。然后说我这还有100多种薅羊毛的方法,上个月我能薅8千块多块呢,加我微信都能教。不用问,她们绝对会加你的。这样就能引流成功了,一个群引流50人,100个群就可以引流5千人。200个群就可以引流1万人。每天10个群,一个月不到就可以引流1万人!就算你慢一点吧,引流效果差一点,那么3个月也足够了吧!
利用人性的懒惰怎么引流呢?在群里分享一下变美知识,可以是化妆,可以是穿搭,可以是护肤,总之宝妈肯定对变美感兴趣,没有人愿意变成一个黄脸婆。最后再放些变美的案例,自己的,或者自己身边的人,自己帮她们变美过的人都可以。要是没有,网上找都可以。本期分享到这,剩下的《宝妈变美38式》中的37式,只要加我微信,都可以送噢!事实上,这些资料在网上都能搜集得到,只不过碎片化需要自己去整理。而你搜集整理好了,就是解决了她们的懒惰,她们自己愿意衣来伸手了。要不要加你?必然要加的!
最后还有打造朋友圈,作为一个中介,我们必须把自己包装得有感情,有温度,对吧。人设可以也是一个宝妈,一个励志创业的宝妈,赚了不少钱在家里有一定地位,又追求美的宝妈。人人都会羡慕这样的宝妈,必定会对你敬佩无比。怎么发朋友圈?要发有价值的东西,切勿刷屏。发发怎么变美,每天化妆的短视频,或图文教程;发型的短视频或图文教程;穿搭的短视频或图文教程;脸部推拿的短视频或图文教程。当然了,原创的就更好了。平时还要发发自己精致的生活,用自己赚的钱去逛街买衣服包包,感叹自由真好!晒晒带孩子去旅游,感叹自由真好!晒晒自己最近的美照,感叹女人活得精致真重要!晒晒自己去喂小区附近的流浪猫,展现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善良小姐姐。晒晒孩子跟别的小孩打架,自己去调解让他们和好如初,展现自己是一个情商高懂处理事情的宝妈......
这样一个又专业,又励志,还有各种优良品质的宝妈,谁不喜欢呢?谁不信任呢?那么你推荐什么东西跟你买有难度吗?转化订单有难度吗?1万流量,即使转化率10%,也有1000单。每单赚10元,也有1万元!每个月成功推荐5个产品,那么就有5万元的收入!


有流量一切皆有可能,做中介没有什么不好!廷哥专栏里有更多干货和案例,一定会有你想要的。
关注廷哥专栏,这里有《引流三十六式》教你360度无死角的引流,也有《变现64套路》教你如何把流量变成钱,还有《社群运营十八法》教你混群引流或裂变、变现随心所欲!

郁寒沫 发表于 2021-1-20 16:26:28

2018年初至今,我做社群已有两年时间了,累积社群成员1500余人,收费598元,仅社群付费金额累积超90W。
当然,距年入百万的万人顶级社群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不得不说我社群生意在生命力上的优越性,也不能不向大家分享我两年以来做社群的一些经验心得。
说真的,做社群是一门慢节奏,且重运营的项目。
社群的慢,慢在这是一门需要长期耕作的项目;社群的重,重在这是一门24h都在处理信息的项目。
快钱、暴利天生注定了与社群这门生意无缘。
但这门生意的优越性,是诸多项目无法比拟的。这点优越性便是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社群仍旧会以各种方式存在,社群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核心,这门生意将会伴随互联网的荣衰。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门终身的事业,那么社群对你将是一个不二的选择。
学会今天这篇内容,无论你做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你都能够发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社群,为你创造至少数十万一年的收入。
“拆解、真实分享”我做社群的赚钱经验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社群,最重要的只有两点。
一是组建社群的创始人,这是社群的中心节点。初期创建的社群,90%的内容是由创始人组织生产的,并且创始人的能力和影响力也决定了这个社群的地基。
你若想组建一个社群,那么你就要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一定要具备你的独到的经验与优势,无论哪一行业哪一门技术,只要你能做到最够专业足够有经验,那么你就能发起一个社群。
所以,社群也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做,还是有些门槛的,但门槛也就在于你是否拥有一技之长。
二是社群的定位,也就是社群的兴趣基点。你的社群将要基于什么样的目标去吸引同频的人,一般这个目标只专注于两到三点。
如我发起的黑帽星球这个社群,定位则是项目、流量、技术。只有定位足够精准,你才能把握住重点,才能够迅速起势。
我见过太多不足1个月时间便夭折的互联网社群了。
我在朋友圈混进过一个转发海报即可进群的社群,添加社群创始人微信后,收到了机器人自动回复转发海报+文案30分钟的消息,我用小号转发进了群里,才发现漫天的刷屏广告,不到1小时被多个微商爆粉,三天后发现被移除群聊,原来是群内无人管理被解散。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社群,流量贩子们只不过是借社群的名义搞一波粉。
优质的社群是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至少在互联网行业来说,能够生存一年以上的社群,则一定有他的生命力所在。
社群的定位除了精准外,也一定要小。小而美的才是真正优质的社群,并非大而全,这里我所指的大和小,是指社群覆盖的领域、兴趣、服务,只有这些足够小,社群才能够加优质。
我就见过很多小而美的社群,例如亦仁的“生财有术”,王六六的“裂变实验室”,他们只专注少数几点,只有如此也才能更加专业。
做社群,先做IP,再做营销
做社群,先做IP。明白IP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理解社群的商业模式。
如何打造个人IP?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我用一句话讲,就是你想要成为哪个行业的有影响力的人,那么你就长期坚持去输出价值就行,这是最简单的打造个人IP的方法论。
打造IP这件事,我并不想多说。但我只说一点,在成为一个公众IP之前,你必须先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
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行业,或其它行业。你的专业程度决定了你能在社群这条路上走多远。
打造IP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除了你需要分享干货外,你也需要吸收新的经验与知识,很多人误以为做IP就是分享自己的经验。
但真实情况是,一但你的经验拿到公众面前,就需要接受公众的审核,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可行性、价值观、利益相关将会受到考验,这时你就不能只从自我出发去审视你分享的内容,而这时需要的是尽可能的从中立的角度去分享。
社群的定位,也决定了你的潜在粉丝群体的画像,也决定了你推广和营销的方式。
如果,你定位的是餐饮行业的社群。那么,你的用户群体将会主要是以正在开餐饮店的老板,和想要开餐饮店的创业者为主。
同样,你想要获取这部分类型的用户,你就需要用到不同的方式去营销,去引流推广,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我将会继续分享我的经验。
被动流量循环 & 术
这就是社群的“道”,在这里道是指项目的本质,而对应的“术”是指方法。
下面开始讲一讲社群运营过程的“术”。
明白社群的模式易,但要做一个真正落地的社群却难。
社群运营的方法主要拆解为两块。一是“流量”,二是“营销”。
流量,想必是很多人做任何项目的第一道门槛。做社群之所以要先做IP,是因为一个成功的IP自带流量,成功的IP将会为你的社群赋能,打造IP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引流推广的过程。
互联网之中80%的流量都是长尾流量,也就是由大量碎片化渠道组成的流量。获取这部分流量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优质内容去获取,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文章,只要你能铺垫大量内容,便无需再担心引流推广的问题。
每天仅通过搜索关注我的人即有40至100人,无需主动推广便能够解决流量问题。
内容流量有一个优势,也有一个弱势。先说一下优势,好的内容能让你在未来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源源不断的获取流量,并且吸引的粉丝粘性足够高也足够精准。
而弱势在于速度,相较于其它方式来说要慢。想要通过打造爆款内容获取流量,难度相比要x10倍。
同样一篇内容,同样一个视频,可以分发至多个不同的渠道获取粉丝。
无需三个月时间,你便能建立起多媒体平台>公众号>个人号>公众号的一整套流量运营体系。
说白了,无论你做什么类型的社群,或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盈利,通过内容引流是最为通用的方式。
除了内容外,你还需要有一点诱饵,内容仅仅是能够让潜在粉丝们认可你的,而想要尽可能多的吸引他们,你可以用免费赠送xxx物品/课程/方案的方式引导他们关注你。
如上面我所讲的餐饮社群。餐饮店老板们最关注什么?促销活动、店铺业绩、店铺选址、运营的SOP方案,这其中任何一点你都可以拿来做诱饵,并放在你的内容中去吸引他们。
社群营销 & 定价的艺术
核心一点,即获取信任(分享干货)>吸引关注(免费诱饵)。
社群营销,在我看来只有两点。一是你能提供什么,二是他们需要什么。
你所能够提供的,和他们所需要的相结合,写成一篇招募文案,在文案中你要根据你的社群定位去着重撰写,一篇社群招募文案适宜2000字以内,最多不宜超3000字。
社群营销的核心,只有一点。即“独特性”,也就是尽可能挖掘你所长他人所短的地方,扬长避短去做营销。
社群的定价,这是很多人最为纠结的一个地方。社群的定价其实很简单,主要分析一些市场同类社群的定价,和你目标群体用户的付费能力和意愿即可,取一个中间值便是你最佳的定价。
当然,这个定价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价格一直是过滤人群的有效手段,价格过低,会导致社群成员良莠不齐,降低社群质量;社群定价过高,会让一些忠诚粉丝望而却步。
适度的涨价,对于社群运营也是一个较为有力的措施。一个优质的社群将有不同的生命阶段,每个阶段人数的不同也就决定了社群中内容生产节点的多少,最开始的社群是由一个有影响力的IP发起的,随社群人数的增长,在社群中也将诞生更多的内容节点IP,适度的涨价也是社群价值的一种体现。
稀缺才具备价值,适度的涨价可以促进稀缺性。
最后,总结本篇《社群通用赚钱攻略》,我用一句话总结一个成功社群的打造过程,即“先做定位、然后输出干货打造IP、再抛出诱饵吸引潜在粉丝,最后发起属于你的社群”。
以上,就是我运营社群两年以来的真实经验,希望能够对你帮助

迫不得已 发表于 2021-1-20 14:29:21

如果要说什么行业或者项目最赚钱,且是未来十年的。
我个人是有两个出发点的,从微观和宏观来讲!


宏观的角度:应该是人们需要什么?你就去做什么。
微观的角度:市场有什么地方是不合理的,我去解决它。


很多人会讲许许多多的经济变化,讲全球视野,反正就是怎么难怎么来,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都太快深奥,我也不懂,就不装懂了。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未来人们最缺的是安全感。


安全感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决,生存目前大家都不存在问题,所以都在追求生活,衣食住行都是生活,但是是个人都会担心很多问题。
1.生老病死
生:指生活、生存,能帮助大众生活的更好;
老:老年后的福利,如何解决一个人年老后的生存压力和负担;
病:如何更小可能性的患上病痛,如何确保生病后的风险承担;
死:这个问题,没考虑过。


2.信息安全
信息风险,我更多认为是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如何保障;
如何让双方的信用变得更加牢靠,且有第三方担保;
如何确保自己的企业空间不被侵犯;


微观的角度来讲,重点是解决行业的弊端问题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目前仍然有很多传统行业,仍然未被互联网侵蚀


1.市场的不透明
以餐饮为例,品牌加盟是一个不知道存在了多久的模式,但是加盟商并不了解品牌的实际营收,比如某个粥,5万加盟费,忽悠加盟商每日亏损冲单,并且每天让加盟商至少投入1000的推广支出。
如何让上游和下游环节,产生透明性。


2.农业的变化
中国有许多贫困山村,大多还停留在农耕时代,但是很奇怪的是,许多一二线城市却有自己的种植场,养殖场,如何让农业的纯生态农产品进入城市,带动本地农业经济,也是一个路线。


其实,我都是瞎扯的!
O(∩_∩)O哈哈~


我倒是没想什么经济啊,那太宏观了,我也不一定能听的懂看得懂,与其花费精力去认知一个短期应用不上的东西,还不如切切实实的了解些更靠谱的事情。

么哒哒 发表于 2021-1-20 13:15:14

在人人都关注的5G、VR技术、人工智能以外的地方,也有着很多前景可观的行业企业。
近期,腾讯发布95页重磅报告:全面预测中国未来五年趋势,在报告的第一页便指出:
“分水岭”将成为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的关键词。
在商业基础最好和消费潜力最大的发达国家,网民红利已近消耗殆尽。
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最优的一二线城市市场,新增用户潜力也所剩无几。
网民红利危机在中国也同样严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7.10亿,51.7的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中国这一波网民增长浪潮随着高度的移动化同步,移动网民覆盖率已经超过90%,网民“移动升级红利”也已经触顶。
分水岭时代,具有潜力的项目或者行业、企业将不再看重用户数量,会员、内容和服务将成为关键。


一、网络版权产业

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中国用户的付费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长期以来,我国的网络版权产业在商业模式上一直以“免费内容+广告推广”模式为主,这与欧美国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可喜的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培养,中国用户的付费意愿快速提升。在《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版权市场规模达7423亿,同比增长16.6%,不仅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的用户付费意愿强劲,网络音频、网络文学等用户付费规模和人均付费值都有显著的增长,这昭示着行业发展拥有巨大潜力。


二、儿童内容产业

随着二胎的全面开放,儿童消费市场向着更大的体量快速增长,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儿童传统内容和儿童数字内容也有了爆发性的增长。
儿童数字内容的增长尤为可观,在《中国儿童数字内容行业白皮书2019》中提到,近几年,儿童数字大量涌现,且呈现出多元化、细分化的垂直趋势。
现如今,垂直内容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正瓦解着巨头完全中心化的优势。所以,巨头都想通过自家的超级入口,来构建自家私域生态。他们不仅不愿意内容生产者离开自己的平台,还在夯实各自的内容生态,完成闭环服务。
BAT投资布局
据了解,各大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今日头条等都在布局儿童内容相关的产业生态,而腾讯旗下的唯一儿童内容开放平台企鹅童话早已领先构建好完整的儿童内容生态链。


三、平台型企业

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一家公司仅仅靠一种或一类产品来经营的,是无法长远发展的。一旦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这家公司的生命周期也基本结束。
而平台型企业会在自己平台上不断推出大量新的产品,获得市场份额的概率远大于产品型企业。
以儿童数字内容发布与发行平台企鹅童话为例,与大部分以知名IP为核心买点的儿童音频服务型产品不同,企鹅童话以儿童数字内容为核心,用成熟的数字发行渠道和专业的运营经验为保障,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平台覆盖、多明星加盟的完整内容育儿体系。
企鹅童话渗透全产业链,打造行业闭环
目前,企鹅童话签约了12个工作室、16家出版社、34个品牌IP、近300名作家、600多名主播,拥有儿童文学3000余册、绘本图书8000余册、动画视频11000余集、音频故事83000余集。
到今年5月份,音频内容总播放量达105亿,视频内容总播放量达26亿,绘本图书阅读量达12亿,企鹅号内容播放量已至5亿。
同时,企鹅童话以自身媒体优势和腾讯内部数据支持打造育儿领域专业产业链,上游收录IP及内容、中游对收录内容深度加工、下游渠道分发,快速发展与推进,成就内容生态平台,为中国儿童教育事业奉献。


企鹅童话通过与国际知名的IP授权机构、重点内容工作室、金牌少儿主播合作,打造精品高端少儿内容。作为儿童IP孵化平台,企鹅童话签入了全球知名IP,还与中国少儿出版领域的数十家出版机构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
尽管当下企鹅童话的儿童内容数字经济全产业链还处于发展阶段,但以助力中国儿童的成长、解决中国父母刚需育儿问题为出发点,将数字内容转换成商业机会,企鹅童话已经通过多种形式得以实现。
总而言之,当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红底触顶的时候,还有很多细分、垂直的市场依然庞大,且尚未开采。
不论什么行业,在新的趋势下,企业需把握好此次把握消费升级的契机,深耕内容领域,更好地完成用户数据的沉淀与发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更高效的需求匹配能力和服务品质,获得更大的红利。

心仪 发表于 2021-1-20 11:38:38

你一直在错过的暴利行业,其实就在你的身边,用小学数学的水平计算,就可以赚到钱。
其实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过多专注于工作的收入,总是穷尽心思的去创业、工作赚钱,岂不知方向决定成就,过多的专注总会忽略周边的机会。
看一个行业是否值得进入,一个非常简单的评判标准就是这个行业的产品有没有人主动去询问、购买,有主动的客户就意味着产品有利可图,有大的利润空间。
而普通商业一旦进入行业疲软期,那么顾客购买的主动性就会直线下降。
过去数年我一直以创业为导向,不断钻研营销、运营的术,终于感觉有点点小小的成就,岂不知错过了最大的暴利行业。
时间是最贵的,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而言,你花费时间在一个生意上,就必定的错过另一个项目的利润。
什么行业最暴利?
从合法合规,对于普罗大众最便捷的角度而言,最暴利的行业其实是房地产,完美的符合上述的赚钱标准。
只要选择得当,你不需要操心,资产就可以自行升值涨价。
去年,当我辛苦创业、工作赚到一百万的时候,我发现我之前通过朋友关系购买的房子,居然不声不响的就超过了这个数字,这种反差感让我开始反思。
其实算上持有成本(另外一个城市首套购买四成首付):首付+当年支出的利息,那个房子投资不过三十多万。
但是以房产上涨回报的100万利润计算回报率,其利润率却是300%!
大家总是会惯性的算错账,比如100万的房产,买了一年才涨30万,就认为回报率才30%,但是这是基于全款购房情况。
如果这套房是以贷款的形式购买,比如首付30万,投资30万赚回30万,这个时候回报率就是100%。
如果你以信用卡套现的形式出资30万购买,假设一年为8%的利息,你的年利息就是2.4万,贷款5年,每年本金还款6万,这个时候用持有成本计算,回报率就是1200%(12倍),
而如果以纯利息的付出(因为本金终究是你的)计算,回报率就是4160%(41.6倍)。
而如果这个房产出租出去,租金能抵消利息,那么你就可以空手套白狼赚取100万!
一二线城市由于国家紧控政策收缩进入成本极高,而不少优质的三四线城市正处于疯狂生长的时机,上述的这种机会正在全国各地到处上演,这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你可以想象这种反差感,自己创业累得半死不活的,还时时刻刻担惊受怕,结果居然还没有一个无心购买的房产增值那么快。
我总是居于守正的意识,觉得应该实实在在的做点事情才是正道,只可惜守正有余,出奇不足。
我常想如果当年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房产,或许现在的成就会高的更多。
由于从前建筑师职业的关系,虽然只是地产行业运营的一个环节,但是源于多年的职业素养,让我对于房地产的各种环节一点就通,我当年从一个楼盘的整体方案设计(规划、户型、造型),到施工图设计,整个设计环节都主导过。
OK,不说了,来聊点干货吧,房地产貌似高大上,进入成本极高,但其实你只需要花一点点时间思考,只需要小学水平的数学去计算,就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去撬动一个高回报的投资。
本质上讲,所有生意获利的根本就是赚取差价,地产行业也无出其右,不过它赚取差价的方式相对比较特殊,它的利润差价来源于预期的未来,未来与现状的差距越大,这个差价的利润也就越高。
比如,大城市的卫星城市发展带来差价。
到一定阶段,当市区没有发展空间的时候,就会向外扩张,形成一个中心城市,多个卫星城市环绕的格局(卫星城市源于19世纪的花园城市理论,其目的是疏散人口及城市部分功能)。
比如你在广州工作,去佛山居住。在上海上班,昆山买房一个道理。
造成卫星城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城市的中心集权化,比如最好的资源都在一环内,环数越多资源越少。而城市中心集权化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产生人口饱和,一旦某个区域饱和以后,就不得不向外疏散人口。
卫星城市的设立,即是用来疏散大城市饱和的人口和功能,比如雄安新区。随着大城市的人口涌入,会带来卫星城市的溢价空间。
其次,大城市的各种新区规划带来的差价。
新区也就是当年我们俗称的“鬼城”,不过和很多当年唱空的专家论调相反,这些“鬼城”经历了短暂人口迁移空挡期以后,大部分都以极高的发展速度和与之匹配的房价发展速度快步上升。
为什么很多专家没有预测到这些新区的发展,因为当时专家们谈论经济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户籍制度。
鬼城再空,它都可以给你带来这个城市的户口!户口意味着你能享受这个城市的资源,以及身份标志。
而政府一旦未来实现了当初给予新区的承诺,将各种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商业等等按照城市规划图付诸实践,新城区最后的价值将和老城区别无二致,甚至要优于老区,那么你当初购买的房子也将会随之涨价。
买房和预估公司一样,实质上购买的是它的未来,而非现在。
赚钱的差价其实就来源于这个城市发展的上位规划和目前现状的差距,比如炒房客最喜欢概念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大片区,雄安新区等等。
一旦国家政策发布,那些原本属于价值洼地的区域,由于相应的配套设施还没有建设,房价依然处于低位,而如果未来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城市扩张规划的话,新区就极容易产生暴涨。
当然除了大区域、大城市的概念发展外,每年非常多的中小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扩张进程,这也是一个购买点。
去年一个边陲县城由于老城区发展不足,准备举城迁移到新城区,新城的房价从3000,一年的时间内一路飙升到6000,我投资20万,赚回40万。


谈房价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谈城市只谈房价的都没有意义,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不同,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发展又不一样,三四线城市的扩张又是另外一种模式。
我们觉得房价高,是因为媒体天天报道北上广深,你每天盯着五六万、上十万一平方米的房价,当然觉得高,但是事实上有很多处于价值洼地的城市,房价低的惊人,成长空间巨大。
全国有数百个城市,非常多的非一线城市都还有发展潜力。
比如,很多三四线城市,我推算过楼面土地价格,基本上很多楼盘拿地价每个平方1000元都不到,加上开发建安成本,也就是说它的房价成本每平米3000左右,如果它的售价是3000到4000之间,也就是售价越贴近成本价的话,那么这个房价必涨。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让很多土老板还有温州人赚得盆满钵盈,去年某落后省四线城市房价3000时代的时候,一个浙江人用八万的首付,买了七八套小户型,今年房价涨到5000,就这么轻松赚到一百万,他花的成本其实也就比很多在商场租商铺的租金高一点而已。
这是一个务实亏本,炒房兴邦的时代,这两年三四线城市暴涨的幕后推手,有人说归咎于碧桂园,其高周转、弱线城市外围拿地的开发模式,卷走了地方百姓一批又一批的资产。
但是,我个人觉得房价上涨是必然,房地产公司和炒房客不过是这个过程的加速剂,即使没有他们,房价也会涨,只是速度变慢而已,这些公司和个人把原本可能5年的上涨空间压缩到1年,本质上是购房的需求和空间是存在的。
这些需求怎么来的?很大一部分是政策导向,比如中国的城镇化建设。
通常伴随着政策发展,随着国家城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户口正向城市户口转移,这是趋势也是政绩!
农村往县城、县城往市区、市区往省城、省城往一线城市,人口跟随着虹吸效应不停的流动升级。所以未来,城市发达是必然,农村空心化也是必然。
其实很多事情的意义除了经济效益以外,更多是看政绩,中央给了指标和任务,地方就要跟上。政策和城市发展导致的人口的流入,就意味着房子的价值!
嗯,不要妄谈国事,回到我们普通人的投资策略。
你需要做的是,首先查看城市的净流入人口,人口增长的城市=有价值,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人口减少的城市=无价值,比如东北的没落。
选定城市以后,其次,查看该城市的控规图,研究未来城市的发展,旧城区因为成熟的配套设施,也就意味着其增值空间的饱和,也就是你的持有成本会很高,而溢价空间会比较有限。
买房买的不是房子,而是这个房产带来的附属价值,比如学位、商业、景观、户籍等等。
而新城区由于基础设施的尚未建设,其未来就有溢价的空间,最有价值的基础设施就是学校(学位)、医院(预防危险)、交通(地铁、公交)、商业(品牌商运营)、公共绿化(公园、广场),有这些设施的新区域就必定增值。
而此类房产,你的持有成本会相对较低,而溢价空间则很大。
再次,评估房价,计算周边房子的楼面地价,二手房价,新房价,测算你的购房价格与房子的实际成本价的偏离度有多少。
最后,如果你决定购买,需要做的就是拿出计算器,坐下来好好计算以哪种方式购房,你的风险最低,成本最少,还能控制住现金流,我从没说过要杠杆买房,实际上你需要做的是仔细的计算购房资金比例。
别来问我到底如何买房,我也不会推荐,聪明人早已自行动手,而赚不了钱的人永远都在等待无价值的二手信息。
没想到这么多人在看,另外,安利下自己的个人公众号:Ysensen 不定期更新自己的商业理解,专业讲解创业营销的那些事,关注回复:书籍,就有惊喜。
评论更精彩,我如此辛苦的写回答,收藏的同时别忘了点赞,点赞就是自己人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过后,未来近十年最赚钱的项目行业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