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硬, 发表于 2021-4-20 07:01:45

这就是一种皮里阳秋式的烂活,让人极其反感。
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摄入红白糖这一类的精制糖是极其危险的,我姑父就有糖尿病,嘴馋吃了点红糖芋圆,眼睛都差点吃瞎了。
对于他们来说不含精制糖的食品是一种基本生理需求,糖尿病跟减肥不一样,人命关天,减肥吃无糖或者为了养颜摄入少糖,说难听点就是图一乐。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除了不含精制糖的东西外他们还能吃啥?
这也是我极其厌恶某些或者说几乎所有饮料商家的“0蔗糖”宣传的原因。
一般消费者有多少人知道0蔗糖不是0糖?大家买东西的时候谁会去细究这些文字上的弯弯绕?
最骚的是好多厂子说是0蔗糖,但其实往饮料里加一堆葡萄糖浆,这玩意升糖更猛,而且就算不是糖尿病人,按照世卫组织的建议,每天的糖摄入量也不应超出25克。
但是实际上,市面上很多标注0蔗糖饮料的含糖量,早就超过了这个标准。一瓶下去,一天的指标就满了,但是市场上的大部分饮料根本就不标注含糖量,0蔗糖几个字倒是写的山大。
他们在营养成分表上几乎从来不标明糖,而是标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包含糖,但不完全等于糖,你标个碳水化合物,那你到底是啥,单糖?双糖?多糖?纤维?
耍起这些鬼把戏来一套一套的。
面食,米饭,大佐快乐粥,这些含淀粉的都是多糖,相比较升糖快的单糖和双糖,这些淀粉需要经过消化道中淀粉酶的分解,升糖速度其实并不算高,并且这些主食中不是只有糖类,还有其它营养物质,所以大佐天天喝粥。
但精制糖就不一样了,这东西真的是除了热量啥都没有,正常人一天所需碳水化合物差不多300克,这300g是让我们吃主食,而不是去挂吊瓶,更不是去灌糖水,但是对于营养物质的标注每个厂家都不一样,我虽然经常批评肥宅快乐水,但它这一点做的倒是还可以,会在营养成分表上写自己的碳水全部是糖。
还有些厂子就整些烂活。借某答主的图来说一下,某冲泡饮品的营养成本表,标明自己100g产品中含有58.3g碳水。(每瓶产品中含有冲泡粉超过100g)
乍一看好像还行
但是再细看看配料表,配料表上的配料的先后顺序是按照含量多少来排列的。排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含量最多的。这款冲泡饮品上,含量最多的是葡萄糖浆、植物油和炼乳。炼乳含量14%,也就是说按照最低含量来算,这三个配料加起来占整个配料的42%以上。
就这种碳水炸弹,居然在自己脸上写上0蔗糖代餐食品拿出来卖。
糖本身不是毒蛇猛兽,人得靠糖活着,没糖人得死,但问题是那么高的热量和精制糖,脸上写个0蔗糖,我看他们食品工艺不怎么样,整这些烂货真是积极的不行。
事实上,这些厂子对这一点比谁都清楚,要不然,他们不会把影响口感的代糖换成真糖。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捂着藏着掖着,精制糖类是一种较为初级的成瘾性物质,有成瘾性必有大利可图,当年美国刚建国那会对加勒比海垂涎欲滴,为啥?不就是因为古巴有烟草又有糖吗?
这种脸上写个0蔗糖,实际上塞一肚子精制糖的行为是极有危险的,我都不说对普通人过量摄入糖的危害,如果有不明就里的糖尿病人买了喝,怎么办?一天的胰岛素白打了那都是小事,吃东西本来是生活的乐趣之一,现在我姑父现在吃东西都是小心翼翼的,形同做贼。
这种搞文字把戏的烂活不改进,早晚要出大问题的,是病就得治,不能因为文法上没问题就纵容。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零蔗糖包装”集体翻车?这是行业普遍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