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笨小孩》中景浩只通过人工拆手机零件,最后通过质检 ...
并且都是新手。-----------------------------
【剧情回顾】
一部春节档电影,由文牧野执导,易洋千玺主演的《奇迹·笨小孩》,从口碑和票房都获得不错成绩。
电影还原2013年深圳底层打工人的生活背景,故事主人公景浩(由易洋千玺饰演)带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妹妹,相依为命。
为了给妹妹在两年内筹得50万的巨额手术费,景浩孤注一掷投下全部身家,弄到一批山寨手机,本想大赚一笔,但却遭到冲击,国家相关部门着手严查翻新机和山寨机。
为扭转局面,景浩通过拆解手机零件,与大公司合作,实现共赢。经过一番周折,最终建立合作关系,但对方开出苛刻条件,无定金,出品合格率必须达到85%以上。
赌上全部身家的景浩,如何绝地求生呢?
景浩拉来了养老院护工梁永诚(由田雨饰),变卖仅有财产,租场地、招兵买马,招来一批打死也找不着工作的各色“问题员工”:
ü 1#人物:深圳打工多年听力受损的单亲妈妈—汪春梅
汪春梅
ü 2#人物:有过牢狱经历的“忧郁拳王”——张龙豪
ü 3#和4#人物:天天泡网吧的“躺平青年”——张超和刘恒志
张超
刘恒志
ü 5#人物:腿脚残疾的“退伍大爷”——钟大爷
钟大爷
正是这样一群挣扎于生活底层的打工人,加入”好景工厂“后,在景浩的带领下,经历种种困难,竟创造了奇迹。
那为什么这样一批问题员工,在HR眼里,几乎连简历都无法通过,最后在景浩带领下,却一同创造了奇迹,成为人生赢家呢?
从培训人视觉,分析其中逻辑。
(一)目标明确可视化
只要在4个月,产品合格率达到85%,就可赚取80万。所有员工从加入景浩团队第1天起,已明确来这里,可不是仅拿一点微薄工资,而是以团队合伙人身份加入。
合伙人不是普通的打工者,所有人都成为命运共同体。再普通的人,也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也就出现了,后来景浩因手指骨折,无法继续通过兼职高空作业员,支付底薪工资时,每位成员不是逃脱,而是选择留下,与景浩共同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走完最后1公里。
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可视化,员工角色担当,这就是“目标激励”。
近年来,因适龄人群生育意愿低,老龄化人口日趋明显,劳动力用工急剧短缺,很多企业出现招工难,留人难等诸多问题。
试想每位员工仅拿一份工资,在哪里不能做,员工自然忠诚度低。把每位成员当成合伙人,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可视化短期目标,换谁不会拿出最大工作热情,拼尽全力也要完成。
只有将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紧紧捆绑,才能实现共赢!
目标激励也要科学使用,这里有几个注意点:
① 激励目标周期不宜太长。太长会消耗激情,时间一长,自然会懈怠,缺乏可持续动力。如:景浩仅设定了4个月的时间。4个月一般是试用期长度,这个时间段,员工对工作还是保持足够新鲜感的。
② 激励目标要尽可能量化。可以用明确的产量、销售额等,景浩直接明确成赚钱的目标,这更具激励性。
(二)再工作机会被认可
奇迹团队每位成员都生活在深圳底层,属于一群”死找不着工作“的社会边缘人物,他们不被尊重,不被认可,或躺平,或挣扎,或封闭,而以合伙人身份加入,这本身就是给每位一次命运翻盘的机会。
即使工作场所简陋,起初工资微薄,而这样的工作机会,相对当时他们的囧境,实属不
易,这就是“工作激励”。
给员工一个难能可贵的从业机会,或给予其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他们定会使命感爆棚,全力以赴。而景浩正是雇佣了拥有这样一种心态的人。
(三)积极为员工解决问题
现在常说“领导力”,领导力说起来抽象,如果具象化,可以是“一句关怀员工的话,一个肯定认可的眼神,一种犯错后包容的态度,一种不以员工问题仅为个人问题的人文关怀……”。
景浩在工作现场,发现一群小混混纠缠汪春梅,强迫她签字撤销对黑心老板的起诉,汪春梅执意不肯,反而混混动手给了她一个巴掌,助听器摔落在地,这可不是单用钱买来的,而是自己儿子每天省下早饭钱买的,里面凝聚了儿子对妈妈的爱,也是汪春梅与外界嫁起的一座沟通桥梁,愤怒的情绪燃燃激发!
所有场景被旁边的景浩团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景浩一脚飞踹,大家看厂长动手了,来了一场大战。
如果换成别的领导,认为汪春梅在工作时间,因个人原因引来一帮混混,扰乱工作秩序,以秉公办事的态度,扣除汪春梅工资,那会换来什么结果呢?
积极为员工解决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唤醒团队凝聚力,这就是“领导激励”。
(四)保姆式的培训辅导
景浩招募这样一批无经验新手,每一位员工都采取一对一保姆式辅导。
尤其对有听力障碍的汪春梅,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比常人高出几倍的音量,高频率地指导。
而面对有前科的“忧郁拳王”张龙豪,对他培训辅导同样面临极大挑战,要充分考虑他的情绪,以免生出事端。
景浩的培训模式,可视作“OJT”早期雏形。“OJT”即英文单词“On Job Training”的缩写,译为“在岗辅导”。
“在岗辅导”实践于日本丰田精益生产,是指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在上司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对一有计划地培养特定员工特定工作技能的培训过程。
OJT培训按4步走:
Ø STEP1:学习准备
告诉被辅导者做何种工作,有可视化操作规程。
景浩在培训前,已经亲手实操,出手机拆解教程,制作工作手册。
景浩亲自实操出手机拆解教程
每份工作手册非只挂在嘴上,还张贴在每位员工工作台前,工作目标实现可视化。
Ø STEP2:转授工作
将培训的工作内容分解,按步骤一步一步的讲给他听,做给他看,强调要点,并告诉他注意事项,转授要清楚耐心完整,不要超过他的理解能力。
Ø STEP3:员工试做
让他试做,重点是要有人监督,帮助他改正错误。并请他一边试做,一边说步骤和注意事项。
景浩指导“忧郁拳王”张龙豪时,一直在旁监督,指出错误。及时注意他的微表情变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
Ø STEP4:及时考核
请被指导人开始工作,常常检查,鼓励发问,逐渐减少指导,直至无人指导无人监督。必要时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就是操作内容。
后来景浩因拖欠厂房租金,场地被回收,正是这种扎实的培训功底,大家才能把活带到家里保质保量完成。
一对一耐心指导每位新人,既传授技能又充分尊重员工,这就是“培训激励”。
目标激励、工作激励、领导激励和培训激励,四种激励方式组合拳,景浩竟带着一群“死找不着工作”的人,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好景小厂”逐渐壮大,6年后荣升为“好景通讯公司”,打造了一条绿色产业链。每位成员由此命运逆袭,谱写了生命的奇迹乐章。
END
生命的奇迹,你也可以,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介绍:木蓝微课创始人张木蓝。企业培训深耕11年,内容创业3年有余。《教您轻松玩转微课》、《从内训师到微课开发师的6项能力修炼》和《基于情境的MG动画微课设计与开发》的版权课程持有人。在视频号、抖音号、知乎、西瓜视频、喜马拉雅FM、荔枝微课、商业新知网都有个人账号。
&训后提问:
景浩白天要高空作业,以维继厂内日常开销。那他指导员工,如果后续大家忘记怎么办?如何帮助他们强化记忆呢?
&木蓝微课支招:
影视作品没有具体展开。还原2013年深圳工作现场场景,没有移动端学习,没有现场指导师傅,如何确保产品合格率呢?
如果推至现在,即可推行“现场实操微课”的方式。所有操作规程,生成短视频微课,用二维码形式扫码即可,一边观看一边操作,效率倍增。
木蓝微课也推出相关系列课程,有兴趣私聊。
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奇迹·笨小孩》景浩4个月狂赚80个亿, 培训人视角解读运用了什么逻辑? 手机结构工程师,这个话题是我本行了。先说结论:现实中难度很高,基本无法实现。
楼上有从商业角度回答的,看了一下说得很切实际。但如果抛开商业背景,从技术角度来看呢,依然也是很难实现的。
-------------业余时间写回答好累,看在我不打广告的份上点个赞同再走吧各位 ----------------
作为手机结构工程师,每一次试产拆装手机不说几百次也有几十次,自诩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发言权。
先说最简单的拆机:将手机加热,使得手机电池盖和屏幕上面的胶水受热失去粘性,用吸盘提起屏幕,拧开螺丝后就可以把零件全部都取出来。新手差不多可以拆到这个程度:
网图
再说装机:
假如用现成的主板和小板(什么是主板和小板、以及后文提到的中框,可自行搜索)来组装手机,难度不大。但假如要对主板上的零件动手脚还能通过质检,那基本不可能。
在这里容我解释一下装机的步骤:
首先用压屏机将中框和屏幕通过胶水粘在一块,得到一个我们行话叫“半模”(中框和屏幕的结合体)的东西。
然后再往半模里面塞东西:装前摄、装主板、装后摄、装电池等等,这些组装步骤全部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且工人们的经验基本只有几个月到一年不等。装好相关零件之后锁上螺丝,通过机器将电池盖粘到手机上,组装就完成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组装手机基本就是个中级乐高的难度,这也就是手机维修店遍地的原因。
但是假如如电影里的场景,由新手操作,对主、小板上的零件动手脚,想通过质检那不说100%不可能,也得说99%。
网上随便找的Mi2主板图,来源见水印
主板上这么多小零件,cpu、wifi、电容等全部都是靠焊接固定在主板上。这种焊接过程叫做SMT,而因为这些零件的焊接工艺过于精细和复杂,一套SMT的机器价格高达上千万。以CPU焊接为例,一个指甲盖大的东西上分布着上千个锡球,每一个焊接的锡球都不能出现失误。而像CPU还只是主板上的一个零件,这么多零件的高难度焊接,全部通过质检,这个几乎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只能通过机器才能保证良品率。
如果人工真的能完成,那至少也要具备三个条件①熟练工②足够的零件,在良品率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百里挑一个好的③超长的制作时间。这三样电影中的景浩一个也不具备,通过质检的结果只能存在于电影艺术世界里了。 因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无法武断地下结论。但是新手拆机难度系数肯定是非常大的,光是拆机流程就需要很长时间熟悉,从理论到实操起码需要很长时间得培训才能达到质检合格。不过,《奇迹.笨小孩》仅仅是一部时长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其中拆机的难度可能只能透过一些镜头部分展示给观影者。
但是不能否认,每一个景浩熬过的夜,每一个景浩背下来的流程,每一个景浩培训上岗的工友,都是拆机零件通过质检的必要条件。对于,现实生活中能否实现,我只能回答你: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到知道和做到的鸿沟,实现目标的第一步是敢想,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就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去实践。至于能否实现,做完即会有标准答案。 先说结论:无法实现
刚看完,深有感触,想想还是来回答一下吧,估计这个题能答的不多,因为我亲身体验过电影里景浩做的事。
电影里背景是2013年前后?记不太清。答主90后,参与项目是2020年,差了7年,所以情况肯定有些不同,手机码字,仅供参考。
两年前参与项目的时候也是个小屁孩。因为一个机会参与了BYD和滴滴的D1网约车供应链,负责一个非生产性物料的开发和供应角色,我们也是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进入这两家巨头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件特别漫长和复杂的事,光对公司过往项目的尽调,资质,专利拥有情况,注册资本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需要缴纳押金,这些事情是绝不可能在景浩没有任何主体的情况下可以在4个月内完成的。
另外一点,做一个可以被随时替代的无壁垒供应商,没有定金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更何况这种不对等的2B业务都有着最少一年的账期和万恶的承兑汇票机制。更别说是手机零件这种生产性物料了,特别还是回收物料,基本上你的利润点会被对方采购和财务分析的入木三分,在良品率99%的前提下,最后给你保留让你不死的点。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导致你的亏损,更别提影片中出现的台风,盗窃,培训新工人翻车的情况。基本上这种新的小作坊供应商进去都是陪跑的,混个背书就完事了,想赚钱不可能。
答主这几年也见过不少百亿级的大佬,想接近倒是不难,但是在片尾带着一群老葱团队进赵总办公室的时候就显得特别业余和没必要,因为在圈子里,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事成不成有时候不取决于你努不努力,有没有眼光,踩没踩上时代的脉搏,而取决于做事情的人,基本上这种团队阵容会立刻被刷掉,因为团队决定了老板能带公司跑多远,总不能做完这单没下单了吧。其实电影的结尾中已经能够看到,除了最开始的梁叔,其他人都已经不在团队了,梁叔也仅仅是个人事主任的职位,不难看出编剧深刻的理解到随着公司的发展,影片中东拼西凑的创始团队成员自身的素质难以满足公司的飞速发展,当你的能力赶不上公司发展的时候,被淘汰已是必然。除非赵总已经功成名就,晚年没事干打算亲自孵化景浩的团队。(团队里的三和大神“日结一天,可以玩三天”的梗也是神来之笔)
公司的基业和江山都是赵总打下来的,出现给绿色通道这种事少之又少,因为能做到这么大的公司,都是靠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流程跑出来的,而绕过所有流程直接通过赵总顺利成为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就很扯,一个脑子正常的老板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除非你是赵总遗失多年的儿子(狗头)。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手机零件回收产业在电影的背景时代中也是一个新的赛道,所以赵总花小钱试错的行为也不一定不会存在。而且赵总的鸡蛋一定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肯定会多个团队一起推进,最终赢的人才会笑到最后。
所以说电影源自生活,但又不完全源自生活,毕竟像电影里景浩这样背负如此生活重担的创业者并不是特别多,还是那句话:“一定没你想的那么好,但也没你想的那么差。”
这个电影在商业的深度上并不高,但是把它当故事片来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尤其是深圳的各种城中村和高楼林立的对比,看的时候我很有共情,以至于朋友跑来问我哭了没哈哈哈。
让更多人知道深圳是个造梦的地方也挺好,因为我觉得深圳真能造梦。 不要小看华强北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煎蛋网无聊图,原图作者
@英国那些事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