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明星「健康宝照片」被泄露:2 元打包 70 张,1 元买 1000 位艺人身份证号?
-----------------------------【明星健康宝照片2元打包70张,1元可买1000位艺人身份证号】近日,“明星健康宝照片被泄露”事件引发热议。“健康宝”一般指“北京健康宝”。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代拍群中,有人大量售卖明星健康宝照片与查询方法。在“健康宝”小程序中,通过输入姓名加身份证号,无需再次人脸识别,即可查询到明星的健康宝照片。在代拍群中,开始是花1元可购买1位明星健康宝照片,后来出现了3元可打包“tnt时代少年团”7人的健康宝照片,随后,又出现了2元打包70多位艺人健康宝照片,1000多位艺人身份证号仅售1元等。红星新闻查证发现,部分身份证号码属实。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其个人信息的一部分,除非其自己主动公布,不然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相关身份信息,以谋利为目的出售明星个人信息,相关人员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
爱锋贝-优品自营APP,精选优质全新/二手手机,提供专业质检报告,实物视频,实物照片,健康情况,做到所见即所得,付款即发货。以品牌化运营方式,提高品控与服务,为用户提供省钱省心的购物体验。正品二手iPhone,上爱锋贝! 疫情期间患者的隐私可以说是泄露的一塌糊涂
终于轮到明星了
希望这事闹的越大越好
个人觉得这怕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虽然隐私泄露这种事平时已经见怪不怪了
谁还没接过几个骚扰电话
吃明星私生活的瓜似乎也成了正常项目
但正常不代表正确
尤其是如果在这种特殊时期,利用疫情防控这种稳固国家安定级别的工作干这事还没有人来管的话
那我只能悲观的想这事怕是相当一段时间没人在意了
另外这种事单纯的指望法律约束是没有希望的
长这么大还不明白么,很多事情法律规定是一回事,抓不抓是另外一回事
关键在于谁来抓,谁来管 连明星的资料都泄露了,那么我的素颜照也…… 主要是健康宝这东西真的不知道是哪个nt做出来的,全国人民除了北京都可以用健康码,只有首都需要你现场拍照并上传。
正是因为使用照片,才能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其实身份证号什么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知道也没用,但是照片这东西就有很多人想看看了。
因此一方面是严惩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考虑清楚,如果大家只需要健康码而不需要上传照片的话像这种情况是不是根本不会发生。 干得漂亮,健康宝兄弟,每次规则的建立,都是在有人犯错的基础上。
加速保护我们的隐私权吧。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是气得七窍生烟!!
今天,壹心理也是时候跟大家说说“窥私欲”了。
首先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使用过健康宝?有使用过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样的仰角自拍,是有多么的“惊为天人”,丑是真的巨丑。也没根本没人能想到,这样的照片还会被曝光,被泄露,简直是大型的“社会死亡”现场。
只是现在,这些为了防控疫情而拍的照片,都成为了别人的敛财工具。据新闻报道,在代拍群中,2元就能打包70张明星健康宝照片,1000多位艺人身份证号仅售1元。
流传出来的“明星健康宝照片”,成为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有人说严屹宽的健康宝照片和本人平时几乎一致;而王一博,蔡徐坤,王源等等的照片和平时反差大......
虽然作为明星,被观察和议论已经是常态。
但在隐私随时会泄露的赛博朋克时代,某一天起床发现自己被抓拍的丑照满天乱飞,被大家当成评价你本人的依据......
这感觉想必不会太好。
更何况,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过好几次。
成都女孩,一晚去4个酒吧,不止照片被扒,连姓名身份证和电话都被传播出去。
从北京到宁波考研的中年男人,被曝光了家庭人口数,住在哪里,房子多少平米,在哪上班,在职考的什么专业......
大多数人的态度就是“捧一踩一”,感叹中年人生活艰难,骂女孩不够检点。
可无论是明星,还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被赞赏,同情还是谩骂;只要处在漩涡中心,就会遭受极大伤害。这似乎是一个隐私已死,无人生还的时代。
当窥私欲成为社交货币,就成为伤人的利器
明星们的健康宝照片被打包出售,当然是因为他们是明星。有了这个市场需求,又有了敢铤而走险的投机者,催生了这种“灰色产业”。
普通人的身份信息被广泛传播,大多数是因为他们被卷入了某些事件的中心。
比如,不幸患上新冠,被误以为是“咸猪手”,下楼拿快递被造谣出轨,其他真正出轨的被抓奸......
这些事情背后的心理动机,都源于窥私欲。窥私欲,就是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
路过半遮掩的门,可能就特别想往里瞥一眼,路上遇到人群聚集,也会多回头看两眼。因为探索到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我们自己做决策。
有窥私欲,是坏的吗?当然不是。
萨特曾说过:“当接触不可能,窥视的欲望就占了上风。”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于禁忌的东西,都有一种莫名的求知欲。
而一部分人打探别人隐私,既满足了自己的窥私欲,又能满足他人的窥私欲。通过散播“一手消息”显摆,获得别人的崇拜和认可。
就比如成都确诊女孩,一开始被造谣的截图,就来出自她的微信好友。
本来是小范围的传播,到了全国范围,就是一场网暴。
其实,当自己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就像床上和厕所都装着针孔摄像头时,大部分人都会感到不自在。
可《楚门的世界》里的观众们却不这么想。
从楚门起床,洗牙刷脸,上厕所,到被上司骂,被同事嘲笑,暗恋的女孩追不上……
观察到别人一生的所有隐私,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控制欲——我知道你都干了些什么,我有你全部的把柄。窥私欲会让人快乐还是痛不欲生,只取决于,我们是凝视他人的,还是被凝视的。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窥探欲有时候甚至承载了“社会监督”的功能。
社会评论家霍尔·涅兹维奇认为,八卦具有很大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偏离社会规范,那么他很快会被发现,被八卦。
如果他不知悔改,就可能会失去群体认同,遭到大家的谩骂。
“清华学姐”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她以为学弟对她“咸猪手”,于是希望用社会监督的方式,让他“社会性死亡”。
而那些一开始被牵动情绪的人,同样是出于自保。越是能窥探到学弟的隐私,姓名,身份证号码,过往“黑料”,就越能防止未来某天,自己也被他一样伤害到。
包括渣男出轨、PUA、肇事逃逸……只是,八卦终究是八卦。没有实锤的八卦被当成真理,往往会摧毁无辜当事人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就比如新冠患者的个人信息,一开始只是为了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上报个人的行动轨迹,方便去过同样的地方的人,自查自检。
而当这种八卦上升到全国尺度,超越地域限制时,对当事人来说就是无妄之灾。
窥私时代,人人自危
谁能想到,下楼拿个快递,就会毁掉人生?
杭州一位女士,取快递的时候被超市老板偷拍,发到群里造谣她“出轨快递员”。虚构的聊天记录,加上真实的偷拍画面,很快就在他们的朋友圈之间流传。到最后,全部人都觉得, 女士真的出轨了,走到哪里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哪怕迅速澄清了谣言,拘留了造谣者,这些谣言造成的影响仍然在扩散。
她因此失去了工作,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状态,男朋友为了帮她,也被公司劝退。
而造谣者还说,这是闹着玩的,这就是小孩子开玩笑。
可这位女士也很绝望:“我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什么都没有做。”
挖掘隐私变得更加简单,消除伤害却更加困难。尤其是,当这些“隐私”,可以被打包卖钱的时候。
“无妄之灾”这回事,有时候发生得比想象中更加突然。
去年有个新闻,一名女生在试衣间换衣服时,抬头发现镜子上方有一个“黑点“,像是一个纽扣。
实际上,这是用口香糖黏在镜子上的偷拍镜头,自带内存卡。在她之前,不知道有多少女生进过这家试衣间,毫无知觉地被偷录下了脱衣服的画面。
你也许会问,好,那我在家,哪也不去总该安全了吧?其实并不。
25岁单身女孩小李,无意中发现住了大半年的卧室插座里,有个闪着光的东西。
她慌忙让拆开插座,果不其然,里面有一枚针孔摄像头。
想到自己不修边幅穿着睡衣躺在沙发上时,想到自己在家里边听歌边跟着摇摆时,想到自己在生活在睡觉时,有人在旁边听着,光是想想就足够恶心了!
就算是住在自己的房子,有时候也可能中招。
例如,很多人会为了安全、为了上班时看看家里的猫猫狗狗,在家里装监控摄像头。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活就这样“被直播”出去了。
这种直播,或者粗制滥造的录制小视频,最后都会被打包贩卖,删之不尽。
国外著名的“P站”上,也有受害者相关的视频。
她说,哪怕自己40岁有了孩子,还是会有人对着8岁的她被侵害时的画面手冲。
你的人格尊严,你的生死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想把你的隐私,贩卖给有强烈窥私欲的另一些人。
我们不需要超过尺度的信息,
窥私欲也该有尺度
说到底,这次只不过是一些人利用了大众的窥私欲,试图赚点黑心钱。
但后果却是,无辜大众有一定概率,为他人的窥私欲买单。
明星健康宝照片四处流传,新冠患者的个人信息被扒烂,看似与我们都没关系。
但在疫情的大环境之下,其实没人能独善其身。
有人开玩笑说,这几天尽量去点高档的地方,免得流调出来被大家嘲讽。这句话也挺能看出大家的担忧了。
对于患者们来说,他们是否还会愿意全力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真实上报信息?
对于因为工作,生活而产生交集的其他人来说,是否也会因此增加无意间感染的风险?
最近,美国疫情,英国疫情,都频繁上热搜。
就在昨天,傅雷之子,86岁的音乐家傅聪,也因为新冠,在英国去世。
这场战役并没有随着2020过去。
我们的“火锅自由”,也是因为有相关机构的及时响应,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普通大众的主动配合,共同维护出来的平衡。
防疫是公共话题,但个人的正常生活不是。
我们不需要明星的素颜照,不需要身份证号码和私生活全曝光,
知道患者和密接的行动轨迹,及时做核酸检测,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就好。
哪怕是无伤大雅的窥私欲,也应该有尺度。
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哪怕是“少数”,也别沉默。
每一位积极配合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希望2021,一切会变得更好。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回答修改自公众号“壹心理”原创文章,原文标题《王源、杨幂等多位明星私照外泄后,全网狂欢 | 窥私时代,人人自危》,作者凌扶摇,编辑朴素的树,图源来自网络 太可怕了。不论是不是明星,个人隐私居然这么不值钱,说明相关的黑色产业链,已经很完备了。
个人信息的泄露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了,但这绝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隐私保护,任重而道远。
健康宝肯定是有一定责任的,不论信息是不是健康宝泄露的,但平台收集了用户信息,就有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义务。
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期待执法部门对于用户隐私泄露的严格执法。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用户的隐私信息,是用户的个人信息,而不是相关互联网平台的信息。 超50位明星“健康宝”照片被泄露,官方通报来了!
官方:代查漏洞已解决
日前,有网友通过输入明星姓名加身份证号,无需人脸识别,查询到其在北京“健康宝”上的认证照片。
疑似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刘昊然、杨幂、邓伦、蔡徐坤等超50名明星的“健康宝”照片。
在网上传播,涉及北京、厦门、上海等多地核酸检测机构,这些信息甚至在相关群组内被出售。
据了解,有网友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中,注册账号后,点击“健康服务预约查询”,使用“核酸检测”服务,通过“他人核酸检测结果代查”功能,输入明星姓名加身份证号,无需人脸识别,即可查询到其在“北京健康宝”上的认证照片。如果曾进行过核酸检测,页面还将显示核酸检查结果与检测机构、检测时间。
12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用户小敏授权后,通过输入其姓名及身份证号在“北京健康宝”进行代查,发现无需小敏进行人脸识别认证,页面即跳转显示其“健康宝”照片及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
对此,负责研发北京“健康宝”的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大脑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在28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已有很多电话咨询这一问题,相关项目负责同事正在跟进此事。
12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反映“使用代查他人健康状态功能,有时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该局大数据建设处(智慧城市建设处)回应称:“此问题已解决。”
同日,记者再次在“健康宝”代查小敏的健康状态,此次在输入姓名及身份证号后,页面出现了人脸认证要求。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公众号 个人信息被泄露,是大数据时代里每个公民都在面临的问题。
代查健康宝信息/出查健康宝方法——在追星族、代拍、黄牛聚集的微信群里,健康宝正在成为这两天的热词。
在这些群里,“健康宝”被缩写成jkb,以躲避微信的审查。
查明星健康宝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知道身份证号,可以在小程序查询到任何人的健康宝信息。
图源见水印
昨天,大批明星的核酸检测照片在网络泄露,围观明星素颜照片突然成为一场狂欢。随后,明星个人隐私的泄露成为被公众讨论的议题。
在这起事件后,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蔓延的窥私欲
这两天,很多黄牛都在用“免费代查健康宝”“免费教查健康宝方法”为噱头,招揽更多客户。
要查健康宝信息,关键是要有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的随意买卖,才是这次信息泄露的根源。
杨幂曾在微博质问过:特别想知道你们卖证件信息、航班信息、高铁信息能挣多少钱啊,有没有有关部门管管,这算泄露个人隐私么。
实际上,明星的隐私是在被廉价贩售,单价低,但是量大。
娱理工作室随机在群里加了几个黄牛,一个身份证号码的价格从1块到5块钱不等,而最便宜的价格则是1块钱打包卖。
付完一块钱后,对方立刻发来一个文档,内含大约2000个文体明星,从顶流到十八线几乎一网打尽,还按照姓氏拼音顺序分类排列好,除了身份证信息,还提供了有些艺人的护照和通行证号码,台湾艺人则是台胞证号码。
黄牛给到的艺人身份证列表
只要拿到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在健康宝小程序里输入身份证和姓名进行查询,并不需要人脸认证,正是因为这一软件设计上的漏洞,导致了这次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信息泄露。
截图自微博
除了粉丝们纷纷忍不住去搜索自家爱豆的健康宝信息,更多的路人们也参与到这些健康宝照片的传播中。
明星们平时都活在镁光灯下和精修图中,而健康宝里面的他们纯素颜、怼脸拍,传播健康宝里的照片仿佛是一场祛魅团建,即使对娱乐圈没兴趣的人,也会乐于在茶余饭后传播这些照片,加上一句点评:原来明星私底下也不过如此啊。
追星女孩小万知道这是对明星个人隐私的侵犯,她也在微博上呼吁了对艺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但她还是好奇地从黄牛那儿买了自家爱豆的身份证号,查询了健康宝信息。
“我知道这是不对的,我追星最鄙视的就是私生粉,我觉得自己这样也是私生行为了,但是真的忍不住很好奇,就是很想知道他在这种镜头里长什么样,其实帅不帅不要紧,就很想看到他生活中更真实的一面吧”,小万说,很多粉丝都去查了偶像的健康宝信息,“今天一早就看到微博上有其他粉丝在评价他的健康宝照片,描述得很可爱,但是微博里大家又不会公开传播,所以我就自己偷偷买来看了。”
截至12月28日22时,仍有网友在发布相关艺人的健康宝照片,并予以点评
每天跟爱豆的行程、去爱豆的住所附近蹲点、给爱豆打骚扰电话、甚至潜伏进爱豆的家里,做出这样极端行为的粉丝,在粉圈被称为“私生粉”。
追私行为如今屡屡发生,私生粉放纵自己的窥私欲,侵犯偶像的个人隐私。
买身份证号、查健康宝的行为虽然没有那么极端,但也反映出在追星中,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窥私欲。健康宝信息的大规模泄露,正是窥私欲的一场大型蔓延。
身份证信息的贩售单价低、贩售隐蔽,在法律上难以追责,所以购买隐私这一行为,无论从金钱上还是后续责任上,所要付出的代价极小,这也让很多人无形中对这一行为脱敏。
时代少年团短片里出现的私生相关片段
粉圈在纵容信息泄露
2005年,曾爆发过“600位明星手机号遭泄露“事件,成为当年最重要的娱乐事件。
次年,又有50多位艺人的住址遭泄露。
当时媒体和艺人们已经开始呼吁关注信息安全。
十五年过去了,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的事件屡屡发生,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很多经纪公司都发过声明,抵制私生粉,或者呼吁粉丝不要跟机,但屡禁不止。
艺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信息被泄露的大环境中,他们被迫对此习以为常。
粉圈的很多生态和玩法,也是建立在艺人信息被泄露的基础上。
丁程鑫谈被私生纠缠的感受,截图自时代少年团短片
娱理工作室曾经多次报道过站姐和代拍这两个粉圈新工种。
他们为何能第一时间出现在艺人出现的场合里?
因为拿到明星的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号码,站姐和代拍就可以对明星的行程了如指掌,提前获知明星的航班、车次,早早去蹲点。
从违规渠道获取艺人的信息,这让站姐和代拍的工作从源头上就蒙上了一层灰色。
但内娱的站姐和代拍生意却越做越红火,如果运气好追的是顶流,卖图册的收入就能让人实现财务自由,比如博君一肖的大站姐今年就卖出了千万的销售额。
某活动盛典现场的站姐们
站姐和代拍的工作处于灰色地带,但有需求就有市场,他们的产出的确可以满足很多散粉们的需求。
对于那些无法天天追前线的粉丝而言,关注站姐,就能免费在手机上欣赏到偶像的美图、了解偶像每天的行踪。
持续看到偶像的曝光,除了满足自己的窥探欲,还能提高粉圈的粘性,所以粉丝都默许了站姐的存在,甚至把站姐推上大粉的地位。
粉丝一边因明星健康宝信息泄露一事而呼吁保护明星的信息安全,但另一边,粉圈的运行规则也在纵容信息泄露。
明星因为个人信息的泄露,而被迫生活在一个没有隐私的环境中。
公众人物拿着高收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让渡自己的隐私权,如今的艺人已经把机场当作公开行程的一部分,默认了站姐和代拍的存在。
娱理作者镜头下的站姐拍爱豆过廊桥
一位年轻艺人告诉娱理工作室,他在逐渐习惯站姐们跟拍,但有一次飞行是他和家人一起的纯私人行程,结果也遭遇了大量站姐和代拍,这让他非常困扰。
艺人家人们的信息也在被泄露,某爱豆的家人身份证信息、住址等就曾被私生粉发布在微博上,艺人团队只能连夜紧急删帖。艺人或许需要贩卖一部分隐私,但他们家人的信息安全理应受到保护。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人在机场被代拍、站姐团团围住,是对人气的证明,一些缺乏人气的艺人可能愿意让自己的信息泄露,来换取当红的假象。
某艺人宣传小饼则表示,其实有站姐、代拍接送机,对艺人来说并没有实际帮助,品牌方不会以此去判断一个艺人的人气,而且如果去机场就能轻易见到一个艺人,那么粉丝在其它场合为艺人花钱的动力反而小了。
小饼说,她带过的艺人其实都在被个人信息遭泄露困扰,但防不胜防。
艺人信息泄露的渠道非常多,比如参加活动就需要给活动方提供身份证信息,这其中的中间经手人就非常多;住宿、航司也都有艺人的身份证信息;也不排除艺人团队工作人员监守自盗,贩卖艺人个人信息和行程。
某活动现场,正在拍摄中的站姐
不做网络透明人
当我们在讨论艺人的健康宝信息泄露时,我们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公众人物这一群体。
个人信息被泄露,是大数据时代里每个公民都在面临的问题。
我们每天接到骚扰电话、广告电话,正是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很多电信诈骗案也是个人信息遭泄所导致的结果。
在和黄牛交流时,娱理工作室发现,素人的信息同样也能被查到,价格只比艺人贵五块钱。
在黄牛口中,获取身份信息的行为叫做“拉”,在内娱稍微有点名气的艺人,其个人信息都在黄牛手里,几乎人手一份。如果是素人或者不够红的艺人,则需要“去系统里拉”。
黄牛没有告诉我们所谓的系统是什么,但从黄牛透露的信息来看,航司本身就是泄露信息的一个渠道,通过不同航空公司拉信息的价格不同;此外,在注册网站、APP时,信息也会被泄露。
健康宝页面声明
一位律师告诉娱理工作室,很多信息都是从不规范的APP那里批量买来的,这比从公安系统盗取成本低很多,一来公安系统有很好的技术保护,二来从国家系统窃取重要信息是要入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律师指出,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的难点在于确认出售个人信息的是谁。
黄牛们显然不是源头,我们呼吁国家加强对不规范APP等的监管,从源头上降低信息泄露的可能。
航司的APP、健康宝等与公民信息息息相关的平台,应该补上技术漏洞。
那些花钱购买隐私的人也应该克制自己的窥私欲。
希望这次明星健康宝泄露事件能引起大众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大家一起保护个人隐私,不做网络透明人。 艺人受关注程度高,所以他们的信息被拿出来卖,其实普通人的信息同样可以获取到,只是还没被人关注。
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大家都在讨论的隐私泄露问题,这只能通过两个层面来解决,立法层面,【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落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量刑标准,从重处罚;个人层面克制转发他人隐私的行为,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第二个问题,是数据歧视,体现在不同个体数据的价值不同,明星的数据价值更大,这是和个人身份相关的。另外,在所有的平台中,都会有类似问题,只不过他们不公布出来。比如,一个高频用户的数据价值,就大于一个低频用户,直接导致价格、服务的不同,也会导致所谓的大数据杀熟,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但是不能掩盖在数据泄露问题之下就不被重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个人隐私保护亟待规范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