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炒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算是辞职炒股,算是辍学做交易吧,证券基金商品衍生品都有做,从07年开始做到现在数数已经差不多十一年了,一直在做,所幸的是家人一直很支持,尤其在我没钱的时候。收益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没必要去深究,也不指望你们信,即便你们信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自己都觉得没意义,毕竟过去不等于未来。
之所以选择做交易是因为我读大学的时候沉迷网络游戏,毕业都很有难度,父亲在工地干活,母亲是小学老师,没钱没背景,知道我现在这种状态不可能持续下去,又能赚钱,又能玩网络游戏的职业不多,我认为做金融交易算是一个,恰好做月租房生意有点小钱,加上我拖欠了两年的学费,就这么点钱就开始自己的打拼。虽然我是因为网络游戏而决定去做交易,但是最终却因为交易放弃了网络游戏,想想还是很讽刺的。
之所以选择股票交易的原因是觉得中国人口结构必然会导致养老金体系崩塌,如果想维护这个体系必然要投资高风险的品种比如说股票,当时候毕竟年轻,比较单纯,没想到国家最终还是采用延迟退休(金发放)这种简单粗暴方法解决问题,不过错有错着的是总算入了行。
专职交易十一年中,在前三年还是玩游戏为主。在IF吃灰的后8年,生活其实都比较单调,七点起床做早餐,然后浏览下各国经济类的新闻,8点半之后交易策略进行调整,9点开始交易,早盘基本都在专心操作,中午吃饭,做功课,午盘之后基本没什么事做,以前通达信还有自动交易就去玩下单机游戏,现在自动交易不能用了只能去看看书。3点主要品种收盘后开始整理数据,4点恒指收盘之后就去健身,6点回家每天花45分钟教女儿,7点吃饭,边吃饭边看新闻联播,晚上的时间基本都在做功课,周一的时候还打一场星际争霸2突变,以前是12点半到1点睡觉的,自从病毒性心肌炎病发11点半之前必须睡觉。交易日平均一天工作11个小时左右。周日是家庭日,一般都陪老婆女儿一起出去玩,但是一般只会花8个小时的时间,大概周末也能工作15个小时左右,一般一周工作时间大概70个小时左右。一般暑假都得陪太太回娘家,工作就比不上在家里效率。当然,碰到结婚、买房、生小孩、住院这些大事通常会减少工作时间。
以前很喜欢打德州扑克,圈子的人都比较爱玩,后来郭美美被查处了之后发现德州扑克有被认定是赌博的风险就不再玩了。网络游戏确实是没太多时间与精力玩了,主要是玩单机游戏为主。偶尔看看电视剧和电影,基本豆瓣8.5分以下的电视剧都不看,电影倒是标准没那么高。不喜欢旅游,但我太太很喜欢,没办法只能陪,但是她很反感我带着一个30寸的显示屏+主机外带两台笔记本去旅游,我现在也没想到什么一边旅游一边还能做交易的好办法。
圈子很窄,基本就集中在我师父那批人和一些参加蓝海密剑的朋友,还有我太太的朋友圈。很少用微信qq交流,从来不看朋友圈,交流基本靠电话。基本不上雪球和股吧,也不是不看财经媒体,经常上FED、WSJ、EIA的网站浏览信息,家里也订阅了The Economist、人民日报、华夏时报、新财富,非财经类消磨时间的基本都是游戏论坛和知乎豆瓣。很喜欢看书,基本除了小说什么书都看,比较喜欢看经管、历史、传记这种类别的书。按照我太太的标准,就是标准的死宅。
生活方面倒是问题不大,在市中心(三线城市)买了套180平米的二手房,老人医疗和孩子读小学都很方便。我爸再也不用去工地上班,也买了一个75寸的索尼电视给我妈看。请了个钟点工帮忙做饭和搞清洁解放我太太的家务时间。因为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也没到去消费奢侈品的份上,曾经买过一台二手宝马750装逼,但是油钱保险钱停车费都比我太太的工资高,开着宝马去上班显得特别傻,于是就转手卖掉了。
其实每天的工作非常单调,我工作和阅读的时候非常专注,有时候晃过神来就两三个小时过去了,有时候我在想我工作这么入神真的人一眨眼就老了。但是路是自己选的,为自己所爱的事业和人奉献自己的时间还是值得的。
至于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在做功课(研究市场)上,主要是因为市场在变化,对于我这种笨人来说只能采取笨办法去做事,最初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天都从000001手动筛选到601999,商品期货的合约也是一个主力合约一个主力合约的输数据,分析大盘技术面的时候也是手动搜索当时候的新闻,这工作量看着很大我居然在3年内也完成了,曾经有人说成为一个天才需要一万个小时的刻意训练,我智商上不如巴菲特等投资大师,只能将勤补拙,可能三万个小时刻意训练才会出一点小成绩。在不确定市场中寻找确定性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专职炒股能不能赚钱具体得看个人,有人可以有人不可以。我在现实中认识不少做股票的人,和网上不一样,一般现实中的交流真实性会高一点,毕竟你有钱没钱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吹牛的空间不大,而且业内人士(姑且算是吧)基本可以在5分钟内的谈话摸清楚你的斤两。一般资产比较大的人都是专职做股票,倒不是说专职做股票就一定能够获取很好的收益,而是有巨额资产(千万以上)的人再让他去上班是比较有难度的。我认识的群体里面还真的没有资金量大但是还是去每天乖乖去上班的人。上班的同时保证比较高的收益率的也有,大多数都是百万以下,可能有一两个超过百万。当然我圈子窄也不说明什么问题,但就中国目前股市运行情况来看,一般来说能获取高收益率主要还是利用短线操作利用复利来进行指数增长,周转率才是关键,一般上班族是没有短线盯盘的条件。中长线致富也不是不可以,但对现金流要求很高,单就中国散户手头的现金流很难靠中长线做到上千万的规模,商品期货倒是没有这个问题。
至于别人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比方说有人认为证券及商品交易只有专业知识人士才能盈利的人,这种人一般是分析师或者投顾,比方说有人认为人类操作股票交易不如黑猩猩的人,这种人一般都是经济学家,实话说这两类人都属于自己挤着地铁却教拥有私人飞机的老板怎么赚钱的类型,还有一种人是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别人也做不到(通常这种人对有效市场假说有一种宗教般的狂热),他们总会“善意”的提醒这条路走不通。作为一个交易员,你只能靠自己,这样才能为你自己的资本负责,万一最终结果真的还是失败了,好歹自己也为理想尝试过了,年轻人为梦想连亏点钱和时间都不愿意,即便不做股票,做其他行业恐怕也是没有多大成就的
----------------------------- 不算是辞职炒股,算是辍学做交易吧,证券基金商品衍生品都有做,从07年开始做到现在数数已经差不多十一年了,一直在做,所幸的是家人一直很支持,尤其在我没钱的时候。
收益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没必要去深究,也不指望你们信,即便你们信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自己都觉得没意义,毕竟过去不等于未来。
之所以选择做交易是因为我读大学的时候沉迷网络游戏,毕业都很有难度,父亲在工地干活,母亲是小学老师,没钱没背景,知道我现在这种状态不可能持续下去,又能赚钱,又能玩网络游戏的职业不多,我认为做金融交易算是一个,恰好做月租房生意有点小钱,加上我拖欠了两年的学费,就这么点钱就开始自己的打拼。虽然我是因为网络游戏而决定去做交易,但是最终却因为交易放弃了网络游戏,想想还是很讽刺的。
之所以选择股票交易的原因是觉得中国人口结构必然会导致养老金体系崩塌,如果想维护这个体系必然要投资高风险的品种比如说股票,当时候毕竟年轻,比较单纯,没想到国家最终还是采用延迟退休(金发放)这种简单粗暴方法解决问题,不过错有错着的是总算入了行。
专职交易十一年中,在前三年还是玩游戏为主。在IF吃灰的后8年,生活其实都比较单调,七点起床做早餐,然后浏览下各国经济类的新闻,8点半之后交易策略进行调整,9点开始交易,早盘基本都在专心操作,中午吃饭,做功课,午盘之后基本没什么事做,以前通达信还有自动交易就去玩下单机游戏,现在自动交易不能用了只能去看看书。3点主要品种收盘后开始整理数据,4点恒指收盘之后就去健身,6点回家每天花45分钟教女儿,7点吃饭,边吃饭边看新闻联播,晚上的时间基本都在做功课,周一的时候还打一场星际争霸2突变,以前是12点半到1点睡觉的,自从病毒性心肌炎病发11点半之前必须睡觉。交易日平均一天工作11个小时左右。周日是家庭日,一般都陪老婆女儿一起出去玩,但是一般只会花8个小时的时间,大概周末也能工作15个小时左右,一般一周工作时间大概70个小时左右。一般暑假都得陪太太回娘家,工作就比不上在家里效率。当然,碰到结婚、买房、生小孩、住院这些大事通常会减少工作时间。
以前很喜欢打德州扑克,圈子的人都比较爱玩,后来郭美美被查处了之后发现德州扑克有被认定是赌博的风险就不再玩了。网络游戏确实是没太多时间与精力玩了,主要是玩单机游戏为主。偶尔看看电视剧和电影,基本豆瓣8.5分以下的电视剧都不看,电影倒是标准没那么高。不喜欢旅游,但我太太很喜欢,没办法只能陪,但是她很反感我带着一个30寸的显示屏+主机外带两台笔记本去旅游,我现在也没想到什么一边旅游一边还能做交易的好办法。
圈子很窄,基本就集中在我师父那批人和一些参加蓝海密剑的朋友,还有我太太的朋友圈。很少用微信qq交流,从来不看朋友圈,交流基本靠电话。基本不上雪球和股吧,也不是不看财经媒体,经常上FED、WSJ、EIA的网站浏览信息,家里也订阅了The Economist、人民日报、华夏时报、新财富,非财经类消磨时间的基本都是游戏论坛和知乎豆瓣。很喜欢看书,基本除了小说什么书都看,比较喜欢看经管、历史、传记这种类别的书。按照我太太的标准,就是标准的死宅。
生活方面倒是问题不大,在市中心(三线城市)买了套180平米的二手房,老人医疗和孩子读小学都很方便。我爸再也不用去工地上班,也买了一个75寸的索尼电视给我妈看。请了个钟点工帮忙做饭和搞清洁解放我太太的家务时间。因为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也没到去消费奢侈品的份上,曾经买过一台二手宝马750装逼,但是油钱保险钱停车费都比我太太的工资高,开着宝马去上班显得特别傻,于是就转手卖掉了。
其实每天的工作非常单调,我工作和阅读的时候非常专注,有时候晃过神来就两三个小时过去了,有时候我在想我工作这么入神真的人一眨眼就老了。但是路是自己选的,为自己所爱的事业和人奉献自己的时间还是值得的。
至于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在做功课(研究市场)上,主要是因为市场在变化,对于我这种笨人来说只能采取笨办法去做事,最初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天都从000001手动筛选到601999,商品期货的合约也是一个主力合约一个主力合约的输数据,分析大盘技术面的时候也是手动搜索当时候的新闻,这工作量看着很大我居然在3年内也完成了,曾经有人说成为一个天才需要一万个小时的刻意训练,我智商上不如巴菲特等投资大师,只能将勤补拙,可能三万个小时刻意训练才会出一点小成绩。在不确定市场中寻找确定性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专职炒股能不能赚钱具体得看个人,有人可以有人不可以。我在现实中认识不少做股票的人,和网上不一样,一般现实中的交流真实性会高一点,毕竟你有钱没钱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吹牛的空间不大,而且业内人士(姑且算是吧)基本可以在5分钟内的谈话摸清楚你的斤两。一般资产比较大的人都是专职做股票,倒不是说专职做股票就一定能够获取很好的收益,而是有巨额资产(千万以上)的人再让他去上班是比较有难度的。我认识的群体里面还真的没有资金量大但是还是去每天乖乖去上班的人。上班的同时保证比较高的收益率的也有,大多数都是百万以下,可能有一两个超过百万。当然我圈子窄也不说明什么问题,但就中国目前股市运行情况来看,一般来说能获取高收益率主要还是利用短线操作利用复利来进行指数增长,周转率才是关键,一般上班族是没有短线盯盘的条件。中长线致富也不是不可以,但对现金流要求很高,单就中国散户手头的现金流很难靠中长线做到上千万的规模,商品期货倒是没有这个问题。
至于别人怎么想,其实并不重要,比方说有人认为证券及商品交易只有专业知识人士才能盈利的人,这种人一般是分析师或者投顾,比方说有人认为人类操作股票交易不如黑猩猩的人,这种人一般都是经济学家,实话说这两类人都属于自己挤着地铁却教拥有私人飞机的老板怎么赚钱的类型,还有一种人是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别人也做不到(通常这种人对有效市场假说有一种宗教般的狂热),他们总会“善意”的提醒这条路走不通。作为一个交易员,你只能靠自己,这样才能为你自己的资本负责,万一最终结果真的还是失败了,好歹自己也为理想尝试过了,年轻人为梦想连亏点钱和时间都不愿意,即便不做股票,做其他行业恐怕也是没有多大成就的 对评论的一些回复
1)取匿关注什么的还是不要了,我基本没有在知乎上答过什么。这次是真心想说说这个事,毕竟不少人都做着正财不佳,偏财就手的梦。但这个梦醒的代价太大。另外,如果你会看我这个方向的研报的话,很有可能看到我的,因此我就更不能取匿了[坏笑]
2)个人,机构投资者的水平问题。
首先,水平不佳的投资者在什么层面上都有,包括个别知名基金经理。但水平不佳的原因不同。
对高阶专业人士而言,多半是输给人性(成功后的傲慢,从始至终的贪婪,傲慢滋生的盲目,等等)从而显得水平不佳。但他一般不是输在专业能力上(只是人性的问题往往压倒专业能力)。
而对非专业人士而言,连从行为金融学角度自省一番人性的知识都不具备。其他经济,财务,金融基础知识了解的更是不完备。因此,非专业人士想要从事投资,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自学成才,学了什么,学的怎么样。如果依然是财报看不懂,估值算不清,行业不了解;认为市场上无股不庄,投资就是跟主力,投资分析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还是那句话,就别来做投资了吧,兼职专职都别干。
当然,非金融专业人士可能是某一行业方面的大拿,对行业的认知超出金融业内多数人(比如评论区有兄弟举例通讯设备行业和诺基亚的例子)。那么辅以必要的入门级投资分析知识,这样的人完全可以做好他所熟悉行业领域的投资。我之前说的“换了车买了房”的投资成功者,除金融业内人以外,多是此类人。
另外,各基金公司每年花在向行业专家咨询上的费用可能有数千万。行业大牛们除了投资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变现自己的行业知识。
但这也恰恰说明,大部分人不应该专职投资。因为你首先得是你所在行业的成功者,而不是一个失意的逃兵,才能赋予你在市场上一些具有价值的相对优势。
3)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投资
首先,能力和经验
大部分计划专职投资的个人,往往是对金融有兴趣,但是并未专业从事这一行业——说明当初在金融相关知识上的教育和学习水平都不足,否则他很可能已经进入金融行业;同时他在本业上的发展也并不好,否则他不会起意离职,毕竟行行出状元。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逃避现实,以为走着很艰难的路,换个方式(比如躺着)就能抵达目的地。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不符合我这样的刻薄评论,这些具有极强学习能力,能够同时做好主业和学习建立合格乃至优秀的投资能力的人,才会是投资道路上的赢家。
其次,财富
投资是一场更残酷的考试,你学会了多少,你就得到多少。高估自己能力的下场就是丢失掉你的筹码。因此,输得起人可以做投资,输不起的人不要做(风险)投资。投资一败涂地也不妨碍全家生活的人,可以做专业投资。
以上的话不是什么深刻的人生经验,而是写在教科书上的财富管理知识。学过cfa l3的人对此绝不会陌生。
简单来说,人一生所需(吃喝拉撒,供养家庭,以及最重要的,退休后的养老),可以通过各种收入来满足。[第一个重点]如果不能满足,都会带来很大的痛苦(比如无钱治病,无力支付子女教育和嫁娶,等等)。收入包括职业收入和财产收入。[第二个重点]财产太少或职业收入太低(扣除日常支出盈余少)的人不能承受太大风险,财产收入不值得指望;改善收入应以增加职业收入为主(兼职,再教育提高薪资),并且谨慎地通过低风险投资增加财产收入。
所以,想要从事投资,尤其是职业投资的人,应该先做一下这个计算,算算一生所需,再算算你能挣多少(股票投资收益最好别算进去,没有人能“一年怎么着也有25%”)。特别是辞职以后,你多余的房子能收多少房租,你的储蓄能有多少理财收益,这些加起来够不够日常开销,这些财产如果逐步变卖够不够一生所需,再来决定是否投资和职业投资吧。
4)为什么不兼职投资呢?
我见过的90%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兼职投资者。10%才是那些压力极大,并且随时在淘汰和更新中的职业投资人。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收入,再做做投资,简直美滋滋啊,为什么要专职呢?你需要每天10小时以上的时间来进行投资分析吗。如果3-5小时就够,完全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啊,而且能每天研究3-5小时的非专业人生,真的很少很少。
大家不是想知道那位百万到上亿的兄弟是怎么做到的吗?首先,他是业内人士(但不是大型机构,所以不存在老鼠仓什么的)。其次,近些年他有数只票的收益在5-10倍。就这么简单,他是财务自由以后才离职的。
然后,正如前面收到,我认识的大部分成功投资者,都是兼职投资,职业收入是他们的坚实保障,而职业知识和信息,为他们的投资成功带来机遇。另外,是的,他们都是在投资成功以前颇有积蓄了,炒股只是让他们变得更有钱。。。。
手机打字一个多小时,这次我觉得我说的差不多到位了。自赞一个。
原回答分割线
–––––––––––
作为有11年国内和港股市场从业经验的证券行业人员,现任研究所分析师,并曾在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营业部都工作过不少时间,我算是对不同类型的股票投资者都有一定了解。我随时能和大家说上一天各种一飞冲天,或者一败涂地的真事与故事,实在是数不胜数。
我的朋友里,有白手起家,以少于百万的个人积蓄,完全通过证券投资在三五年内资产上亿者(举这个例子不是因为数字有多大或者速度有多快,只不过是因为斯人离我最近,我最能确信他是因为真实的投资能力,而非全凭消息和运气)。
也有真真实实地在投资的路上撒手人寰者(有些对逝者不敬,但是确实也想借此告诉大家,投资这事,有风险就是有风险,什么都可能发生)。
以我所见,金融业内人士投资的成败恐怕也只是二八开。而那些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说一句十死无生,虽然刻薄但可能不算夸张。
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看了几年k线,就以为自己已经对技术分析登堂入室。(这种人往往还只懂技术分析,其他相关知识怕是连最基础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都无法通过)。又或者朋友三教九流,就自以为可以掌握核心内幕的人。这些年看下来,这些人里有个别运气好一点的,赚了钱换了车买了房。但要想靠这个吃饭的,结局都不怎么美妙。
手机打字太累,还是简单总结一下:
1)职业收入是普通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现金流来源,任何放弃职业收入的行为都是作死。投资收入属于有完善的一辈子生活保障的有钱人。
2)用全付身家炒股不是一门职业,职业投资人用的是别人的钱。而且这个职业的门槛极高,你能在知乎上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肯定没够格。
3)反对某些高票答案,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用各种免费app和信息源就可以完成投资分析的情景。你知道我们这些研究人员光是采购各种信息软件和数据库一年的费用是多少吗,而我们的客户为了能够获得我们的研究成果又要一年付出多少吗?另外,如果你以为我们买的信息是“消息”,那你真的没摸到投资的边,别干了,真的。
先想到这些,反正我是不会取匿的,各路大神股神不爽的可以开喷了。 平时看看知乎的股票频道都是一股气,今天真是忍不了了!
小弟钱不多,但愿意为打假支付5000元RMB。
这个人说自己辞职炒股很多年了,然后又是,最近辞职炒股?抱歉,原谅我语文不好。
现在基本上做到一年100%?你当我是SB??
现在开个验证,敢接吗??
我要求不高,如果16年和17年两年都100%,我就算输(这收益得剔除中新股收益,谢谢,原因很简单)。
验证过程:请“很温暖”兄的账号给裁判看,登录查询这两年的资金出入,算出收益。过程最好录下视频,因为交割单可以PS,谢谢。
验证方式:请不在乎这1万块的知名知乎大V作为中间裁判。我和这个“很温暖”的兄台各打5000给他,这个裁判5000当辛苦费,剩下的5000给胜者?ok?
希望想知道真相的人能把我的答案顶上去
···以上是原答案,现在更新最终结果。
这个人在评论区直接认输了,真相不言自明,还私信我,态度诚恳,保护隐私,我就不放了。
这里最后说一下股票市场,希望更多不知道的人有个概念,以防被骗:在这个市场8成人是亏钱的,剩下的1成赚点小钱,最后的1成才能跑赢指数。而赚大钱的(10年10倍)估计1%,而在这当中80%是长拿牛股的,最多20%才靠短线交易。
所以靠短线交易大赚的,不会超过0.2%。
加一点:大多数职业投资者,交易者,私募,公墓都跑不赢指数。 刚决定要全职做股票投资的时候,曾经去请教过资深的前辈,他和我说过一句话:“等你在市场里待了十年还活着再来说自己适不适合干这个。”
来自投资者摩西
晃眼间,今年已经是我做职业投资的第十个年头了,一直诚惶诚恐,每一年都如履薄冰,但是至少我想我可以说,我活下来了,我适合做这个。.
经常在雪球上看到有人提到想要职业投资,财务自由的话题,突然也想写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职业投资这十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想法,挂一漏万,谈到哪算哪。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职业股票投资
其实每个投资人的性格,分析方法,操作风格都不相同,但是我觉得成功的投资人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投资的热爱。投资是一条孤独的长路,全职投资尤其如此,进这个行业注定了每天多数的时间是在看报告,做分析,做调研,每天面对着一大堆数字,独自一个人做出决策,然后一个人去承受成功或者失败,和 《华尔街》 电影里那样声色犬马,光鲜亮丽的生活是绝不沾边的。如果不能忍受孤独,可以选择去私募或者公募之类的金融机构,不要自己做个人全职投资,因为你肯定坚持不下来。
另外一个就是压力,投资是一个不管有多少次成功都是过去式,但一次失败就可能万劫不复的行当,全职投资时候的压力和上班顺带炒股的压力是两个概念,上班总是有工资的,只是多少的问题,但股票投资忙活一两年,可能不但零收入,老本还被打了几折,生活的花费却不会因为你股票下跌而减少。几年下来不赚钱,本金可能就被生活开支吃的越来越少,如果几年后你失败了,回去职场的时候,几年的空白对职场生涯是致命的,你可能很多年都回不到原有的位置了。所以职业投资初期的压力在于永远不能有爆仓级别的失败,不能有重大的回撤,同时你必须赚钱,最难的是,赚的慢了都不行。这个压力一直要到中后期资金雄厚了才会缓解。全职投资这么难,生活如此单调,风险这么大,成功的概率又这么低,大家为什么要来做呢?我觉得只有一个原因能让人坚持下来,就是发自真心的热爱。大家想做全职投资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喜爱投资,不是真正的喜欢这个行业,就不要进来,进来也待不下去。
多少钱可以开始做职业投资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觉得因人因地而异,我的建议是你首先要在你能够居住的城市下限有一套房,做投资对居住的城市并不挑,完全在于个人的生活要求,如果你只愿意居住在一线城市,那就得在一线城市有套房,如果你可以接受二线城市,那在二线城市有套房就够了,如果可以接受小县城的生活,那么在小县城有房就够了。如果没有在你能够居住的城市下限有套房,那么做投资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职业投资初期资金一般不会特别的充裕,遇上股票最低谷的时候,因为老婆因为丈母娘因为小孩教育被逼着把资金取出来去买房,这个对职业投资生涯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即便是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买房的压力也会让你无法在投资中保持好的心态,急功近利往往欲速而不达。做投资有一句话一定要记住:“财不入急门”。
除去房的问题,下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家庭开支,假设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那么股市的收益一定要足以远远覆盖掉生活的开支。.处于稳妥考虑,最好估算自己年化收益低于10%.一年全家的所有开支最好不要超过资产的3%,这样才有合适的利润留存,让利润可以复利滚动,应对未来的通胀。如果你一年的生活开支10万够了,那么初始资金就不要低于350万。如果一年生活开支30万,那么初始资金就应不低于1000万。
什么时候做全职投资比较合适
我的建议是最好在熊市一两年后再决定开始全职投资,因为牛市的时候人特别容易自我膨胀,觉得自己不管是从能力还是资金都足够全职投资了,结果熊市一来什么都变了。07年的时候,我一个朋友100万本金一年赚了300万,一年工资不到30万,压根看不上工资这点钱了,辞职炒股。很快08年的暴风骤雨一来,账户直接亏到本金,再加上现金流也断了,家庭开支都得从股市里拿钱出来,几年熊市人吃马喂算下来,积蓄几乎所剩无几,只能重新去找工作。但是几年的耽搁,在职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波牛市几乎又发生了一模一样的事情,我一个亲戚重仓中车,赚了6倍,也准备辞职炒股,劝不住,幸好股灾来得早,及时的打消了他的念头。熊市时候账上的钱相对比较真实,牛市账上的钱对大多数人来说往往是个财富幻觉。
全职投资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首先你要有一个自己的投资逻辑,这个逻辑可以对,也可以不对,但是一定要先有,因为逻辑如果不对,你可以修改,这就是进步,一个有效而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是一个人投资生涯的基石,这样才能保证你持续的赚钱。如果没有逻辑,那投资取决的是运气,这把成了下把亏了,永远没有进步,就是撞大运,那不叫投资,叫赌博。
然后是知识积累,对行业,对公司,对财报,对商业模式的不断加深了解。年报是一定要看的,研报也是需要看的,找行业内的人问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点滴学起,最后方能由繁入简。老巴说他评判一个公司只要花5分钟,那是因为他有一辈子的学习积累在打底,他花了一生在看年报,和公司沟通,思考商业模式上。我们绝不可能只花5分钟来做一个投资,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中间隔着大境界的差距。记住芒格的这句话:“投资本来绝非易事。认为投资容易的人都是愚蠢的”。
至于到具体操作,反而不复杂,买卖股票只是鼠标多点几下的问题。千万不要因为想着自己全职了就每天都要做些什么,不停的买来卖去。多花时间在思考和研究上,少花时间在盯盘和操作上。当然具体到一些套利操作的时候,有些是需要每天都操作的,但是也无非是按计划的套利模式来重复操作而已,重点永远在研究和思考上,而不是在操作上。
全职投资的优点
世说新语说过一句话:“股市是中国最能有尊严的赚到钱的地方”,我深以为然。上班也好做生意也好,总是看人眼色,被逼着和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做股票只需要一杯茶一个电脑,赚来的钱干干净净,花起来安安心心,谁也不用求,谁也不用怕。而且这个行业,一旦真的上手了,赚钱的天花板很高的,上班会有天花板的,年薪100万再想往上很困难,股市没有这个问题。假设初始资金100万,每年有15%的收益,22年后会变成2000万,33年后会变成1个亿。走对路,坚持下去,复利会让你变的富有。
投资是一条孤独的长路,与同行者共勉。 说句实话
我很犹豫
我接触到的差不多就是散户极致了吧。
他们大都有五百万以上的资金,八年以上交易经历,年化有些是很辉煌的。
至于技巧,选股,我都是跟踪过的。可以保证真实可靠。
特别是心态。
所以业绩也是颇不错的。甚至他们在群里晒自己收到的私信。许多私募想招募他们当操盘手。
————
某个名字是字母的,自有估计几百万吧。去年年初晒过,重仓永辉。
所以盈利应该是100-150%左右。
他移民澳洲了。干什么不知道。不过是先移民再炒股
———
某神秘上海美女,我怀疑她跟柚子有联系。
她虽然话不多,但句句在要害。要是她的选股她能完美出货的话(毕竟资金量也不小),她是有三年十倍的能力的。
———————-
某木头,玩分级基金是一绝。
我不懂分级,不好评价。只是看到许多大神向他讨教。
他那种玩法只看份额,不看短期涨跌。但是他几乎不说什么。因为他的资金量已经容不下别人的份额了。
毕竟分级容量流动性都不算高。自带杠杆过于敏感。
————-
某星星,我们私下开玩笑,说他家喂狗,狗粮都用天平称过。
这人数字化计量控制仓位,遵守纪律到了变态的地步。因此才能历经牛熊不缩反伸。
—————-
某电工,技术形态,看股是一绝,就是拿股差点。
基本上选中的股票都是好票。1月就赚了百万。当然最后一周还去了八十万。
股市就是这样。或许你抛了以后就翻倍。你更后悔。
他还写程序进行技术分析。
据说分析得很合理。但是就是不照做。
他有房产,开饭店,自己却加班领取八k的薪水。
电的一线员工是累点。
———-
某十八线小公务员,鸥神。
屁股神功是一绝。上杠杆押房,几百万贷款融资满仓了浦发,股灾把大神都洗干净了,他依然装死。
居然挺过来了。白赚几十年工资。
他真不怕爆仓?股灾可是4次。
这份心态只能说牛x。
———-
某凤神
南京地方的职员,被央视报道过。也是夹头,满仓过三氯氰胺之后的奶粉股。
我读过他的文章,朴实勤奋,差不多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最好最安全的境界吧。
————-
某高校教员
30万炒成500万,还买了房子。玩小票一绝。
当然去年吃瘪。去年小票失灵。他在转换风格。因此也打消了辞职专业的念头
———————
这么多人,才华与收益远远高于一般散户,都没有辞职炒股。
哪位女神还开了个花店。
最不济也弄个公务员半退休混着,拿几k的生活费。交社保医保。
股市凶险,才不可恃。技术也不靠谱。或许靠谱,但一次不靠谱你就完了。
特别是股灾,所有技术指标失效。宛如黑洞里的物理学家。
经验不可恃
运气不可恃
牛熊不可恃
资金多少不可恃
只有纪律止损,心态,稳定现金流靠谱。
辞职或许不是个好主意
我一直在犹豫。
甚至觉得把盈利模式单一于股市,也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特别是自己还嫩得像个雏的时候。
即时巴菲特说四十岁才能开始价值投资
即时资金多到利息收入足以覆盖生活开销
辞职炒股都不是什么很有意义的事情。
恃才傲物的事情我做了不少。
即使百亿级别的人也承认我的才华。
而且也有成果。只是自己没有吃到。
才华(花)不结果,终究是可悲的事。
只是这个年纪该想想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三次创业成功月流水都在千万与小目标之间。
赚得最多的,是个人房产。
得好好总结反思。
毕竟败不起。
另外,我不认为知乎是个讨论学习投资的好地方。
很多跳梁的,只是小丑营销号。
昨天写完一宿难眠。
———
许多人骂我吹牛
什么我的朋友系列
不是朋友,只是股友。平常谈话比较投机,三观比较顺眼。
这些是真实的。仓位选股我都跟踪过。
真是百战之余。
当然他们是吃肉的时候少挨打的时候多。
许多人不知道二级市场的散户很苦逼的。
佼佼者收益未必跑得过房子,一个不慎,跳楼倒有大把的可能。
资金大点每天能有几十万上下的波动。一个股灾几百万没了正常。
碰上熊市几年收益跑不过余额宝。
牛市来了判断错误空场踏空正常。
心态不好心脏病都要出来了。 最近已经开了自己的合伙企业,不再是辞职炒股了。也祝每个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下是原答案,并假装有分割线。。。。。。。。。。。。。。。。。。。。
从2017年1月1日辞职下海炒股,之前一直是公务员,感觉做这个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慢慢也干出疲态了,职位做到正科,但毅然辞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先说说体验吧,毕竟问题是体验如何,不是吹嘘自己的业绩。
首先就是有时间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了,之前一直没时间看书,这一年至少读了50本+的各类书籍,本人是巴菲特迷,有关他的书基本通读一边,《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基本读了3-5遍(这两本是好书,喜欢价值投资的必读)。
其次有时间健身了,之前上班最胖的时候到过160+,但现在通过锻炼,成功减肥到130左右。
再次,我搬家到了我喜欢的城市,开始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义工,献爱心,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些满足感是上班所不能给予的。
最后再说说收益吧,这是关键的,毕竟养家糊口问题。去年收益大概在40%左右,因为坚持价值投资,所以基本都是长期持有,去年也有少数几个新进的股票,但并不多,也不用长期盯盘。实盘的图就不贴了,我在新浪上的模拟交易也做了3年多,无亏损记录,将近14万人排到前1000。虽然收益比不上一些大神和知乎上隐藏的高手,但是确实也够我自己花了。
为了防止对号入座,我把排名和具体收益匿了,但可以看到具体持仓情况,工行和宝钢因为本钱都减仓出来了,剩下的都是利润,所以成本、盈亏比例是负的。
这个是排名情况,(下面那个用户并不是我)。
这4张是我两个国信账户出的年度账单的截图,不会打马赛克,随便图图你们凑活看吧。
最后给个忠告吧,没有足够硬实力或者足够强大的梦想支持着你,千万别随便辞职,在股市里,尤其是牛市里,有数不清的自诩巴菲特的人倒 在下跌里。如果你热爱这个行业,把投资当生命,辞职会给你更多的学习时间,更大的成长空间,更专注的做好这件事情(当然我劝你价值投资)。
最后,我这个巴菲特迷用巴菲特的话做总结吧。“我想建议你们,当你们出去工作时,要与你钦佩的人共事,在他们的组织里工作,因为令你兴奋。我一直为这些人担忧,他们总会这么说:“我准备先去干10年。尽管我真的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然后我就去干这个……”。这有点像储存你的性能力留待年老色衰之时,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祝你们在热爱的事业上,马到成功。 写出来
就是让大家看下我当时的状态(丑态)
做前车之鉴吧
(也可以用来分享给身边你想劝戒的朋友)
每个选择辞职炒股的人
一定被劝阻过
但也一定认为自己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
但后来现实告诉我:
其实就是平凡的大多数
二度更新:
清仓之后 想起三句话:
第一句《华尔街之狼》里,男主刚创立自己电销团队,向团队培训时,贯彻一个理念:不要让客户的钱离开这个市场。
第二句,讲关于澳门赌场的:不要在意今晚那些赢钱的客人,因为他们的钱其实还没离开赌桌。
(这条想起在我一个还在上海的朋友:他成功躲过两次股灾,朋友圈晒去年盈利,app统计30%以上。今年一月份大跌后,他朋友圈再也没提过股票,私下话题碰到这块,也没展开了)
第三句:
刚离职炒股那段时间,发现不单是我一个人。
当时调频节目里,有个听众套用当时一句热梗留言:股市那么好,我想去看看(想辞职炒股)
主持人王冠连着其他嘉宾立刻一齐对着话筒劝止:全民炒股 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评论里有朋友问:
会后悔吗?
或 如果当初没辞职炒股 会怎么样吗?
答:祸福相依。如果不是当时离职,我现在还窝在原公司那个小岗位,依然一事无成。
清仓后想重新工作,
发现之前两年的工作经验 约等于零。
如果在自己40岁才选择从那家公司离职
(或被离职)
大概会和诺基亚前员工一样吧
(毕竟那个氛围下 不会想到离职这个选择)
(我一个小屁民,能有什么眼界)
这么看的话,我得还感谢那次牛市,
让一个安于现状的毕业生
生出辞职的勇气
也感谢后面的熊市
一顿数落,把自己赶回职场。
当然现在在保险行业也不好做
自己管辖机构的今年保费任务没有完成
很多同业也是 行业竞争明显激烈
目前年入是在上海时候的1.5倍吧
————————
更新:现已重新工作。
在某南方城市任某寿险公司四级机构负责人。
让一部分朋友失望,我很抱歉。
回头看,会觉年少轻狂
但没有虚度光阴,也没有辜负生命。
我拼过,我输了,我下场。
祝诸君好运!(这就是结论)
——以下原文(撰于2015年5月前后)——
事到如今,朋友圈里还有人说我辞职炒股是过于冲动。考虑许久,我决定发篇长文解释一下: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鄙人行事一向谨小慎微,谨慎到甚至显得有些贪生怕死。
如果一条马路上车流很多,我宁可是走个几十步绕到十字路口,踩着斑马线,望着红绿灯,瞻前顾后,亦步亦趋。也不会试着直接冲过去。
我甚至会无耻地搬出孔夫子的名言警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借此来掩饰我的胆小,顺带彰显自己的逼格。 -(¬∀¬)σ
试问:像我这种胆小如鼠、谨小慎微的人怎么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辞职决定呢?
。
那张图的内容是我3年前写的日志的一部分。这么算的话,辞职的打算,从我还未大学毕业就有了。
原因两点:1.不甘心 2.划不来
关于不甘心,简单讲就是不想看人脸色。
员工要看上级脸色,上级要看高层脸色,高层要看销售脸色,销售要看客户脸色。 如果你是董事长,不要庆幸,那你就得看——公司上下所有人的脸色。中层辞职、部门罢工(从业不到两年,就亲历了2次罢工,也是值了) 还有政府刁难、市场崩盘等等等等。
老师讲过如果有真才实学,宁可恃才傲物,也不要卑躬屈膝。
所以从(da)业(gong)这条路我是极不想走的。
关于划不来,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世人谓之清高,但如果不是五斗米,而只有五碗米呢?那他若为之折腰,世人必说他脑子瓦特了。
划得来还是划不来,就要看你的机会成本。
看看市场的振幅,同样一个月的时间,市场和职场的投资回报完全是不在同一量级上。
。
但炒股收益是不固定的,甚至是会亏损。
而工资收入是稳定的。
于是,我想到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背着食物和一只鱼杆,结伴去河岸钓鱼。
走了好久,结果迷了路,两人疲惫,开始意见不合:其中一人觉得应当呆在原地,守着食物,等人过路人来搭救。另一人认为求人不如求己,于是执意前行。
于是一人选择食物,一人拿着鱼竿就此分手。
故事结局:守着食物的人,食物吃完了,救的人还没来,于是饿死了。
去钓鱼的人呢?终于到岸边,但饥肠辘辘,体力不支,也一命呜呼。
当时老师给的正解是:两人应当合作,一同坚持走到岸边。
换算到现实就是:一边工作,一边炒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边工作,一边炒股。这看似牛郎织女般的美好布局,却完全是对股市风险的藐视。
不用谈08年(因为我也没经历过)。
前年的119,券商板块开盘即全线跌停。
5月份的528,股指巨幅跳水只花了5分钟时间。5分钟你可能就接个客户、做张单子、上个厕所、或者开个小会。
开完会,你一看账户发现里面10%的资金没了,如果加上杠杆,估计你就该开始怀疑人生了。上周末长沙不是有位散户因为4倍融资杠杆,2天赔光170万,周末和妻子吵完架,最终跳楼了吗。
任何藐视市场风险的行为都终将为之付出惨痛代价(除非你的资金量小到可以被藐视)。
边工作边炒股就好比一边玩手机一边过马路,玩着手机过马路不一定会出车祸。
现在市场上很多人他们闭着眼睛买股票,也赚了。就好比闭着眼睛过马路,也过去了。但——
万一被撞了呢?
不好意思,我输不起这“万一”。
我过马路不但要盯着红绿灯,还得踩着斑马线。那些我在K线上画的密密麻麻辅助线就是我的“斑马线”。
如果没有那些线,我对自己的判定就是个瞎子。瞎子过马路,尤其是在现在日成交量过万亿的沪深市场上,那不但画面惊险,而且结局基本凄惨。
炒股和上班就像鱼和熊掌。所以——
辞职就是必须的了。
具体的辞职计划是在2014年1月底作出的:原计划是在当年7月中旬,领完半年奖就提出辞职。
后来因为特殊情况就提前到了3月18日。
什么特殊情况呢?
索赔件,呵呵。
就是一个很烦的单据操作。
有多烦呢?烦到让我将整个辞职计划整整提前了4个月。눈_눈
提出申请之后,领导问我为什么。
我扯了不算谎的谎——缺钱。(谁不是呢?)
领导找我面谈后,批复加薪。
我很感动,于是又在公司呆了一个月。
到了4月15日,我查了下工资金额。
加薪幅度不到400块!
(这!不!是!坑!爹!吗?!)
于是第二天我又发封辞职信,这次没有提钱。大致内容就是:公司太好了,我配不上它。请让我辞职吧。
离职手续在24号办完,我本来以为会有遣散费(又彰显了我的无知),谁知道不但没有,反而因为没到月底就离职,要让我再返还将近1200元(尼玛就剩4个工作日啊,发工资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这么算)。
好在当天的股市收益就直接cover了这个数字。
在上大学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两句建议:一是大学时不要考研,二是毕业后尽早创业。 两条我现在都遵循了(当然,前者是能力所限,后者算牵强附会)。
书中所讲理由都是同一个:时间。
人一生里各阶段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
如果把最宝贵的那10年耗在考研(书中作者之所以鄙夷考研是因为现读研者都是为了之后的求职加码,这完全违背了研究生设立的本意,就好比当官都是为了敛财)和为钱打工之中, 那你人生的规划又何在?
当然有人会说:
这样太过急功近利,应知欲速则不达。
但反过来讲:年轻时不急功近利,难道要等年老时再去贪得无厌吗?!
。
即使退一步讲,人到一定年纪,如果依旧把自己的未来全权寄托在领导或公司身上——
风险太大。
相比于把自己未来交付给其他人,不如握在自己手里更加稳妥吧。
老师讲过:在资本市场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自己的判断。没有人可以一直牵着你手“过马路”,你早晚要靠自己一个人走过去。
就好比《窃听风云2》里同叔的最后一句台词——“我的人生,我自己操盘!”
但不幸,电影里的同叔“操盘”失败了。(也是衰命,谁让他没有主角光环)
所以,我也得预计到万一我失败了怎么办?
股市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愚蠢 并且 承认它。
老师讲过:不知道自己愚蠢的人,无法变得明智;不承认自己怯懦的人,无法变得坚强;不承认自己失败的人,无法获得之后的成功。
要常常跟自己讲“我是笨蛋”。
笨蛋只是会赢的慢一些,但绝对好过“聪明人”的一意孤行。
既然是笨蛋,就自然会犯错。
犯错了怎么办?
——认错咯!(๑•̀ㅂ•́) ✧
市场和公司领导不一样,不会用各种借口搪塞拖延,也不会用各种理由包容忍耐。
多空方向判断错误,
持仓仓位安排错误,
操作节点设置错误。
你错多少,就罚你多少。
你口头上认错,但不砍仓。
领导或许会包容你,但市场不会。
当然也有倔(yu)强(dun)的人,从08年一直倔到现在。
我在畅联16号库轮岗的时候,遇到一个保安大爷就是这样,“站岗”7年,无怨无悔。
老人家理由是“长线投资”。
在我看来,就是——自欺欺人和不知悔改。 我该感谢他,是他们这些人养活了庄家,庄家盆满钵满后,顺带养活了我们。
老师讲过:买入持仓3日后,如果账面依然显示浮亏,就该自检,自己是否判断错误。
每天收盘后问自己:如果现在是空仓,这个价位我会介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该重新检验:是该持有,还是减仓或平仓。 如果你没有做这个检验,那你其实就是做了“卖出然后又再同一价位买入”的操作。只不过这个操作不收手续费而已。
现在市场上佣金大多在万三,加上印花税、各类规费,一次完整的买卖操作手续费不会超过交易总额的千分之二。
但一个急跌能吃掉多少?
528、529两天 ,一般个股15%的跌幅是普遍的。 0.2%、15%,相除一下,75倍的差值。用老师的话说:你自己体会一下。
所有地方都是懂行赚不懂行的钱,专业赚非专业的钱。
当然,错的太久了,再想改就来不及了。
那就只要跳下去了。
当然市场不会一直上行,就像你不能在冬天去田里耕种一样。
如果无法实现持续盈利,甚至出现持续亏损。怎么办?
那就再认错咯!눈_눈
重归败者组,重新找份工作。
起早贪黑,兢兢业业。
为着下一次的辞职做准备。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把这周的逼格值几乎都透支完了,看来这周末不能再好好地装逼了。 (っ╥╯﹏╰╥c)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说明——
你真的很在意我
或者
┏(^ω^)=☞你真的也是闲得蛋疼。 我一个朋友的前夫,之前在银行做信贷,一个月也是1w多,我们在三线城市,收入已经很高了。和我朋友结婚以后,辞职炒股,还准备成立个工作室,开始的时候一个月2、3w,赶上的是14年那波牛市。等16年的时候,杠杆炒股赔了200多万,欠了一屁股债,朋友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被执行,和他离了婚。
现在俩人虽然还有联系,但不住在一起了。对了,他俩还都是二婚,各有一个孩子。 我炒股炒掉了工作,也炒掉了我的老板。但炒出了自尊自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我是理工男还算聪明。在国企单位混的还不错。官至总工程师,副总等职位。2000年初年薪已30余万。1991年一个不经意机会接触到股市。没用心,结果到2001年70多万的钱亏成了7万不到。对此我不服气更不愿认输。没办法只有自己下功夫研究股票。记得伟大领袖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什么事最怕认真。共产党员最讲认真。有了这句话垫底自己又不傻。只要坚持那咸鱼翻身就是迟早的事了。
2002年抱定与股市决死的态度开始认真研究股市了。最初的办法很笨也很有效。每天晚上看涨幅前十和跌幅前十股票的技术形态。每周做大盘趋势研判。坚持了一年多后突然茅塞顿开了。从2004年做股票已不再亏钱。2005年后则大幅盈利了。接着迎来了2007年的大牛市。在2007年年底市场高点时犹如天助顺利出局。紧接着拿着盈利的300多万在北京买了三套住房。今天看有点神操作。至此掘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8年我只留下了30万小部队继续与股市周旋。这一年我完善了我的选股系统。形成完整操盘体系。最终是2008年凶悍大熊市里我仍然取得了33%正收益。这不但使我信心大增。也标志着我股市操盘技术彻底成熟。
以后的日子基本是顺风顺水。至2020年保持了每年炒股的全胜记录。最差的2019年收益也达到了12%。收益粗粗算几百倍总有。除此之外股市还还给我了尊严。2012年我毅然决然地炒掉自己的工作与老板。老子凭什么伺候你们!!最没想到的是老板2016年退休后竟成了我的铁粉。
我炒股风格短线为主。是风险极度的厌恶者。进攻也许比不上打板族凶悍。但防守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的炒股理念是,宁愿悲观绝不乐观,宁愿看空绝不看多,宁愿错过绝不做错。呵呵,兄弟姐妹们不要喷我。以上故事绝无虚话。
更多个股分析,精彩复盘,干货内容发布在公众号(财经大咖)可交流+学习,让你在投资路上不再迷茫和孤单。
文章来自悟空问答:历史正义审判
原文链接:https://wukong.toutiao.com/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