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管理 发表于 2021-11-15 17:53:06

电影胶片分装卷和一般摄影胶卷的出片效果相比,有无特殊之 ...

来讲讲保质期的问题。对于分辨率和感光特性,大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先说建议,建议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买当年产的电影卷,比如现在就买2021年产的。(2020疫情原因全球电影剧组大部分停工,目前柯达35mm电影胶片也在卖库存。目前已知2019年末的5207乳剂号是340左右)这个很简单,电影卷片基上有生产年份的,135的洗完就可以看到。目前大分装商的135基本都是新批次,120因为片基字被裁掉,所以咱也不知道。
更新:2020柯达总公司(跟portra、E100系列没关系的公司,民用卷目前是Kodak alris在经营)发布了新价目清单,电影胶片全线涨价,不过目前分装的大宗进货应该是有折扣的,价格还算稳定。
(补充: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关于120-5203的问题,120-5203基本没5207新鲜。并非商家不良心。原因很简单,65mm电影胶片是有起定数量限制的,因为本身65mm电影的耗材+洗印技术成本就是35mm的4倍左右,全球能拍65mm〔包括IMAX格式〕的导演不超过5人,所以制片人肯定只要刚下线的胶片,柯达就不敢做出来在仓库存着。但如果订够数,至少能分装1300+的120卷,而5203在TB的销量最多是5207的1/3,所以敢囤当年产65mm5207和5219的已经是良心商家了。而120的5203就要看店家对销量的估计了。而5213无论135还是120销量就更低,135的也有很多旧卷,所以建议问清生产日期再买。2019年底的5203乳剂号基本是071到074左右,有兴趣的可以让店家给你看乳剂号。)
所有行业都有内部术语,或者可以叫行业“黑话”,比如相声春典。电影界内部也一样有黑话,其中就包括电影胶片保质期。因为电影胶片打设计的那天就不是给其他行业用的,平面摄影拿去分装,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也一样要遵守它的使用规则。
说回这个黑话是啥?就是只标出厂日期,不标保质期,为啥呢?因为使用规则是所有电影从业者心知肚明的,开拍之前下单,6个月之内肯定用完。用不着标保质期,制片人和摄影师只需要知道是啥时候出厂的就好了。而且柯达也是按照这个使用周期来设计乳剂配方的。
国内很多普通商家找不到介绍电影卷保质期的文档,干脆自己编一套说法,宣称电影卷片盒上没标注保质期,所以电影卷不会过期。只能讲,这是为了把廉价的过期胶片高价卖出去的忽悠而已。
柯达总厂对于电影胶片的生产和交付有严格规定,任何数量的订单默认都是3周之内必须交付,绝不留库存。因为新鲜就是电影胶片的生命。
电影胶片同C41彩色负片保质期算法不同,有些商家按照2年标注电影卷保质期,是不科学的。电影胶片的最佳使用期限,基本就是12个月。



2019产5207 TB图侵删

120建议大家不要买5203和5213,除非卖家晒出了片基年份或者包装的乳剂号,120跟135的电影卷并没区别,只是做的宽点而已,不过尴尬的是65mm电影胶片比120宽了4mm,必须要双边裁切,所以刚好会把片基上打好的年份信息裁掉,所以很多商家就钻这个空子卖过期很多年的卷。为啥没新鲜的呢?因为65mm需求量太少,柯达是有最低起订数量限制的,买够了数,可能要卖很久都清不掉货。所以从前分装卷商家去二手市场买剧组用剩下的零散过期胶片。不过现在因为民用彩色负片涨价,有一部分国内商家开始引进新鲜的120的5207和5219了花钱囤货,算是业界良心了。
胶片和数码不同,保质期也是一个很重要指标,不然厂家为啥要标保质期?面包不能吃过期的,胶卷就可以?冷冻保存20年也不衰减?其实过期卷卖的也不便宜,怎么也要20元。所谓自带特效,自带惊喜,其实就是发霉程度而已……发霉严重基本就不反应了,洗出来就是海带,还会污染药,把别人的卷也污染掉。那些粉色的就是霉本身,其他颜色就是霉让乳剂发生了变化。喜欢这种效果,直接用手机模拟app其实更好。
电影胶片的技术特性和保值期这种事,根本就没有什么需要探讨的,都是厂家已经标定好的,只需按照标准去做。然后找自己靠谱的冲洗机构,了解他能把胶片冲成啥样就OK了。在冲洗上你可能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明白你自己能把误差控制在什么程度。这个比只谈官方标定重要多了!
电影负片比C41负片保质期更短,因为电影胶片本身就是设计给工业使用的,默认是最标准的保存环境、使用环境和冲洗处理。说白了就是越麻烦越不怕麻烦,越标准越不嫌标准。所以电影胶片牺牲了很多容错空间,只为保证最高画面品质,其实这也是电影卷与民用卷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电影剧组都有个部门叫“胶片组”,直接对制片人和制片主任负责的,在剧组里基本是报销无阻的部门,一般依据剧组大小,配置2到3人。为啥待遇那么高?因为胶片组就是负责保证素材安全的部门,保证装进摄影机的胶片没有曝光,保证拍好的素材在冲洗前不会出问题。因为,几亿美元的投资和全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全都拍在这一盒盒的胶片上,而且没有备份。夏天胶片员每天都要往返驻地几次送拍好的熟片,拿生片,就是为了让胶片少在高温下暴露,有钱的组会配现场便携冰箱。这个部门最大的责任就是不惜代价保证胶片安全。
电影卷的保存条件要求是低于13摄氏度,相对湿度低于50%,保质期最长只有12个月。因为剧组拍戏不是我们出去扫街,在正式开拍之后,最值钱的就是素材,最重要的就是素材安全,因为任何一个卡斯一天的工资都比一盘新鲜的胶片贵太多倍,一部90分钟的电影,素材量再大也就用20万尺胶片,跟演员的片酬比,根本微不足道。
所以,剧组只有在开机前才会由摄影师进行试片,然后决定使用的胶片型号,之后会找柯达下单同一批号的胶片,因为不同批次会有细微差别。之后一部普通电影的拍摄周期最多也就12个月,中间胶片不够了也会再加订而已,绝对不会用过期胶片!
试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试一下你选择的冲洗机构能把底片冲成啥样子,而且必须稳定!其实除了柯达自己的检验实验室,全球的洗印实验室基本都无法达到官方技术文档中一摸一样的冲洗结果。所以,你能得到什么很重要,是否可以稳定得到更重要!了解自己拍完的底片在自己选定的冲印实验室能冲成什么样子也非常重要,之后整部戏摄影师做光.控制反差都会依据试片的样片。拍电影的工业级冲印也一样,你自己选冲扫店也一样,在一定的标准内最重要的是稳定。
其实民用C41也是越新鲜画质越好,厂家标2年保质期是因为民用没电影要求那么高,而且,老百姓用的卷你标个6个月过期,就会很大程度上抑制消费,并且可能出厂运到销售地就已经过期了。老百姓又不懂那么多画质巴拉巴拉的,人家看到过期直接不买就是了。所有胶卷不存在冻20年没事的,不然厂家就不标保质期了。相信冻十几年没事就不需要买新鲜的,可以自己冲卷试试,冲过10卷以上,无论黑白彩色,是否过期直接看片基就能分辨,可以类比新泡的茶和隔夜茶,通透度完全不一样。
一代宗师,差不多是一共用了20万尺负片,用的富士ETERNA250D和500T,2013年就停产了现在买到的都是过期至少6年的,别买!
刺客聂隐娘,差不多用了12万尺,用的柯达5207和5219。
小偷家族,10万尺左右,只用了柯达5219,当然日光拍摄是加了雷登85B滤镜。配合ALEXA Mini拍摄微光场景。
补充一下。
不是所有盘片都是电影胶片。100ft规格的盘片无论黑白还是彩色,无论135、120还是70mm都只是为了用户和厂家互相获得方便和实惠,本质还是民用卷,一般彩色保质期是2年,黑白保质期2年到3年不等。目前在产的基本都是135黑白,包括伊尔福,福马,Ultrafine等等……这些只是民用胶片的大包装而已,类似125ml装和2L装可乐的区别。
电影胶片35mm规格最小包装是200ft,是为了便携式摄影机,比如aaton和ARRIFLEX235这种的超小片盒使用的,200ft也是有最低起订数量限制的。现在唯一的黑白电影负片是5222,保质期计算方式和5207,5219相同。

-----------------------------

苗苗21 发表于 2021-11-15 19:38:52

来讲讲保质期的问题。对于分辨率和感光特性,大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先说建议,建议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买当年产的电影卷,比如现在就买2021年产的。(2020疫情原因全球电影剧组大部分停工,目前柯达35mm电影胶片也在卖库存。目前已知2019年末的5207乳剂号是340左右)这个很简单,电影卷片基上有生产年份的,135的洗完就可以看到。目前大分装商的135基本都是新批次,120因为片基字被裁掉,所以咱也不知道。
更新:2020柯达总公司(跟portra、E100系列没关系的公司,民用卷目前是Kodak alris在经营)发布了新价目清单,电影胶片全线涨价,不过目前分装的大宗进货应该是有折扣的,价格还算稳定。
(补充: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关于120-5203的问题,120-5203基本没5207新鲜。并非商家不良心。原因很简单,65mm电影胶片是有起定数量限制的,因为本身65mm电影的耗材+洗印技术成本就是35mm的4倍左右,全球能拍65mm〔包括IMAX格式〕的导演不超过5人,所以制片人肯定只要刚下线的胶片,柯达就不敢做出来在仓库存着。但如果订够数,至少能分装1300+的120卷,而5203在TB的销量最多是5207的1/3,所以敢囤当年产65mm5207和5219的已经是良心商家了。而120的5203就要看店家对销量的估计了。而5213无论135还是120销量就更低,135的也有很多旧卷,所以建议问清生产日期再买。2019年底的5203乳剂号基本是071到074左右,有兴趣的可以让店家给你看乳剂号。)
所有行业都有内部术语,或者可以叫行业“黑话”,比如相声春典。电影界内部也一样有黑话,其中就包括电影胶片保质期。因为电影胶片打设计的那天就不是给其他行业用的,平面摄影拿去分装,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也一样要遵守它的使用规则。
说回这个黑话是啥?就是只标出厂日期,不标保质期,为啥呢?因为使用规则是所有电影从业者心知肚明的,开拍之前下单,6个月之内肯定用完。用不着标保质期,制片人和摄影师只需要知道是啥时候出厂的就好了。而且柯达也是按照这个使用周期来设计乳剂配方的。
国内很多普通商家找不到介绍电影卷保质期的文档,干脆自己编一套说法,宣称电影卷片盒上没标注保质期,所以电影卷不会过期。只能讲,这是为了把廉价的过期胶片高价卖出去的忽悠而已。
柯达总厂对于电影胶片的生产和交付有严格规定,任何数量的订单默认都是3周之内必须交付,绝不留库存。因为新鲜就是电影胶片的生命。
电影胶片同C41彩色负片保质期算法不同,有些商家按照2年标注电影卷保质期,是不科学的。电影胶片的最佳使用期限,基本就是12个月。



2019产5207 TB图侵删

120建议大家不要买5203和5213,除非卖家晒出了片基年份或者包装的乳剂号,120跟135的电影卷并没区别,只是做的宽点而已,不过尴尬的是65mm电影胶片比120宽了4mm,必须要双边裁切,所以刚好会把片基上打好的年份信息裁掉,所以很多商家就钻这个空子卖过期很多年的卷。为啥没新鲜的呢?因为65mm需求量太少,柯达是有最低起订数量限制的,买够了数,可能要卖很久都清不掉货。所以从前分装卷商家去二手市场买剧组用剩下的零散过期胶片。不过现在因为民用彩色负片涨价,有一部分国内商家开始引进新鲜的120的5207和5219了花钱囤货,算是业界良心了。
胶片和数码不同,保质期也是一个很重要指标,不然厂家为啥要标保质期?面包不能吃过期的,胶卷就可以?冷冻保存20年也不衰减?其实过期卷卖的也不便宜,怎么也要20元。所谓自带特效,自带惊喜,其实就是发霉程度而已……发霉严重基本就不反应了,洗出来就是海带,还会污染药,把别人的卷也污染掉。那些粉色的就是霉本身,其他颜色就是霉让乳剂发生了变化。喜欢这种效果,直接用手机模拟app其实更好。
电影胶片的技术特性和保值期这种事,根本就没有什么需要探讨的,都是厂家已经标定好的,只需按照标准去做。然后找自己靠谱的冲洗机构,了解他能把胶片冲成啥样就OK了。在冲洗上你可能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明白你自己能把误差控制在什么程度。这个比只谈官方标定重要多了!
电影负片比C41负片保质期更短,因为电影胶片本身就是设计给工业使用的,默认是最标准的保存环境、使用环境和冲洗处理。说白了就是越麻烦越不怕麻烦,越标准越不嫌标准。所以电影胶片牺牲了很多容错空间,只为保证最高画面品质,其实这也是电影卷与民用卷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电影剧组都有个部门叫“胶片组”,直接对制片人和制片主任负责的,在剧组里基本是报销无阻的部门,一般依据剧组大小,配置2到3人。为啥待遇那么高?因为胶片组就是负责保证素材安全的部门,保证装进摄影机的胶片没有曝光,保证拍好的素材在冲洗前不会出问题。因为,几亿美元的投资和全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全都拍在这一盒盒的胶片上,而且没有备份。夏天胶片员每天都要往返驻地几次送拍好的熟片,拿生片,就是为了让胶片少在高温下暴露,有钱的组会配现场便携冰箱。这个部门最大的责任就是不惜代价保证胶片安全。
电影卷的保存条件要求是低于13摄氏度,相对湿度低于50%,保质期最长只有12个月。因为剧组拍戏不是我们出去扫街,在正式开拍之后,最值钱的就是素材,最重要的就是素材安全,因为任何一个卡斯一天的工资都比一盘新鲜的胶片贵太多倍,一部90分钟的电影,素材量再大也就用20万尺胶片,跟演员的片酬比,根本微不足道。
所以,剧组只有在开机前才会由摄影师进行试片,然后决定使用的胶片型号,之后会找柯达下单同一批号的胶片,因为不同批次会有细微差别。之后一部普通电影的拍摄周期最多也就12个月,中间胶片不够了也会再加订而已,绝对不会用过期胶片!
试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试一下你选择的冲洗机构能把底片冲成啥样子,而且必须稳定!其实除了柯达自己的检验实验室,全球的洗印实验室基本都无法达到官方技术文档中一摸一样的冲洗结果。所以,你能得到什么很重要,是否可以稳定得到更重要!了解自己拍完的底片在自己选定的冲印实验室能冲成什么样子也非常重要,之后整部戏摄影师做光.控制反差都会依据试片的样片。拍电影的工业级冲印也一样,你自己选冲扫店也一样,在一定的标准内最重要的是稳定。
其实民用C41也是越新鲜画质越好,厂家标2年保质期是因为民用没电影要求那么高,而且,老百姓用的卷你标个6个月过期,就会很大程度上抑制消费,并且可能出厂运到销售地就已经过期了。老百姓又不懂那么多画质巴拉巴拉的,人家看到过期直接不买就是了。所有胶卷不存在冻20年没事的,不然厂家就不标保质期了。相信冻十几年没事就不需要买新鲜的,可以自己冲卷试试,冲过10卷以上,无论黑白彩色,是否过期直接看片基就能分辨,可以类比新泡的茶和隔夜茶,通透度完全不一样。
一代宗师,差不多是一共用了20万尺负片,用的富士ETERNA250D和500T,2013年就停产了现在买到的都是过期至少6年的,别买!
刺客聂隐娘,差不多用了12万尺,用的柯达5207和5219。
小偷家族,10万尺左右,只用了柯达5219,当然日光拍摄是加了雷登85B滤镜。配合ALEXA Mini拍摄微光场景。
补充一下。
不是所有盘片都是电影胶片。100ft规格的盘片无论黑白还是彩色,无论135、120还是70mm都只是为了用户和厂家互相获得方便和实惠,本质还是民用卷,一般彩色保质期是2年,黑白保质期2年到3年不等。目前在产的基本都是135黑白,包括伊尔福,福马,Ultrafine等等……这些只是民用胶片的大包装而已,类似125ml装和2L装可乐的区别。
电影胶片35mm规格最小包装是200ft,是为了便携式摄影机,比如aaton和ARRIFLEX235这种的超小片盒使用的,200ft也是有最低起订数量限制的。现在唯一的黑白电影负片是5222,保质期计算方式和5207,5219相同。

小海绵 发表于 2021-11-15 21:22:09

当然有。
电影胶片分装卷就是电影胶片的特征曲线,色彩表现、分辨率都与民用摄影卷不同。只是这种效果,会体现在任何主题的拍摄之中吗?
不一定。
由于坐标轴不同,没法直接比较,反正你看看大概好了…
------------------------------
感光特性曲线
我不记得这是具体哪款VISION3了,好像是200度的彩负。


这个则是Portra 160


注意看VISION3的上方横坐标并不只是-3~1,而是-3.684~1.116,因此还是要长出不少的…
不过由于两个图的比例尺也不同,所以看过算数,姑且你就认为VISION电影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吧(官方说是13EV,如果没记错的话)
两种卷的色彩表现趋向是基本一致的。
-----------------------------------
VISION3 的200度彩负和Portra 160的MTF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异,不上图了。换句话说,分辨率可能差不多。
但电影卷采用了DLT技术来减少颗粒感,暗部细节杂讯更少,
------------------------------------
两种卷的光谱吸收峰不同,但这并不直接关系到色彩表现
-----------------------------------
两种卷的光谱染料密度曲线也不同,但这也并不直接关系到色彩表现

实际上电影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片场布光、后期处理。
单纯拿来街拍的话,一般人看不出太大差别的…

桃夭 发表于 2021-11-15 22:54:47

补充几点个人对电影卷的认知
1.颗粒感明显细很多。这是同尺寸彩负无法相比的。
2.色彩和过度更细也更自然。当然前提是新鲜的品质和请好的冲洗。
3.非当规冲洗(迫冲性)更好。

http://pic3.zhimg.com/v2-17e538d50cd27d1a661b8121c5774011_r.jpg?source=1940ef5c
5207-120


5203-135迫冲200










5207正常冲洗




5207迫冲

兰心 发表于 2021-11-15 23:46:13

只拍过十多卷电影卷。
说说感受。
我的感受是要要狠注意环境的色温
所有的胶卷说明书上都写明白了适用的环境色温(普通胶卷用下来随意变换环境色温感觉店里sp3000或者朋友家里sp3000自己动手扫都蛮正常的,然鹅,每次拍电影卷色温不对后,后期扫描都很难矫正回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然后看扫描仪
然后看扫描的人的调色功底
负片本身就没有标准 颜色怎么样绝大多数要靠扫描仪
Kodak几乎所有的负片说明书上都表明(翻译过来):负片并没有标准色彩,全看扫描仪的特性。















下面是色温不准的时候 供参考







大家负片各有各的偏色没问题,自己喜欢就好。不要像某些个别淘宝冲洗店家把自己家的扫出来的颜色定义成标准,那就是耍流氓了。
对号入座。

zhao 发表于 2021-11-16 00:04:55

本来想说电影卷是ECN2工艺冲洗,普通彩色是C-41Ⅱ工艺冲洗(如果是黑白当我前面的没说);然而题主在问出片效果么,,,效果是降低了单张拍摄成本? (′~`;) 呃,电影卷是厂家拼技术的战场,一般比较尖端的技术在电影卷上都有体现,比如什么vision2、vision3什么的,扁平化颗粒什么的我忘了有没有,不过电影卷的宽容度稍大一些;而且一次买回来的电影卷可以当做专业胶片使用(密度是一样的,除非从两盘里分出来且轴号不同,这个几率太小)。

局辞 发表于 2021-11-16 01:07:47

宽容度更好,VISION3 250D 5207日光型胶卷的暗部颗粒小,色彩表现更加自然,拍人的话,在过曝一档半的情况下,肤色的高光部分还是还原得相当准确。但是,补充一句,拍电影卷必须有补光设备,如果你遇上了像富士RELA 500D这样的电影卷,它的确有着近乎变态的动态范围,整体画面从欠曝4档到过曝5档,都有细节呈现,但闹心的是,富士的RELA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颗粒太糙太大。

笑对人生 发表于 2021-11-16 01:25:37

5222 Double-X 和 400tx Tri-x 在相同冲洗下风格接近,但是 5222 用官方D96冲洗反差会稍小一些……
5285 我还没来得及用就停产了,有用过的朋友说肤色比 E100vs 稍自然,宽容度稍强……
至于其他绝大多数电影卷,原本就没有对应的摄影卷产品(⊙v⊙)…
强行比较就好像在问乐事比上校鸡块好吃在哪里…

真假地 发表于 2021-11-16 03:36:54

部分多一个工艺要洗碳层?
很多还是跟普通一样洗。
我之前买的那个卖家每次长度看心情,有次我拍到突破天际还能拍,以为没上好卷,结果脑抽把后盖开了摸摸。几乎每次没剪够长度,上到底还有一截没上进去,一用力,就卡轴了。
另外彩色貌似他们以前存一起送电影厂洗。
其实我就想占个位置看楼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影胶片分装卷和一般摄影胶卷的出片效果相比,有无特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