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452|回复: 1
收起左侧

如何进行市场分析?

[复制链接]

1456

主题

1499

帖子

5930

积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3-30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相信只要是产品经理都能理解市场分析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对市场了解越深,洞察的越深,才会让我们打得更准。
同时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很多思维是和营销思维是共通的,在我们了解市场、了解用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找到用户的痛点,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的形式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市场分析的时候,往往以为市场分析只是对整个市场进行分析而已,并没对市场分析本身有过思考,但其实在营销体系来说,市场分析也是有层次的。
那么,有如下两个问题,是全篇的想要探讨的:
1.市场分析,到底在“分析”什么?
2.它要怎么呈现市场分析的结果?

市场分析在“分析”什么?

也许看到这个问题,我们都可以随便说出一两句,比如我们要分析整个这个行业的前景、分析有没有什么政策因素啦等等。
仅知道市场分析要分析市场,并不知道具体要分析什么。
其实本人在过去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目前系统学习了一下营销的相关知识,才发现市场分析原来也有挺多门道的。
市场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四个维度
——“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分析”、“竞争者分析”、“目标用户分析”
这四个维度分析由大到小,逻辑是层层递进的!
首先,我们先整体清晰了解到当前市场的宏观环境,判断市场的大环境因素,其次分析行业的上下游,了解到目前我们所处的一个产业链情况,接着通过竞争者的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劣势,如何扬长避短,最后分析目标用户的整体情况,满足具体用户的需求。
对于每个阶段,我们都是有对应的模型工具,去帮助我们系统思考和分析整个内容。
只有知道了市场,我们的产品才有了支撑点,就连项目经理也要做商业论证,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owner,当然也要对商业论证一番,甚至重要度还挺高的。
市场分析的展示——模型工具
虽然我们知道要分析这些,但是应该如何结构化去展现这些内容呢?
对于此已经有高人总结了,在这里我简单举出常用的4个模型工具:
模型一:PEST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包括政治与政策、经济与行业、社会与消费者、科技与产品四个方向
模型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上下游、竞争者、新进者、替代者和自己
模型三:SWOT模型分析竞争对手和自己的优劣势、机会与挑战
模型四:用户画像模型分析目标用户的基本情况
这四个模型基本能对应上文提的,市场分析主要分析的是“宏观环境”“行业”“竞争者”“目标用户”四个维度的内容。
我相信有些人可能都听过上面说的分析工具,我这边进行一个简单的整合,结合一些简单要分析的场景去切入使用。
接下来我们简单看看模型的内容,具体的用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分析,因为懂了模型,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对应的数据进行填充即可。

模型一:PEST模型——分析宏观环境

简单来说:这个模型告诉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宏观环境是否适合我们做生意?

如何进行市场分析?-1.jpg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采用“在线教育”进行分析。
在政治上,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教育法的决定》,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在经济上,传统教育成本高,无法有效推广普及。
在技术上,直播、VR的出现。
在社会上,70/80后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
所以从整个宏观环境来看,在线教育是必然会快速发展的!

模型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

从名字出发,可以看出影响当前行业的的竞争主要有5种力量,包括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波特五力模型让我们分清楚当前行业的生存环境、机遇与风险,同时还能判断未来竞争者是谁。

如何进行市场分析?-2.jpg
找到5个力量对应的情况,我们可以快速找到行业的情况,目前我们的“敌人”是谁,未来我们的“敌人”又有可能是谁,从而可以快速定位下一步策略,充分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模型三:SWOT模型——分析自己和竞争者

我相信大家对SWOT非常熟悉了,这个模型主要帮助我们如何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机遇,从而打败对手。

如何进行市场分析?-3.jpg
从图中的四象限我们可以看出,在每个象限我们都能找到对应的破局点,甚至通过优势和机会的组合,营造我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让我们可以走的更快;同时清晰看出我们的弱势,我们可以如何改善和回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模型四:用户画像——分析目标用户

我们经历了上面一层又一层的分析,逐渐从大到小,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用户画像的分析模型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产品经理不了解自己的用户,那么这个产品经理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经理。
而用户画像则是将用户“可视化”,变成一个真实且可触摸的存在。
用户画像通常需要了解一个用户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家庭、职位等等,同时如果为了让这个“用户”更像一个人,我们还可以赋予它一个名称和头像。
甚至在我们再分析每个场景时,都有可能专门为了这个场景去营造一个新的用户画像,所以用户画像也是我们分析需求、场景的利器。
用户画像的内容可以和用户故事,体验地图相结合,他相当于我们做产品设计的起点,因为某个落地的产品一定是为了某一类的用户而存在的。
当然在普通的产品经理视觉来看,用户画像我认为比上述模型都要重要一点,因为很多时候进入一家公司,大概率是无法对公司的大方向去把控的,我们能做的大部分还是从用户出发,再回到用户中去,毕竟打工人嘛,当然做到合伙人的高级产品经理不在此列。
了解了上面的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市场分析了~在每个阶段使用对应的模型,而不是莫名其妙乱用一通。
最后还想说多一句,本人听过市面上一部分的课程,有些也讲“市场分析”,他们总能把一个模型讲的无比复杂,听的人云里雾里的;前人把最核心的精华浓缩在一个简单的模型里面,为的就是让人能够简单易用,但是为了营造课程的“牛X”感,总是绕来绕去不说核心,真的都是生意~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2

帖子

1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3-30 10: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传一句话[赞]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2-20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