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屌屌 发表于 2022-4-29 19:30:05

如何评价 4 月 25 日发布的 vivo X80 系列?有什么亮点?

这是我今年写过的最重要的产品评论文章,全文8000字,主旨在评价vivo的影像体系进化和在有限硬件进化空间的基础上,vivo为提高影像能力做出的卓越工作。从2019年末第一款强调人像摄影的产品X30 Pro开始,三年时间一晃而过,vivo做到了这个行业的人像之王。这个结论我可以负责,而且不接受任何反驳。我尽量以比较理智客观的态度完成这篇深度评测,除了大量不同场景的人像测试来评价X80 Pro,在本文的终章,带大家一起回顾这五代影像手机的演进,让我们感受一下唯参数论的垮台和vivo在有限硬件创新下的绝境重生。


当vivo在2019年末拿出基于三星GD1 50mm人像镜头的X30 Pro,并且宣称自己要正儿八经死磕影像的时候,说实话没人把这太当回事。这行业口嗨历史比比皆是,合订本经不起翻的。X30 Pro给我的感觉是在中焦位置拉出了一个很强的空间纵深感,但是色彩和细节经不起推敲,特别是人像涂抹感极其严重。那时候我以为是GD1本身的问题,结果这颗中焦镜一直沿用到X60 Pro+,在蔡司的指导下,这颗镜头在X30 Pro上的问题几乎全部被校正。这说明一件事:手机影像的演进,硬件参数存在一个门槛,但门槛之上,主要靠长期的优化。
我对vivo认真做影像的信任度,是从X60 Pro+开始的。在华为、三星、苹果一统天下,OPPO FindX2 Pro另辟蹊径的年代里,vivo找蔡司用这一代产品就说服了摄影行当里的老法师们转型。而到了X70 Pro+,行内基本没有反对的声音了,我认识的影协老师,除了长枪短炮,基本人手一台X70 Pro+。期待新一代蔡司影像旗舰,也成了老法师们每年固定的节目。
X70Pro+对vivo来说是一个历史级别的产品,它直接奠定了vivo在手机影像领域具备了极高的话语权,在人像摄影领域建立了初步的权威地位。但这个地位并不稳固,X70 Pro+并非一个全焦段都很强的产品,它的超广角、主摄和人像表现都不错,长焦略差。此外,在光学优化上,就我的测试结果,主摄和人像的球差表现一般,色彩体系经过蔡司的联合研发,形成了自己的自然色彩体系,但还没形成稳定的消费者印象,这都需要次代产品来强化。此外,硬件参数的军备竞赛基本到了行业瓶颈期,超大尺寸的模组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存在极大的困难,软件和算法优化也很难跟上。在硬件选型和算法持续优化上如何达到一个均衡的节奏,这是摆在所有厂家面前的难题。不止一次有厂家、媒体和消费者抱怨,一堆半成品没调好就冲上市,这反映了行业竞争烈度的残酷性,也反映了厂家们忙得焦头烂额的困境。
X80系列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困境,如何在新的硬件选型、成熟的硬件延续中建立一个稳健的影像算法体系,做到上市基本成熟,不是半成品。这不是个笑话,实际这挺难做到的。不过蓝厂最近大半年的历史记录还算不错,无论是首发GN5的iQOO9 Pro,还是后续的X Note,X Fold,影像表现虽然谈不上顶级,但也是一流水准,没出现离谱的翻车。这就让我对X80的实际表现基本心里有底。
对X80系列的评估,更多是站在X70 Pro+的基础上,而且就我看来,色彩和人像两个领域,vivo现在已经没有竞争对手,所以这次X80 Pro的人像专项测试我连对标样张都没拍,因为根本找不到对标。能超过X70 Pro+的,可能只有X系列自己了。在这个领域,vivo的领先度宛若华为当年在暗光成像上的领先度,这不是随便堆几个高参数的镜头能解决的。下面进入X80 Pro 骁龙8Gen1版本的深度测试,先从外观设计和硬件体系开始:
天圆地方的家族外观设计,权衡纠结中的影像硬件体系


当然,我并不知道vivo关于全产品线外观风格设计的故事,只是进入到2022年全家都改成了这种天圆地方,让消费者们还是需要适应适应。在X Fold评测中,我提到过,天圆地方这种守序设计,比较符合一般人的审美,特别是东亚人的意识。但是这种设计,很难宽容破坏性的元素,比如X80 Pro左下角这颗突兀的长焦镜,而没有长焦镜的X80标准版就好看很多。圆形的镜头区域,理论上堆四颗完全没问题,但对于大尺寸模组的手机除外。X80 Pro这次把微云台从超广角上删掉了,改成了50mm的人像镜头,再配上大尺寸的主摄,直接导致潜望镜无法像X Note那样安排在圆形区域,只能单独放置,显得很突兀。


相对X70 Pro+,X80 Pro的模组硬件其实没什么太大改进,甚至在微云台的使用上反映了vivo的纠结和权衡。首先是IMX598微云台超广角,把微云台删了,而且连OIS都没有,虽说超广角确实也没必要用这么强劲的防抖措施,但这么折腾也反馈出了这1年超广角微云台走了一条弯路。我不清楚为什么vivo内部会做出这么一个决策,是觉得超广角对防抖不敏感再加上防抖机构限制了体积导致整体方案不可控,还是为了让人像再升级只能忍痛缩减超广角。总之这反映了设计团队在取舍上的纠结。其次是50mm IMX663人像镜头,加上了微云台,但是缩减了光圈值,从F1.6缩到了F1.85。这么做有没有用,后面有样张会说明。实际从我个人的观点看,F1.6比微云台更有用,因为涉及到焦外的质量。但是vivo给我的回复是,需要增加人像镜头在夜景人像场景中的稳定性,而焦外的优化,交给算法解决。长焦部分,CMOS略微有点缩水,这让我在测试前心里没底,也不知道算法和色彩重构能给这颗长焦带来多少正向增益。
其他部分的设计没什么好说的,素皮版的X80 Pro相对X70 Pro+玻璃版本,手感略厚。对我来说,最大的惊喜在大尺寸超声波指纹,这玩意真是用了回不去的好东西。充电部分,X80 Pro支持80W FlashCharge,随机配的充电头还支持65W PD。到目前为止,vivo已经在所有高端旗舰产品上标配了65W PD,其中X Fold充电头还是双C口设计,行业独一家。


我手头这台X80 Pro基于骁龙8Gen1,官方标称采用了27层VC散热装置,但实际测试手头这台机器发热比较明显,至少和那些游戏机还是有差距。在一些具体测试中,表现一般。不过好在我问了几个同期在测的朋友,他们反馈倒还算正常,可能是我手头这机器的问题。
全场景人像专项测试:一骑绝尘,没有对手
先说个结论:X80 Pro相对X70 Pro+的影像模组硬件并没有很大提升,基本都是权衡调整。但是X80 Pro重构了人像色彩体系,特别是在夜景人像和日间人像的肤色算法,虚化抠图算法上有巨大的进步。光凭这两点,足以让大多数X70 Pro+的用户有升级的冲动。下面分场景详细点评:


首先展示日间自然光线下多色彩环境中的人像表现。X80 Pro的人像成像风格相对X70 Pro+有巨大的改善,从冷艳白皮直接跨到自然肤色体系。而且丧心病狂的是,vivo能在几乎所有的场景里坚决执行这个策略,并且把自然肤色保持的非常好。我的模特圆圆从X60 Pro+一直拍到X80 Pro,她的评价非常有代表性:“X80 Pro是我见过肤色表现最好的手机,就是当前外拍圈子里最喜欢的自然暖色基调,这是当前圈子里公认的高级色。”在蔡司自然色彩体系的加持下,这两张自然光人像所有的色彩都非常精确,无论是米色的旗袍,手上的特调饮料,背后的琉璃瓦,绿色的植物,都忠实还原了当时的原貌。这次评测,我设下了一个陷阱,特意为模特选了两顶丝网小帽子,这是手机人像模式几乎百分之百翻车的陷阱。X80 Pro在焦外抠图上也不是没犯错过,但错误率相对X70 Pro+和其他手机都大大减少。


人像模式焦外细节专项样张。其他厂家我不评论,就vivo自己来说,X80 Pro是犯错率最低的产品。丝网小帽子,睫毛边缘,头发的边缘,和背景中衣架的重叠处,X80 pro表现是那么稳健和精确。不过还是那句话,X80 Pro并不是没出错过,只是概率相对前几代产品,甚至是X Note都极大减少了。


经常有人说,拍好看的样张,你需要妹子好看,你还需要一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快门背后的脑子。而X80 Pro偏偏不信这个邪。相对初代X60蔡司影像手机甚至更早的产品线,vivo确实没把场景体验的门槛降低。用X60 Pro+拍人像确实需要点技术,而到了X80 Pro,这个门槛基本不存在了,用圆圆的话来说,这玩意的出片率高的离谱,基本怎么拍怎么有。这两张室外自然光样张,使用了蔡司Biotar风格。该风格最早出现在X60 Pro+上,去年我说效果不够自然而且会出错。到了X80 Pro,这种风格越发自然且出错率很低。之前vivo的人像模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前景人像和背景焦外的割裂感,简单点说就是像把人PS到一张虚化背景中,非常假。这个问题从X30到X70一直存在,甚至X70 Pro+的早期固件更严重。X80 Pro针对透视关系做了大量的调校,把这个现象尽可能减轻。右侧这张蔡司Biotar样张要比早期的透视关系自然很多,画面也更舒服。模特脚下的路面和背景的梧桐树,看上去是存在远近关系的,而不是一块平面。左侧的样张,焦点在模特面部,前景的车辆后视镜和后端的车辆B柱,都体现出了很好的远近透视感,和相机成像是一致的。难能可贵的是,圆圆戴的丝网小帽子,并没有因为大光圈人像模式就和黑色的座椅头枕糊成一片,边缘清晰锐利。


宋美龄公馆室内较暗光线人像样张。实际大家可以比对一下和上面室外人像的肤色与红色旗袍的色彩表现,可以发现惊人的一致性。这就是我说的vivo在有限硬件迭代的基础上,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将蔡司色彩体系的基本逻辑稳固下来,并且在所有场景里有一个稳定表达。在这两张样片中,前后透视的控制依旧非常好,根据对焦点的不同,楼梯扶手显示不同的景深状态。模特身上的衣服和头饰细节表现也非常好,丝网基本没有出现翻车状况,这十分困难。


逆光人像表现依旧很好,前后景深的维持非常自然准确。边缘细节没有翻车错误,在暖色阳光和暖色窗帘加持下,肤色尽可能的维持住基本风格,没有出戏。这两张圆圆十分喜欢,她的评价是:“从未见过手机能在如此复杂的逆光下拍出肤色如此自然的人像照片。”


宋美龄公馆凯歌堂,是个照度相对比较低的的房间,不同取景角度,光线对曝光的影响较大。我个人更喜欢左侧这张略显不足的曝光,很有质感。右侧曝光量略大,而且也出现了丝网虚化的小错误。


X80 Pro新增了一个非常牛逼的蔡司风格:蔡司Cinematic,我习惯叫蔡司电影风格。该风格允许创作者按照2.39:1拍摄照片或者视频,默认人像镜头,也可以切换到1X的主摄拍摄。该风格特别适合拍摄大纵深,大场景,和风格化的样张或者视频,视觉冲击力很强,很讨好眼球。


值得一提的是,Cinematic风格有一个拉丝旋光开关,打开开关之后,画面会呈现蓝色的辉光,不过这玩意不适合所有的场景,我拍了很多张,选了一张还算比较协调的展示给大家。


从参数上,X80 Pro的潜望镜还不如X70 Pro+的潜望镜,但长焦人像样张展示,vivo用新的色彩体系补偿了相关的不足。我和圆圆都认为X80 Pro的长焦人像比X70 Pro+更好看。


接下来,到了展示vivo独门绝技的时刻了:极复杂灯光背景下的夜景人像和极低照度下的夜景人像。在这种场景里,所有的手机在X80 Pro面前都那么弱。这两张复杂光线背景下的人像样张,对比前面那些自然光的照片,我们会发现模特的肤色,旗袍的颜色,唇彩颜色,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上。这两天反复有人问我,是不是给模特打光了。搞严肃评测怎么可能打光呢?极高成功率的色彩表现、肤色算法、噪点控制和Biotar光晕,让这两张夜景人像呈现出自然唯美的效果。这种夜景到此一游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所以这种控制力和表现力,对消费者来说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视觉几乎全黑环境下的人像样张,X70 Pro+的F1.6 IMX663表现强悍,一点不怂X80 Pro的微云台IMX663。两者区别不是太大,但是在色彩上X80 Pro更自然一些,模特自己也认为X80 Pro的照片更好。另外多说一句,这是一颗50mm中焦镜的成像,不是那些动辄1/1.28英寸大底的照片,而其实在这个场景里,多大的底都没啥用,最多靠高感光照亮画面,但是透视层次感是没有的。在这种极限场景下,我们都不用去分析什么噪点,只需要看模特白色丝网帽子的边缘,头发的边缘以及肤色,就知道做到这点有多困难。


谈完了人像,接下来看看其他标准场景的效果。这是X80 Pro GNV主摄的两种色彩风格对比。对饱和度的离谱,我骂了一年了吧,这次AI调色总算没那么夸张了,在精准的蔡司自然色面前,AI色彩表现还不错。



大概是X80 Pro影像体系里槽点最多的镜头:800万像素潜望镜。分别是5X、10X和20X数码变焦。5X和10X维持的还不错,20X差了不少。其实这颗潜望镜可用性还是有的,要不我之前也不会在飞机上拍那么多照片了。


标准夜景样张,其他机型的同款照片可以翻翻我的文章。很多用户都觉得X70 Pro+的夜景照片天空泛蓝,这次拉回来了一点,但还是存在。不过这不重要,倒是我觉得X80 Pro的天空纯净度不太够,涂抹感明显,相对FindX5 Pro有明显的差距,希望尽快改进(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改进的)


和X70 Pro+一样,X80 Pro的前置自拍属于高水平但不够顶级的水平,主要体现在质感不够,画面比较平淡,但好在色彩维持的依旧不错,肤色和后置人像基本没什么区别。但是,和S12 Pro那堪比主摄的自拍比,差距很大。


现在高端产品线都流行自研ISP和NPU,从实战角度确实非常有用,而且骁龙8G1做不到的实时预览,V1+表现极其好。在这种极夜环境里做到了精确的所见即所得。取景器里啥样,拍出来就啥样,计算非常精准。


最后来一组我的保留节目,逆光下的纹理测试:拥有V1+芯片的X80 Pro和前影像旗舰-带V1芯片的X70 Pro+比较时,我们可以看到有如下几个不同:
两者都表现出了近似的高光抑制能力,但X80 Pro还是略胜一筹,可以看到高亮灯泡的边缘过渡还是更平滑且灯具底部黑色饰面板轮廓的硬边现象也更轻微,灯罩后方的木板(光线充足区域)的涂抹也更轻微一些,仔细看可以发现更有立体感的光影表达。Find X5 Pro的高亮抑制能力出色,涂抹最轻微,反差维持也很出色但“光晕断层”还是短板,有些遗憾。iPhone13 Pro Max的炫光、鬼影、涂抹细节就不说了。较暗区域的涂抹Find X5 Pro最轻微,代价是有轻微的颗粒感,X80 Pro的涂抹力度与细节表达均介于Find X5 Pro和X70 Pro+之间,是目前观感平衡最好的案例,iPhone依旧垫底,模糊和噪点都沾了。
总结一下X80 Pro这套影像解决方案的亮点和槽点:
1. 重构的人像色彩体系,将优势拉满,手机人像摄影,唯有蓝厂一家。
2. 人像肤色在几乎所有的场景里,无论是自然光线,室内光线,逆光,夜景复杂光线还是极夜,都能维持一个风格水平,而且是自然暖色,这非常困难。
3. 边缘成像和焦外散景的算法有了巨大提高,说成是质变也不夸张。X80 Pro的焦外出错率相对前几代大大降低,甚至在极夜环境下也能稳定计算。
4. V1+的所见即所得十分精确,有助于创作者出片。
5. 蔡司Cinematic特效堪称人像之最美乐章,适合大场景,大纵深拍摄。
6. 标准AI模式色彩更趋向于自然色体系,必须好评。
槽点:
1. 在微云台的使用和选型上反映了蓝厂的纠结和矛盾,而且用于人像镜头实际加成有限,我还是希望加大人像镜头的光圈值或者底面积。
2. GNV和GN1之间的硬件差距不明显,还需要优化。
深度评论:埋头种因,蓝厂人像摄影这三年
2022年是我观察,研究和陪伴蓝厂的第六个年头,也是蓝厂专注在人像领域的第三个年头。大家知道这三年来发生了多少变化?我贴三组样张,从X30 Pro到X80 Pro:


这是我用X30 Pro在加州山景城谷歌总部,和用X50 Pro+在抚仙湖拍的人像样张,镜头都是GD1。在没有蔡司帮忙重塑色彩体系的年代里,这两代风格差距非常大。X30 Pro的色彩风格呈明艳多彩,但是对肤色,边缘成像,降噪控制,焦外透视关系基本没有考虑。X30 Pro拍出的人像什么肤色的都可能有,不同的光线下,画面颜色也不一样。焦外透视关系很初级,很多时候就是人物PS在背景上。而到了X50 Pro+就好很多,同样的模组,色彩自然了很多,虚化的透视也自然了很多。


X60系列是蔡司介入开发的第一款产品,这一代GD1的优化终于到了可用性非常高的水准,相应的:透视关系、色彩风格也都有了成型的体系。不过人像肤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在不同情境下的肤色表现还是有差异,冷白皮肤色是本阶段vivo的心头所好,一直延续到X70时代。


如果把大量的X70 Pro+和X80 Pro人像样张放在一起,轻易可以看到人像色彩体系上的区别。很多老法师看了X80 Pro样张之后竟然问我:vivo这是直接和佳能合资了吗?为什么那么像佳能的色调。而用圆圆的话来说:“X80 Pro在人像色彩和轮廓上比X70更有质感,特别是面庞边缘的立体感的塑造,是手机领域其他产品不具备的特点。”
vivo现在有个理念:埋头种因。意思就是不去无脑追逐市场热点,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埋头种因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但是抗拒市场的风口诱惑,在大家天天追求底大一级压死人,追求夜景拍摄,追求自拍噱头的年代里,认准一条路默默耕耘,用三四年的时间小有所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从目前看,vivo至少做到了自然色彩体系独步天下,人像摄影独步天下,自然人像自拍独步天下,在这三个手机影像的关键领域,我们甚至连一个有点能力的挑战者都找不到,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当然,手机摄影不止这点范畴,风光摄影,纪实摄影,人文摄影这都是值得厂家们去探索的领域。以手机这么点硬件发挥空间,能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做到最好,就已经非常不容易,2022年的vivo至少在这三个领域,都做到了找不到对手,这太难了。我不止一次和其他竞品说:大家和vivo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就像当年大家绝望地看着华为的领先度,未来在色彩和人像领域,vivo同样令业界绝望,这种差距,不是硬件参数能弥补的,也弥补不了。
回到X80系列,其实它的硬件参数没那么吸引人,而且目前行业确实也拿不出什么过于吸引人的硬件参数了。但是它在色彩体系,人像肤色,全场景适应性,夜景人像上的卓越能力,让我们对vivo长期坚持的方向有了深刻认识。这种壁垒,不是独家定制一颗大底,花几个月时间抓紧适配就能赶得上的。华为和苹果的成功,在于长期的垂直整合和本体系内的连续迭代,而不是整天卖弄花里胡哨的参数和配置。vivo在三年前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坚持下来了,目前的成果确实是短期内竞争对手无可匹敌的,这才是方向对了。
回到手机本身,X80 Pro是当前硬件技术无法实质突破大环境里vivo勉力能拿出来的最好方案之一。但这不代表它没有问题,至少我手头这台机器的性能释放不是太好而且发热还很大,但愿这不是普遍现象。此外,骁龙8G1典型旗舰机的续航普遍一般,X80 Pro的续航只能说凑合用,谈不上优秀。对我个人来说,身边要有一台顶尖水准的影像手机,所以我没得选,只能是这个。最后提一嘴X80标准版,这是vivo在普通版本上升配幅度最大的一次,天玑9000+V1 Plus+IMX866,成为X系列突破份额的主力产品。这一代对vivo很重要,毕竟X系列的销量很久没有大突破了,希望X80系列带给我们惊喜吧。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评价 4 月 25 日发布的 vivo X80 系列?有什么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