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兽¤ 发表于 2021-12-30 12:16:36

如何看待于 12 月 28 日发布的小米 12 系列手机?有哪些 ...

首先我要先明确一下,普通用户是没有“小屏手机”这个需求的,谁都喜欢大屏幕,大家不喜欢的是大屏幕带来的大机身,不喜欢大机身带来的比如握不住、单手掌控度不好、太重太沉等等问题。
如果能同时满足“大屏幕”和“小机身”,谁又能不满意呢?
所以有很多人一直在吵着要“小屏旗舰”,其实大家要的并不是什么小屏旗舰,大家只不过是对大机身带来的这些附带缺点反抗罢了。

但是目前来讲,手机的体积几乎是直接和电池容量、拍照素质、硬件配置等等挂钩的,为了做出“小机身”,而砍了拍照,砍了续航、屏占比也会降低、SoC也用差一档次的,会有多少人买账呢?

答案就是没什么人买账,大家买手机更多的看的是手机的整体体验,机身的大还是小,其实也就只不过是大部分权衡购买因素的其中之一罢了,为了小机身而舍弃了太多是得不偿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卓手机这些年来再也没有什么“小屏旗舰”出现了。

那么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小米12本次正是小机身旗舰,它的机身尺寸和5.15寸的小米6是差不多大的,到底是什么让小米有勇气做这样小的机身呢?

小米这些年很明显的进步有两个,一个是在电池上的进步,包括各种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各种快充技术的研发,可谓是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双增强,这两年都已经有很多成果了

比如“纳米硅基锂离子电池”,在MIXα简单试水了之后,在小米11Pro和11Ultra更进一步,量产了第二代“纳米硅氧基负极材料 ”电池并大规模使用。



再比如前阵子宣布的“动力电池级高硅补锂技术”应用于手机,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10%;再比如采用高集成MCP封装技术电池提升同体积下电池容量和电池安全性,这些都是电池技术的进步。



虽然提升听着都不大,10%的提升啦,电芯容量提升8%啦,但是积小成大积沙成塔,这么一代代的提升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发现:
“哎?好像小米的手机同样尺寸下电池更大啊?”
“哎?好像同样价位小米手机的充电速度要快得多啊?”
“哎?好像无线充小米的最快充电座也更便宜啊?”
其实这就是技术积累,我很高兴看到小米在电池这方面持续努力持续进步,一步一步的积累,一点一点的进步。
就像这次小米12系列单电芯 120W最大充电功率,这明显是用上了12C电芯,要知道去年我们才在手机用上了6C电芯而吹嘘。

而另一个明显的进步,就是在堆叠技术上的了,这个虽然说的不多,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在2021年的小米Civi上,后置三摄+4500mAh电池也只不过 6.98mm的厚度 + 166g的重量,小米11 4600mAh的电池+后置三摄有一颗HMX大像素+OIS的情况下,8.06mm的机身厚度+196g的重量,其实是很出色了。

总之正是因为 同体积下我又更大的电池 + 同样的机身体积我能堆更多的东西,这两个的前提下,小米才有底气说:
“我用小米6的机身尺寸,塞下满足用户体验的配置”
这才是小米敢开始做小尺寸旗舰的原因所在。

当然了,电池技术的提升,和堆叠能力的提升,带来的可不止是小米小尺寸旗舰的诞生而已,很显然的正常尺寸(6.8寸屏幕左右)的手机也同样能装的下更多的东西了。

比如说这次的12Pro,在保持8.16mm的厚度 和205g的重量的前提下,居然活生生塞进去四颗扬声器单元,没错就是四颗一颗0611高频单元+一颗定制的1115K超线性中低频单元,组成了一个扬声器组合,而且是上下对称的2+2,这次的音质怕是要超越目前最优秀的小米10S了。

另外我是想重点说说这次的充电技术,也就是单路120W快充,和小米的这颗澎湃P1
首先说说这颗澎湃P1充电芯片,会对小米12,以及对未来的小米手机、红米手机有哪些影响
超级快充,乃至超百瓦以上的超级快充,注定是对用户续航体验的一个超级补强
百瓦的充电速度,可以做到 20分钟之内充满100%;5分钟充40%左右

不说别的,这样的充电速度注定是优秀得多的续航体验,想象一下你早晨起床,就是洗个脸刷个牙的时间就可以充50%左右,这种充电速度会大大改善用户使用手机的电量焦虑症,甚至会改变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再也不用晚上睡觉插上充电器充一晚上了。

哦?什么你说你就喜欢晚上插上充电器往哪里一扔,因为省心?

说的也没错

不过由于充电芯片是自家的,那晚上的充电曲线就完全可以使用自家的算法自由掌控了,那还不是想慢就慢想快就快,插一晚上这种情况就完全可以使用更加养护电池的充电曲线。
看一下小米12这次“低温模式”和“疾速模式”这两档充电模式,其实就已经显现出来比较灵活的充电方案了
那么其实再做到个夜间充电模式也不是什么难事,自家的芯片嘛,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再拓展来想,做个夏季充电模式,和冬季充电模式的区分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的,剩下的你们自己来做思维拓展吧,反正应该有挺多东西可以玩的。

双电芯方案,是对于单电芯方案速度不足的无奈之举
也就是说,如果可以真使用单电芯方案,没什么人会用双电芯的
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同体积下单电芯方案的电池容量更大,小米11Ultra就是单电芯+20极耳的方案,让有线充达到了67W 的同时做到了5000mAH的电池,哦对了11Ultra还使用了硅氧负极电池

目前大家普遍采用双电芯的百万充电方案,其实就是因为普遍的单电芯的充电IC和电芯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持单电芯百瓦+

那为什么小米12可以?
首先就是这颗澎湃P1的功劳了,然后肯定还有小米新的电芯方案,可能是新的电池封装技术,也可能是新的高硅补锂电池技术


用在自家的走量旗舰机型上面,说明对澎湃P1的信心
不同于上一次使用新ISP芯片澎湃C1,是用在MIX Fold这样的产量注定不大的机型上

这次的充电管理芯片 澎湃P1 是用在自家数字旗舰上面的,这是最起码百万级的销量的产品,就哪怕只用在数字旗舰这个上面也是百万级的量,这说明小米对澎湃P1是非常有信心的,从小米的官方数据上来看,这颗芯片已经做出很久了,也调试打磨了很久了

单电芯120W,其实就意味着可以做到双电芯接近,甚至破200W,你们可以想象一下。

关于米12这次的ID设计,我只想说小米数字旗舰好久没看着这么顺眼了,米11系列我一直觉得有点别扭,而米10系列竖排的摄像头模组是看着不错,不过还是很容易档摄像头;这次的米12的ID设计,尤其是后置摄像头模组中的小杠隔断,让整个模组更加有秩序感,再加上这次的配色实在在线,尤其绿色素皮版的配色实在很好看,恭喜小米终于在外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案,唯一美中不足是辨识度稍微有点低。


另外,关于手机的质感,我想说所有的图片都是徒劳的。对于这代的小米12来讲,我不提质感只提手感的话,那这代12是我握、摸、划起来主观感受最舒服的一台手机,从后盖摸到屏幕都仿佛是一个整体,非常顺畅丝滑,再加上小尺寸69.9mm机身宽度带来的掌控感,导致这是一台让你拿着就非常容易不知不觉把玩起来的手机,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听我说一百句都不如你自己去线下小米之家实际上手一下12,看看是不是握持感真的很好。
别的牌子的不去比,在自家数字旗舰这里,从小米8到现在小米12这是手感最好的一台。



关于屏幕方面,其实米12Pro真没什么可说的,目前非常优秀的屏幕,A+的那一档没什么可讲的。
6.73寸 微曲屏,三星E5的AMOLED屏幕 最大亮度1500nit(激发),第二代LTPO这个肯定会有人重点说我这里就先跳过了,1440P+P3色域 且色准 deltaE≈0.4,可谓色准优秀,10bit色深(原生非抖),支持HDR10+ 和 Dolby Vision。


所以我想重点讲讲小米12的屏幕,没错就是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
有人说国产屏幕是减配
我想说小米MIX4是华星光电的屏幕,目前效果最好的屏下摄像头的屏幕,不特意关注着看几乎看不出来,你们可以再看看其他的屏下摄像头屏幕是什么样子,我有没有夸大。
小米10系列的最顶级旗舰是小米10U,用的也是华星光电的屏幕,屏幕显示效果也非常出色,屏幕参数简单罗列一下:



这代小米12使用华星光电的屏幕受到这么大的排斥,看起来很多人平时都只是在嘴上说说支持国产的,甚至完全不管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素质到底如何,就只是单单看到“国产屏幕”这四个字就准备好开喷了,我实在是看不懂。
我希望大家以后仅以屏幕素质来论好坏,不要再仅以“国产屏幕”这四个字就武断的判定“好”还是“坏”,因为这才是对“国产屏幕”的伤害。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到底怎么样吧。



综上,这是一块非常出色的屏幕,用在任何一台手机的旗舰机型上都没任何问题
华星光电怎么了,是有个“星”,但你们没看到“星”之前还有个“华”吗? MIX4的屏幕是什么样子,三星自己的屏下摄像头又是什么样子,我相信你们都能看的到。

聊到拍照,我认为这是既电池/快充 技术之外,小米这代数字旗舰最大的一个进步了
不为什么,单只一个“重写相机架构”就足以说明了。
这也就是小米之前爆料的内容了



得益于重写影像架构,“小米影像大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体的拍照体验,包括但不限于拍照成片时间、成片率、成相质量



这个说起来就很复杂,内容很多了,回头抽时间单独码一篇好了
简单的来讲,就是通过小米重写了影像架构,可以让手机更好更快的判断你拍摄的东西的种类,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更好的优化,让你更快更迅速的成片,而又得益于更快的成片速度,成片率也会大大上升。



至于配置,我觉得是小米最不值得拿出来说的一点
无论是大尺寸旗舰,还是小尺寸旗舰,在配置方面一定是堆到头的,这个已经成为大家的固有认知了。

这次小米12在发布会这么短的,有太多的东西没说完说透,比如这次的新的64位指令集,我觉得不慌全部说完,日子还长,慢慢的来讲即可。
对小米12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链接买起来了~

-----------------------------

吉祥三宝 发表于 2021-12-30 14:13:52

首先我要先明确一下,普通用户是没有“小屏手机”这个需求的,谁都喜欢大屏幕,大家不喜欢的是大屏幕带来的大机身,不喜欢大机身带来的比如握不住、单手掌控度不好、太重太沉等等问题。
如果能同时满足“大屏幕”和“小机身”,谁又能不满意呢?
所以有很多人一直在吵着要“小屏旗舰”,其实大家要的并不是什么小屏旗舰,大家只不过是对大机身带来的这些附带缺点反抗罢了。

但是目前来讲,手机的体积几乎是直接和电池容量、拍照素质、硬件配置等等挂钩的,为了做出“小机身”,而砍了拍照,砍了续航、屏占比也会降低、SoC也用差一档次的,会有多少人买账呢?

答案就是没什么人买账,大家买手机更多的看的是手机的整体体验,机身的大还是小,其实也就只不过是大部分权衡购买因素的其中之一罢了,为了小机身而舍弃了太多是得不偿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卓手机这些年来再也没有什么“小屏旗舰”出现了。


那么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小米12本次正是小机身旗舰,它的机身尺寸和5.15寸的小米6是差不多大的,到底是什么让小米有勇气做这样小的机身呢?

小米这些年很明显的进步有两个,一个是在电池上的进步,包括各种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各种快充技术的研发,可谓是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双增强,这两年都已经有很多成果了

比如“纳米硅基锂离子电池”,在MIXα简单试水了之后,在小米11Pro和11Ultra更进一步,量产了第二代“纳米硅氧基负极材料 ”电池并大规模使用。




再比如前阵子宣布的“动力电池级高硅补锂技术”应用于手机,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10%;再比如采用高集成MCP封装技术电池提升同体积下电池容量和电池安全性,这些都是电池技术的进步。




虽然提升听着都不大,10%的提升啦,电芯容量提升8%啦,但是积小成大积沙成塔,这么一代代的提升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发现:
“哎?好像小米的手机同样尺寸下电池更大啊?”
“哎?好像同样价位小米手机的充电速度要快得多啊?”
“哎?好像无线充小米的最快充电座也更便宜啊?”
其实这就是技术积累,我很高兴看到小米在电池这方面持续努力持续进步,一步一步的积累,一点一点的进步。
就像这次小米12系列单电芯 120W最大充电功率,这明显是用上了12C电芯,要知道去年我们才在手机用上了6C电芯而吹嘘。

而另一个明显的进步,就是在堆叠技术上的了,这个虽然说的不多,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在2021年的小米Civi上,后置三摄+4500mAh电池也只不过 6.98mm的厚度 + 166g的重量,小米11 4600mAh的电池+后置三摄有一颗HMX大像素+OIS的情况下,8.06mm的机身厚度+196g的重量,其实是很出色了。

总之正是因为 同体积下我又更大的电池 + 同样的机身体积我能堆更多的东西,这两个的前提下,小米才有底气说:
“我用小米6的机身尺寸,塞下满足用户体验的配置”
这才是小米敢开始做小尺寸旗舰的原因所在。


当然了,电池技术的提升,和堆叠能力的提升,带来的可不止是小米小尺寸旗舰的诞生而已,很显然的正常尺寸(6.8寸屏幕左右)的手机也同样能装的下更多的东西了。

比如说这次的12Pro,在保持8.16mm的厚度 和205g的重量的前提下,居然活生生塞进去四颗扬声器单元,没错就是四颗一颗0611高频单元+一颗定制的1115K超线性中低频单元,组成了一个扬声器组合,而且是上下对称的2+2,这次的音质怕是要超越目前最优秀的小米10S了。


另外我是想重点说说这次的充电技术,也就是单路120W快充,和小米的这颗澎湃P1
首先说说这颗澎湃P1充电芯片,会对小米12,以及对未来的小米手机、红米手机有哪些影响
超级快充,乃至超百瓦以上的超级快充,注定是对用户续航体验的一个超级补强
百瓦的充电速度,可以做到 20分钟之内充满100%;5分钟充40%左右

不说别的,这样的充电速度注定是优秀得多的续航体验,想象一下你早晨起床,就是洗个脸刷个牙的时间就可以充50%左右,这种充电速度会大大改善用户使用手机的电量焦虑症,甚至会改变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再也不用晚上睡觉插上充电器充一晚上了。

哦?什么你说你就喜欢晚上插上充电器往哪里一扔,因为省心?

说的也没错

不过由于充电芯片是自家的,那晚上的充电曲线就完全可以使用自家的算法自由掌控了,那还不是想慢就慢想快就快,插一晚上这种情况就完全可以使用更加养护电池的充电曲线。
看一下小米12这次“低温模式”和“疾速模式”这两档充电模式,其实就已经显现出来比较灵活的充电方案了
那么其实再做到个夜间充电模式也不是什么难事,自家的芯片嘛,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再拓展来想,做个夏季充电模式,和冬季充电模式的区分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的,剩下的你们自己来做思维拓展吧,反正应该有挺多东西可以玩的。

双电芯方案,是对于单电芯方案速度不足的无奈之举
也就是说,如果可以真使用单电芯方案,没什么人会用双电芯的
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同体积下单电芯方案的电池容量更大,小米11Ultra就是单电芯+20极耳的方案,让有线充达到了67W 的同时做到了5000mAH的电池,哦对了11Ultra还使用了硅氧负极电池

目前大家普遍采用双电芯的百万充电方案,其实就是因为普遍的单电芯的充电IC和电芯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持单电芯百瓦+

那为什么小米12可以?
首先就是这颗澎湃P1的功劳了,然后肯定还有小米新的电芯方案,可能是新的电池封装技术,也可能是新的高硅补锂电池技术


用在自家的走量旗舰机型上面,说明对澎湃P1的信心
不同于上一次使用新ISP芯片澎湃C1,是用在MIX Fold这样的产量注定不大的机型上

这次的充电管理芯片 澎湃P1 是用在自家数字旗舰上面的,这是最起码百万级的销量的产品,就哪怕只用在数字旗舰这个上面也是百万级的量,这说明小米对澎湃P1是非常有信心的,从小米的官方数据上来看,这颗芯片已经做出很久了,也调试打磨了很久了

单电芯120W,其实就意味着可以做到双电芯接近,甚至破200W,你们可以想象一下。


关于米12这次的ID设计,我只想说小米数字旗舰好久没看着这么顺眼了,米11系列我一直觉得有点别扭,而米10系列竖排的摄像头模组是看着不错,不过还是很容易档摄像头;这次的米12的ID设计,尤其是后置摄像头模组中的小杠隔断,让整个模组更加有秩序感,再加上这次的配色实在在线,尤其绿色素皮版的配色实在很好看,恭喜小米终于在外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案,唯一美中不足是辨识度稍微有点低。


另外,关于手机的质感,我想说所有的图片都是徒劳的。对于这代的小米12来讲,我不提质感只提手感的话,那这代12是我握、摸、划起来主观感受最舒服的一台手机,从后盖摸到屏幕都仿佛是一个整体,非常顺畅丝滑,再加上小尺寸69.9mm机身宽度带来的掌控感,导致这是一台让你拿着就非常容易不知不觉把玩起来的手机,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听我说一百句都不如你自己去线下小米之家实际上手一下12,看看是不是握持感真的很好。
别的牌子的不去比,在自家数字旗舰这里,从小米8到现在小米12这是手感最好的一台。



关于屏幕方面,其实米12Pro真没什么可说的,目前非常优秀的屏幕,A+的那一档没什么可讲的。
6.73寸 微曲屏,三星E5的AMOLED屏幕 最大亮度1500nit(激发),第二代LTPO这个肯定会有人重点说我这里就先跳过了,1440P+P3色域 且色准 deltaE≈0.4,可谓色准优秀,10bit色深(原生非抖),支持HDR10+ 和 Dolby Vision。


所以我想重点讲讲小米12的屏幕,没错就是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
有人说国产屏幕是减配
我想说小米MIX4是华星光电的屏幕,目前效果最好的屏下摄像头的屏幕,不特意关注着看几乎看不出来,你们可以再看看其他的屏下摄像头屏幕是什么样子,我有没有夸大。
小米10系列的最顶级旗舰是小米10U,用的也是华星光电的屏幕,屏幕显示效果也非常出色,屏幕参数简单罗列一下:




这代小米12使用华星光电的屏幕受到这么大的排斥,看起来很多人平时都只是在嘴上说说支持国产的,甚至完全不管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素质到底如何,就只是单单看到“国产屏幕”这四个字就准备好开喷了,我实在是看不懂。
我希望大家以后仅以屏幕素质来论好坏,不要再仅以“国产屏幕”这四个字就武断的判定“好”还是“坏”,因为这才是对“国产屏幕”的伤害。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到底怎么样吧。



综上,这是一块非常出色的屏幕,用在任何一台手机的旗舰机型上都没任何问题
华星光电怎么了,是有个“星”,但你们没看到“星”之前还有个“华”吗? MIX4的屏幕是什么样子,三星自己的屏下摄像头又是什么样子,我相信你们都能看的到。

聊到拍照,我认为这是既电池/快充 技术之外,小米这代数字旗舰最大的一个进步了
不为什么,单只一个“重写相机架构”就足以说明了。
这也就是小米之前爆料的内容了



得益于重写影像架构,“小米影像大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体的拍照体验,包括但不限于拍照成片时间、成片率、成相质量



这个说起来就很复杂,内容很多了,回头抽时间单独码一篇好了
简单的来讲,就是通过小米重写了影像架构,可以让手机更好更快的判断你拍摄的东西的种类,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更好的优化,让你更快更迅速的成片,而又得益于更快的成片速度,成片率也会大大上升。



至于配置,我觉得是小米最不值得拿出来说的一点
无论是大尺寸旗舰,还是小尺寸旗舰,在配置方面一定是堆到头的,这个已经成为大家的固有认知了。

这次小米12在发布会这么短的,有太多的东西没说完说透,比如这次的新的64位指令集,我觉得不慌全部说完,日子还长,慢慢的来讲即可。
对小米12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击链接买起来了~
https://xg.zhihu.com/plugin/3178def76058c68485231b65fdbffb13?BIZ=ECOMMERCE

麦兜乐乐 发表于 2021-12-30 15:46:39

在说手机前先聊聊MIUI,小米11发布后我第一时间就买了,当时吐槽最多的就是MIUI 12,在更新MIUI 12.5之后BUG就大幅减少了,现在用起来已经很少遇到BUG了。之前MIUI体验不好是很多人都遇到的事情,现在MIUI在不断的变好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根据2021年Q3的小米财报,MIUI用户月活达到了4.859亿,雷军在发布会上说现在MIUI月活已经超过了5亿。一方面是用户数在不断的增加,另一方面这么多用户,确实应该好好的维护。


小米也终于想起来自己的智能家居很受欢迎有很多用户了,组成了MIUI Family,应该说这是MIUI的另一个进步,互联时代,产品间的互联首先是系统层面的整合,组成自己的产品和使用生态。比如说我有小米12系列手机,也有小米电视,因为使用很好还能互联,那可能就添加越来越多的小米产品,当一切都习惯后,想灭门换其它家就不容易了,这就是粘性与产品生态。


咱们说手机,这次发了小米12和小米12 Pro两款,我想谈谈小米12这款相对小屏的手机,其实小屏手机的市场并不大?所以没有什么厂商投入很大的精力做小屏手机,大屏看着爽,小屏拿着舒服,如何平衡?我拿出三部手机,iPhone13 Pro、小米11 Ultra、iPhone SE2,大中小三款大家很容易看出来,就尺寸来说iPhone 13 Pro其实是最合适的,但是这个边框大家也知道,好看但是握持感真的很差。


小米12这个尺寸从图上来看就是更细长一点,好处也很明显,握持感很好,能环握是因为69.9mm的宽度,我查了一下,就是小米最著名的小屏手机小米6都有70.49mm,自家上代旗舰小米11则是74.6mm。更关键的是不割手不太沉,这两点太重要了。6.28英寸的屏幕和180g的重量比想象中的小屏要大一点,但是更合理,因为小的好处只是体现在握持上,在使用上大屏的肯定更爽。




小手机不好做,以前的手机屏幕更小也没说难做呀,跟以前的小手机比这个还算大的,难在哪儿?首先就得说处理器,骁龙8gen 1大家都知道,要做驯龙高手你就得在设计上下功夫。现在手机电池小的不行,所以这款手机塞进去了4500mAh的电池,电池容量大还要尽可能的缩小,只能采用新一代的钴酸锂电池,即便这样也占去了很大的空间,要省出散热的空间就只能把主板做小,散热材料也要做薄。


就是因为小屏手机要做出很大的改变才能做好,所以小屏旗舰并不好做,没实力的厂商做不好,一些有实力的厂商也不太关注小屏手机,所以小米这次又重新关注小屏手机是件好事儿。
从整体来说,小米12采用了骁龙8移动平台,LPDDR5 + UFS3.1,67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这些配置没啥好说的,算是今年安卓旗舰的标配。主打卖点除了刚才说的小尺寸外就是屏幕和拍照追焦。


小米12的屏幕采用的是6.28英寸 FHD+ 分辨率达到419ppi ,刷新率为120Hz AMOLED屏幕,大破DisplayMate A+ 15项记录。从参数来看很好,具体如何还是要测试后才能告诉大家,肯定是不会差,因为屏幕指数在这里。


另一个特点是快拍,在我看来手机就是用来记录生活的,生活的精彩往往就在瞬间,抓拍是真的真的很重要。IMX766的主摄其实很多手机采用了,也算是广受好评了。


另外还有一款值得关注的就是小米12X,是个次旗舰的小尺寸手机,最主要的区别是处理器是骁龙870,价格也低了很多,老实讲对于大众我更推荐这款手机。


对于最求配置和旗舰的肯定是小米12 Pro了,这款手机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首发IMX707。


小米的这场发布会一直在对标苹果,雷军说做小尺寸高端旗舰,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更需要挑战苹果的勇气和决心。小米怎么想我不知道,我的看法就很简单,有需求厂商提供了相应的产品满足了需求就够了,对标苹果是企业的事儿,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体验。后续根据时间带来产品体验,看看到底如何。



结语:

小米的头10年已经过去了,在第一个10年中,小米从无到有再到全球第二。小米12是小米下一个10年的开篇之作,单说这款产品其实没什么可挑剔的,尤其是小米12和小米12X,更合适的大小和更好的握感,顶级的性能和屏幕,可以满足很多人的需要,加上小米12 Pro大中小杯齐全,未来也许还要来个超大杯,根据自家的需要选择就好。雷军说未来5年小米研发投入1000亿,这是从研发层面保持小米的竞争力,路还很长,只有一直推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保持竞争力。

佳讯飞鸿 发表于 2021-12-30 17:30:49

晚上在广州海心沙江边,一边散步一边看发布会时,没想到一抬头就看到小米12系列的无人机广告。
在我看来,小米12系列就如同它广告语所说的“稳”。从屏幕、相机到外观都不不激进,但都有亮点,再加上设计上的一点小惊喜,成为平凡但有亮点的系列。
毕竟从小米10开始,为突破国内固有购买群体,小米数字系列就不再是“为发烧而生”。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小米总算是把产品线梳理完。
上有MIX,中上有小米数字系列,中有秽土转生的civi。至于其他价格段以及细分市场,有Redmi以及黑鲨渗透。日后估计再也不能期待小米数字系列带来更多惊喜,但希望MIX以及Redmi K 系列分别在硬件以及价格上让用户惊讶。

凤之舞丶萝莉 发表于 2021-12-30 19:15:31

一些闲聊

小米的产品线终于理清布局了。
从2020年2月,小米10系列发布开始,小米的手机产品线其实一直走得是单刀直入的打法。典型现象就是,各个价位段的手机看不出来明显的设计倾向和目标用户群区分,更多的是由于价格段上涨带来的产品特性及卖点增加。说得好听一点,叫“一力破万法”;说得不好听一点,其实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样做当然是有好处的,每个价位段的产品力都非常强,无论是Redmi的Note还是K,又或者是小米的数字系列三兄弟。但这样做的坏处是,在某些价位段,价格增加并不来带来显著的素质提升,小米这种水桶机路线,哪怕产品素质更好,但吸引力反而不如友商做的更有特色的机型。
典型例子就是今年的2K5-3K5价位段,如果不是后期出了一个10S救场,这个区间小米是几乎完全失声的。而这个价位段有多重要呢?五六年前,OV的走量旗舰用的骁龙625,卖2999,那个时候小米数字还是1999起步;五六年后,小米的数字系列已经3999起步了,OV主打的Reno或者X系列起售价,还是没有冲破这个价格线。
换句话来说,2K5-3K5这个价位段,在国内的消费者接受程度是远高于小米现在布局的4-6K价位段的。
之前在评价Redmi的时候,我说卢总是已经把Redmi的产品布局理清了的。Note一年两代各有千秋,KG系列也能和K系列互成犄角。唯独冲3K+的K PRO系列,销声匿迹。
Redmi怎么上探3-4K?
小米怎么把产品线下探到3K?
连续两年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在今天这场发布会给了定调,为2022年的小米,重塑了一个完美的开端。
关于产品

视线回到今天的发布会上来。今天的产品有很多,主角无疑还是小米12三兄弟。


一图流基本把三款机型的讲清楚了。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与去年的11系列不同,今年的12和12 Pro,在尺寸上就出现了巨大的差异。6.28寸和6.73寸,70mm宽和约75mm宽,看上去相差不大,但拿在手上,就是“单手用的舒服”和“单手能用”的区别。
小米12身上的70mm宽和180g重是什么概念呢?
一代神机小米6大家都还记得吧?单手可握,温润如玉。
而小米6,70.5mm宽,182g重。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小米12在尺寸上,就是四年前的小米6完全复刻版,甚至手感会更好。
然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小米6做到这个尺寸,是只有3350mah电池,18W充电,5.15寸屏幕和1/2.8英寸的imx386。而现在的小米12,是4500mah电池,67W有线充电+50W无线充电,6.28英寸屏幕和1/1.5英寸的imx766。
我不否认行业工艺的进步,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小米在堆叠能力上的巨大提升。civi的惊艳只是牛刀小试,直到今天,小米12才完全地向大家展示了,这几年的技术积累,厚积薄发,到底有了怎样的效果。
纵观目前的整个安卓市场,能够在这个尺寸内做到旗舰配置与手感绝佳平衡的,只有小米和三星。
而三星在同尺寸下做出的散热,是远不如小米的。


12 Pro的尺寸则回到了市场主流水准。在6.73这个尺寸下,给厂商们留出的堆叠空间大了很多,尽管手感上没法单手好好玩了,但硬件素质却又能够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看到12Pro引入了120W有线充电,内置了一块自研的澎湃P1芯片,主摄升级到了1/1.28英寸的imx707,副摄、扬声器这些周边也做了相应的升级。
说到这里,关注数码圈的朋友们可能觉得有些似曾相识。这个尺寸差异和硬件参数升级对比,不就是今年的iphone 13和iphone13 ProMax?
这其实也正是这次的小米12系列想要角力的机型,无论是尺寸手感还是体验。


说完6.28和6.73的问题,我也想和大家聊一聊,这次的产品线定位,到底是不是下降了?
直观一点可以看到,小米11起售价3999,小米12起售价3699;小米 11 Pro起售价4999,小米12 Pro起售价4699.只从售价上来说,12系列确实出现了定位降低的情况。




但是再仔细看一看,去年的小米产品线,2K5到3K5完全空缺,Ultra定位过高冲击了后续的MIX4;而今年的定价,12X下探到3199,数字标准版和PRO定价稍降,却完美地填充了3K5这个价位段,并且给了后续的ULtra和MIX更多的规划设计空间。
所以与其说是定位降低,倒不如说是以退为进,改弦更张,在中高端大盘更稳固的同时,留了更多的力量和空间去冲击更高。
到最后,谈完了尺寸和定位,我们回归到手机本身,这其实才是最大的亮点。
你会发现,小米没有把大部分篇幅给后续友商们可能都能用上的硬件,而是非常自豪地讲,我们自己做了什么:
我们重写了MIUI13,基础流畅性和抗卡顿稳稳提升20%;
我们做了MIUI family和小米妙享中心,整个米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联动;
我们重构了小米影像大脑,拍照速度一骑绝尘;
我们做了Cyberfocus万物追焦,追焦物体自动学习;
我们加强了计算摄影,做出了全焦段的超级夜景;
我们做了夜枭算法2.0,视频也可以自如使用;
我们自研了了8gen1动态性能管理,游戏场景省电20%;
我们自研了智能动态刷新率,滑动变速更加省电;
我们自研了澎湃P1电源芯片,全球首个120W单电芯充电;
我们研发了行业最薄的VC,最小的5G主板,最新的钴酸锂电池,进一步优化了小米12的重量。
上面这些,才是这场发布会让我觉得最有看头的地方。
至于一直以来的硬件,骁龙8gen1,之前聊过了,给的结论是省电模式日常用会非常舒服;2K E5屏幕,相比上一代峰值亮度更高,功耗相比E4更低;imx707相比GN2底确实小了一些,但是sony的cmos更好调教,小米算法也一大跨步;120W单电芯+P1芯片效果接近120W双电芯,效果远超上一代的67W;扬声器全部升级大升级;至于其他的。。。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把上一代摁着头锤。


关于购买推荐

所以到最后,你问我怎么评价今天的12系列?
小米12,就是目前安卓市场平衡了尺寸、重量、手感和配置的集大成者,有且仅有这一款机型.对于几乎所有非专业用户,它几乎都可以完美匹配,你可以说他就是安卓界的iphone13。
小米12 Pro,儒将,真的是儒将。一苇渡江,却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不是刚需足够小的尺寸,那在4-5K这个价位,我没法去挑它的缺点,更找不到它的对手。
至于小米12X。。。还记得去年的K40和K40 PRO吗?基本上可以说除了处理器带来的差别,其他的和小米12一模一样。不出意外的话,12X会成为今天三款手机中销量最高的机型,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啊。
至于我自己怎么选,应该是购入12,然后拿着它等今年的最强旗舰,12 Ultra吧。
用雷总的话来说就是:
保持热爱,共赴山海。

发表于 2021-12-30 20:37:33

这次发布会一共发了12X、12、12Pro三款机器,先把一些值得关注的点列一下吧:
小米 12X:
6.28寸
骁龙870
主摄IMX766+1300W超广角+500W长焦微距
67W有线,没有无线
4500mAh电池小米 12
6.28寸
骁龙8Gen1
主摄IMX766+1300W超广角+500W长焦微距
67W有线+50W无线+10W反向
4500mAh电池小米 12Pro
6.73寸 2K屏 LTPO
骁龙8Gen1
主摄IMX707+5000W超广角+5000W人像
120W有线+50W无线+10W反向
4600mAh电池
四扬声器价格:



雷总在发布会上也说了,这次发布的小米12系列,目标就是对标苹果,小屏的小米12对标iPhone13,大屏的小米12Pro对标iPhone 13 Pro Max。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在对标苹果时,我们在对标什么?
首先最直观的——尺寸

6.28英寸,69.9mm宽度,这是小米12(和12X)的宽度,也是这次的小米12系列最大的亮点。
最近今年,安卓阵营的手机尺寸越来越大。18年的时候用的小米Mix3,6.29英寸,宽度也就是70mm出头,对我来说刚刚好;后来换成了小米10,尺寸变成了6.67,宽度达到了74.6;而到了小米11,尺寸已经来到了6.81.
小米10和11还是曲面屏,一些直屏的手机,宽度就更夸张了,甚至达到了75.9mm,手不是特别大的话都没办法握过来。
而最影响握持体验的因素就是——宽度
我身边已经有好几个妹子,去店里摸了几款手机以后最后还是选了iPhone13,就是因为手小,没办法操控75mm±的安卓旗舰机,只能选择71mm的iPhone。
这个事情真的挺诡异的,安卓阵营这么多厂家,在2021年竟然没有一家做70mm左右的小屏旗舰手机
那么,就让小米来吧


这是小米12和iPhone 12Pro的对比图,小米12的宽度比iPhone 12Pro还要窄一点,这个宽度对大部分女生来说,都是能握住的了。
那么为什么没人做小屏旗舰呢?
因为电池和续航
小屏旗舰,不是不想做,而是旗舰机意味着耗电更大的处理器,而小屏又会导致机身体积减小,通常来说会意味着更小的电池和更短的续航,也要求了更高的内部堆叠水平
而在尺寸和续航的抉择中,大部分消费者教育了厂商——选续航
所以想要做成小屏旗舰,续航这关必须得过
小米这次,就在69.9mm宽、8.16mm厚、152.7mm长的机身中,塞进了4500mAh的电池,还能再放下67W快充和50W无线充
能在这么小的机身中塞进这么大的电池,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小米这些年在电池科技中的持续投入,想必很多人都有印象;另外一点就是从小米10开始的,在内部堆叠能力上的大跃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一下楼斌2020年2月做的小米10拆机视频,内部堆叠设计的令人叹为观止。
所以这是对标苹果的第一步——尺寸
对标苹果的第二点——体验

这可能是我看的小米发布会中,聊参数聊得最少的一次了,当然,也聊了不少。
以前的小米,似乎有“参数不足恐惧症”,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米10至尊纪念版那次的“3个120”(120hz刷新率,120倍变焦,120W充电)。
或许是因为CC魏的原因,这次的小米12并没有在纸面参数上停留过久,大概聊了一下骁龙8Gen1以后,就进入到了小米12实际体验的环节。
之前饱受诟病的几个体验槽点,在这次的发布会上被一一解决。要说那个最让人印象深刻,我觉得是下面这幅图:


没有良好的系统,任何硬件都是虚的,MIUI13内测版已经发版了,我也更新了,等我体验完了另开一个回答吧。
除去MIUI,之前吐槽比较多的,就是拍照慢,拍照卡,对焦慢了
所以这次在小米12上,使用了一颗其他手机大杯常用的索尼IMX766。这颗处理器可以理解成索尼今年的公版CMOS吧,地位相当于之前的363/586/686,非常成熟且好用的一颗CMOS,它的表现在其他家旗舰机上都证明过了,甚至有6000+售价的手机也是用的它。
四个词总结这次的小米12拍照体验的话,就是——启动快,拍照快,连拍快,夜景快。


这得益于小米自研的底层影像技术架构,能提升21.2%的相机启动速度,53.7%的拍照速度,39.9%的夜拍速度,和高达209%的连拍速度。
连拍速度是最考验手机的,很多情况下,想抓拍一些稍纵即逝的物体,但偏偏就在两次快门之间溜走了
在下面这幅对比中,相同时间内小米12可以连拍50张,而另外一台手机只能拍17张。


除去拍照,续航也是影响体验的一大因素。
除了上面说的电池技术研发和堆叠能力升级,在这次的小米12Pro上,还用了一个新功能来提升续航水平,那就是LTPO2.0和智能动态刷新率
智能动态刷新率对续航提升很大,全局一直锁120Hz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必要的,比如说看视频;如果在识别到你看视频的智能把刷新率调到60甚至是30,就可以省很多电。这次小米的智能动态刷新率,能做到10Hz——120Hz多档转化,并且这种转化是在毫秒之间的,无感且高效。
对标苹果之三——自主研发

承认苹果确实强,强在它那独步天下的A15处理器,也强在它的iOS系统。
想要全面对标苹果,小米也得走自己的自主研发之路。
这次的小米12系列发布会上,至少能找到下面这些自主研发的内容

[*]澎湃 P1芯片
[*]小米夜枭算法2.0
[*]CyberFocus 万物追焦技术
[*]动态性能调度技术
[*]底层影像技术架构
[*]智能动态刷新率
[*]像素级肌肤焕新技术
[*].......
这一项又一项自主研发技术的背后,是数千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百亿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雷总在发布会上还说,未来五年还将投入1000亿的研发资金
一个冷知识,1000亿,大约是小米成立至今的总收入


或许年轻的小米目前还没有能力造出自己的SOC,但从小小的电源管理芯片开始,从影像ISP芯片开始,慢慢的一定也能造出自己的A15

最后给一个选购建议吧
如果你想买一台和iPhone差不多的小屏旗舰安卓机,那么小米12是最好的选择。
12X和12的区别就在于处理器和无线充电上,考虑到870的优秀表现和二者500块的差价,我觉得12X非常香,不介意无线充电缺位的小伙伴强烈推荐
12Pro的话,拍照方面IMX707和GN2是不相上下的,120W有线+67W无线+10W反充的组合无可挑剔,屏幕也是行业天花板;美中不足就是少了个长焦,对拍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小伙伴比较推荐,如果想要一款拍照更强的旗舰,可以等等小米12ultra。

就是我 发表于 2021-12-30 21:39:29

小米6钉子户终于可以换手机了!
小米6复刻版呼声也得到回应了!


我确实等这一刻太久了,小米的小屏旗舰。由于......种种原因吧,现在国产安卓机在大屏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别说小屏旗舰了,本身小屏手机都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小屏手机软硬件都做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
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就是,苹果从iPhone 6系列就开始区分大小屏,除了iPhone X这个比较特殊的产品之外,其他手机产品基本都分了数字、Pro、Pro MAX,甚至还有mini。所以就造成了要选小屏旗舰,除了iPhone,很难选择。
大屏相对来说玩游戏看电影啥的包括简单处理一下文件都更方便。但是小屏就完全没有优势吗?其实手机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是哪个点?处理器性能?屏幕?甚至续航?其实都不是,而是重量和厚度。它们既影响我们把手机拿在手里的体验,也影响我们把手机放在口袋里的体验。大而厚的手机累手腕,单手难操作,不好掌握易脱落,放口袋里撑胀,还容易掉出来。这些都是大屏手机的痛点。因此小米12做了一块6.28英寸的屏幕,尤其在宽度上做了69.9mm,握持手感非常好。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小屏的影音游戏体验,毕竟智能手机从3.5寸屏幕开始就一直在担任看视频玩游戏的任务,尤其如今全面屏加持下,同样的机身尺寸下全面屏和非全面屏的屏幕尺寸是大不相同的,我觉得这也是全面屏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用着“小米6”的尺寸,体验着更大的屏幕。所以全面屏本身就是一个能显著提升屏幕大小又不损伤握持手感的好设计,而如果所有全面屏都做大屏,这一重要意义就失去了,就太遗憾了。所以小米能做一个小屏旗舰——小米12,我个人是很高兴的。
不过小屏保证了特别重要的手感体验,但终究受限于尺寸,无法功力全开,何况在现在智能手机配置大提升的时代,所以小米12Pro就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这一任务。这也是大小屏双旗舰策略的智慧所在,就像iPhone 的Pro MAX往往是配置拉到顶的机器,尤其续航。
小米12 Pro:



[*]骁龙8gen1
[*]DisplayMate A+评分的2K屏
[*]搭载小米自研芯片澎湃P1的120W澎湃秒充,采用了4600 mAh的单电芯方案
[*]3个非常实用的5000万像素摄像头
[*]活久见地换了前摄......3200万自拍
[*]小米12是对称式双扬,影音小钢炮非常强,前几代小米的对称双扬已经让咱都受教育了。而12 Pro虽然是非对称设计,但用的是和小米平板5Pro同款解决方案的双核四单元扬声器,真正的重量级,即使不是对称的外放也非常强。
有一个功能点想拉出来说一说,追焦,真的非常实用啊!再也不会出现被摄稍微动一下就丢焦的问题了!
关于外观,小米12 Pro这个绿色真的太爱了...... 感觉就...很优雅。除了这个颜色,小米12系列的背面颜值我感觉都是很好看的,主要提升点就在于矩阵主体做成了浅色,就非常提气儿,很多我认识的“米黑”都觉得好看。


小米12系列发布在2021年末,也算是2022开年最重量级的旗舰机之一,确实是一开始就给机圈注入了新气象。小米手机素有“守门员”之称,这次颜值又非常在线,MIUI 13也是大力优化,2022后面的手机产品确实emmm会有不小的压力。

至于说小米12X,惊喜的点在于相比小米12减配很少,比如:
小米12同款的6.28″ DisplayMate A+屏幕;
小米12同款的IMX766 旗舰主摄、50MP 高清三摄、32MP高清自拍;
小米12同款的4500mAh高密度电池、67W 有线秒充


关于这小米12X,就再说一点:
骁龙870,懂得都懂!

小米6钉子户,你们心动了嘛?

con00000044 发表于 2021-12-30 23:06:28

小尺寸旗舰形态

小米12系列采用了大小尺寸双旗舰的做法,这在小米历史上属于首次。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伴随着旗舰手机的大尺寸或者小尺寸手机问世,但他们都没有搭载旗舰规格的硬件配置,也没有具备旗舰规格的手感,所以并不能真正的算作小尺寸旗舰手机。
而小米12,算是小尺寸真旗舰的开山作。
那么说到小尺寸,什么才算小尺寸呢?这要从很多人曾经提出的「小屏手机」开始说起。对于手机来说,有些人以为自己要小屏幕,不过实际上他们要的是小尺寸而不是小屏幕。
而对小尺寸手机有追求的人,大多是要追求单手操控的手感。
单手操控手机与单手握持手机的概念并不相同,如果仅仅要求单手握持,哪怕是8寸平板都能做到,但要说但单手操控,通常则要求单手能够完全环绕手机,使得能够方便的用单手操控触摸到手机的每个位置。
例如,下图就是常见的大尺寸手机,显然在单手操控的时候,大拇指无法操控最左边的图标。


所以说到小尺寸手机,大尺寸手机,我们首先指的就是横向宽度。因为它是决定了握持时操作距离的主要参数。
那么,一图流举几款手机的横向宽度为例子: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几点:
首先,从小米8开始的旗舰手机,宽度是在74.8mm左右的档位,对于习惯了70mm左右档位的用户来说,会觉得尺寸明显偏大。
其次,只有小米12这款小尺寸旗舰,真正能达到之前小米6时代的握持效果,甚至会明显超越之。原因在于曲面屏本身就会比直屏握感更细腻,加上突破了70mm可以获得更好握感。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 iPhone对照组的每一款对标机型,其尺寸都会比小米对应机型要宽一些,重一些,而屏幕尺寸却并没有比小米12更大。实际看电子书与网页app可以明显看出小米12具备更大的显示面积。



图:小米12的宽度能够方便单手环绕。

手机拥有单手环绕的宽度,则能够保证在单手使用手机时覆盖大部分触屏的可触控区域,更方便操作。
所以简要的说,手机讲尺寸是为了握持,而横向宽度就是尺寸的最主要指标,小米12将这项指标突破到69.9mm,这开创了旗舰手机的新纪元。
当然,海外品牌比如三星跟苹果确实一直存在小尺寸机型。而国内品牌长期以来都没有把小尺寸设计做到旗舰上,通常更多的见于中端机。
雷军在这次的发布会上许下了对标苹果的豪言壮语,个人觉得无论是否实现,有这个想法都是值得称赞的。如果小米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流品牌,那么,推出足够有竞争力的小尺寸手机会非常必要,因为世界很大,存在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人们需求会有很大差异,对手机尺寸的需求就会存在多元化的需要,同时做出两个尺寸的旗舰,势必能满足更多不同用户的需要。
事实上,旗舰手机发布大小尺寸「姊妹花」的形态,是国际大厂的标配,苹果与三星的旗舰都是这种形态,这次发布的大小双旗舰的小米12,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


小米12之我见

这次的小米12,从发布会看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不再过分强调硬件的堆料,而更多的强调实际使用中的体验。
毕竟,对于一款旗舰手机,硬件部分理所当然的要达到旗舰级别的性能,过多的描述处理器架构不会是最受欢迎的方向,甚至处理器的名称都已经不再被重点强调。
那么这次的体验提升在哪些地方呢?手感的提升在形态上已经介绍过了。旗舰的提升当然要体现在性能与续航方面。
在响应速度方面,小米12使用了新的AI引擎,大幅度提升了响应速度。




影像部分这次有个特别值得提出的就是「万物追焦」技术,它来源于在CyberDog电子狗机器人上搭载的追焦系统。使得在视频拍摄与照相拍摄时都能够非常智能的定位焦点物体。大幅度方便了追焦操作,拍摄运动场景非常有用。
这次介绍了调教对于低负荷(电子书),中等负荷(王者荣耀),极限负荷(原神)等不同场景下的针对性优化。


对于手机性能需求巅峰的原神游戏,也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帧率以及温度。
当然,手机原神这种类型的极高负荷应用并不是手机应用的常态,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针对具体场景进行更好的功耗控制以保证性能与控制发热。

手机信号也是优于iPhone的重要地方。


结论:
每次发布新款旗舰都想要撬动米6钉子户,但现实就是很多朋友换机之后都感觉新旗舰偏大了,而这次的米12,可能是多年以来首款真正意义上可以撬动米6钉子户的机型,因为它真的在小尺寸上做到了旗舰水准,值得追求单手操控的用户们认真考虑。

卡121 发表于 2021-12-31 00:27:08


【首发】小米 12 Pro 首发测评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9436292144201728
过去一年,关于骁龙 888 的调侃从未停止过。
时隔一年,它的继任者骁龙 8,终于来了。而小米数字系列,依旧是最早吃螃蟹的机型之一。



新外观很不小米

外观上,小米 12 Pro 和上代相比变化很大。
它的摄像头模组,采用了常见的的矩形设计,但排列样式比较独特。一拖二,三颗镜头没在一条轴线上。




各个镜头和闪光灯之间,有一条细线作为区隔。这个线条真的是点睛之笔,如果没有它,秩序感一下子就消失了。
背面的材质是 AG 玻璃,颜色很清新。注重质感的话,更推荐闪光砂工艺的紫色版和素皮材质的原野绿。




握在手里,小米 12 Pro 的手感相比前代提升很大。中框几乎没有存在感,接缝处都做了倒角和填胶处理,衔接很顺滑。
依旧是顶级屏幕

正面来看,小米 12 Pro 的屏幕不再是四曲面,但换来了正常的 R 角,顺眼多了。




这块屏幕的素质非常顶,具体参数可以参考截图。




配合哈曼卡顿调音的四单元扬声器,小米 12 Pro 的影音体验非常出色。




屏幕方面,我们最好奇的是,它的动态刷新率体验怎么样。毕竟小米说,它是首个实现滑动变速的 Android 手机,对续航比较友好。




它是怎么变速的呢?在设置界面里,可以看到初始速度是 120Hz。我们滑动页面,随着速度慢慢下降,直至画面定格。刷新率就从 120Hz,降到了 90Hz、60Hz,最终维持在 30Hz。




整个过程视觉上很顺滑,没有割裂感。
不过,这个看起来很美好的特性,目前只有部分系统 app 支持。
我们统计了一下常用的第三方 app,它们的刷新率表现如图表所示。一些 app 虽然刷新率可变,但只能在 120 和 60Hz 两档之间切换。




可以说智能动态刷新率的适配工作,任重而道远。
还是「暖手宝」吗?

啰嗦这么久,你最关心的性能测试来了。
全新一代骁龙 8 采用了三星 4nm 制程工艺。用了 10 年的 ARMv8 指令集,终于换成了 ARMv9,安全性和机器学习能力更强了。
CPU 沿用了 1+3+4 核心的架构。就 GeekBench 的跑分来看,相比小米 11 Pro 的骁龙 888,单核分数提升不大,多核提升了约 10%。




这和高通工程机的分数有差距,小米工程师说这和系统版本以及软件适配有关。
新架构下的 GPU,性能提升明显。GFXBench 的单项测试成绩比前代提升了 63%。
我们使用 GFXBench 跑分,并进行功耗测试。结果显示骁龙 8 的峰值功耗突破了 10W。让我们有亿点点担心它的发热情况。




在 20℃ 的室温环境下,我们将以下几台手机,与小米 12 Pro 进行了两轮游戏测试对比。
第一轮是 30 分钟的王者荣耀,均开启最高画质和帧率。
小米 12 Pro 对局里的帧率可始终保持在 120 帧。小米 11 Pro 就不行了,开局不足 120 帧,后续更是掉到 100 帧左右。




另外两台手机,最高分别只能开启 90 帧和 60 帧,帧率比较稳定。
第二轮是 30 分钟的知名跑分软件原神,画质和帧率都拉满测试。
小米 12 Pro 在开发者模式里,提供了一个小彩蛋「极致模式」。我们把它打开,看看表现怎么样。




无论跑图还是战斗,小米 12 Pro 都可以稳定在 50 帧以上。小米 11 Pro 刚玩 3 分钟,就降到了 40 帧。
华为 P50 Pro 会随着机身温度,在 40-60 帧之间波动。最稳的还是 A15,iPhone 13 Pro Max 几乎全程 60 帧,太强了。
更重要的还没讲,温度。
小米 12 Pro 的散热堆料,看起来很豪华。另外搭载了动态性能调度技术,目前已适配王者荣耀。




简单来说,手机会自主分析当前的游戏场景,智能地调度核心,以不同的频率运行,控制发热和耗电量。
于是,小米 12 Pro 不光能在王者荣耀里跑满 120 帧,最高温度也控制在了 42.1℃,比跑不满帧数的小米 11 Pro,还低了 1.2℃。
在原神游戏中,小米 12 Pro 的最高温度为 42.4℃。竟然是四台手机里,温度最低的。




我们怀疑结果有问题,但经过多次测试,小米 12 Pro 确实表现如此,高负载场景下,温度很克制。这一结果出乎你意料的朋友,评论区集合。
更强的性能,更低的温度。说小米 12 Pro 驭龙成功了,应该没人反对吧?




稳且快的三摄

说完性能,我们来看看相机。
小米 12 Pro 后背那颗大的惊人的,是广角主摄镜头,首发索尼 IMX707 传感器。尺寸和华为 P40、Mate40 系列的主摄一致。
另外的一颗超广角,一颗中焦镜头,都采用了三星 JN1 传感器。




小米 12 Pro 的相机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稳,其次是快。
首先是成像素质稳。
主摄和上代相比,虽然传感器尺寸略小了点,但成像更扎实,更明亮。白平衡尤为准确,环境色温,比 iPhone 13 Pro Max 还原更准,氛围感很足。




夜枭 2.0 算法的加入,让夜景层次更好,不会一味的追求亮。不过有些场景的 HDR 算法略激进,画面看起来有点脏。




超广角镜头的素质比前代有所提升,细节更丰富。但视角不如 iPhone 13 Pro Max 广。这里建议大家多用超广角拍人像,有惊喜。




二倍人像镜头的成像很扎实。48mm 的焦段,拍人、拍美食、拍静物,都很好用。不过由于这颗镜头没有光学防抖,暗光拍摄时容易糊片。




值得一提的是,前置镜头的成像也挺稳的,美颜效果和小米 CIVI 有的一拼。




除了稳,快是第二个关键词。
相机打开速度快,夜景成片速度快,连拍速度快,对焦速度快。
小米 12 系列的万物追焦系统,双击需要追焦的人或物,相机便能牢牢地锁定对象,甚至还支持人眼追焦。配合很快的连拍速度,小米 12 Pro 记录运动的画面很在行。




旗舰该有的日常体验

不是性能党、拍照党的用户,更注重的是手机的日常体验。
我们认为系统、信号、续航这三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机使用的幸福感。




2021 年,MIUI 作为小米的「最强战力」,却在各种体验问题中口碑下滑。小米 12 Pro 出厂预装了 MIUI 13 正式版。不过在短暂的体验之后,我只想说: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目前来看,我们没有发现太多新功能,也没有遇到 bug。
除了好看的新壁纸,更方便实用的笔记,丰富的小部件。它整体的体验,就像是 MIUI 12.5 增强版 Pro。




稳,对于 MIUI 扭转口碑来说是件好事。毕竟雷总发起的投票显示,更多用户还是希望 MIUI 13 能流畅且稳定。
小米在发布会上说,小米 12 Pro 还改善了信号表现。于是我们把手机带到了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进行了信号测试。
实测数据显示,小米 12 Pro 在部分场景的确表现更好。




继 S1、C1 之后,小米第三款澎湃芯片 P1 也来了,由小米 12 系列首发。
这颗芯片解决的,是大电池和高功率之间不可兼得的难题,让密度更高的单电芯电池,首次享受到了 120W 快充。




小米 12 Pro 的 4600mAh 单电芯电池,用附赠的 120W 充电头,实测 27 分钟可从 0 充至 100%,疾速模式下 19 分钟左右即可充满。
续航方面,在 5G 状态下,我们与小米 11 Pro 进行了对比测试。小米 12 Pro 表现稍好一些,但差距不大。录像测试耗电较多,温度也飙升至 42℃,有待进一步优化。




稳字当头的新小米

正式对标苹果,三年拿下全球第一。这是小米今年的口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米不再一味追求快,而是将稳,作为优先级更高的策略。实际上,这一理性的转变,也代表着智能手机行业高增长时代的结束。
相比上一代数字系列的张扬,MIX 系列的破冰探索,新一代数字旗舰低调务实的风格,稳定无短板的体验,相信能更好的助力小米全面冲击高端。




行稳方能致远。我们也期待接下来的超大杯,能带来更多惊喜。

花儿11 发表于 2021-12-31 01:37:21

小米12发布会还是有亮点的,小米12Pro屏幕采用是史上最好的手机屏幕。
值得关注的可以看一下视频。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459291752025174016"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于 12 月 28 日发布的小米 12 系列手机?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