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你身边 发表于 2021-12-8 19:43:25

最近我的手机上的广告的趋势看,贷款的额度在不断升高,平安银行从之前的30万,到后来的50万,到现在的100万,我能贷的额度在不断增加,应该还会继续涨,类似的支付宝什么都已经给我涨到了几十万的额度,所以我只凭信用贷款,七凑八凑就能凑齐上千万资金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呢,另外一方面,最近各种乱七八糟的商铺,厂房,写字楼当然也包括住宅的营销电话,也越来越多,刚刚什么佳兆业总之各种名号的房企中介,都在骚扰我
遇到这种电话,基本上都是直接挂掉了
现在市场上存在着两个趋势,一个是贷款正在越来越容易,另外一个是房子供应正在越来越多
如果经济形势好,我想这两个趋势不应该同时出现
因为很简单嘛,我可以左手贷款,右手买房,然后房价涨,我空手套白狼,吃进所有的利润,美滋滋,是吧?
但是我不是这么想的
空手套白狼是有风险的,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国企那些家伙会比我更积极,哪里轮得到我这种小企业?应该是我去求银行才对,而不是银行反过来求我
如果银行反过来求我,那说明有问题,这个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白拿的,往往有暗地的成本在里面,所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么简单的利润,我觉得大概率是陷阱
当然是不是真的陷阱,我不知道
据说巴菲特炒股其中一个诀窍就是,绝不做空
因为做空需要控制timing,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timing是不是会比市场的timing先来
也就是你做空的期限,比市场真正砸下来的时间,要早,那你就完蛋了
所以最好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不动,我不参与,这个钱,是赌博的钱,我也不想要
赌博赚来的钱,是运气钱,靠运气赚来的,你会凭本事赔出去
所以这个钱我就不要了
说了这些,我们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既然是年轻人,我想你多半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如果是男孩子就更简单了
那在这种行情下,你最佳策略,是持币观望
在经济形势转差的时候,不做任何投资,可能反而是最佳策略
因为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你投啥亏啥
如果你炒过股你就知道了,在股灾还幻想着赚钱的家伙,一定赔钱
我曾经在某次股灾的时候,看出来了煤炭股会拉,国内的股市,你懂得,都是暗箱操作,尤其是以前,所以那次我记得很清楚,石油煤炭股在拉,但是其他板块全部跌
当时盘中的时候,我还在自鸣得意,因为齐刷刷的跌停的大环境下,我买的那个股票,我至今记得那个股票名字,国阳新能,还是涨的,5%+
当时有人劝我,乘还有涨,抛掉它,诶,我不信
这个时候,人的贪欲会超过理智,所以就能理解为什么赌博的人,输到后面,眼红了之后,基本上是出不来的
因为我当时的想法是,你看我多牛逼,在大股灾的时候,我还能赚,我不想出来的原因也简单,因为我想要涨停,因为我看出来了那一波龙头是什么板块,才赚5%?不够啊
当天收盘,国阳新能毫不客气跟着跌停了
当然我也赔钱了
这说明什么呢?就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如果你还想着赚,捞一笔,那你完蛋了
王兴说过,2019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将来10年最好的一年
很明显,它的意思是大环境会越来越差,短时间内走不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有投资的冲动的话,那就祝你好运了

管家厨具-13900 发表于 2021-12-8 22:05:16

我给你的买房策略是防止自己被这个城市甩开太远,有了在一个城市房产的底仓之后,你心里就会更踏实……
在城市里买房子有一个「底仓思维」,它对你的心态有一个好的影响。你人生的财富来自于你持有的资产,比如说房产。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于你在工作中的努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发展方向。
年轻人在主要城市买房,十年以前、今天和十年以后,我给到的建议都是同样一套:要拥有在这个城市的「底仓思维」。作为年轻人你的身价其实有三件事情会决定:

[*]你所在的城市
[*]你所在的行业
[*]你所在的公司
点开视频看看王家CFA怎么说吧~

シ好孩子ミ 发表于 2021-12-9 00:12:01

知乎已充斥着太多有关“内卷/入关/阶级”的话题,这里不再讨论宏观房价,国家经济,当今90后出路。
在2020年6月这个时间点,仅以普通上海上班族的视角谈谈个人看法。
为什么很现实的 买不起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会忽略呢?
如果买4w/平左右较偏僻或较老的房子,80平,那么需要320w。
对于互联网、金融科技、银行业、外企等这些较热门、薪酬福利尚可的行业,纵观我身边能看到的近些年毕业一到五年的大学生,普遍税后薪资大概10w-40w/年,抛开相对少数个例,普通人税后年薪大概在15w-25w这个范畴内,那么工作个三五年,除去租房、吃饭、衣服、日用、出行、旅游、电子产品、个人兴趣爱好追求、回馈父母、为家庭添置物件等花销,实际上,对于仅靠自己的普通人,毕业五年内,能存下50w本金应该还算还可以。
如果你和上述的例子相仿,或是不如上述例子,亦或是超出一些但没有远大于上述例子的普通人,问问你自己:
要多久才能负担起一套一线城市的房子呢?
以下两点是现阶段的我最直观的两个感受。
负担不起
作为普通人,如果仅靠个人的努力,根本不够的。就算奋斗个7,8年够了首付,还有后半生的房贷,要一直背负着压力。
你能够确保在漫长的余生中一直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且有工作有收入吗?
你能确保你所在的行业一直稳健发展一路向前吗?
人生不一定一直向上走的,要依赖大环境。
很多人所谓的在大城市上车了,但实际上扪心自问,真的上车了吗?
这个城市里吸引人的教育、医疗等各种优质资源你真的享受到了吗?
普通人无非依然是平凡内卷挣扎的一生。
不值得
如果真的靠自己一点点的存款最后付了首付换来一块老破小或郊区的栖息之地,会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觉得不值得。
常常讲不忘初心,难道你的初心仅仅是赚钱、还房贷、然后按照世俗既定的标准过一生吗?
我想工作过的人都能理解,一点点攒下的原始资金是有不容易,要经历过多少个辛酸无奈的瞬间。
对于这笔财富,我更希望能够用于培养自己的技能,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追求,完成一些少年时代囿于金钱没有去做的事,带父母改善生活,去世界看看,给自己一份洒脱与清宁,给自己更多的自由和选择。
当然,上述讨论内容是建立在没有“六个钱包”的前提下。如果有父母、亲人的帮助,且他们对你的帮助不会降低他们自身的生活水平,我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只是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大部分群体的原生家庭是无法提供支持的。

海云 发表于 2021-12-9 02:45:52

如果,租房可以落户,可以享受附近的教育资源,可以一样享受学籍,跟美利坚一样。
我非常鼓励可以不必买房,那时候你们想住哪就住哪,手中房子还成为了个负担,毕竟老的总没新的住起来舒服,有些城市也会随着发展而落败。
只是假如真的 租住同辉,那这个房租也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
要解决这些,还是先解决那些“豪”宅带公租房的不能使用同小区配套,不能同大门出入这些更小的问题吧。
毕竟多看看你就知道 为什么要买房了。 害

松14 发表于 2021-12-9 03:49:15

这问题问的其实挺好,最近感触很多,所以路过说一说。
以前我做房地产一段时间,从买房者的另一个对立面感受到了很多事情,有时候也看不清楚自己,也看不清楚这世界,后来我跳出了这个固有的思维圈,逐渐想了很多问题。
当下,已经2020年了,90后走上社会奔三了,00后也要进入大学,走入了社会的预备营。
记得零几年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摆在眼前,我是不是应该买房?那时候说实话,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的我,买房简直就是噩梦,大概手上就两个平米的存款,我买个球啊!
后来也是父母支持,给了一个首付,然后买了一个小小的房子,我妈也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娶的上儿媳妇,所以这算是父母尽了自己最后的努力,我也理解到这是他们对我最有力度的交代,倾全身之力让我有一个希望吧。
当今社会又变了不少,由于不远的历史中,利益重新分配过,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有的可能和我差不多,父母给了首付,有的比我强,父母准备了房子,有的也可能还不如我。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对于当时的我,和现在的年轻人都应该是处于一个规划自己未来的重要时期点而已。
当一个人,站在那个十字路口,思考的应该是什么?
买房?结婚?工作?生活?
猛一看来,都是大事,但是细想,又没有一个是什么太关紧要的!
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境遇大相径庭,所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告诉谁,应该尽早买房,应该永远租房,都是不合理的建议,唯一我觉得靠了点谱的,就是鼓励一个人追求自己希望的模样。
有的年轻人,就是爱拼爱闯的性格,也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负,那他应该关注的是工作和创业,买房对他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有了成功,房子算个毛!
有的年轻人,就是想要一个平凡的幸福,没有索哈人生的勇气,那他应该选择一个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城市,凑凑首付先安稳下来,让工作也安稳下来,让生活滋润一点。
可能有人会说,难道没有标准答案吗?
其实真的,没有!现实就是那么残酷,从来没有过统一和公平。
从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富家子弟来说,你问他年轻人有必要买房吗?他们或许也回答:不用。接着说:每年过生日都能收到一套别墅,买房干嘛!对于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回答就有不确定性了,因为他们可能咬咬牙能上一个小户型,所以在买和不买之间动摇。对于家庭实在差了很远的,他肯定更愿意回答:不需要!你让他回答需要,不是在寒人之心么?
现在我们身处的社会,如果都没有提供给每一个年轻人适合的机会,让他们都能有希望,这是社会的失职,并不是年轻人的问题,所以干嘛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的那么尖酸?为什么把一个大国的居民住房问题强加到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身上?而不是靠社会中坚力量去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国家没有建立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吗?没有民生体系吗?没有教育和医疗的保障吗?都有啊!那为什么一部分年轻人还遭遇了这么多生存难题?对那些本就很努力的年轻人来说,真的太不公平。
十几年前,我照样是一个在陌生城市街头流落的年轻人,我也曾经有一天快要睡马路了,我母亲有一天听过我居然还有这种经历,眼泪止不住啊!后来不断的努力,付出很多,最后才安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
但是,这里就要开始但是了,我们国家十几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发展到这个样子,十几年后仍旧有年轻人遭遇十几年前我遭遇过的事情?从人性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说,如果大部分年轻人和我十几年前还是一样的遭遇的话,这应该怪谁?
所以不要问年轻人有没有必要买房,问问这个社会,福利他们一个温暖的小窝,有这么难吗?
割头茬韭菜,对这个社会来说,没有意义!

落叶84 发表于 2021-12-9 05:42:55

看你有没有迫切需求了,买不买房主要是取决于自己的情况,而不是说大环境如何,我们每一个人就一定要如何如何,没有百利无一害的选择,只有权衡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
大环境来说,现在这个节点以防风险为主,现金很重要,如果有钱买房建议持币观望。
除非你工作稳定、家境小康,又确实有用房的需求,而且背上房贷也没有太多后顾之忧,否则不建议现在贸然买房,应当谨慎出手
不是没房就叫刚需,是不买房人生进度就推进不下去了,才叫刚需。比如子女上学,比如结婚、生子但因家庭原因不便和双方父母住一起,比如家里不是很困难,有条件也愿意让子女过更好的生活等等。
国家的政策说得很清楚,“房住不炒”,但不是“房住不买”。因此出台了各种调控政策,比如各地的限购政策、公积金贷款受工作年限限制、认房又认贷、离婚后不能立即算无房户、严格排查经营贷款等等,都是砍向了炒房的和短期换房的,基本就留下了口子给那些真刚需的(还有特有钱、不在乎税费、全款买房的),而且这一套组合拳政策也严格执行了很久,这期间经历了世界经济下行、我国股市崩、汇率变化、我国gdp增长放缓、中美毛衣战、疫情等等,说是最严酷的环境也没问题,但是都没有重新搞起房地产刺激,而且反而在各种不利危机发生时,不断地强调不能在房地产上放水,这就说明了我们这次是要玩儿真格的,就是“房住不炒”,但不是“房住不买”。
目前除了一些地方的个别新房有过涨价消息以外,其他基本都是缓跌然后到了一个稳定的点



同样的户型和朝向,同样的都是一类经济适用房,唯一住房:在2018年的时候标过500万,最高有550的,当时网上均价基本是480到490,现在475,跌了但是没差多少

当初的四万亿刺激,没有规划好方向,大水漫灌,有的产业比如互联网、家电、交通、汽车、基建是发展起来了,但是一些过剩产能和房地产,本该被调整下去的,也续命了,我们后续直至今日还在去产能,房价也涨到了普通人根本考虑不了的程度。如今我们严格掐住了往房地产行业灌水的管子,就是为了让新的刺激,流入到5g基站建设、特高压输电、城际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去,而不要流入到房地产去
如果我们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了突破,自己吃下全球产业链高端的超高利润,再配合新基建的实施,那么我们大概率在2025到2030年就可以望一望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了,到时候全民收入翻翻甚至翻两番,房价还维持在2018到2020年的水平,房奴和要买房的人就会显得没有那么吃力了
因此国家现在对房价的处置手段很明确,就是按住了房价,别暴涨别暴跌,然后从其他地方发力,争取提升大家收入,让收入去追一追房价,用时间换空间,让没过脖子的水降低到腰间,缓解压力
至于提到的租房和租售比的问题,对于有能力、有意愿买房的人来说,这不是问题,没能力、没意愿买房的人才会拿这俩来安慰自己
租售比低,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人为梦想奋斗的意愿极高。你让一个人每月花8成工资在房贷上他愿意,那是为自己在奔生活。而你让一个人花四成的钱在房租上,他认了,但他心里不会爽,因为那是自己白白的损失。而大部分人收入都不算极高,能付得起高租金、愿意付高租金的人是少数,那么自然房子租金就高不到哪里去,但已经成为奋斗目标、精神图腾的房子价格却会很高。而且外国也不是所有地方租售比都高,租售比高的地方,多是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的度假城市,买个地段不错的适合度假的开间小房子什么的,托管给中介或者弄Airbnb民宿,十年回本不是不可能,前两年澳大利亚和泰国的房价大涨,就有中国炒房人的影子在里面。
至于租房生活香不香,主要是得看你手头有没有钱,有钱自然租房更香,没那么多钱绝对是买房更香。
比如你家里拆迁了,手里有1000万,那你不用大投资,就去银行买低风险大额存单理财产品,也可以获得4%到5%乃至更高的年收益,一年就是40到50万,你拿这50万租房,你能住上秒杀大多数人居住条件的房子,比你拿这1000万去买房要住得好。而且在现在这种高风险的时候,手里还保留了现金,如果你有好的投资渠道,还会获得远不止5%的收益。
但你要是手里就几十万或者几万,然后每月还交着高额的租金,而你的工作又非常稳定,家里也是城市小康家庭,那你不如再贷款个一两百万,然后夫妻双方家庭给凑凑,买个大一居小两居的。
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点,疫情和国内外局势都不算好,很多人的工作都会有问题,而房价已经明确不会大幅上涨了,建议还是谨慎谨慎再谨慎,不到不买房就会给自己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下(或者买了房对自己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不要贸然下场,但要多关注。而对于本来买房就无压力的人来说,房价的低迷又是一个好的入场时机,这个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赌一把了。还是那句话,没有百分百好的选择,只有权衡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
想买房,工作又不稳定的,起码熬过这段困难时期再说,我媳妇儿就是在私企工作的,君不见写字楼、产业园里面的那些企业,平时衣着光鲜的sam小哥哥jessica小姐姐,下岗了多少

广秀2640 发表于 2021-12-9 06:40:28

更新,已分手很久。大半年过去了。我已经自己攒钱买房。他仍旧租房。各自天涯。观念不同,没有对错,分开就好。我认为买房方便将来孩子上学,他说孩子送到去农村上学就不用买房。确实农村上学也有农村本身的幸福。是非对错,不再重要。
…………………
前男友潜意识里不想买房,经常说以后会降价。他的股票已经降,他却依然要买。但是他嘴上又一再说要一起攒钱买房。
他也经常怨天尤人,说现在的女生都太势力,太现实,眼里只有钱,根本不考虑感情因素。他责怪社会太现实,太浮夸。
最后一次吵架的时候,他在电话里好像都哭了,问我为什么把买房和存款看得比他还要重要?问我能否再给他一次机会改变消费习惯?甚至说如果分手,他要出家当和尚。那就让他当吧。后来几天前同事说,这人没去当和尚,星巴克还在经常喝,几万元手表依然天天戴,汽车也天天开,一如往常。就连出家的朋友圈都是只有我一人可见。后来我删除了他微信,后面朋友圈就不得而知了。
在认识我之前,他说他还是某婚恋网站的VIP线下会员,他交了一万多元会员费,他说无奈于现代女人太物质,一看到他没房就不愿意多谈。
爱消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错,他想逍遥,也可以。但不应该谎称要改,谎话连篇。不该用假保证假决心骗我。
他还经常说,现在90后都是不存钱的,虽然他不是90后,他说他的年龄也是接近90后的,所以思想比较前卫。可是我看看网上90后存钱的大有人在。他觉得存钱是老一辈的思想。但是他说很想结婚,要孩子,并且希望要儿子。
他的逻辑有时候比较矛盾。他还说他讨厌现在的他自己,所以他不想找和他相似的人,他只想找一个比他省钱的人。我听了觉得别扭,他说找结婚对象,就是应该这样互补才好,这样就能像老一辈那样长久,还给我看了很多老一辈恩爱的故事,告诉我,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容人的度量,互相包容很重要。
他现在是只花自己的钱,他说结婚了就不要分彼此了,成为和睦相处的一家人,不要分你我,和我吵架后,他认为我觉得吃亏了,他说他愿意AA制,至于他父母以后年老病痛要用钱,他会负责到底,绝不会不管他父母,如果找我借钱他会写欠条,如果我不肯,他会去外面借钱,他相信亲戚朋友会讲情分。他希望我不要总提前操心他父母养老问题。
看了评论,我相信,大多数男生都不会像他这样。他只是个别情况。谢谢。
他还有个表哥,在上海工作,花钱习惯和他几乎完全一样,因此也没钱买房,有了孩子以后,为了维持他自己的消费档次,现在让孩子在农村上学,他说这样可以节约很多钱的。
———
之前答案
和前男友交往了一年,吵架大半年,最终决定分手,原因与买房有关。我觉得一套刚需是有必要的。经以前同事介绍认识,开始觉得他还可以,工作认真,年收入20多万,有时候30多。今年33岁了,比我大五岁。不抽烟不喝酒,喜欢看书,这几个都是我喜欢的优点。但是没有买房,至今仍然在南京租房。他说他收入还可以,以前工资都让前女友花了,他看出我是不买奢侈品,不物质的女生,希望我愿意同甘共苦,一起奋斗买房。他还提出先结婚,再慢慢攒钱买房。
然后没多久,就开始了漫长的吵架。我后来才发现,收入明明一直还可以,却总是买不起房的他,是有根深蒂固的原因。
第一,他工作这么多年到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存款最多的时候,一共7万元多,全部投入股市。(这个7万里面有5万,是三月底他们公司才发的年终奖,不然只有2万,偶尔还有信用卡逾期)。他炒股今年还亏了几万,存款又快没了。劝他不要炒股,稳妥一点攒钱买房,他第二天就卖了,发截图给我看。问题是,他过几天又偷偷买回来了,前同事告诉我之后,我才知道。他解释说,因为有内部信息,肯定赚,我问了信息来源感觉很不靠谱,可是他不听。后来继续亏,这是后话。
第二,工作多年为什么只有这几万存款,他解释是前女友太奢侈,喜欢买lv,要出国游,花了他很多钱。他的一句原话是,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些钱没有一分是给我自己花的,前女友花,他是因为爱情因为真心想结婚才花钱。但是前任太物质,无房不结婚,分手了。
第三,我渐渐发现,他前女友是部分背锅侠。他对自己特别慷慨,尽管父母穷的一塌糊涂,还在农村种地,无养老金。他衣服鞋子基本都是千元以上、必须商场买,淘宝货看不上。用手机必须最新款,出一个买一个,他家里电脑手机ipad各好几个,就连耳机也一定要买千元以上,除了电子产品,还要经常喝星巴克发微博和朋友圈,出去吃饭都尽量挑贵的点,理发也要总监100元以上才可以。lv不仅他前任有,我发现他自己也买了不止一个,另外还有几万块钱的手表。他出租屋里还买了50寸彩电。
第四,分手导火线是,他又买了一个很贵的日默瓦旅行箱,9000多块。我平时用的一千元的外交官品牌他说不喜欢。说好一起存钱,他这么花,只有我一个人在存,我让他节约一点,每次一提,他就不高兴,这次就发怒很厉害,晚上一直给我打电话,不让我睡觉,不停的吵架,骂我,他说,说我心眼太小,心胸狭窄。为什么一定要对比?天天对比怎么幸福?男人的消费,怎么可能和女的一样?父母养老的事情总是操心干什么,他们现在还可以干活的。你不是那种物质的女孩,我很欣赏,但是,你让我和你一样买200元的鞋子,我告诉你不可能的,我做不到,你这样太过分了,我没有想到你居然不考虑个体差异,你这么自私。电话那一端,暴跳如雷。就在那一瞬间,听到这一句,我说分手,然后挂掉电话,直接关机,睡觉。那一瞬间,我想分手了。
第五,其实以前也因为这样的事情吵架过,他每次都很生气,质问我是不是看不起他,是不是他没资格买,是不是他要有了房子才能说话?长期租房就不能结婚了么?即使考虑以后结婚孩子上学,老家农村不是也可以上学么?一样有学校,凭什么不能上?城里买房子那么重要吗?
第二天一早收到很多条道歉信息,还承诺他以后一定改,这是最后一次买贵的东西。以前也发过,这一次,我直接把他号码拉黑了。我感觉,他改不了,甚至根本不打算改,只是敷衍我。
他爱花钱可能不是错,他有他的自由,但是我确定他不适合我。
其实平时听说的都是女生花钱多,男生这么物质的很少,不巧被我碰上,刚认识的时候,我看到他戴几万元的手表就有些反感,现在已经是厌恶。
每次吵架他都很生气,说我和她前女友一样,都想着要买房,不懂得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甚至还不如他前女友,他买奢侈品,前女友一直赞成的,很懂事,有时还让他给她也买一份。我说让他再去找一个前女友那样的,他又道歉,说她太虚荣,他自己现在已经意识到问题,为什么我不相信他会改?不能再给他两年时间?他说会逐渐改,他现在虽然行动上依然这样,思想上已经想转变了。
对于物质和精神,他说的是,他买这些,喝星巴克,都是高层次追求精神生活,我提买房是物质。他说他不愿意为了物质放弃精神,我当时听了一头雾水,现在觉得是毫无逻辑。他这么追求这些,那么和我分手,有利于他更好的追求这些。
以下是之前的争吵、分手前,他动不动就说感觉他有罪,不配买。











我就是我 发表于 2021-12-9 07:44:19

我认识的,不仅鼓吹租房好,自己也身体力行不买房,同时还在一个城市建立家庭的人,大多数都分布在两个极端。
一类是和普通人比,明显有钱的多的人,大部分时候他们可以用钱去解决没有房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随意换高档小区租住,各种生活服务外包,子女上国际学校等等。
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没有买房子的必要,把钱放到投资项目里可能还会比房子升值赚得更多,那干嘛要买房呢?
另一类人就是真的买不起,或者咬咬牙其实是可以买得起的,但又不想因为买房而损失生活质量,同时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是做了选择,嘴上一定要争个高低,觉得自己不买房是个英明的决定,房价肯定会降,至少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买房肯定是个血亏的选择。这种人一定要把所有的便宜都占完才高兴,当做出在买房和当下生活质量之间选择后者时,还要觉得不买房从投资上也是正确的才满意。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自己偷偷买房,嘴上却劝别人不要买,还是租房好。或者自己买了房,天天卖惨说当房奴苦,还是租房好。
比如我就知道一些人,是在别的一线城市早已安家落户,因为事业原因要去另一座城市工作,然后逢人就说,买房干嘛?买房没用,还是租房爽,你看我自己就不买房!自己租房想住哪里住哪里!
这些人究竟怎么想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优质地段(优质是相对的)的房产永远都是普通人抵御通胀最好的手段,至少自住房一套还是需要的,当你没有稳定的较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时,买房一定是那个最不亏的选择。
如何熬过房贷?

河源 发表于 2021-12-9 08:42:33

不瞎分析,不带节奏,我们来算算帐!
算清楚了,你再决定买不买。

房子有三重属性:
1)居住:就是为了住
2)投资:为了升值或吃租
3)权益:学区、落户、结婚等

年轻人要不要买房?
这事不用听别人的,自己盘算清楚就好了。

上面的三重属性,不同情况下排序不同。
我们来分别列一下。

所谓刚需,一般是这么排:

权益>投资≥居住


没有人会因为没地儿住而买房,租房可以住。
也没人非要在买房这一棵树上吊死,理财方式有很多。
但结婚、落户、学区这几座大山往往也和房子捆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刚需」。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刚需」,那就不是买不买房的问题了。
真正的问题变成了:
1)没房子,能结婚吗?双方和双方家庭能接受吗?
2)落户需要房产吗?不落户行不行?没房产能不能落?
3)上学需要房产锁定学区吗?租房能不能上学?

这些问题里,有一条绕不过去,那你就需要买个房子。
如果所有的问题「不买房也能解决」,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实打实的「不买房自由」。

房子在这里不是房子。
它不过是实现某种权益的道具。

抛开刚需,从收益角度,这么排:

投资>居住>权益


什么叫「收益」?
在不同人眼里,收益是不一样的。

角度1:
在中国,有很多人,在过去20年里,房产升值赚到的钱,比其他所有收入加一起还多。
费劲吧啦的上学、工作、理财,你所有的体力和智力投入,都不如一套房增值带来的钱多。

角度2:
在环京地区,自从房住不炒以来,房价一直处于阴跌中。
燕郊在2017年之前房价摸高到了4万,但现在不到2万。

角度3:
掏空6个钱包,付个首付,和银行签了卖身契,终于有了上赌桌的资格。
房价上涨,杠杆加倍赚;房价下跌,杠杆加倍赔。

上面这3个角度都有道理。
分别代表了过去,最近和现在。

不过我觉得:
代表性的确很强,只不过都是针对房价已经较高的大城市更适用。
对于很多房价一直不高的二三四五六线城市来说,这些还是不够实在。

收益嘛,拆开了算账呗。


1)房价涨跌
3年期定期理财的存款年化利率是2.75%。
如果买个房子每年房价上涨都赶不上这个,那铁定是赔钱的。

如果是贷款买房,30年期,每年还有贷款的3%利息要还。
这样房价平均每年涨不到5%的话,就还是亏的,但如果涨的超过了这个幅度,那就是赚的。




每年涨5%,是个什么幅度?

大概是15年翻一倍。
比如现在房价5k,15年后1w;现在房价5w,15年后10w。
(到2035年,会这么翻倍你就赚了)

如果看短期大概是……
现在5000,5年后6400。
现在7000,5年后9000。
现在7800,5年后10000。
现在10000,5年后12800。


2)房租收益

在不考虑自住的情况下,房租也是收益。

比如,50万买个100平的房子,一年租1万元(月租800多)。
那么,房租带来的收益率就是……2%。

觉得这个低,再算个高的。
比如,1000万买个100平的房子,一年租20万元(月租1.8w)。
那么,房租带来的收益率就是……2%。

嗯,一般来说,中国当下大部分地区的租房收益率也就是1~2%。
当然,前提是打扮成可以供人居住的样子租出去了,如果租不出去,那就是负数……因为还有物业费等各种杂费要交。
(如果有了房产税,那要交的就更多了)

靠当下的房租,多半是跑不赢存款利率(3年定期)也跑不赢通胀(平均5%)的。
但如果,房租每年也有递增,那再过一段时间,没准就能跑赢了?

比如,房租每年递增5%(今年月租800,明年840,类推)
那么,15年后,房租就会涨到一年2万了!
你50万买的这套房,收益率达到了……4%。
翻倍好像也不怎么振奋呢,跑不赢通胀~~

比如房租每年递增10%(今年月租800,明年880,类推)
恭喜,10年后,房租会涨到一年2.6万了(每月2160)!
你50万买的这套房,收益率达到……5.2%!
但可惜的是,通胀这时可能也是10%水平了,所以你依然跑不赢。


所以,新生代的包租婆,没准在赔钱做福利。
一年租20万租金看起来很牛逼,但叠加1000万的本金看,这还没跑赢存银行利息呢!
如果存银行3年定期,每年还能多7万5,干点啥不好~~


投资房产是不是一定赚钱?
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只能赌一赌了。
赌赢了就赢了,赌输了嘛大不了给银行打一辈子工。
韭菜嘛,被谁割不是割,对不~


那什么时候居住能排第一呢?


当你你可以完全不考虑权益和投资的时候,居住就排第一了!
老子买房就是为了舒服,结婚啥的不重要,钱就是粪土……土豪如你,还用看这个题吗?(划掉)

什么叫不考虑权益和投资?
你本身就有户口,你家里有房,学区和结婚都没被房子卡着……
你可以像「买车一样考虑买房」,就当房子是消耗品,也没事。

这种情况下,只要考虑哪种房子「住着更舒服」就OK了。
买或不买,只看你对「舒服」的渴求程度,而已。


————————
房价一直在涨?真的涨了吗?
单毅:7 月全国 100 城市中有 80 个房价都在上涨,你怎么看?房价未来走势将如何?就算要买,也不要买新建精装修:
单毅:3·15 曝光万科精装修房渗水、发黑、煤气泄漏等质量问题,你有遇过类似的问题吗?或者,不买房也能住大豪斯!
单毅:住 170 平以上的大平层大户型什么感觉?等你不年轻了,可以来看看这篇: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1827083

么么哒 发表于 2021-12-9 11:24:02

听哥一句,只要你亲手拿过一次付三压一,你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就和炒股票一样,一旦你拿个几十上百万国在钱在,
把分红拿出来吃吃喝喝过一次以后,你就不会问怎么炒股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人还有必要买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