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VS 行万里路
1.在通讯便捷、信息爆炸、VR盛行的今天,为何还要行万里路呢?
首先,切身的经历才能刻骨铭心,理论通过实践检验核实才能内化于心。天底下,总有些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语言名状阐释,只能通过具体手脚和实践,这就是动手操作类知识。手脚和实践成事了,不过脑子都可以。
如骑自行车,可能之前需要自行车的构造和平衡等知识,目的是为了上手上路。但,一旦可以平衡着骑行,那些平衡的知识和构造只有在非常特殊——如教其他菜鸟——才会掰开揉碎进行重拾。一旦有了这种平衡,哪怕一年半载地不骑,人也会有肌肉记忆,重拾很容易。但如学骑自行车只停留在纸笔,抽象至极,永远是又忘得快还没用。
好像学习这些知识就是为了遗忘似的。
其次,世界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和观点,都有产生的特殊地点和时期,谁都无法保证直至今日或未来是否适用。“悖论”的产生,多半源于忽略对产生和应用的语境。于是批判、推敲、核实、检验,永远在路上。
如”存在本身到底合不合理“。黑格尔说是合理的,可生活中太多的经历又告诉我们合理中的不合理,那么黑格尔错了吗?完全不是。他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事出必有因,许多的不解都是源于不知;用”偶然“一语带过、搪塞敷衍。如学生上学迟到,这是一种存在。如果继承黑格尔的精神,老师该是本着耐心去客观了解学生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事出有因,学生也许真有难言之隐,如路上塞车、身体抱恙、家里有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得到宽慰而更加感谢教师的善解人意。但是,不是说事出有因就可万般纵容迟到,别人的容忍并不是自己放纵的资本。故,迟到这种存在又是不合理的,否则何谈努力、诚信与效率?理解的心态和行为值得赞颂,而被理解的事情并非都值得推广。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不胜枚举。如人犯错也许有难言之隐,但一般不鼓励主动犯错。发脾气也许是人太压抑,或对方真的冒犯到人了,或是人避险自卫的本能;可倘若鼓励发火,动不动就火冒三丈,于己伤身,于人伤情,害人害己,就要不得了。
最后,如人人都只顾及“读万卷书”,那么万卷书中的知识或信息背后那群“行万里路”的人也会不复存在。特别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城乡面貌,如没有形象生动地用相片写真,千言万语都难以精确和诉尽。那么,拍摄之人必须到实际的地方才是。
我们从小从学校课堂接受的教育都是间接经验,即二手的、由前任搜集归纳整理后的知识。那是因为孩童时代的仓促、地狭人稠的国情和相伴相随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决定了教育的高密度:必须在较短时间内习得较多的知识。生活就是一副天平,一边越高,一边必然越低。大量间接经验会直接削减直接经验的获取时间和精力。而随着人走出学校立足社会,这些间接经验就会经过不断的实践检验,不断得到求证核实,逐渐转换为直接经验。这样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换,最好时时刻刻进行,好比是换着口味菜品吃饭。不然人一日三餐都吃一样,长此以往就会营养不良。
2.
但是——也总有一天到晚逢人宣扬所谓读书无用之人,那么不妨尝尝无知的代价。本人对这种偏执狂也已“仁至义尽”。他们普遍堕入了“幸存者偏差”的陷阱,即忽略读书不成功及不读书不成功的比例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只把不读书就成功的当作全貌。当然,大部分人都晓得也信服知识的力量。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对于前者,寒窗十年后蟾宫折桂咸鱼翻身的大有所在,这些都是守护心烛的故事,知名高校也让这些寒门弟子的声音传遍千万家。就在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张薇有机会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曾经清华助她扶摇直上,她也投桃报李,推研成功以后,她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清华新闻网,“坚持与担当——在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2019年7月7日,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8/2019/20190707)。不过,论文中可不能随心所欲地就说“学习就是好”。相反地,要引用一定的学言学语进行论证,方可体现学术的严谨正式和言之有据。这让我不时回忆起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王佐良 译,收录在搜狐,“「朗诵」培根《论读书》| 央视路一鸣”,http://www.sohu.com/a/325380412_676908)想必大家都看懂了培根最后落笔的“特效药”,不外指“读书”二字。在大学期间,本人早已察觉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过再次提醒:此读书非彼读书,非被动地、功利地、为考试服务地学,而是“逆转应试教育给我们的一切迫害”的自由之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很对!但是没有理论正确指导的实践只能算是无头苍蝇乱打乱撞。一趟人生区区不过几十年,想实践所有书本的知识简直天方夜谭。故然,一个人的绝大部分经验也应算在间接二手经验里,即为看来的、听来的、学来的、悟出来的或推出来的。哪怕一天入一行持续三百六十次还不如入一行三百六十个一天来得更有客观的经验。这在无形中规定我们要养成开卷的良好习惯。阅读就是打开心扉接受古人的熏陶,尊听他们的教诲,避免重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覆辙。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能重来,相信“成功人士”的标签人手一个。要像比尔·盖茨那般功成名就咋办?你若要想获得第一手经验就先进入哈佛深造,接着中途退学创立如同微软那样的IT巨头。坐上CEO的宝座后,率领成千上万号人马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期间还不断做慈善事业。可惜
一来自己不是1955年出生,二来不是美国公民,三来完全不可与盖茨的人生节点无缝对接,四来世界上只有一个盖茨。
成功决不可复制,但凡一心想成功的人都想借鉴,而自己又没有能力更没有现实基础去走他的路,甚至有人走到一半感觉不是自己要的,或者不全是自己要的,有的全都不要了,有的走三段要两段,自己各取所需就好。众口难调,就连比尔盖茨本人也无法回到过去给他们回放自己的所有,而他杜撰有关成功学的书籍供我们阅读学习,这是最经济实惠也是有且仅唯一的途径。正因为有了书本,我们有了精读、泛读、略读、不读的选择余地。所以阅读是实践不全的替补,是实践前夕的理论充实,充实充实——就应该充满期待而万分实在。
先有了“读万卷书”,才能让“行万里路”更有针对性、更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因为带着知识,实践环节只是知识的“检验”环节。就好比学生预习后,带着明确问题与目的去听新课一样。然而,毫无理论,先是上手,就如无头苍蝇经过百转千回甚至磕得头破血流才找到了出去的方向。课前不预习听新课,老师再怎么循循善诱、教学有方,还是被老师带着走。要么整节课全神贯注,要么六神无主,简直一“事倍功半”。
3.
倚老卖老,绝对可笑。活得长,绝对不跟阅历深划等号。薛宝钗曾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一语道破学问在处世中的四两拨千斤:
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曹雪芹著、无名氏 续,《红楼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第764页)这就能顺利打通许多问题需要的脑回路。有人年事已高,却拿不起鼠标、目不识“拉丁”,好不容易学会滑屏,却拿着智能手机只会拨键,成了被大浪淘沙滤过的细末。有人游山玩水,却走马观花,还是人家岁数小的或没走南闯北的人更了解前者路过地方的人文地理。有人要经历许多事情,才能勉强得出那么一个道理、领教一个教训,但还不能下不为例。有人经历一件事情,便能悟出许多道理,并且能用辩证统一、发展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马上改过自新。有人面对一个棘手问题,反应过激、手足无措、唉声叹气、另请高明,有人临危不乱、谈笑风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有的后者,都是知识助威与撑腰的作用。看看乔达摩·悉达多,既然没有走出印度一步,何以成佛——全知全能、大彻大悟的人?
如不信,再试举一例:哲学大师伊曼努尔·康德,一个出生入死都在柯尼斯堡小镇上,但是什么让他能成为揭开德国古典哲学序幕的巨人?
徐霞客历经四十年才完毕《徐霞客游记》,但别忘了他正是因为年幼好学、博览群书、求知若渴,才立志游历天下并坚持不懈。李时珍秀才“出道”,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本草纲目》几经易稿,四十年荏苒,以身试药的前夕。几百部先人著作的检视与对比下发现的漏洞百出、莫衷一是,让他决心通过行万里路去填补空白。可以说上面几位活出了人类几百甚至几千年的生活嘛?生死是任何哲学需以正视的论题,康德必有试水,释迦摩尼为此普渡众生。而且,宗教教义里关于死亡的阐论都是先人在世时的智慧结晶,他们没有游行到死亡国度,却还比那些驾鹤西去的人更居心坦荡、安之若素。《心经》里的“万物空性”又启迪了成千上万人的心智。
有人先以身试法,犯法后才知法,有人知法就先不犯法。
有人今天先被“亲戚”诈骗,明天又被“中奖”诈骗,后天再被“保健品”诈骗,大后天竟被“公检法”诈骗,屡骗屡悔,屡悔屡骗。有人防范意识牢记心底,以骗制骗,事发前已止损。
好多历史人物没有前车之鉴,犯了好多“前所未有”的错误,于是写下泪淋淋或血淋淋一般的教训给后人,而后人光读读书本历史,就能扬长避短,看到死后世界,也能体会生前。
你若能看懂繁体中文,就能回到1956年大陆地区推行汉字简化前的中国;要是能通读甲骨文,更是人称太祖,博物院都争先恐后聘要你。
这样,“代沟”得反着来:这是晚辈知道长辈的时代,但长辈却一问三不知。譬如说,本人所在的小县城曾经有一起破了十八年半年的抢劫强奸杀人案,可多数有一定年事的身边人只依稀记得自己被警察采集了指纹。但居然连最后犯罪嫌疑人何许人也都不知,更别说犯罪过程了(中国网,转载2003年1月7日人民网,“血腥历史尘封18年后刑警终于擒获盗窃、强奸真凶”,http://www.china.com.cn/chinese/law/257712.htm)。
4.
学习理论与知识,就是在给自己减免以身试法的成本、抄走萃取理论的捷径,就是在减少不必要的痛苦、扩张生命的经纬。双脚走不到的地方,可以头脑风暴;头脑都无法勾勒的远方,就用心灵品尝。麦家在《风声》里有一段引述。初次阅读便一往情深,因为那正是“读万卷书”给予年青一代最显著的财富与从内而外最实质的改变,更乃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潜质。
小伙子二十出头,却是有老人般的阅历和智慧。他天性也许是个温和的人,加之知书而达理,礼仪是足够得让人觉得多了。但在言及时下国人热忱的大日本军事谋略时,他之义愤令人判同两人。以他的年纪言,义愤常常只是一份热情,兴致所来,劈头盖脑,不讲究自圆其说,也不在乎自圆其说,也不胜任自圆其说。然坐在我面前的年轻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出乎于情,合乎于理。他读书之多令他巧舌如簧,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他辩才之雄如临讲坛,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只是,国人听了要唾骂他长了奴骨,失了大和之魂。他仿如生活于上古唐风时代,言之所及,无不洋溢出对华夏文明的向往和崇尚。而言下之意,又是丝丝相吻,声声入理。起码,在我听来是如此。真正是,我惊诧于他知识之广,思维之缜,见识之独!他驰骋于知与识间,智与慧上,思与想下,如同织网纺纱,有起有落,有藏有显;从起及落,融会贯通;由藏及显,神机妙用。如是,国人或许可以唾骂他,但断不能讥笑他。因为,他不仅有热情,更有理有据……(麦家,《风声》,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第321~322页)本人可以“以身试法”,证明时间虽定义了年龄,但相对于实际年龄,看起来有多少岁更为重要。可在此之上,还有一更重要的指向:自己感觉多少岁。还是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的差异:有人活了一生,但碌碌无为、自我中心,可能不及他人半世。有人历经数载,便把天下事一网打尽,历经几番春秋冬夏,便把人生全来行。还有人英年早逝,但宵衣旰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死重于泰山,其也永垂青史。对于第一者,其死亡就是在地球上的记录清零,就是如同动画《寻梦环游记》(Coco)里的台词“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对于第二者,比第一者大幅度延续了生命的长度,至少本人应是含笑九泉。对于第三者,或许没有第二者那般有生命的物理长度,但那只是对于个人而言,因为他延续了他人的生命长度。就高度,第三者定是秒杀;如果人类历史是一把长尺,他们就能在上面刻下专属的刻度,供后人敬仰。
~ 完 ~
~ 我是“金士比亚的悲喜剧”。欢迎有兴趣的你点赞关注收藏支持哦!~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