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宝 发表于 2021-11-30 20:29:57

不用一周,只要 3 天,就能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近 6000 字全是干货,手把手教你,看完就实操!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1. 为什么要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
2. 要摸清哪些核心因素?
3. 如何针对性地了解核心要素?
4. 比快速了解行业更重要的事

一、 为什么要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


优秀的人厉害之处,就在于有强烈的目标感,明确自己为什么行动,又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对你来说,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是一份漂亮的研究报告,还是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花 3 秒钟想一下,你想获得什么。

1. 因为老板、同事、朋友等外部原因,需要你一周内产出行业调研报告;

比如,老板觉得最近短视频带货很火,让你研究一下短视频行业,下周给个行业报告,分析一下值不值得入驻。
2. 由于自身想转行、想学习、好奇等内部原因,让你想主动了解陌生行业:

待在传统行业的你,觉得事多钱少没前途,想换个有发展空间的行业,打算一周内弄清楚这个行业该不该进入。
如果是外部原因,你需要尽量搜集书面化、数据化的信息,搜索的内容不必太过深入,明确大致方向即可;

如果是内部原因,则应该更注重实践和复盘,增加对整个行业的深入了解。

本文主要讲针对第二种情况,全是干货和技巧,看完就能上手。同学们,准备上车吧~

二、要了解哪些核心因素?


1. 行业分析的基本框架

在研究陌生行业时,一定不能忽略「行业框架」、「市场分析」、「产品研究」、「竞争格局」、「监管政策」、「其他影响因素」这 6 个大方面!




如果把行业比作一个人,那么基本框架就相当于头部和四肢,是最基本的支撑点。



2.了解这些框架有什么用?

(1)行业框架:判断行业是否正处风口,位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接下来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现在进入是否还有红利。

下图是行业生命周期曲线。探索期和衰退期有风险,不建议加入。成长期属于快速发展时期,适合创业人士,成熟期则适合普通人士进入,最好是依附龙头公司。




例 1:十年前是房地产行业的成长期,那时只要拿块地,闭着眼都能赚钱。

例 2:当下互联网短视频、直播进入红利期,李子柒、李佳琦等撞上风口,一路起飞,收入千万。

(2)市场分析:市场大小直接决定盈利天花板。

比如,一个既不是刚需,也不讨用户喜欢,纯利润还不高的行业,老板都不能保证年赚 xx 万,普通员工的收入就更一言难尽了。

(3)产品研究:产品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会不会面临时代淘汰危机。

例如,以前的时候 MP3 很火,但后来手机兴起,涵盖听歌功能,直接干掉了 MP3。

(4)竞争格局 :了解行业蛋糕是如何被割分的,评估自己(或心仪公司)能分到多少份额。

(5)监管政策:一切行业都跟着国家政策走,顺则蒸蒸日上,逆则夹缝生存。

(6)其他影响因素:指地区、文化、经济、生态、人口等因素,做得好是赚钱加分项,但忽视的话,也可能是致命一击。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知道,如何通过基本框架,来判断一个行业值不值得进入了。

但最关键的来了,这些框架还是很泛,该怎么具体化操作?又该怎么挖掘相关信息呢?

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三、如何针对性了解核心要素?


第一步:送你一张思维导图,帮你快速理清思路!

由于内容过多,避免混乱,我先放上思维导图。




第二步:如何针对性地摸清核心要素?

这部分内容,应该是你们最喜欢的:

不仅放上了每个框架细分的问题,还提供一对一的问题搜索渠道和工具(内附链接),真的很干货,建议收藏(顺便双击点个赞^_^)。

第一大板块:行业概况


六大关键要素:


[*]基本术语:基本的行业术语有哪些?专业名词有哪些?
[*]行业规模:行业整体规模和数据?行业年度经济收入?
[*]生命周期:处在行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行业发展是否有瓶颈?或者是否有行业天花板?
[*]发展历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怎样?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未来上坡还是下坡?
[*]盈利模式: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力是什么?行业是哪种盈利模式?
[*]上下游供应:行业的供应结构如何?供应商数量与分布?

这是指弄清楚行业的基本情况。如果把行业比作一个人,这就相当于是,了解他长什么模样,年龄多大,以前是怎样的,靠什么维持生活,以后会不会有出息。

这样一说,行业规模、生命周期、发展历史等就不太难理解了,但什么是行业驱动力和盈利模式,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我简单解释一下。

驱动力主要看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

供给驱动对企业的技术要求较高,以「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核心,就是哪个做得好买哪个。

比如手机行业和互联网产品行业,尤其是 APP 类,产品经理基本会保持一周一迭代。
需求驱动就要看受众群体大小,以及他们的痛点。

例如医美行业逐渐火热,一是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不论男女老少,都可能做医美,受众群体广;二是时代逐渐开放,技术也更加成熟,人们对整形微调接受度更高,手术也更安全。
至于盈利模式,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从单纯的「卖产品」、「卖服务」、「卖品牌」三大类型,衍生出了「卖投资」、「卖文化」两类。

「卖产品」、「卖服务」、「卖品牌」看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分别对应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为核心、以品牌为核心的盈利模式。

「卖投资」、「卖文化」这两点看着比较新颖,但其实,卖投资就是搞分销,招商加盟,比如微商、奶茶行业;至于卖文化,想想各类知识付费 APP/平台就明白了。

搜索方法/工具

(1)行业整体数据:

去国家统计局和对应的行业协会、行业媒体官网、学术论坛找,还可以搜搜行业官方公众号。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其他还有知网、199IT、搜数网等。

想看全球数据的可以关注这些: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https://data.worldbank.org.cn/

其他还有 Knoema 全球数据、CEIC 等。

(2)行业研究报告:

比如证监会官网: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

其他还有发现报告网站、行行查网站、36kr、东方财富网、亿欧、钛媒体、QYResearch、亿欧,还可以搜搜微信小程序 报告查一查。

有资金的可以考虑购买咨询机构报告。

咨询机构报告网站可以看德勤、TalkingData、艾瑞研究-艾瑞网、卡思数据等。

第二大板块:市场分析

五大关键要素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大还是小?与其他行业相比算大算小?
[*]行业数据:行业大数据如何?有多少家企业、产品?
[*]用户群体:行业的主要用户是谁?群体大还是小?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微笑一直向前 发表于 2021-11-30 21:46:53

这个问题在我眼里要变成另一句话,就是:怎么才能找到一个靠谱的行业和公司。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问题超简单,就是我现在想转行,或者我在找工作,我找什么行业更有发展呢,再具体到找什么规模的公司会更有发展呢,再再具体到,我找到了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到底靠不靠谱呢。这些问题和我们每一个个人非常相关。换句话说,如果你能知道一家公司是靠谱的,那你也就是浅浅的对这个行业有了基础的了解。那今天就聊聊这三个问题:

1.什么行业更有发展
2.找什么规模的公司会更有发展
3.找到了一家公司,怎么评估这个公司到底靠不靠谱
——————————————————————————
第一个问题:什么行业更有发展
先说行业,再说发展。直接到36kr看看行业的分类。截图字小,我给大家打字出来36kr里面的行业分类: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智能硬件、媒体门户、工具软件、消费生活、金融、医疗健康、企业服务、旅游户外、房产家居、数字娱乐、在线教育、汽车交通,主要就这些。

这么多行业分类,怎么来判断哪个行业有发展。很简单道理:看需求是否刚性。
什么叫刚性需求,就是必须得用,不用你过不下去。不吃饭你就挂了,吃饭你很刚性;北京的学区房很刚性,教育资源稀缺,好学校就那么多,一个户型装修差到极点的80年的老房子,40平米要卖几百万;人都会得病,去医院看病对你来说很刚性;这里说需求刚性,那既然需求很刚性,往往资源就会越来越稀缺,北京的房价一直在上涨,因为大城市资源好发展机会多,钱跟着人气走,所以北上广房价高完全不奇怪。

那好了,我们按照刚性的程度,对刚刚提到的行业做一个排序
最刚性的需求,必须要用的资源:在线教育;房产家居;医疗健康;社交网络;汽车交通;企业服务

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军队获得伟大胜利,就是瞄准了40年代、50年代中国社会的核心需求,那就是:活下去,吃饭。那么在今天,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口众多,核心矛盾不再是吃饭问题,而是:竞争。中国人从来都舍得为教育付费,学习意味着在竞争中有更多机会,所以教育行业需求很刚性。有家,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太重要了。特别是中国发展并不均衡,意味着好的资源,好的教育,好的发展机会都在少数的大城市,所以房产是很刚性的需求。关于医疗健康,更加不用多说,你得了心脏病,没医院你就疯了。最后,社交网络,人活着就需要融进一个组织,就会有社交,就需要沟通,社交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很显然,这个领域已经被腾讯QQ、微信所占领。汽车交通,也属于衣食住行四大需求之一。在今天你要去外地要坐飞机,出远门要开车,上班要坐地铁要挤公车,你必须得有一个出行方式,总不能去哪都跑着去吧。这里还把企业服务列了进去,企业服务顾名思义,不是针对一般消费者的。企业需要一个和用户对话的窗口,那就是一个咨询工具,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刚性需求,然后我们没精力自己开发这个工具,那么我们就选择服务。所以我把企业服务也列在刚性需求的第一梯队。

次刚性的需求,就是说可以不用,但是很难受:电子商务、媒体门户、消费生活、金融
每一个人,特别是40岁以下的人,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自己的消费习惯在改变,以前买东西去商场,现在去逛淘宝京东,一起买家电第一反应是去大中国美,现在第一反应是去天猫店,电子商务无处不在,快递送货小哥也无处不在,当然妈妈级人物还没有完全通过电子商务、通过网络来消费,我们至少现在没有电子商务,不是活不下去,但是电子商务化不可阻挡。关于媒体门户,我们需要知道新闻,我们需要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事物,但是没有媒体门户我们能不能活下去,没问题,所以媒体门户也在第二梯队。关于消费生活,和电子商务类似,这里不赘述。关于金融,我们知道存在通过膨胀这个事实,简单说就是钱一年比一年不值钱,这时候我们需要管理我们的资产,我们会去买理财,我们会去投资,我们把钱借给别人来换取高利息,同样,没有金融我们还是能活下去,所以金融第二梯队。

次次级刚性需求,可以理解为为了让我们过的更好的需求:智能硬件、工具软件、旅游户外、数字娱乐

智能硬件,让生活更方便,工具软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旅游户外是为了玩,但是你不玩也行,数字娱乐,也是娱乐需求。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刚性和不刚性的区别。为了严谨还是要补充一嘴,不同的行业是否刚性,和个人性格个人需求也很相关,有的人就是认为旅行对自己超级重要,这件事情对这个个人非常刚性,会有这种情况。以上是我浅薄的筛选方法,就是按照一个人需求的刚性程度来对行业进行分类,我会短浅的认为,用户需求刚性的行业,发展的机会会相对更大、更多一些。

第二个问题:找什么规模的公司会更有发展
我们继续对公司的规模进行筛选。BAT华为联想这些公司不用多说,都是规模很大的公司,目前百度的员工在3w人左右。那到底选择什么规模的公司呢,是不是去大公司就意味着巨牛叉呢巨稳定呢?开心网这个名字大家都忘了吧,在2009年这个网站火的不能再火了,连大妈都知道开电脑去“抢车位”,人人网也早不如从前,这些都是很大的公司,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中,存在什么金饭碗吗?有一个道理白话的不能再白话了,有本事才是你的金饭碗,甭跟我提你在什么大公司。

再说就跑偏了。我们说回来找什么规模的公司会更有发展。
简单分个类:1000人以上的公司,500人以上的公司,50人以上的公司,20人以上和20人以下的公司,这么一份把公司分成了5类。好,我们分别来聊不同规模公司的优劣势。

1.500人以上的公司
不管是500人,还是1000人,人都够多的,我把他们放在一起说。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公司规模下,你作为一个员工,极大可能是,你认识CEO,CEO不认识你。如果这个CEO每天给每一个员工做5分钟工作指导,用500人算,5分钟*500=2500分钟,这是41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觉还不够用,这不可能!这种规模的公司一定有自己的公司架构,简而言之你到了这种规模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会必可避免的做一个螺丝钉,负责一个具体的环节,公司一大,做任何动作都需要领导的批复,上一级领导的批复,做什么事情都有规范,即使这个具体的职位工资不低,也意味着你能学到的东西会相对有限,因为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在负责。

2.20人以上的公司
这种规模的公司你能接触到CEO了,但是仍然,他不会对你有直接的指导。公司有20人,说明公司已经活下来了。这里要插一嘴,上面那句话说的有点绝对,如果这家公司还没有验证生意模式,没法赚钱,只是拿到了一笔融资,这可不意味着这家公司已经活下来了,只能说这家公司有1年半或2年的生命周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找到生意模型,赚钱,没问题,找不到生意模式,倒闭。

我们往好了说,这家公司刚好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公司。那么在20个人的阶段,是公司非常重要的筛选人才的阶段。谁能力强谁上,谁能力强谁做主管做经理做总监。20人的公司还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你会有空间去学习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当然,一定会有初始员工,已经陪公司走过了第一阶段,就是活下来的阶段,这些人比你做过更多的尝试。你只能更加努力后来居上。这是你的机会。

3.20人以下的公司
5个人公司,是一个创业公司。公司小、钱少、工资少。但是权限大,能做的尝试多,为了生存压力大,学习速度也更快。阿里在成立的时候公司有18人,现在这些人挣多少钱?不能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人家受苦创业的时候,一样经历了公司小、钱少、工资少的阶段。股票也是这么回事,一只股票2块钱的时候你嫌他小,过了几年这只股票一股300块,你都疯了,你再想2块钱买,那可没戏了。所以这是一个博弈,你到底是想去一个大公司过着稳定但是机会有限的生活呢,还是在年轻的时候去奋斗一把呢,你奋斗一把,你会损失什么呢?

这就又要提到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大家都知道钱是钱,这听上去好像一句神经病说的话。但是在我眼里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有价值都值钱,你完全可以统一度量衡。你觉得你的学习速度值多少钱?你觉得你获得更多权限、获得更多尝试的机会值多少钱?这些太值钱了,你到底是想公司给你加薪1000块,月薪总数区区5000块,还是想尽快学到个人本领,有能力挣到月薪3w块呢?

第三个问题:找到了一家公司,怎么评估这个公司到底靠不靠谱
我们第一点已经讲过了,怎么来看行业,然而有一个问题是:行业好就意味着一家具体的公司业务也很好吗,显然不。很多互联网营销工作者的误区,就是一窝蜂的说微博好,就去开企业官微,说微信好,就去做微信公众号,这些流量平台流量大,和你的具体业务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我们当然需要去观察这个具体业务到底运营的怎么样。

从几点去观察:产品模式、用户模式、市场模式、收入模式
1.产品模式和用户模式
这两件事情需要放在一起说,因为一个产品就会对应着使用的人群。你需要看这个产品是否聚焦,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人在使用。有一些人动不动就说,我们的产品面向18-35岁的人群,要知道18岁的人是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人,没有经济能力,35岁的人已经是职场老炮,已经有经济能力,这些人的产品需求和购买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目标人群怎么会如此宽泛。如果你所有人都能服务,那这个产品就没有解决一个具体的需求。

2.市场模式
你可以理解为市场模式就是这个公司有没有获取目标用户的能力,他们能不能持续的获得目标用户,他们获取目标用户的成本是什么样子。你可以马上用百度搜一下这家公司,出来的答案,会有这家公司的微博,微信,新闻报道,以及任何他们做过的推广,去看他们做了哪些事情。看他们的市场手段,是不是多渠道的,还是仅仅靠着SEM这种花钱买流量的方式在支撑。

3.收入模式
这里要看这个产品是立刻赚钱,还是以后赚钱,看这个产品能不能赚钱,如果是靠融资,那这个产品能不能持续融资。做一个能赚钱的产品没什么可害臊的,天经地义。有很多产品的创始人会说,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做流量,等流量起来了之后会有很多变现方式,那请问很多变现方式是什么方式,有没有一个清晰的变现办法,开公司员工工资都靠融资来维持,那融的钱花完了怎么办,你把钱都花完了还没找到盈利模式,也没有未来盈利的具体办法,还会有人继续投这个产品吗。

好了,写了一大大坨话。研究一个行业不是目的,目的是怎么才能找到一个靠谱的行业和公司,并且让这个公司跟自己有关系。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在思路上对你多少有一些启发。

-------------------
更多文章,关于公众号,【张君学习圈】,mrzhangsay,持续分享让你进步的思维方式

雪儿宝宝 发表于 2021-11-30 22:50:36

理解价格形成机制 = 理解行业 (almost always..)

半边天 发表于 2021-12-1 01:23:33

一堂 - 最干的创业课
上面,很多咨询公司的答主从咨询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对于FA服务来说,行业研究也是一项必备的功课。如其他答案所说,一周之内完全摸清一个行业是不太可能的,这是一个共识。但我们还是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使这个过程更为高效,达成在一周内尽可能多地了解某一个行业的目标。

一、为什么要做行业研究
在FA服务中,做行业研究可以部分解决“赛道(方向)好不好”这个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的市场规模大小以及该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速如何。市场规模的大小与一家公司自己的天花板息息相关;而增速则显示了市场增长潜力。
2.竞争格局(行业内典型企业的模式、运营数据、融资情况等)。竞争格局对我们研究市场非常有帮助,不同的行业最终形成的稳定格局是不一样的。例如牙膏市场品牌概念很强,佳洁士、高露洁等巨头相对集中;与之相对,毛巾市场则呈现出分散、地域化的状态。判断这个的意义在于:如果行业不是很大,行业集中度又不是很高,行业中出现巨头的几率就很小了。以上两点需要结合起来看。
3.产业上下游情况。一个产业从上游到销售出去有很多环节,但是每个环节的空间和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所在的环节很容易被上下游并掉,就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4.政策支持。
这四点是我们去判断一个赛道是不是值得关注时需要着重去看的几方面信息,但并不是说了解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完全对“方向好不好”这个问题做出判断,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信息。

二、行业研究分类及应用场景
对以太来说,行业研究分三类:行业扫描、Quick Research(快速研究)和案例分析,其中,这里主要讲对大家借鉴意义更大的行业扫描与案例分析。
在详细解读它们的具体操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行业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及框架:
如果以一个企业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下图中的三层圆圈分别表示企业本身及上下游、其他相关力量以及整个商业生态,涉及范围是不断向外拓展的。
最内圈的core contributors是指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下面两个是直接上游与直接下游;红色圈是上游的上游、下游的下游和其他有影响的相关方;最外面则是整个商业生态。对这些因素的层层了解,可以帮助研究者初步建立并逐渐填充行业框架。




再介绍两个实用的研究框架,同样以一个企业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1.波特五力
波特提出的波特五力包括:直接上游、直接下游、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共享电动车VS共享自行车;沐浴液VS香皂),这些因素影响着公司的竞争环境。

2.PEST模型
PEST模型(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主要用来描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行业框架),更完整的框架还包括L(Legal )和E(Environmental)。
这两个是比较好用的研究框架,如果在做行业研究的过程中,把这些相关的力量和因素都考虑到了,那么对行业就算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了。

回到具体操作上:

2.1行业扫描
2.1.1为什么要做行业扫描
一方面,行业扫描是帮助研究者了解一个行业全貌的关键步骤;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做行业研究时,对不同行业的了解可以相互启发和融汇贯通,有助于加深对研究对象的了解和研究效率。
2.1.2行业扫描的步骤
1.如果要了解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难免有无处下手之感,可以先从一些行业文章开始,哪怕有一些错误信息也没关系,主要是确保对行业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时效性,因为行业变化是很快的,一年之内的报告比较有意义(目前为节点,不建议大家看16年上半年及以前的报告)。
2.如果要研究的行业是比较传统的(比如车、房),这些行业内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而且比较成熟,那么可以看一些券商研报。这些研报不排除有一些是泛泛之谈,但总体还是比较有逻辑的,时效性1-2年,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归档和整理,但起初不一定非要是特别完整的图谱。
3.除了百度搜索之外,其他流量入口也可以成为搜索工具,比如微信、微博。当你的朋友圈有很多投资人的时候,在微信搜到的资料含金量会高一点;微博也一样,在新兴的细分领域,很多创业者、研究者,会在资料介绍里打上行业标签。当你在微博搜索这些标签时,会看到很多相关项目和相关的人,进而沟通了解、获取信息。但利用微信与微博做研究耗时较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使用。
PS:行业扫描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要做到实时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Quick Research(快速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渠道,下图中橙色部分是可以着重关注的研究要点:




需要强调的是,做自己的行业图谱是十分必要的,虽然IT桔子等机构已经做了很多相关工作了,但他们的分类并没有实时更新,对行业内新出现的公司也没办法立即捕捉,总体来说不如自己做的全面、时效性强。

2.2案例分析
案例是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例分析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对行业发展取得深入理解。
案例分析的方法,我们举例来说明:以区块链为例(2015年区块链还只是存于国外的一项单纯的高精尖技术~~)




综上所述,在行业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宏观再微观的方式,由概略的行业扫描一步步深入到典型案例研究,从而对行业产生较为全面的认知。

*本文观点由以太资本投资总监 @Kelin 及以太资本投资副总监 刘思维 @Fantazindy提供

❤看完2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进一步:
1)邀请你加入下一期实战营(线上),还有少量名额:《创业复盘实战营》



2)知乎用户专属"融资礼包",限时领:

气质亭 发表于 2021-12-1 03:54:29

也做咨询的简短的回答下这个问题。
刚毕业的时候,接了一个咨询项目,为某大型超市在上海选址。选址项目整体包括:在上海那个地点(注意是地点不是地区)建超市,前三年的每年收入,商品的摆放,超市的设置,招商的对象,甚至于班车的路线设置。
当初花了很大的力气做这个项目,研究了上海的土地规划图,小区分布图,最后定在了闵行,接着研究了周围3公里内的竞争对手和分布,每一条河流每一个火车道线的设置对竞争的影响,竞争对手的用户和人流,还有客单价等等。后来终于在闵行的某个最合适的地点选择了超市的建设地。接着研究建设地附近3公里内的所有用户分布,用户规模,用户消费能力,甚至通过谷歌卫星和实地考察,研究附近多少栋小区,每栋多少户居民,小区的房价,小区的居民年龄分布等,来设置超市产品构成和未来几年的收入。接着研究所有的交通路线图和步行图,驾车图,设定班车设定路线。等等工作。整个项目进行了差不多2个月,从无到有的了解了上海该地区的所有情况,超市行业的情况,用户在超市的购买行为。
其实这种项目在咨询业非常的正常,每个项目也就做3个月左右,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这个行业的产业链,竞争格局和影响的关键因素,比客户更专家的看待行业发展,给予意见。
可是我要说的不是这些。
当时超市项目结束后,我觉得自己对这个行业已经十分了解了。和客户沟通汇报之后。客户是个韩国人,在项目结束后,开车带我在上海中心地区转了一圈。就一个下午,他告诉我,通过对小区的观察,住户的情况(小区的汽车分布,小区的住户进进出出,小区住户坐的公交,小区门口的小店等)他就得到了和我大量研究后得到的结论。我当时十分惊讶,毕竟那是大量数据分析的结果。他说,他在超市招商行业做了十几年了,这一行什么情况,怎么做选择都在心里,选择咨询公司合作是为了更好的证明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想说的是,从来不要奢望1个星期或者3个月摸清一个行业。如果是为了完成咨询项目,那就用你自己熟悉的模型来给客户一些高大山的感觉和帮他梳理清楚一些行业和竞争对手信息。真的想摸清一个行业,和一个行业专家聊聊一下午都会更受益匪浅。

卓越 发表于 2021-12-1 04:16:27

1,把这个行业互联网能够找到的所有的书籍全部搞定,特别去买那一些大学的那些教材教辅的书籍,比如你想摸清国际贸易,你就去把大学那一些211,985,国际贸易专业的教材教辅书籍买到手。
2,关注对标这个行业的排名前500的牛人大佬,比如你想了解中国外贸行业,就把这个行业老板相关的数据采集整理,采集的网站有阿里巴巴,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爱企查,艾瑞数据。
3,如果你会熟练或精通掌握此款软件Python,你可以用这款程序抓取,任何你想要的数据,做成数据分析列表,思维导图。
4,想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你必须知道这个行业的上游在哪里,至于一些牛逼高手在哪里,如何进入他们付费的圈层,如何进入他们线下的聚会。
5,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通过股票证券市场的操盘分析,涨幅分析,数据排列分析。
6,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通过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20年以上的企业,国资企业,民营企业。看公司规模,看公司发展动向,看企业上市情况,看企业公告,看专业人士分析。
7,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该烧钱时烧钱,该花钱时花钱,找这个领域的大佬,经理,顾问,人事,高材生,请教,付费。套取信息。
8,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各种指数型的网站,生意参谋,微信指数,百度指数,5118大数据,挖掘指数下方的市场,行业布局。
9,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把这个行业相关的网站,博客,官方微博,公众号,各种网站,APP问答,抖音,快手,哔哩哔哩,视频,文章来源,全部媒介锁定,关注研究。
10,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找在这个领域研究10年以上的专业研究人员,付费咨询请教他。这边只是讲理想数据,因为普通情况下,你根本就找不到他,他也不会为了一顿饭或者几十万,然后和你聊个两个小时,告诉你这个行业发展的情况,他没这个时间,他也不赚这个钱,这所以就是理想情况之下,所谓的付费请教。
11,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每年国家在某个行业都有大数据报刊,都有大数据分析的报告,都有政府的总结会,这些数据就是你研究的核心,但是,普通人无法得到。
12,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某个行业,国内外有高度的重合性,有高度的类似性,我们研究不了国内,你就研究国外,用国外的数据,在对标国内的数据,作为参考借鉴。
13,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各种线上网站平台锁定,线上各种牛逼人士锁定,线上各种官方文件锁定,各种指数网站锁定,各种大数据锁定了。接下来就是拆解复盘,利用你自己的软件知识。比如xmind+excel
14,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找到样本,找到样本文件,先对标个体,再对标局部,最后对标整体。比如以外贸为行业,我们这边外贸相关的城市,广州、青岛、义乌,即是标本。
15,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谁是行业一手信息,找到他,谁拥有行业一手人脉,找到他。谁拥有行业官方背景,找到他,谁在这个行业干了几十年以上,找到他。当然!这是理想化数据,普通人你根本就找不到他!
16,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只是通过线上各种数据,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你必须线下去跑几趟,但是一周内,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这么多的城市、地点。
以上,如何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
如上,就是我个人的见解。

sqgj9989 发表于 2021-12-1 06:28:54

“行业分析是商业思考的基石。”---可能是高尔基说的。
公司制定战略、进行咨询项目、做市场调研、创立公司或者投资人看项目,一个精准的行业分析是最底层的逻辑。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行业分析,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有时候需要的则是一次Quickly Research。但是无论哪种情况,分析的一个核心诉求就是:
准确的结果,能给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不同的出发点,进行行业分析的时候也会各有侧重,我想试着总结一个有逻辑性的框架,包含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要素,以及在分析的不同阶段需要审视的结论。当然,没有哪个商业从业者希望被一个框架限定住,最重要的是有适合自己思维逻辑的框架,只有精通了十八般武艺各种兵器,才能在面对不同的对手知道出什么招耍哪种刀。
----以下正文----
【整体行业研究】你也可以叫“产业研究”,现在是一个在细分领域竞争的商业时代,但是行业大环境的研究还是不能舍弃,有些企业会一直坚持深度垂直细分(老干妈专注辣酱和佐餐小食),有些企业会选择从细分市场起步向大市场扩张(滴滴从打车市场到大出行市场),也有一些企业会选择从大市场切入细分领域(GUCCI砍掉多余产品线主打皮具)
这里主要有三个目标:
a.了解行业的基本信息(规模、增长、领先者占有率)
b.初步了解产业链的上下游和价值链
c.做出一定的趋势预测和判断
可以按照下面这个“套路”进行基本的研究:
1.搜集行业相关的数据首先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建议找两份以上的相关报告和三篇以上的相关报道。搜集渠道的话,不同行业的分析研究报告可以通过一些网站(易观、企鹅智酷、艾瑞、新三板在线、阿里研究院等等),这个问题知乎一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解答,请戳在哪里能找到各行业的分析研究报告? - 知乎
基本信息可以很广泛,也可以迅速get重点,那这些数据是一定需要的:市场规模、增长情况以及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规模: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都非常关注市场规模的问题,这个直接决定了企业可以获得多大的收入,可以容得下多少公司;
[*]增长率:这一块要说明一下平均增长率和复合增长率,相对来说复合增长率的数据更适合了解企业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这里解释一下:复合增长率就是按几何级数增长,以上一时期增长后的总数作为下一年计算的基数,依此类推。(算法:譬如一个行业第一年的增长率为5%,第二年的增长率为6%,第三年为7%,年均增长率=(0.05+0.06+0.07)/3=6%,复合增长率=三次根号下(1.05*1.06*1.07)-1=5.99%);
[*]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行业领先的公司大约可以占据2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不过,有些行业的商业规律很难形成20%的占有率,比如离散度非常高的打印、货运行业,当然,有些行业则很容易形成垄断,比如石油、电力等,行业里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在做这部分分析的时候往往也能凸显出来。
2.产业链和价值链到这里就比较有意思了,产业链就是将一个行业里负责不同工作的部分聚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理解其中各个环节参与者的联系、结构和价值。传统方式的产业链分析非常复杂,涉及供需、价值、空间等等,一般的行业分析,只要把握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就可以。
建议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在做产业链分析的时候,也要考虑不同的参与者里,哪些地方比较拥挤,哪些链条是可待挖掘的机会,以及不同连接点的重要程度。



腾讯研究院的音乐产业链图)
另外,监督机构、广告主、第三方服务商等都可以在产业链条上进行接入,因此,如果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可以在基础的产业链条上进行扩展。
如图:




(iiMedia移动电台产业分析,纳入了更多的参与者)
价值链,顾名思义,要找出链条中不同部分的价值体现,很多时候和产业链是重合的,而且在分析产业链的过程中,可以基本了解到关于价值链的信息点。商业上的价值链分析,主要把握利润价值和重要性。
利润价值指的是一件商品,在“研发--生产--渠道--消费”的大致链条中,每一个节点摄取的利润有多少,或者反过来推,最终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往前倒退回去是怎样分布的。比如消费者花100元在超市买了1kg现磨咖啡---超市(零售商)从中赚了8元---给超市供货的代理(经销商)赚了6元---咖啡品牌公司(加工商)赚了24元---咖啡豆的中间商(供应商)赚了36元---咖啡豆农场获得40元。从这个链条可以看出来,咖啡豆的中间商摄取了很大的利润,那有可能是掌握了足够稀缺的咖啡豆资源,因此链条上其他节点的收入就会向此倾斜。
当然,价值链分析并不简单,链条也不会如上那么短,况且有财大气粗的市场参与者独占链条中的很长一段,靠此摄取最大价值,同时降低风险。
3.拿出工具用一下是时候亮家伙了!目的是为了总结行业的趋势,方法有很多,工具只是提供一个框架,将零散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基于之前对整个行业的分析,这时候可以拿出PEST来强势装X。

[*]P(政治,Politic):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方针、政策、法令等。切记,国家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
[*]E(经济,Economic):经济环境主要就是宏观和微观的分析了,一个是国家整体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另一个就是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和消费偏好等。
[*]S(社会,Society):社会环境重点关注居民的价值观念以及消费习惯,针对不同行业要分析的社会环境也不同。
[*]T(技术,Technology):与行业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当然也要看相关专利保护所形成的壁垒保护情况。



(易观智库,移动端旅游交通市场PEST分析)
做完以上大行业的分析,基本可以做出对于行业趋势相应的判断,或许可以发现所分析行业的机会点,虽然这部分是行业分析的第一步,但是却是基础,对于比较成熟的市场或者不打算做太垂直细分的企业,再简单的配合市场生命周期的分析和竞争者分析,就可以通过总结竞争关键因素的方式输出一定的商业方法了。
不过我们还是进行下一步:
【细分市场研究】前面有提到,现在是一个细分领域竞争的商业时代,细分市场分析以目标顾客为重点研究对象,因此要非常注意不能把同类产品都当作与自己相关的细分市场。这一部分的分析,也主要有三个目标:
a.细分市场的特点
b.市场(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
c.行业的主要竞争因素是什么
还是给出一个进行基本的研究的“套路”:
1.确定好细分市场首先是正确的找到细分,不能把同类产品都当作相关市场,同时又不能盲目的把相关者排除在外。比如餐饮行业,如果做主打健身减脂的餐饮,那就非常独立细分,可以把其他餐饮类型排出在外,但是如果做川菜,就盲目的把湘菜、东北菜等排除,因为从菜系角度,对于消费者没有产生太大的区隔,必然会忽略一大部分市场。因此,有自身特点,并和大行业里其他细分形成有效区隔认知的才是“真.细分市场”。
在选择细分时,有两个原则很重要:(1)细分市场足够大,并且有利可图;(2)通过自身的经营可以高效触达的市场。
之后就是分析总结细分市场的特点,这就真的需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了,总的来说可以着重关注以下维度:
消费者(客户)/产品或服务/产业链所处位置/市场结构/成长性

2.行业(市场)生命周期市场生命周期对于行业分析非常重要,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市场特点,而且不同的市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周期,一般我们总结为四个时期: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行业生命周期一个核心就是:当市场处于启动期和成长期,要立足于增量市场;当市场处于成熟阶段和衰退期,要抢夺存量市场,同时寻找转型或者新的细分,将衰退期引入新的成长期。
行业处于不同的时期,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启动期:解决用户认知的问题,重点在于传播
[*]成长期:解决用户转化的问题,重点在于运营
[*]成熟期:解决用户留存的问题,重点在于品牌建设
[*]衰退期:解决产品转型和创新的问题
进入衰退期并不代表着这个行业没有吸引力,或者即将被替代,优秀的产品有机会让行业重新焕发生机,新的细分也可以重新创造用户需求。
3.行业的竞争关键因素不同行业的竞争因素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研发,质量,价格,营销,服务。
比如跑步鞋市场,研发和质量是非常关键的;快消品果汁市场,营销是主要竞争点;供应链上层的行业,价格是非常敏感的;而便利店则看重对一个区域提供的服务。
当然,关键竞争因素的分析不那么容易,要根据之前对行业的分析结果,总结出适合所处行业并且有指导意义的竞争因素。
很多人都知道“波特五力”,是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是适配性非常强的分析方法,无论是战略制定还是行业分析,都有相应的结合。从行业分析研究的角度,更多的是考量行业的吸引力以及竞争要素。五种力量分别是:

[*]替代品的威胁

[*]新进入者的威胁

[*]供应商议价能力

[*]购买商议价能力

[*]行业竞争强度



(通过波特五力分析行业吸引力)
以上就是一些分析和总结,写的很长,但是其实只是一个框架,既可以做的很深入,用2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个行业研究,也可以仅仅半小时的时间完成一次基本面分析。
目的不同,输出物也必然不同,主要是形成自己的行业分析的概念和框架,能够输出有价值的结论才是关键。像开头所说:准确的结果,能给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最后,欢迎关注专栏---商业知识储备

小鸟依人 发表于 2021-12-1 09:03:48

这里“引用”一下电影《寒战》里梁家辉作为警务处副处长被ICAC请喝茶说的台词,虽然用影视作品来说明问题是及其不严谨的,不过这段话还是很有意思的,姑且算是回答问题。
7天想摸清一个行业,一个人类为主形成的行业?



小朋友,你少跟我来这一套
我敢用性命来跟你打赌
隔壁就只有你的上司
基于一个片面的分析
没做过严密的逻辑推算
就请香港警队两位副处长回来问话
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
是不是很兴奋啊
一手揪出幕后黑手,捣破警队大阴谋
是不是觉得很有本事
等你坐上我的位子
你自然就会心里有数

我的网络和人脉
多得连处长都佩服我
你以为
你们可以从我身上问出些什么来
你们假设两位副处长其中一个是鬼
要嘛就是刘sir侵吞赃款
要嘛就是我陷害他想升职
我在警队服务了三十年
认识了不少朋友,也得罪过不少人
不过这三十年,我学会了一件事
就是每一个机构
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
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无论明也好暗也好
第一步,是把它学会
不过很多人还没走到这一步
就已经死了
知道为什么吗
自以为是
第二步
就是要在这个游戏里面
找出个线头来
学会如何不去犯规
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
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
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廉政公署
还是可以没有警察呢
还有,你们两个还嫩,经验不足
要学会保护自己,别被人下了套

ming 发表于 2021-12-1 09:40:00

真的可以。对我猎头公司的咨询顾问来说,这个就是家常便饭。因为我们的客户来自各个行业,招聘的要求也是各式各样。虽然我们的员工就是吃这口饭的,但是,我们教给他们的方法也能运用到你面临的各种情况里面。所以到底该怎么操作呢?

1)找到3个你感兴趣的,并且在这个行业中成功的人——关键词是“成功”。成功的人一定是最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人,不然怎么成功呢?

你最好找工作在一线的人,或者那些需要深入了解行业市场、竞争、客户和顾客的人。比如做业务发展、销售、市场、客户经理等职务的人。当然,你也可以找财务、会计、HR、运营和技术岗,但他们的工作重心多是公司内部事务,而不是你想要了解的市场情况。

其实,最佳人选是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在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猎头公司和外包公司工作的人。重申一点,要找能经常接触各类公司,与各类公司打交道的一线岗位。因为要想和各类公司圆满完成业务,提供优质服务,他们一定要非常了解行业的市场趋势、挑战和需求。

这些人可以是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校友。领英是一个接触某领域的人的上好渠道,因为你能提前浏览他们的档案和过往经验。我们的咨询顾问如果想接触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一般都会用领英。

关键提示:我们给咨询顾问传达的一个观念是——“一般人也知道很多”。这句话的意识是,当你想要了解一件事,别去找很高级别的人。的确,这些人懂很多,但他们回答你问题的几率很低。他们太忙了,没时间搭理你。

相反,要去找初级和中层管理级别人士。4-8年行业经验就够了。当然,他们懂得没高管多,但是,你想知道的80%的信息,他们都能给你。最重要的是,他们回复你、和你沟通的几率要大得多。在问问题的时候,你也会更轻松,不用绞尽脑汁去想怎么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一般,我会开门见山地告诉对方我的目的。他们很少会拒绝我。对他们来说,你能认可他们的行业技能和行业知识,已经是非常大的肯定了,因为很少有人会如此肯定他们这一级别的人。

2)听取他们的意见——当然,你问的问题决定了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他们应该可以给你描述你想了解的行业大图。当你在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大局先行,其次再问你想了解的具体细节。

这里有一张清单供你参考。在你希望了解某行业的信息时,你可以问以下问题。问了之后,我保证你能对这个行业有很好的认识。如果失败了,那一定是你没问对人。

1) 如果让你现在介绍该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你会怎么说?或者说你会关键强调哪几点?
2) 目前该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如早期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放缓阶段)?
3) 近几年,你们行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 目前你们行业有哪些重大趋势?
5) 你会如何描述你们公司的行业地位(如前五或一线公司、优质公司、上升势头迅猛公司)
6) 你们行业的一流公司是哪几个?
7) 在这个市场里,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相比,表现如何?
8) 你们行业去年的发展如何,预计今年会有怎样的发展?
9) 你们行业里目前扩张势头和上升势头最猛的是那几家公司?
10) 你觉得<知名公司#1>发展得怎么样?<知名公司#2>发展得怎么样?等等
11) 我还想和你们行业的其他人交流。有没有适合类似沟通方式的人可以介绍给我?
12) 你们行业的专业人士有没有什么组织协会?

如果对方对行业的了解颇多,那么你问这些问题大概会花30-45分钟。不过,如果是我,我花的时间会更长,因为我会根据对方的回答提更多后续问题。

关键提示:在问问题时,要主动倾听。也就是说,不要光听不动脑,要处理你听到的回答,想想怎样才能问出优质的后续问题。把自己当作一个记者,你现在要从对方口里“套出”故事的来龙去脉。不要只是一个个地过问题,而要多问“怎么样”,“为什么”,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信息,拥有更好的认识。

3)确认你听到的所有信息——我们告诉咨询顾问,要想确认你听到的所有信息,不能只问他们问题,还要和第三者分享你听到的信息。

比方说我已经和一个人交流过某个行业了,那么在和第二个人交流时,我不会问“近几年,你所在的行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而会问“我听说近两三年,这个行业的增速放缓了许多,公司都把重点放在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是这样吗?”

这不仅能帮你确认之前的信息正确与否,还能更有效地获取后续信息。因为对方知道你已经了解了这些,就不用再重复你已掌握的信息了。

关键提示:我总是告诉我们的咨询顾问,一件事在听第一遍时,要存疑,悄悄记上一笔;听第二遍时,就有点意思了,这个信息的可信度要增加一些了;听到第三遍时,就不会只是碰巧了,这个信息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找三个成功的人问。因为要是在三个不同人身上听到三遍同一个信息,那么这个信息一定是靠谱准确的。一个咨询顾问曾经这么和我说,“我和3个人谈完后,觉得我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很深了。”

4)死命做笔记!——你和某个人交流得很好,得到了很多信息,到头来却想不起来这些有用的信息,那这就没意义了。不要觉得脑子能记下所有信息,好好记笔记。

这个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多数人在记笔记时,只会边听别记。但我之前说过,你要主动倾听,这样才能从交流中得到更多信息。因此我们会教咨询顾问一个基本技巧,学习如何边听边记边思考。相信我,熟能生巧。要想更好、更快地了解某件事,一定要练好这项技能。

关键提示:多重视听和思考的部分。看着对方,时不时瞄一眼记的东西就行了。你的本子不会跑,不用一直盯着它看。

最后,记笔记时要分点,速记,用上缩写。毕竟,交流的目的在于获取重要信息。笔记好不好看也不重要,只要你自己之后能看懂就行。

其实,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去了解任何职务、任何话题。你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你问的问题就行。多练练,你就能像我们的咨询顾问一样,变身成为一个能快速了解许多新话题和新事物的牛人!

-----------------------------------------------------------------------------




点击链接访问 职商网:http://www.zhishangwang.com
更多职业发展的精彩内容和专业知识,远见和建议,请关注:
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Larry聊职商(LarryWangABC)

顺便,我的知乎Live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提高你的职场意识和英文!

三场单次知乎Live:
如何有效地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
如何拿下重要的「英文面试」?
职场之路快速晋升指南
知乎系列Live:职场英文沟通,这样最有效: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
----------------------------------------------------------------------------
Yes, it is. The consultants in my recruitment firm do this all the time, since we’re always giving them hiring assignments from client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While they do this for their job, the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we teach them will apply to your personal situation as well. Here’s how they do it.

1) Identify 3 people who are successful in the industry you’re interested in– The key word is successful. Successful people are going to have the best, most knowledge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ndustry. That’s why they’re successful.

Try to identify front-facing people, or people who need to understand well the market, competition, clients, and customers in their industry. For instance, people who do business development, sales, marketing, and account management. Sure, you can talk to people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HR, operations, and technical roles too. But they mainly pay attention to what’s happening in the company, but not in the market, which is what you want to know about.

Actually, the best ones to talk to are people who work on the service side. For instance, those who work in consulting companies, PR firms and ad agencies, and recruitment or outsourcing companies. Again, identify people in front-facing roles, who constantly approach and interact with companies. To successfully do business with and service them, their understanding of key market trends, challenges, and needs in the industry has to be good.

These can be friends, friends of friends, and alumni. And a great channel to reach others with a particular background is LinkedIn, since you can view their profile and experience beforehand. Our consultants use it all the time to reach people they don’t know, but want to talk to.

Key Tip: We teach all our consultants a concept, which is The Average Person Knows A Lot. Basically, it says that when you need to learn about something, don’t contact senior-level people. Yes, they know a lot, but they rarely respond to your requests for information. They’re too busy and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Instead, seek out junior and middle management-level people. 4-8 years of experience is enough. Of course, they’re not as knowledgeable as executives, but they can tell you 80% of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ir industry. Most importantly, they’re easier to reach and more willing to talk to you. You can also be more relaxed to ask your questions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rying to impress them.

By the way, I always let others know upfront my purpose. They rarely decline. It’s flattering to them that you’ve recognized their expertise and knowledge of their industry, which doesn’t happen to them that often at their level.

2) “Pick their brain” – Of course, the questions you ask determine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others. They should help paint a picture for you of the industry you want to understand. When asking them, always big picture first, then more specific details that you want to know later.

Here’s a very good list of questions you can ask others about an industry. Ask them and I guarantee that you’ll get a very good sense of their industry. If you don’t, then you’re not talking
to the right person.

1)If you were to introduce your industry here in China to someone else, how would you describe it, or what are the key things you would highlight about it?
2)At what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your industry at in China right now (e.g. early development, booming/high growth, maturing, slowing down, etc.)?
3)What are some major changes that have been taking place in your industry over the past few year?
4)What are some of the major trends in your industry that are taking place right now?
5)Within your industry,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company’s positioning or status (e.g. top five or leading player, boutique, emerging player, etc.)?
6)Who are the top players in your industry?
7)How do the local players compare these day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layers in this market?
8)What kind of year did your industry have last year?How about the outlook for this year?
9)Within your industry, which companies are expanding or growing the most right now?
10)What do you hear about, or how is <well-known company #1> doing?What do you hear about, or how is <well-known company #2> doing? Etc., etc.
11)I’d like to talk to a few more people in your industry.Is there anyone you could introduce me to in your industry that I could approach and speak with in a similar way?
12)Are there any organizations or associations that professionals within your industry belong to?

If the person is fairly knowledgeable, asking these questions should take you about 30-45 minutes. However, if you’re like me, it could be longer. Based on what you hear, I ask a lot of follow-up
questions.

Key Tip:When asking your questions, you need to listen actively. This means, beyond just listening, processing and thinking about what you’re being told so you can ask good follow-up questions. Think of yourself as a reporter who’s trying to get the full story about something from someone. You don’t just ask the person question #1, #2, #3, etc. You also ask a lot of “how” and “why” questions to get a better,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you’re hearing and what they know.

3)Confirm everything you hear – To confirm the information you’re getting about something, we teach our consultants not tojust ask their questions, but to also share what they know or have heard so far with the other person.

For instance, say I’ve already spoken to one person about an industry. When I talk to the second person, instead of just asking, “What are some major changes that have been taking place in your industry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ll say, “I heard that your industry has slowed down a lot these past 2-3 years and companies are focusing on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and the level
of their service. Is this true?”

This not only helps you to confirm if what you’ve heard before is correct, it’s also a much more efficient way to get information. By letting the other person know what you already know,
they don’t have to repeat things you’ve already heard.

Key Tip: I always tell our consultants that if you hear something once, then that’s curious and worth noting. If you hear the same thing twice, that’s very interesting and you can start feeling more confident about what you’re hearing. But if you hear something three times, that’s not just a coincidence. This is when you know it’s likely to be true.

By the way, this is also why you want to talk to three successful people. Because if you hear the same thing three times from three different sources, you can be confident that what you’re
hearing is reliable and accurate. As one of our consultants told me once, “After I talk to three people, I feel my knowledge of an industry is pretty solid.”

4)Write your ass off! – There’s no point in having a very good, informative talk with someone, but then not being able to recall all the great things you heard. Don’t trust your memory to remember everything. Take good notes and write things down.

Sounds easy. But when most people take notes, they just listen and write. But as I said before, you want to listen actively to get more out of the conversation. So a basic skill we teach our consultants is to learn how to listen, write and think at the same time. Believe me, it takes practice. But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ings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 this skill.

Key Tip: To do thi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istening and thinking part. Look at the person talking to you, and just glance at what you’re writing every now and then. Your notebook isn’t going anywhere so no need to stare at it.

Finally, use bullets, short-hand, and abbreviations. The purpose of your conversation is to capture all the key information you’re getting. It also doesn’t matter how pretty your notes look, as long as you can read it later.

Actually, this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can also help you understand any job function or other topic better as well. You just need to modify the questions a bit. Then practice this and, like our consultants, you’ll soon become a person who can understand many new topics and things very quickly!

wV1M6c 发表于 2021-12-1 11:59:11

做数据分析10多年,对行业壁垒非常认同,分析不同行业的数据基本上就是得从头了解,毕竟数据分析就是在做业务。
一周内大概了解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摸清几乎不可能,所以这里的方法论只能让你了解个大概,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拓展深化,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答案可以做到摸清,那最好擦亮眼睛。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一、行业数据
在了解一个行业前,可以看看各大咨询机构关于这个行业的分析数据,可以参考一下我曾经的回答。
在哪里能找到各行业的分析研究报告?二、分析行业
在看完各种行业咨询之后,就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行业分析思路和框架了。
宏观方面
一、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外围环境分析
行业在国内的地位
我国对行业的政策
行业对外资进入的政策及外资进入状况
行业全球化的程度以及市场状况
外资进入战略分析
外资进入动机
外资中国战略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外资进入方式及进入程度
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分析
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
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比较
主要企业发展前景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容量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3、产品的技术水平
4、产品品种
5、竞争者数量及进出壁垒
6、结论: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2、竞争者数量
3、各自市场份额
4、力量对比
5、行业集中度
四、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
竞争方式(价格、质量、服务、品牌)、激烈程度
2、新进入者的威胁
进入壁垒(政策、特许、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资金、技术、资源供应)
3、供应链分析
上游行业状况、资源供应状况、供应品可替代性及重要性、供应者集中度;
本行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分析(行业需要的技能、资源、利润来源是否与供应商关系密切)
供应商对本行业的依赖度分析(供应商成功需要的资源、利润来源是否与本行业关系密切,供应商的替代性,本行业是否是唯一的采购者)
4、替代产品的可替代性分析
行业产品替代品的种类、涉及行业;
替代品替代行业产品的规模、增长率;
替代品与行业产品的优劣比较、替代性分析(技术上和成本上的可替代性)
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对资源和技术的要求(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前景
3、国家宏观政策对于行业的影响(鼓励、限制、无影响)
4、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国内技术领先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5、其他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资源约束、环保要求、其他要求)
六、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公司股权结构,公司资产规模,公司业务范围,公司主要产品。
2、高层经理情况
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主要成员姓名、年龄、背景资料
3、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近年主要财务指标及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
4、公司业务分析
公司业务类别,收入结构,各业务利润率水平,公司利润来源分析
5、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员工数、人员构成、技术人员比例等
6、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发展方向、战略前景、战略目标
按这个框架,一周左右就行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