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笔记 发表于 2021-11-13 02:16:40

2020年了,M4/3还有什么优势?

0903更新
二手松下LX100 M2真香! 性价比高! 还好看! 强烈推荐!
放几张图:








————————————————————————
0630更新

好吧,奥巴卖了影像业务部,算是给M43判了半个死刑了……当然归根结底也像其答主说的一样:
1. 作为技术核心传感器迟迟无更新;
2. 体积优势和性价比不断丧失(私以为这就是奥巴的死因);
3. 手机摄影的崛起和全画幅的降级吊打(尼佳索三家的入门全画幅微单及后续的配套入门狗头)。

由于我个人对于M43的感情,我还是非常希望M43能活下去。M43的希望可能就存在于:
1. 仿照富士走复古风(奥巴做了,但是不够彻底。存在优化的空间很大);
2. 放弃用高端产品与更大底相机的竞争,学习富士搞错位竞争。事实上我建议高端相机不要在静态画质上去硬拼,奥巴(JIP)就好好的把防抖做到极致,松下就好好的把视频做到极致;
3. 体积!体积!体积!不得不悲哀的承认,这是M43现在最大的问题。低端机虽然体积轻便,但是性能捉急而且没性价比。新出的机子和三代前的产品几乎没啥区别。那我干嘛买新的?高端机体积都快追上全画副微单了……

在我看来,保持EM5 III/PEN-F/GX9这种水平的功能下,体积再缩小些,相对阉割/加强一下防抖或者视频散热来进行等级区分,然后出一些各种各样的涂装和外形,放弃大光圈镜头的开发。把自己定位成潮流玩具(对我说的就是拍立得),然后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周边(对我说的就是徕卡),再拉上国内的一些相机公司投资入股,感觉未来还是能守住最后一寸阵地的……

当然,这都是一厢情愿。奥巴的重心早早就放在了医疗设备上,松下更是家大业大(影像部门就算关了也无足轻重)。M43也许真的是要被淘汰了吧。
——————————————————————————————————
原答案——
M43的优势,永远是综合的,而不是单纯的某一项牛逼。
大抵反对M43的人,会逐一对M43的各项有优点进行反驳:
1. 机身小——APS-C近年来可以做到和M43差不多大的地步,更别提还有黑卡这种怪物;
2. 在前者的情况下画质好(相当于一寸底和手机)——不好意思,全画幅有RX1R,有适马FP,佳能RP也很轻巧,索尼A7R系列和传统单反比起来很良心,安个定焦镜头搞裁切还是吊打M43;
3. 在前两者的情况下防抖牛逼——防抖也是尽量为了降低快门速度,好弥补高感差的短板。近几年的全幅无反/单反都表示大不了ISO 6400和你拼,也不见得输了画质。更别提防抖遇到移动物体分分钟抓瞎;
4. 在同样光圈的情况下镜头小+便宜——体积上黑卡和手机依旧表示呵呵;价格上佳能表示我有穷人三宝,我有入门EF头,尼康表示我的老AF和老D头不香么?副厂老镜头不香么?
5. 焦段、种类齐全,可玩性强——佳能/尼康继续表示呵呵;
6. 颜值高——富士/徕卡:你说什么?
7. 视频能力强——索尼瞥了撇嘴;

你看,这么分析下来,M43貌似要挂了对吧?要啥啥不行……没啥能真的成为独一无二的优势。
我们定义一下这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即由于过于牛逼,基本无法通过其它方法有效弥补。比如佳能的【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群】,尼康的【F卡口胶片数码镜头通吃能力】,索尼的【黑科技CMOS】,徕卡的【逼格】,宾得的【刷油漆】……等。
但是,是否有某一个替代品,成功做到了M43达到的一切呢?
答案是没有!!!
没错,M43其实是个六边形(或者说七边型)战士……虽然没有任何一项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一综合起来,居然还真就没有能整体干的过的压倒性存在。

我们重新来分析一下:
1. APS-C虽然机身可以做的很小,但是牛逼的镜头还是大了M43牛逼镜头不少,而且无法与M43小体积机身拼素质。黑卡为代表的1英寸卡片机和手机都被M43吊打画质;
2. 全画幅单反/微单体积被M43吊打,RX1R/徕卡Q为代表的全画幅紧凑相机无法变焦,适马FP使用的L卡口全是健身器材镜头。想要裁切吊打M43的话,像素和镜头素质不能低,高像素的全画幅恐怕价格上的优势会消失殆尽(而且还得配好镜头才能拼得过,又是一笔钱+重量);
3. 防抖是没能完全抵消cmos牛逼的优势,cmos牛逼反过来也没能抵消防抖牛逼的优势,奥巴有了防抖,就是能用小体积做到手持远低于安全快门拍摄,就是能做到画质还不错,甚至可以手持做到一小部分全幅需要上架子才能获得的慢速快门效果,但是全画幅就要100%的上三脚架,这个整体体积/重量的对比优势不能忽视;
4. 黑卡镜头小,所以画质没M43好(黑卡和M43的感光原件面积差距基本和APS-C与全画幅的面积差距类似,而M43和APS-C的差距并不大)。全画幅画质好,但是体积大;
5. 一样,全画幅赢了画质,输了体积;
6. 富士和徕卡赢了颜值(奥巴也不能说完全不能打,至少富士没对奥巴形成压倒性优势),输了性价比,并且徕卡还是个手动对焦……
7. 索尼的残副,视频能力没有松下的顶级机子好。索尼的全幅,视频能力虽然赶上来了,价格赶的更猛……

所以,我觉得M43的定位,其实就是业余爱好者的玩票性质。综合起来,大差不差,很适合各要求都不高的人。
而这帮人,恰好就是网上一天到晚求推荐相机、也不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所以只能用一句“记录生活”回答的小白们。

所以要问我,M43到底好在哪?优势在哪?
我只能说,中庸某种意义上,也是优点。
放一些pen-f的图:


























PS:
对于刚入门不久(一年内),对摄影正是充满狂热爱好的朋友们,有不少人都在网上看了很多“好照片”。这些照片要么是雄伟的风光,要么是精致的人像,或者是精巧的瞬间,也有可能是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猛禽异兽……而他们的拍摄器材,几乎都是全画幅+高端镜头,加上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不由得让人们认为:器材就是保证出片的、必不可少的王道。

可惜并不是这样:器材真的是最后一项决定能否出片的因素了。

拍照,无论你拍什么,不常见的永远更吸引人。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商业照,一个个精巧无比,但是也没见多少人驻足观赏,感叹“这个杯子/台灯/汉堡拍的是真牛逼”,反而各大社交媒体上,获得高赞的永远是罕见的风景/脑洞大开的创意/无法复制的瞬间……这样的内容。

扪心自问一下,能否拍到这些内容,难道是器材决定的?
拍风光——往返机票要多少钱?有没有体力背着沉重的器材爬山下海?有没有时间蹲守?
拍人像——有没有摄影棚?有请漂亮模特的钱么?会打光么?
拍动物——有去非洲的钱么?有潜水的钱呢?会潜水么?有端着十几斤重量大半天的体力么?

假设以上都有的话(不是说全部点满,而是一种情况点满)……会后期么?有合格的显示屏+电脑么?有一定的摄影知识么?有针对不同拍摄场景的附件么?
OK,如果这些都有了,那应该应该意识到一件事儿:这些成本可比器材高多了啊……这会儿就差相机了,那决不能让器材成为短板,所以要买好的。

面对事实吧,这些东西,其实99%的新人都没有。

所以,我真的很想问:为什么要花大价钱,买自己一时半会用不到,搞不好也不愿意学,而且说不定也举不动,结果还会贬值很快的相机呢……

-----------------------------

宇宇 发表于 2021-11-13 04:08:12

0903更新
二手松下LX100 M2真香! 性价比高! 还好看! 强烈推荐!
放几张图:








————————————————————————
0630更新

好吧,奥巴卖了影像业务部,算是给M43判了半个死刑了……当然归根结底也像其答主说的一样:
1. 作为技术核心传感器迟迟无更新;
2. 体积优势和性价比不断丧失(私以为这就是奥巴的死因);
3. 手机摄影的崛起和全画幅的降级吊打(尼佳索三家的入门全画幅微单及后续的配套入门狗头)。

由于我个人对于M43的感情,我还是非常希望M43能活下去。M43的希望可能就存在于:
1. 仿照富士走复古风(奥巴做了,但是不够彻底。存在优化的空间很大);
2. 放弃用高端产品与更大底相机的竞争,学习富士搞错位竞争。事实上我建议高端相机不要在静态画质上去硬拼,奥巴(JIP)就好好的把防抖做到极致,松下就好好的把视频做到极致;
3. 体积!体积!体积!不得不悲哀的承认,这是M43现在最大的问题。低端机虽然体积轻便,但是性能捉急而且没性价比。新出的机子和三代前的产品几乎没啥区别。那我干嘛买新的?高端机体积都快追上全画副微单了……

在我看来,保持EM5 III/PEN-F/GX9这种水平的功能下,体积再缩小些,相对阉割/加强一下防抖或者视频散热来进行等级区分,然后出一些各种各样的涂装和外形,放弃大光圈镜头的开发。把自己定位成潮流玩具(对我说的就是拍立得),然后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周边(对我说的就是徕卡),再拉上国内的一些相机公司投资入股,感觉未来还是能守住最后一寸阵地的……

当然,这都是一厢情愿。奥巴的重心早早就放在了医疗设备上,松下更是家大业大(影像部门就算关了也无足轻重)。M43也许真的是要被淘汰了吧。
——————————————————————————————————
原答案——
M43的优势,永远是综合的,而不是单纯的某一项牛逼。
大抵反对M43的人,会逐一对M43的各项有优点进行反驳:
1. 机身小——APS-C近年来可以做到和M43差不多大的地步,更别提还有黑卡这种怪物;
2. 在前者的情况下画质好(相当于一寸底和手机)——不好意思,全画幅有RX1R,有适马FP,佳能RP也很轻巧,索尼A7R系列和传统单反比起来很良心,安个定焦镜头搞裁切还是吊打M43;
3. 在前两者的情况下防抖牛逼——防抖也是尽量为了降低快门速度,好弥补高感差的短板。近几年的全幅无反/单反都表示大不了ISO 6400和你拼,也不见得输了画质。更别提防抖遇到移动物体分分钟抓瞎;
4. 在同样光圈的情况下镜头小+便宜——体积上黑卡和手机仍然表示呵呵;价格上佳能表示我有穷人三宝,我有入门EF头,尼康表示我的老AF和老D头不香么?副厂老镜头不香么?
5. 焦段、种类齐全,可玩性强——佳能/尼康继续表示呵呵;
6. 颜值高——富士/徕卡:你说什么?
7. 视频能力强——索尼瞥了撇嘴;

你看,这么分析下来,M43貌似要挂了对吧?要啥啥不行……没啥能真的成为独一无二的优势。
我们定义一下这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即由于过于牛逼,基本无法通过其它方法有效弥补。比如佳能的【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群】,尼康的【F卡口胶片数码镜头通吃能力】,索尼的【黑科技CMOS】,徕卡的【逼格】,宾得的【刷油漆】……等。
但是,是否有某一个替代品,成功做到了M43达到的一切呢?
答案是没有!!!
没错,M43其实是个六边形(或者说七边型)战士……虽然没有任何一项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一综合起来,居然还真就没有能整体干的过的压倒性存在。

我们重新来分析一下:
1. APS-C虽然机身可以做的很小,但是牛逼的镜头还是大了M43牛逼镜头不少,而且无法与M43小体积机身拼素质。黑卡为代表的1英寸卡片机和手机都被M43吊打画质;
2. 全画幅单反/微单体积被M43吊打,RX1R/徕卡Q为代表的全画幅紧凑相机无法变焦,适马FP使用的L卡口全是健身器材镜头。想要裁切吊打M43的话,像素和镜头素质不能低,高像素的全画幅恐怕价格上的优势会消失殆尽(而且还得配好镜头才能拼得过,又是一笔钱+重量);
3. 防抖是没能完全抵消cmos牛逼的优势,cmos牛逼反过来也没能抵消防抖牛逼的优势,奥巴有了防抖,就是能用小体积做到手持远低于安全快门拍摄,就是能做到画质还不错,甚至可以手持做到一小部分全幅需要上架子才能获得的慢速快门效果,但是全画幅就要100%的上三脚架,这个整体体积/重量的对比优势不能忽视;
4. 黑卡镜头小,所以画质没M43好(黑卡和M43的感光原件面积差距基本和APS-C与全画幅的面积差距类似,而M43和APS-C的差距并不大)。全画幅画质好,但是体积大;
5. 一样,全画幅赢了画质,输了体积;
6. 富士和徕卡赢了颜值(奥巴也不能说完全不能打,至少富士没对奥巴形成压倒性优势),输了性价比,并且徕卡还是个手动对焦……
7. 索尼的残副,视频能力没有松下的顶级机子好。索尼的全幅,视频能力虽然赶上来了,价格赶的更猛……

所以,我觉得M43的定位,其实就是业余爱好者的玩票性质。综合起来,大差不差,很适合各要求都不高的人。
而这帮人,恰好就是网上一天到晚求推荐相机、也不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所以只能用一句“记录生活”回答的小白们。

所以要问我,M43到底好在哪?优势在哪?
我只能说,中庸某种意义上,也是优点。
放一些pen-f的图:


























PS:
对于刚入门不久(一年内),对摄影正是充满狂热爱好的朋友们,有不少人都在网上看了很多“好照片”。这些照片要么是雄伟的风光,要么是精致的人像,或者是精巧的瞬间,也有可能是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猛禽异兽……而他们的拍摄器材,几乎都是全画幅+高端镜头,加上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不由得让人们认为:器材就是保证出片的、必不可少的王道。

可惜并不是这样:器材真的是最后一项决定能否出片的因素了。

拍照,无论你拍什么,不常见的永远更吸引人。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商业照,一个个精巧无比,但是也没见多少人驻足观赏,感叹“这个杯子/台灯/汉堡拍的是真牛逼”,反而各大社交媒体上,获得高赞的永远是罕见的风景/脑洞大开的创意/无法复制的瞬间……这样的内容。

扪心自问一下,能否拍到这些内容,难道是器材决定的?
拍风光——往返机票要多少钱?有没有体力背着沉重的器材爬山下海?有没有时间蹲守?
拍人像——有没有摄影棚?有请漂亮模特的钱么?会打光么?
拍动物——有去非洲的钱么?有潜水的钱呢?会潜水么?有端着十几斤重量大半天的体力么?

假设以上都有的话(不是说全部点满,而是一种情况点满)……会后期么?有合格的显示屏+电脑么?有一定的摄影知识么?有针对不同拍摄场景的附件么?
OK,如果这些都有了,那应该应该意识到一件事儿:这些成本可比器材高多了啊……这会儿就差相机了,那决不能让器材成为短板,所以要买好的。

面对事实吧,这些东西,其实99%的新人都没有。

所以,我真的很想问:为什么要花大价钱,买自己一时半会用不到,搞不好也不愿意学,而且说不定也举不动,结果还会贬值很快的相机呢……

乐乐花园 发表于 2021-11-13 04:42:15

m43优势实在太多,应该问的是m43有什么劣势~
劣势:
1 即使最低感,暗部也脏,甚至会丢失信息,形成色块(小画幅+12bit raw的关系)ps:超解系能改善非常多
2 景深没法浅,即虚化没法养眼,这个说实话是硬伤,焦内再好,焦外也不舒服,即使奥巴pro 1.2定,全部都针对焦外柔化过(想想佳能rf85 1.2ds卖多少钱),但景深大即虚化差还是会让人不舒服,这个是很俗,但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类都喜欢虚化
3 追焦,这个没法洗了,小底理应更好,但是目前和ncs顶级机都差不少~
综上所述,人像虚化党、风光画质党、运动题材和生态题材极限追焦要求,都不合适。

****
优点还要说吗???
外出一机一镜,啥都不需要(12-100),手持夜景长爆,白天超解手持5000万,拍微距景深合成(手持,特别强调是因为这个和机内拍摄ps合成的易用程度差n个次元!),机内nd(白天拍瀑布不需要滤镜),专业抓拍(快门前拍摄),星轨自动曝光(别的机器慢慢调参数吧~),星空自动对焦,还有松下系列的视频能力(4k60p说是标配,其实除了佳能旗舰,富士旗舰,松下好几个,别的一概没有~)
适合人群,前提:不爱傻大黑粗,喜欢减负,不追求极限画质。
那么星空银河 生态拍鸟 风光(这个超解5000万,上架超解8000万的话画质能pk全幅)
总重量轻很多,三防完全不用担心(全幅的话需要中高端以上,入门机你试试淋雨?)
这里不说微距,是因为m43微距可不是妥协产物,而是无论方便程度和画质都完爆全幅(景深大的优势,机内手持景深合成,这个是神器)


上一张摄友“闲逛123”拍的微距,全幅可以试试,自然光,手持,能不能拍?

冰激凌 发表于 2021-11-13 06:39:55

补样张


EM1-Mark3,42.5/1.8,ISO6400开手持超解




——————
普通情况下,在满足专业摄影工作者所需求的设备性能 条件下,M43系统是最便宜、最轻便的。如果单纯拍照的话,奥林巴斯EM1系列,镜头7-14、12-100、老蛙7.5、几个pro可供选择,素质都是顶尖的。 特殊情况:比如户外摄影,奥林巴斯永远是户外No.1. 这一点可以从北欧、北美地区奥林巴斯发售情况看得出来。No.1 可能夸张了点,但是国外户外玩家的情况,一般至少要有一套奥林巴斯系统。 M43物理尺寸带来的:防抖强悍(这就是为什么sony防抖死活做不过M43)、散热强悍(fuji、sony等等视频功能上的弱点,GH5就解决的很好。S1H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代价就是体积和重量。)以及光学角度,同等性能要求下:镜头相对小巧。 简单总结以下哈。   实际上,M43和全画幅优劣很明确。M43优势是轻便、便宜,劣势是高感、景深、高快门。全画幅优势是高感、景深、高快门的表现,劣势是体积重量(和芯片物理性质、镜头光学素质相关)以及价格。
而在计算摄影发展的今天,实际上它对M43的增益远高于S35和全画幅。未来很有可能是民用机被M43占领,而全画幅和中画幅争抢超高专业要求领域。

在计算摄影领域日新月异的今天,实际上画质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M43系统是可以通过算法解决的(奥林巴斯手持超解的画质,不一定比A7R3弱。暗部、高感表现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暗光下,高快门下高感不足是死穴。但仔细想想除非比如大师级纪实、新闻摄影,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不到这玩意儿。全画幅当然也可以搞类似东西,但是全画幅如果要玩合成,高像素机再合成就是1-2亿像素(估计电脑要完)。以及,防抖性能始终弱于M43,在合成上还是处于劣势。
全画幅则因为物理因素限制,致使它的技术进步速度达不到计算摄影的发展速度。全画幅的机身、镜头小型化基本上几年内不太可能实现。如果全画幅能够实现小型化,那M43就再见了。可惜,暂时看不到这一天的可能性。
手机不太可能取代M43。两者都是重点发展计算摄影,然而M43确实感光元件比手机有优势。毕竟买相机的都是打算有 “摄影仪式感”,或者不满足手机画质的。这年头手机摄影理论上来说也足够家用了,但还是有那么多人买相机呗。

总之,M43不仅可能不会走向GG,反而有可能越活越好。(前提是宣传到位。。。)

戏如人生 发表于 2021-11-13 07:07:20

先表明立场:非画幅党,非纯参数党,非某一个品牌的粉丝,非杠精,抚摸党,细节控,理性讨论问题。曾先后拥有:
Sony:Nex F3 双镜头套机(已出),黑卡3(升级黑卡6已出),黑卡6 奥林巴斯:em52,17 1.8,75 1.8 松下:G9 (太重已出),GF10,DG 12-60 富士:X-T1,X-pro2,16 2.8,23 1.4,35 1.4,18-55,10-24
有人会说你没有佳能和尼康啊,但是这不影响我大概了解这些器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么”,朋友手里的把玩,上海的星光,别人评测,了解的也差不多了。
至今未入全画幅的坑,价格是其次,主要是相信对于非专业用户”能把相机带出门远比画质重要“。但是不否认一直会酸全画幅甚至是中画幅的画质。
                                                   回到正题

首先,我认为这个问题 “2020年了M43有什么优势?” 再加上问题后面的一些阐述。
我的理解是:题主只把讨论范围限制在了“画质”这个维度里。
假使单看画质,我承认手机已经追赶上来了(有各种算法,比如直出带HDR,魔法换天,打月亮等等)。这也是为什么M43越来越不好卖的原因。下有手机,上有更大的画幅。
                  所以,我会撇开单纯的画质后,看看M43还有点啥?

变态的防抖
有人会说,现在全画幅也有防抖啊。
但是我想说,松下&奥林巴斯可能是客气的标注了自己的防抖等级。
我甚至怀疑全幅厂家和富士标注的是防抖上限,M43标注的是下限。。。


这张是松下G9的手持拍摄,我一直以为快门是2s,直到我这几天整理相册。。



快门:3s以上!!
我想知道,还有谁!!!!!
知道奥巴一点的朋友应该知道em1markiii更是逆天的存在。。。

2. 镜头群(配上价格一起看)
我的定义是:M43的镜头群是最能让一般普通消费者享受摄影快乐的平民镜头群了。
1万多在全画幅可以买啥?答:可能是一个机身+套头,还可能只是相对入门的。
R6单机身:17,000左右
RP+24-240 :12,000
a7m3+套头:12,000+
a7m3+2470 F4:17,000不到点
1万多块在M43可以买啥?
选择一:齐全的焦段覆盖
gx85 & dg12-35(套机6,000)+ dg8-18(5,000)+ 45-200(1,800)=13,000
上一代中端的机身+焦段全覆盖(16-400),没有更高追求的话差不多等于直接毕业了。
其中12-35和8-18都是松下徕卡的镜头,几乎顶级画质了。
选择二:焦段24-240,与RP+24-240同焦段,价格便宜,重量轻。
gx9 + 松下14-140 : 5,600
以上只是我可以随便想到的两套选择。
如果只是一般拍照, M43还有好多更便宜的头。
再去看看m43二手的价格,更多惊喜在等你。

3. 重量
这条是最容易被一般消费者忽视的。
我个人体验下来:机身加镜头800g以内背一天拍照是最舒服的,最多不能超过1KG了。
所以我买相机和镜头都是遵循如下的自制表格来购买的。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1. 把索尼A7系列放在家里吃灰,买了富士X100作为常用扫街机器。
2. 拥有徕卡Q,看过我的GF10(屏幕翻转+触摸屏+快速单点对焦+便宜不心疼)后第二天就入手了GF10,也是天天带着拍照,徕卡吃灰。
所以对于一般用户:轻才是第一生产力!!
4. 最近对焦
得益于小底,m43的大部分头都可以当半个微距来用。
我的DG12-60的60端最近对焦距离差不多10cm左右。
                                                大概能想到如上4点。

                                           最后希望M43不要完全消亡。

天龙一号 发表于 2021-11-13 08:13:30

1. m43镜头便宜,超级便宜,一两千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镜头,但是全画幅镜头,都很贵。




看看这两只猫,都是一两千的镜头拍的,清晰锐利。
2. 机身轻巧,周末出门带着没什么负担
3. 有五轴防抖,晚上手稳一点能用1/20r甚至更慢的快门拍出清晰的照片




王浩宇 发表于 2021-11-13 09:55:13

说真的,除非你吃奥巴和松下m43机型的颜值,否则我找不到这个系统的优势了(更新一下,有知友提到赚长焦这个优势,不过对我来说没有打鸟拍月亮的需求,很少用到300焦段以上的长焦,所以跟防抖一样(况且现在半副的防抖也跟上了),对我没什么感觉,如果你需要这个,那这个也算是优势了!而且佳能的efm11-22+32+55-200的搭配,至少在17-320这个焦段内没有给m43什么机会。
作为一个em102用小蚁42.5挂机头一把梭用户来说下。

http://pic1.zhimg.com/v2-0be63796472aa2734151660c5c399359_r.jpg?source=1940ef5c

我是从全幅,残副,再入的m43。

http://pic2.zhimg.com/v2-c2acc53791f30d892e1087cae9bba36b_r.jpg?source=1940ef5c
入了m43后发现以前那批人吹嘘的m43系统镜头群便宜和便携的优势,现在在残副系统发展越渐完善的今天已经荡然无存。
这也是我入了小蚁42.5之后完全卡死在第二镜头选择上的原因,我发现便宜的镜头真的狗,好的镜头还是贵。
先说镜头,下面的二手价格参考于2020年9月咸鱼。
比如被吹的很神的松下20饼,二手依然900往上,差不多和佳能efm系统的22饼持平。
然后是松下的25F1.7,二手价格大概600左右,奥林巴斯 45F1.8,二手价格800往上,松下42.5F1.7,二手价格1300往上,这几个不知道和转接佳能的40饼以及三代小痰盂比怎么样,40饼二手价格已经跌破500,而我的小痰盂三代不久以520价格咸鱼出掉了,然后一系列的各种国产手动头,无论是残副卡口还是m43卡口价格都是没区别的。
其他的所谓诸如奥巴75F1.8松下42.5F1.2,这类m43神头价格我就不想在研究了,有兴趣自己去搜一下,于是除了小蚁42.5以外,其他m43镜头真的不符合便宜的设定,所以我也没有什么购买欲望了。
然后大致说下二手机身价格,也基本没有优势。
m43:奥巴em102,大概1400左右,奥巴em52,大概2000+,奥巴penf,3500+,松下gx85大概1600,gx9大概2400左右。
残副:我的m100不久前1400包邮出掉了,m6,大概2000,富士xt10和xe2大概1000出头,xt1大概1700,xt20和xe3大概2300-2700,xt2大概3500。
再说体积,em102的体积和重量都算不错的,但是在佳能m100和m6面前也是没有肉眼可见的优势,所以体积这关依然没有加分了。



http://pica.zhimg.com/v2-d47e4cf3b009f55f10ba70e2d02a3a1f_r.jpg?source=1940ef5c
那么当初吸引我到m43的原因呢,就是奥巴的颜值了,当然m43的防抖也是加分项,但是并不是吸引我的点,所以在你能吃m43机型颜值的情况下,em102加小蚁42.5作为备机还是不错的,我也经常装在包里随身带着,没事拿出来到处拍拍,体积小也没啥攻击性,画质放手机上完全够看。
但是!!!这都是基于我有全幅和残副保底之后的选择,作为他们的备机没问题,如果你只有m43,靠一只等效85的镜头梭一切真的会很枯燥又乏味,除非你愿意花和投入残副差不多的钱去充值m43的牛头,反正我不愿意!


于是在我完善了佳能efm焦段和入手富士之后,我还是决定把这套组合挂咸鱼了,虽然我很喜欢奥巴的颜值,但是花差不多的价格,获得差不多的体积和重量,而它的优点对我并不是必须的情况下,我还是选半副系统玩,所以再见了m43。


虽然没选m43,但是并不代表m43系统不好!谢谢理解,欢迎友善交流,说不定哪天我又回来了呐!

http://pic3.zhimg.com/v2-13ac991b1c0cb5b36d17b5fb0ed9a149_r.jpg?source=1940ef5c
2020,11,27更新一下。
嗯,我回来了,还是被奥巴颜值锁死,我把em102卖了两个月之后,又入了em52,开启了另外一波搭451.8一把梭的日子。。。。。哈哈哈哈

迈克尔~海香 发表于 2021-11-13 11:47:53

视频能力,以松下G9和GH5s,GH5为代表的一票视频强机;而且除去本身视频性能的强劲外还有两个额外加成:1)机身+镜头重量相对轻,意味着2kg承重的稳定器能hold住几乎全部机镜组合 2)防抖:同样是防抖,拍片时G9是要比A7M3稳的,记得网上有视频; 长焦:很多人都不太同意这一点,认为赚了焦距,不过也损失了景深。就自己使用来说,虽然画质不是顶级,但是便携小巧的长焦谁不爱呢; 更容易被带出门:这个也可以展开两点说,很多人说M43因为轻巧,所以是那种能让你愿意带出门的相机,不过我从自己的情况出发有两点:1)价格。m43的机器往往都是发售时高价,后续跳水明显,在香港二手市场上经常都能以很低的价格收到不错的机身。因为花费不高,因此在一些容易损耗相机的场景使用也不会太心疼,比如有一次去海上划独木舟,风大浪大,我是绝对不愿意带一万多的全画幅去的,但M43就还好;2)部分m43机身有较强的耐天候性能,这一点也直接提升了相机耐用度。因此在很多极端场景可以有更高的出场机会:雨天出行顺手带上;冰天雪地外拍带上;尼泊尔洒红节带上等等。

红粉 发表于 2021-11-13 12:39:12

2020 1.7 奥巴em53到手


事实上,除非你穷到一年才能攒个头(例如我)并对价格高昂的全幅机身(就算是eos rp也是价格高昂 我就是这么穷)表示渴望却绝望,否则现在不是m43的年代了,我更建议你去买富士
就算我豁出去老钱买这个也是因为我手里有俩镜头并且我买不起eos rp用的镜头并且嫌弃它没五轴才用的下策
最主要我一直觉得全幅是生产力工具,你玩不来钱,往里烧那么多钱干啥啊。。



你一个镜头够买我全家系列

就这台机器而言,它与em12用的是一块cmos,而em12在成绩上可以和eosrp打打了。。 性能差了总分5分,我们暂时就当它差了半档的性能 来换了奥巴的五轴就可以了。
但是它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我不是正规渠道,6400,太高了。但是m43的镜头确实比较便宜,你只要远离dg和pro,廉价头海了,并且这可不是全幅那些小光圈头哦 (你都用全幅了你还搞什么f8高iso扫街 没事闲的吧)
不过要追求更高的画质你还是得上全幅。这是五轴没法救的。画质差在那摆着呢,m43只是个家用机,和c幅一样的东西。现在只希望佳能或者副厂能做点千元1.8军团(起码28/35 50 85 的1.8或者f2是1k左右的吧)。。。






奥巴em53的图
更新一张图

不帅! 发表于 2021-11-13 13:07:38

这是两个尼康的镜头包,理论上每一个都能装一只镜头


但其实我用来装了3只m43的镜头和奥林巴斯的EM10-Mark II


这是优势吗?这些镜头虽然都不是什么很牛逼的镜头
但它们确实帮我把我的系统搭起来了
松下的 LUMIX G 25mm f/1.7- 大光圈
奥林巴斯的40 - 150mm 等效300mm 的长焦
奥林巴斯的14 - 42装机狗头外加一个原装广角转接镜
当然1442饼不谈画质也是个牛逼的存在


而m43的优势就在于
机身和镜头的平衡得很微妙












这些照片apsc和全画幅拍得出来吗?
当然
那手机拍得出来吗?
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
这就是它的优势
在相对小的体积离拍出近似更大体积的相机的效果,但却又是手机可望不可求的照片
这就是优势
当然,m43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沦落到和手机比画质的地步
除非手机上了m43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年了,M4/3还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