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开启左侧

iPad-从纯粹到混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3 04: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决定再买一台iPad,这次要真正将它当成一台iPad使用。

iPad-从纯粹到混沌-1.jpg

搭载妙控键盘的iPad Pro

今天我所使用的iPad,并不是我过去曾渴望的iPad。它更强,更灵活,也更混沌。在iPad系统和形态变化的过程中,我的使用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子的比喻

从初中开始,我就喜欢买本子。各种尺寸,样式,封面,思考哪一种格线用起来是最舒服的,哪一种尺寸比较精致又能兼顾实用性。但是我的这些思考,似乎仅限于买本子的时候。买来的本子从来不知道分门别类进行记录,有时候我觉得或许点格笔记本更适合语文,有时候又觉得原来的数学笔记本太小了。造成的结果是想用哪本本子就用那本本子。
书架上堆了很多没用的本子,却很少复习。也几乎没有把本子用完的情况,确实是差生文具多的典范。那时候我还有这样一种想法,本子不应该靠学科分门别类,而应该混合多种学科,反正都是要学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我只有一本本子,数学题看累了的时候刚好能看语文,语文看累了看英语,英语看累了看物理,不想学习的时候在上面写点小说增加灵感,根本不用好几本本子倒来倒去的。何况,一个人哪有那么多要记录的东西呢?
这样做的结果是,我所有的本子都是一团混沌。我几乎从来都不会想要重新翻开它们,有人找我借笔记,都会震惊于其内容的杂乱无章,排版的随心所欲,甚至我自己都根本找不到想找的东西。
后来我迷上了活页笔记本,虽然这种笔记本比一般线订的笔记本要厚很多,但是根据活页的内容,可以随意的编排自己想要的信息,原本毫无条理的内容不就可以变得井井有条了吗?
可我又一次想错了,对笔记进行整理和检索的过程是 如此累人,更多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一页笔记应该放在哪里,是按照上课的时间顺序呢,还是按照课本上的顺序呢?难道没有一种能将所有事物自然的进行收纳归类的方式吗?
2016年,我第一次在苹果体验店里体验到了iPad Pro,用Apple pencil在屏幕上画画的时候感觉简直像是在做梦。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完美的本子,那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形态吗?

iPad-从纯粹到混沌-2.jpg

iPad Pro 2017

我玩着iPad上面的goodnotes,看到本子可以有各种模板和颜色,内心充满了期待。
可那时候我已经配了电脑,配了数位板,换了新手机,实在不想再从家里要钱。
但是我那时候就坚决认为,如果我有一台iPad Pro,我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的变化。它看我看来不是一个平板,而是一个无限的图书馆、一本无限的图册、一堆用不完的本子、一个理想化的知识整理和归纳的呈现形态。
它足够简单,我除了手写和语音之外,不会想到其他更合适的信息输入方式;又足够复杂,能够满足我的一切记录、整理、学习和产出的需要。
我不想再用台式机了,也不想用数位板了。
人应该用美丽的事物创造美,如果用着丑陋的事物,对美的感知也会变钝的。虽然我给台式机配了白色的机箱,白色的显示屏,没有配任何灯光,但是它依然笨重而迟钝,里面的专业软件界面复杂而丑陋,是和优雅绝缘的工具机器。
它可以显示文字,但不会是一本书;它可以显示图片,但不会是一本图册;它可以用数位板在ps上书写,但那只是文件而不是记录。它可以实现我需要的任何功能,却无法寄托任何美好的比喻
iPad Pro 2018-第一台带摄像头凸起的iPad


iPad-从纯粹到混沌-3.jpg
2018年采用了全面屏设计语言的ipad pro诞生。身边的人似乎都赞美不已,觉得ipad pro从此进入了完全体形态。
我很喜欢新款iPad Pro的全面屏设计,却对它凸起的摄像头难以释怀。这像是一个怪异的标记,透过这个标记,我觉得我似乎不能再将它当做一本本子了。它似乎无法替代iPad Pro 2017在我心中的地位,不过好在有智能双面夹,可以隐藏它后面的摄像头凸起。
就像是我购买iPhone 12 mini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把它当成了iPhone X的替代品;我后来购买的iPad Pro,也是我记忆中最早见到的iPad Pro的替代品,虽然前者的性能功能都远远比后者优越,在我的心里,它却始终比不上后者的地位。
这种感觉有点像是看一部战力逐渐崩坏的漫画,后期随便出来一个杂兵都可以毁灭一个星球,但是我记忆中的最强,却始终是最开始登场的那个大boss。
我永远也不可能再去买一款那么多年之前的产品。苹果似乎也再也不会采用过去的产品设计风格,带有home键的iPad Pro就这样成为记忆,给iPad配上妙控键盘的我,也再无法拥有一本无限的本子了。即使我明知道,给iPad设计妙控键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iPad-从纯粹到混沌-4.jpg
苹果当年的这张宣传图或许能很好地表达iPad在我眼中的完美形态的样子,很大很平整,看起来却很轻。
在当时的我眼里,iPad的完美形态是没有保护壳的,是一块纯粹的魔法玻璃,放在桌面上的时候,就像漂浮在上面。
给这块玻璃加一个保护壳?加一个硕大的摄像头模组?这是何等让人糟心的一件事,就像是往顶级食材里加入了方便面调料包一样。
妙控键盘-最好的iPad键盘,最错误的决定
已经有过的想法无法不再去想,已经感受过的体验无法轻易割舍。iPad的妙控键盘让我意识到它是真的可以当作一个电脑使用,而当我把它看作电脑的那一刻起,我的认知改变了,同时我对iPad的热情消失了。
它从一本完美的本子,变成了一台糟糕的电脑
它不再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是一台计算设备,有特定的使用年限,它能做的事情就是输入和产出,并在使用年限到了之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下一代全新的设备中。
所有的电子设备本就如此。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第一次看到iPad Pro的时候,却下意识觉得自己要用它十年,十五年,一辈子。这真的可能吗?
我开始觉得用它码字是理所当然,产出一些没有价值和热情的内容也是理所当然。毕竟,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本子。它是iPad,一个便携式通用计算设备,可以兼容一系列配件,而它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台电脑,拥有和电脑一样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我曾抗拒这种变化,尝试不携带键盘,需要打字的时候干脆切换MacBook。
可是在这些种种尝试之后,我最后却还是向妙控键盘妥协了:明明有舒服的选择,为什么不去用呢?
这是一台糟糕的电脑,但是文字处理能力却依然远远好过没有键盘的iPad,这种直接的对比让我痛苦。iPad并不是一件需要用来和电脑做比较,需要补足电脑上功能的设备啊。

宣传方式的改变
2020年,苹果提出了一个口号,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iPad-从纯粹到混沌-5.jpg

Your next computer is not a computer

大家找到了盲点,既然这样的话,我何不直接买一台电脑呢?
我想苹果大概也忘记了iPad最初诞生的目的是什么了,对iPad这个产品线的野心,和iPad的能力一并膨胀。
或许有点讽刺的是,IPad现在真的成为了我的电脑,而我有一半的时间也在连接着妙控键盘使用它。
我也会反思,我想要使用iPad做的事,和我正在用它做的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为什么我现在这样频繁的拿它刷视频,写文章,甚至连使用apple pencil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工作,没有那种强烈的想要书写和创作的欲望了?
没错,大概是因为IPad虽然功能一直在进化,但是它在我眼里的认知模型,却没有向美而简单的方向发展,而是变得越来越混沌了。我给它配了外接固态硬盘,配了拓展坞,甚至在油管上看到“iPad必备配件-让你的iPad生产力大幅提升”的视频的时候还会下意识点进去。
它和我当年的台式机,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像了。
装上键盘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台电脑(真是台糟糕的电脑啊);拿起apple pencil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手绘画布(这画布也太滑了);打开视频软件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小电视(好小的电视);点开社交平台,它可以是一个巨大的手机(需要这么大吗),一本书,一个播放器,当它成为这所有的一切之后,寄托在它原本极简的产品形式上的幻想也彻底消失了。它就是一台平板,和其他平板只有功能差别,没有性质差异,更不会是任何其他东西。原本在我眼里十分重要的无限笔记本,也成为了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环节,淹没在应用和功能的海洋里。
笔记本这种比喻,或许只有长期使用手写笔记本的人才能体会,这给我带来一种似乎与社会脱节的惆怅感。
iPad原来是这样复杂的一种东西吗?本就如此,只是在它没有那么全能的时候,我还能不去想这些事,还能对它’买后爱奇艺‘的嘲讽视若无睹。
可现在呢?已经经历过的体验无法重置,我已经不会把iPad再当成一本本子了。
如果我狠下心来,我依然可以选择极简。我可以删掉iPad上所有低频使用的应用,所有依赖键盘、具有复杂文档编辑功能的应用,让iPad维持着极简而美丽的状态。但这对我而言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我能关掉iPad上所有通知吗?我难道要在手机上编辑邮件吗?如果有任务需要特定应用来完成,我难道要下载之后再把它删掉吗?

iPad-从纯粹到混沌-6.jpg

即使知道所有邮件都能集中到一个App里,为了方便分类信息我还是留着3个邮件类应用

现代人的需求本就是复杂而混沌的,从这个视角看,iPad只是更贴近生活了。
台前调度与多任务

台前调度是iPad复杂化的又一个明显特征。我原本对iPad多任务的核心需求,只有“手机端应用默认以小窗形式打开”这一点而已。

iPad-从纯粹到混沌-7.jpg

手机端应用以小窗形式打开,是台前调度唯一做对的事

手机端应用以小窗形式打开,是台前调度带给我的最好的体验之一。但台前调度beta版的卡顿带给了我太多不好的回忆,以至于到台前调度优化的相当流畅的现在,我依然不喜欢打开它。而左滑和返回手势的冲突,也破坏了最开始的认知一致性。

iPad-从纯粹到混沌-8.jpg

原本屏幕左滑返回,现在则被显示多窗口取代

iPad多任务的呼声持续了很久,我一直认为Apple是迫于用户压力不得不做,而苹果显然也知道,一些功能一旦部署,就无法再回去了。
iPad未来势必会出现更适合多任务的应用,势必会出现更适合大屏的应用,甚至会出现需要依赖外接键盘甚至三键鼠标才能释放完整功能的应用。当这一天来临时,用户又将面临选择,是否要让iPad走上这样一条复杂混乱的实用主义道路。
iPad Air 3-失败的购买尝试

带着要使用一台“基础的,纯粹的,功能受限的 iPad”的想法,我在亚马逊上购买了二手的iPad Air 3。结果却因为明显的卡顿和拖沓的动效而退货了。
这即使是和我记忆中的Air 3也截然不同,我想如果不是换过芯片(可能性很低),大概率就是苹果有意拖慢了旧机型的动画速度,提醒你应该换新机器了。
但是见到和iPad Pro 2017使用同款模具的Air 3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会感叹苹果当年几乎是将一个平板设计到了接近完美的地步,我喜欢它的手感,它的尺寸,它方正完整的屏幕。在当年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平板该有的尺寸,哪曾想到现在用的iPad却接近有这个两倍大呢?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毫无顾虑的使用常规尺寸iPad就好了。
关于专栏

通过《iPad生产力探究》这个专栏,我想重新以适用iPad的方式使用iPad。

iPad-从纯粹到混沌-9.jpg

iPad Pro 2018搭配smart folio

iPad端的应用,不应该是 iPhone应用的放大版,或者笔记本端的劣化版,而应该是与iPad的十指触控手势相结合,与Apple pencil深度集成,以滑动交互为主导的应用。
伴随着AI的发展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大幅上升,信息输入和解析对于实体键盘的依赖性将彻底消失。这个专栏不希望成为一个单纯的应用推荐或产品测评,或者描述关于各种设置的细枝末节,而希望以一个近未来的视角,对iPad的生态和发展方向做一个预测,分析具体应用的设计逻辑和规范,并将重点放在“只有iPad能做到的事”上。
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也处在持续尝试的状态,我希望iPad能在混沌中发展,逐渐洗去浮沫,删除繁冗,重新回到简而美的状态。使用过程中不同的情境和心态,固然会影响到内容的客观性,或许对iPad的设置和想法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希望多多包涵。
在我眼里,iPad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生产力,而在教育,正如在我眼里,AI的核心价值存在于教育领域一样。iPad极简的形式和完整的大屏幕所呈现出的低干扰低噪音,让它先天成为最好的“信息呈现区”。
购买iPad最大的目的是自我教育,iPad集中了当前最好的手写笔记和批注软件,最简单直观的交互模式,其灵活性也能让你一定程度上检验自己所学,获得初步的产出,这是iPad最不可被取代的地方。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思想是困难的,用简单的应用规划用户行为同样如此,iPad产品形式的简单,一定会潜移默化影响开发者,而后逐渐体现在应用生态中。iPad端最优质的应用,莫不如是,希望在写这个专栏的过程中,能与各位共同进步。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发表于 2023-3-23 0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腔?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