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约稿,闲聊聊有意思的点,快速浏览可仅看目录。
1、F2.1大光圈长焦,和绿厂的一体两面
前几天我在聊绿厂家的大底中长焦的时候,提过一个公式: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也就是说,要想大光圈,越长的焦距就需要越大的通光孔径。
华为这个比别家足足大了一档多。为了让通光口径更大一点,华为舍弃了浮动镜片的设计而转而,采用传感器防抖的方式
从参数上看,华为P60 Pro的48MP的图像传感器,大概率是1/2.5英寸的。
华为P60 Pro和OPPO Find X6系列相比:
焦距长了一倍:65mm VS 90mm
光圈大了半档:F2.6 VS F2.1
尺寸大概小了一档:1/1.5 VS 1/2.5 那么反过来说,假如我们把隔壁OPPO的65mm裁剪到135mm,实际尺寸类似,而光圈是F2.6——但有一部分光浪费了,假如把这部分光聚拢在中间这个1/2.5的尺寸上
嘿,华为P60 Pro和绿厂的FX6,通光口径差不多是一个级别的。
也就是说,在类似的通光口径条件约束下,华为选择了大光圈+中底,而OPPO选择了中光圈+大底。
非常有趣。
当然,都很贵。
这种情况相机上见过,例如,M43有300mm F4这种规格的镜头,等效全幅的600mm;而佳能刚出了600mm F11。
从上图看,二者体积差不多,等效焦距也类似,区别就是取向不同,也非常有趣。
2、影调上的返璞归真?
虽然确实是华为P系列开始卷大底,当年1/1.7的传感器尺寸,拿到现在来看都是最大的一批。
但是,影调偏平也是当年华为夜景模式带起来的。
华为P30 Pro弱光样张(by DXOMark)
拍得到+拍的全,这些是基础要求。但前两年手机厂商在这块路子走的有点过了,很多照片最后成片效果就很平,明暗靠色彩和人的记忆视觉脑补,手机拍照的记录意义太多,创作意义太少。
所以到2022年下半年,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出现风格化的摄影,突出手机的创作价值。
当时最典型的就是小米12SU,会特别的突出阴影部分,徕卡经典模式甚至会把暗部的RGB值压到(10,10,10)甚至(5,5,5)以内,会丢失很多暗部信息。但因为这种风格更接近传统相机——单反、微单——等相机的JPG直出效果,同时小米12SU的色彩比传统相机更浓郁,这款手机在社交媒体和销售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所以厂商也在反思,例如vivo搞了蔡司自然色,提供另一种饱和度更低、更接近实际环境,但色彩不够好看的方案;OPPO这边跟哈苏合作,Find X6系列上体现的很明显,压缩弱光区域,但不丢信息。
华为做了XMAGE,这种明暗的层次和对比的返璞归真,在这代P60 Pro上体现很明显。
3、艺术版,OPPO:明明是我先来的
艺术版这种不规则曲面设计,确实是人家OPPO 先。
但OPPO的品牌还撑不起来这种溢价。
这种东西也就华为三星能卖。
果子那个变态对于这种形态,库克肯定得pass掉。
反正都巨贵。
加工成本巨贵。
要怪得怪果子带起来这CNC削玻璃的破风潮。
费刀头费玻璃费工时。
反正就是贵。
大概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