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慕阿巴阿巴 发表于 2022-1-5 20:12:29

参数高的手机一定好用吗?

手机要好用,一定要有优秀的参数。
我们不可能指望五年前的手机,能比现在的手机更流畅好用。
但是参数高的手机一定好用吗?
这就是典型的谬论了。
有了好的硬件配置,还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用户体验。
这里我就跟大家从几个方面的体验来讲讲。

1.性能体验
2021年告诉了人民群众,性能配置堆得高不等于体验好。
散热上的堆料虽然都能讲好几页PPT,但消费者拿到真机开几局游戏后,马上发现机身某个位置烫得吓人,游戏帧率跳崖式下降。
同时芯片的性能调度也是个大问题。不激进吧,有人说你系统升级不够。太激进吧,电量掉得飞快,温度升得飞快,玩个微信都热得不要不要的。
系统设计优化也是,上了很多新的系统动画是好事,但动画一多,占了性能,整个调度就更难做了。兜兜转转一大圈,平时都嚷嚷着就要激进性能的群众,这次都哭喊着要温和的调度了。

以手机的使用频率来看,散热表现、系统顺滑度等都比冷冰冰的参数表离消费者更近。
说到这,一加10Pro的参数表这次已经曝光了。


配置没啥好说的,都是按照旗舰机的水平来的。有意思的是,这次是官方主动爆出的参数表。也就是说,一加在第十代产品上首先释放的信号是:参数没有那么重要。

刘作虎说一加的旗舰之道是三分靠参数,七分靠打磨。所以也不用多说配置,直接看调校。这次官宣的Hyper Boost技术比较有意思,据说能在旗舰手机上实现全新的游戏体验。官方还直接放了测试数据,看着还不错。


目前虽还不能上手体验,但是对于敢直接爆参数、测试数据不错的,期待值肯定是有的。
顺带一提性能表中的Color OS,2021年其实是它口碑回归的一年。各家的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翻车,以稳著称的Color OS因为没有骚操作,大受好评。
2.拍照体验

2021年我在影像方面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拍照算法对于色彩影调的理解实在是太重要了。
OPPO的Find X3系列的影像硬件虽然不算出众,但是拍照非常容易出片。
大家都盯着产品宣传的10bit吐槽感知不强了,很多人忽略了这次Find X3系列的影像非常稳定,有了自己的风格。
哈苏作为摄像领域的传奇品牌,从一加9系列起结缘。哈苏的自然色彩优化,传感器级别的色彩校准,这些都是从参数表上看不到的角度去增强一加手机的影像体验。

这次一加10 Pro的主摄和长焦都带有光学防抖,加上哈苏的调校再升级,一加有史以来拍照最舒服的手机预定了。
说到软件,拍照体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机软件的稳定性。
什么相机APP打不开,打开之后无法调用镜头,拍完照之后照片没有保存下来,这些都是我今年遇到过非常离谱的相机软件BUG。
相机软件工程师也不能为了做PPT,往上面挂一堆算法,但是不做优化,搞得时而稳定,时而不稳定。
硬件也好,软件也好,堆料的前提是好用。
为了卖手机无脑堆料,消费买回去体验很差,这显然不是大家愿意见到的情况。

3.充电续航体验

2021年我最绝望的一点,5000毫安时的手机续航还不如4500毫安时的。
一开始我还搞不懂,后面跟两个品牌的工程师聊过之后发现,是因为大家做性能调度的模型不同。
一个品牌的续航模型跑的是不插卡的情况,根据连接WiFi的情况做优化。
一个品牌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后面被无情打脸之后积极整改,最终以小了500毫安时的电池续航跑赢了5000毫安时的。
很多时候研发工程师为了摸鱼,减少工作量,会欺骗领导和市场。
这一点也体现在充电功率上。
有些峰值充电功率高的手机,实际体验峰值就那么一会儿特别好看,功率很快就降下来了。
而像欧加的SuperVOOC体验就很好,不管是持久性,还是亮屏快充,综合体验非常舒服。
看着好像欧加的充电参数落后了,实际上平时用起来,我觉得还是欧加的充电最贴心。
看到一加10Pro的电池这次干到了5000毫安时,我感觉这次的续航会更稳了。

4.重心设计

这一点网络上很少有人讨论,因为手机不实际拿在手上是无法谈论“手感”的。
即使是手机拿在手上了,手的大小不同,握力不同,对于重心设计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
但是客观来说,同样重量的手机,有的手机就是手感很好,拿在手里感觉很均衡,也不会感觉很压手心。
有的手机就感觉很重,拿在手里感觉会往下掉,用的时间长了,手心也会觉得压得不舒服。
这其实就是重心设计的好坏问题。
曾经有一个店长就组织自己的店员,去隔壁品牌店,让店员握两部不同的手机,感受重心设计的重要性。
现在的手机普遍要做相机的堆料,但是堆料太过,就容易让手机头重脚轻,重心靠上。
人的食指往往是握持手机的时候,作为支点的横梁,手机重心靠上就容易微微翘起来。
大拇指打字的时候,手机就容易感觉一翘一翘的,掌控感就变差了。
其实有时候手机做得太轻了也容易有这个问题,主要是看重心设计如何,以及产品设计的目标受众,在生理上平均手掌有多大,握力如何,手机的宽度是不是设计合理。
网络上很多时候讨论堆料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重心设计的问题,但这一点其实是日常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时候比手机的性能拍照屏幕等等参数,更容易让用户感知到。

所以最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好的手机体验肯定是基于优秀的参数的,但是参数高的手机不一定好用。
2021年手机的参数军备竞赛已经告一段落,其实硬件参数在往上面堆,要不就是把手机做得太重,要不就是拿不出能说服消费者的场景,让消费者买单。
接下来的手机市场竞争,是考验手机厂商做体验落地的硬实力,我们会进入一个拼谁更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的阶段了。
所以一加这次提出的“旗舰之道——三分参数+七分打磨”,我是非常认可的。
拼内功的时代到了。

-----------------------------

归来的超飞 发表于 2022-1-5 21:22:00

手机要好用,一定要有优秀的参数。
我们不可能指望五年前的手机,能比现在的手机更流畅好用。
但是参数高的手机一定好用吗?
这就是典型的谬论了。
有了好的硬件配置,还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用户体验。
这里我就跟大家从几个方面的体验来讲讲。

1.性能体验
2021年告诉了人民群众,性能配置堆得高不等于体验好。
散热上的堆料虽然都能讲好几页PPT,但消费者拿到真机开几局游戏后,马上发现机身某个位置烫得吓人,游戏帧率跳崖式下降。
同时芯片的性能调度也是个大问题。不激进吧,有人说你系统升级不够。太激进吧,电量掉得飞快,温度升得飞快,玩个微信都热得不要不要的。
系统设计优化也是,上了很多新的系统动画是好事,但动画一多,占了性能,整个调度就更难做了。兜兜转转一大圈,平时都嚷嚷着就要激进性能的群众,这次都哭喊着要温和的调度了。

以手机的使用频率来看,散热表现、系统顺滑度等都比冷冰冰的参数表离消费者更近。
说到这,一加10Pro的参数表这次已经曝光了。


配置没啥好说的,都是按照旗舰机的水平来的。有意思的是,这次是官方主动爆出的参数表。也就是说,一加在第十代产品上首先释放的信号是:参数没有那么重要。

刘作虎说一加的旗舰之道是三分靠参数,七分靠打磨。所以也不用多说配置,直接看调校。这次官宣的Hyper Boost技术比较有意思,据说能在旗舰手机上实现全新的游戏体验。官方还直接放了测试数据,看着还不错。


目前虽还不能上手体验,但是对于敢直接爆参数、测试数据不错的,期待值肯定是有的。
顺带一提性能表中的Color OS,2021年其实是它口碑回归的一年。各家的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翻车,以稳著称的Color OS因为没有骚操作,大受好评。
2.拍照体验

2021年我在影像方面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拍照算法对于色彩影调的理解实在是太重要了。
OPPO的Find X3系列的影像硬件虽然不算出众,但是拍照非常容易出片。
大家都盯着产品宣传的10bit吐槽感知不强了,很多人忽略了这次Find X3系列的影像非常稳定,有了自己的风格。
哈苏作为摄像领域的传奇品牌,从一加9系列起结缘。哈苏的自然色彩优化,传感器级别的色彩校准,这些都是从参数表上看不到的角度去增强一加手机的影像体验。

这次一加10 Pro的主摄和长焦都带有光学防抖,加上哈苏的调校再升级,一加有史以来拍照最舒服的手机预定了。
说到软件,拍照体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机软件的稳定性。
什么相机APP打不开,打开之后无法调用镜头,拍完照之后照片没有保存下来,这些都是我今年遇到过非常离谱的相机软件BUG。
相机软件工程师也不能为了做PPT,往上面挂一堆算法,但是不做优化,搞得时而稳定,时而不稳定。
硬件也好,软件也好,堆料的前提是好用。
为了卖手机无脑堆料,消费买回去体验很差,这显然不是大家愿意见到的情况。

3.充电续航体验

2021年我最绝望的一点,5000毫安时的手机续航还不如4500毫安时的。
一开始我还搞不懂,后面跟两个品牌的工程师聊过之后发现,是因为大家做性能调度的模型不同。
一个品牌的续航模型跑的是不插卡的情况,根据连接WiFi的情况做优化。
一个品牌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后面被无情打脸之后积极整改,最终以小了500毫安时的电池续航跑赢了5000毫安时的。
很多时候研发工程师为了摸鱼,减少工作量,会欺骗领导和市场。
这一点也体现在充电功率上。
有些峰值充电功率高的手机,实际体验峰值就那么一会儿特别好看,功率很快就降下来了。
而像欧加的SuperVOOC体验就很好,不管是持久性,还是亮屏快充,综合体验非常舒服。
看着好像欧加的充电参数落后了,实际上平时用起来,我觉得还是欧加的充电最贴心。
看到一加10Pro的电池这次干到了5000毫安时,我感觉这次的续航会更稳了。

4.重心设计

这一点网络上很少有人讨论,因为手机不实际拿在手上是无法谈论“手感”的。
即使是手机拿在手上了,手的大小不同,握力不同,对于重心设计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
但是客观来说,同样重量的手机,有的手机就是手感很好,拿在手里感觉很均衡,也不会感觉很压手心。
有的手机就感觉很重,拿在手里感觉会往下掉,用的时间长了,手心也会觉得压得不舒服。
这其实就是重心设计的好坏问题。
曾经有一个店长就组织自己的店员,去隔壁品牌店,让店员握两部不同的手机,感受重心设计的重要性。
现在的手机普遍要做相机的堆料,但是堆料太过,就容易让手机头重脚轻,重心靠上。
人的食指往往是握持手机的时候,作为支点的横梁,手机重心靠上就容易微微翘起来。
大拇指打字的时候,手机就容易感觉一翘一翘的,掌控感就变差了。
其实有时候手机做得太轻了也容易有这个问题,主要是看重心设计如何,以及产品设计的目标受众,在生理上平均手掌有多大,握力如何,手机的宽度是不是设计合理。
网络上很多时候讨论堆料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重心设计的问题,但这一点其实是日常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时候比手机的性能拍照屏幕等等参数,更容易让用户感知到。

所以最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好的手机体验肯定是基于优秀的参数的,但是参数高的手机不一定好用。
2021年手机的参数军备竞赛已经告一段落,其实硬件参数在往上面堆,要不就是把手机做得太重,要不就是拿不出能说服消费者的场景,让消费者买单。
接下来的手机市场竞争,是考验手机厂商做体验落地的硬实力,我们会进入一个拼谁更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的阶段了。
所以一加这次提出的“旗舰之道——三分参数+七分打磨”,我是非常认可的。
拼内功的时代到了。

巧克利100 发表于 2022-1-5 22:49:36

旗舰参数,这在过去令人感到欣喜和向往的事情,近年来逐渐令人感到平凡和麻木。
2021 年,旗舰手机,你会想到什么?
参数,同质化的参数

我都不用看参数表或者预热,就能闭着眼睛给你预测未来半年内所有旗舰手机的核心参数:

[*]高通全新一代骁龙 8 移动平台
[*]配合 6400 速率的 LPDDR5 和 UFS 3.1 闪存
[*]为了驯龙打造的各种石墨烯、VC 液冷散热措施
[*]6.7" 左右的 LTPO AMOLED 曲面屏幕
[*]4500mAh 以上的电池
[*]很快的充电和无线充电
[*]OIS 主摄 + 超广角,配合一个或几个其它副摄
[*]立体声双扬声器
[*]X 轴线性马达
如果一定要我为现在的旗舰手机市场的核心配置加个形容,我想我会说——参数的同质化。
参数当然是很重要的,没有上面这些,你很难保证一台 Android 旗舰手机的核心体验,但是只看上面这些,你又会发现似乎各家的手机之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参数无法告诉你的

但参数决定一切吗?当然不是。
同样的核心,不同的调校,出来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效果,用完全不同的机身给予我们天差地别的体验。


同一颗芯,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 package。正如同样是劳模 CMOS IMX410——它在索尼机身上可能是全画幅新基准 a7 III,也有可能是小巧到连取景器都没有的适马 fp,也有可能是长得像块小砖块一样的 E2-F6。它们都有着一样的芯,但是通过不同的外围搭配,调校取向,造出了完全不同的产品。
在参数同质化的今天,调校与自研,似乎成为了手机赛道的新主题,这些主题又是为同一个目标服务的,那就是提供更好的体验。
体验,量化的开发,无法量化的传达

体验是很玄学的东西吗?
是,也不是,体验差距是确实存在的,但它的确是没法简单通过列参数就传递给用户的东西。
比如说一台相机的手柄握着舒不舒服,这个是关乎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用户来说,手柄舒不舒服是一握下去就知道的事,但你让一个没有工业设计基础的用户来讲为什么这个手柄舒服,那个手柄不舒服,绝大多数人都讲不出个所以然。
手柄的大小、凸起程度、曲线的设计、甚至表面蒙皮的厚度和材质,都会直接决定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这些东西在开发的时候都可以量化,无数的工程师夜以继日,开了各种模具进行试验,就是为了找出那个黄金手感,但这些东西都太难传达给用户了——我怎么告诉用户这里的曲率是我们实验了一万多次找出来的,它的参数是 xxyyzz,用户听了只会一头雾水。
说回手机,手机的体验自然也是可以通过量化来开发的,比如游戏顺不顺畅,用户就是一个卡和不卡的直观感受,但这是隐藏在一次次 CPU 和 GPU 的频率波动曲线里,一点点从负载场景里抠出来的,是用工程师的头发换来的(不是)。
手机的相机画质,色彩表现,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一眼好看不好看的事情,但是在开发的时候,是要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去优化,看示波器纠色彩,各种光源白平衡下慢慢调出来的。
信号好不好,对于用户来说就是我打游戏的时候掉不掉线,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网的事情,但对于工程师来说,也是要一次次比对天线设计,到各种场景下测试出来的。
有句老话说得好——细节是魔鬼,在参数同质化的时代,正是这些看不到的细节,促成了消费者们的体验,进而转化为一个产品乃至一个品牌的口碑,要想调节好细节,比拼的不是堆砌参数的表象,而是调校软硬件的内力。
如何将体验传达给消费者?

体验高于参数,获得好体验的打磨也远远比参数堆砌来得更难,但是体验也远比参数更难传达。
一加 10 Pro 的产品理念是三分靠参数,七分靠打磨,或许这也是官方这么早放出参数的原因——骁龙 8Gen1,LPDDR5,UFS 3.1,都是今年实打实的旗舰硬件。
如果这些只构成了一加 10 Pro 三分的底子,那么七分调校,想必才是一加 10 Pro的武功秘籍。
这两年的高通 8 系列 SoC 大家都看到了,性能提升和功耗齐飞,如果只是蛮干抢首发,火力全开,那这手机下一秒就是吃秦椒烤火——周身火热。
手机这个小身板,用科学点的术语说叫热容比较小,发热量上去了升温很快,而它又是和我们的手直接接触的一种电子产品,动不动破 45、50 度的表面温度堪比暖手宝,一过热又会触发降频,帧率曲线上下翻飞,能把游戏玩家气个半死。
显然这不是良好的调度策略,精细打磨的调度,需要细心钻研用户的行为,对每个行为配置最为合适的调度方案——是偏重加载速度、抑或是偏重 CPU 高性能、还是需要 GPU 多出点力?最后呈现给消费者的,就是游戏帧率高、平滑且稳定,玩的爽快。
这样的调度和调校,相较于此前的功耗白名单,覆盖的范围有了极大的延展,深度和难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如何将这种体验传达给消费者呢?没有什么比直接放结果更有说服力的了。
一加 10 Pro:三七开的产品哲学

这两天放出来的消息,我们能看到在体验上一加 10 Pro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散热方面堆了很多的料,用了 5 重散热材料,堆出了半张 A4 纸还多的面积,配合hyperboost技术,实现了平稳的游戏帧率曲线,避免了帧率的断崖式下降,整体的游戏体验都有提升。
官方也对自己的调校相当自信,直接放出了测试图。


在堆料内卷的 Android 手机市场,一加尝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一切的支撑,是对产品独特的理解,和强大的调校内力。我们看到了这家年轻公司在很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高刷、影像,而这些探索也逐步被行业采纳为趋势。在体验方面的努力,也绝非能够一蹴而就的,浮躁的人做不出优秀的体验,只有认准方向,埋头深耕,才能让自己、整个行业都变得更好。

游戏人间4 发表于 2022-1-5 23:54:24

怎么说呢,参数确实是手机的重要参考标准,但参数高并不意味着实际体验一定好。
拿高刷屏来说,即便它已经是很多手机的标配,这两年也逐步从90Hz迭代到120Hz甚至更高。
但是“高刷新率”也意味着手机屏幕的功耗增加,续航缩水,而它又不是一个随时都需要用到的东西,平时在手机上聊天看小说、刷新闻时“低刷新率”也够用了。
不上高刷还好,一旦上了,原本4500mAh的电池说不准就只能当4000mAh用了。
而且,目前市面上宣传的“高刷屏”大多是和高帧率游戏体验绑定的,你也确实能在游戏里面看到高帧率的选项。


但实际体验的时候,即便游戏帧率拉满,一旦性能支棱不起来,手机“发烧”和掉帧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能掉到30、40帧,所谓的“高刷屏”压根就用不上。


说白了,影响手机体验的因素有很多。
想要在手机上体验到“高刷新率”带来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丝滑的画面滚动,光有一块高刷屏是不够的,手机的CPU、内存大小、电池容量和系统优化等方方面面的性能也都得跟上。
比如CPU,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苹果A系列、高通骁龙系列等算是其中的T1级别选手,但是也得看版本,俗话说“一代版本一代神”,像骁龙888和骁龙845就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了。
还有手机内存,如果平时玩游戏或者手机运行的软件比较多的话,最好还是选8GB以上的运行内存。
电池这个直接决定了手机续航的硬件就更不用说了,有条件的话当然选择容量高一些的,4500、5000mAh都不嫌多。
除此之外,系统的优化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毕竟,一旦系统和手机软硬件的适配没做好,就很容易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bug:


参数最终还是为体验服务的。
所以真正要关注的是你自己的需求和实际体验,抛开这俩谈参数就是耍流氓。
有的人喜欢拍照,所以更在意手机的拍摄功能,比如说手机的像素。
如今市面上后置几千万甚至是上亿像素主摄像头的手机也有不少,但并不是说像素数值高手机拍照就一定好看,成像效果也是和光圈、传感器、像素密度等方方面面有关的,好不好看还是得看现场拍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自己拍出来满意那就行了。
有的人就只是日常用来聊天打电话、偶尔刷刷短视频,所以比较关注上手体验,比如机身的大小和厚度怎么样,颜色好不好看等等。
而像我这种人菜瘾大的游戏玩家,比较关注的就是手机上的游戏体验了。
拿手游界的发烧伴侣《原神》来说,玩过这游戏的都知道,配置稍有不足手机就会出现发热、卡顿等等问题,运行之后“煎鸡蛋”都只是基础操作,掉帧就更是稀松平常了。


背后原因令人“烫手”。
即将要发布的一加10Pro,是否能抗住,有点子期待。
这一款搭载的是骁龙8旗舰芯+LPDDR5+UFS3.1+USB3.1的性能四件套组合,电池容量5000mAh。
这次官方还放出一个信号——三分靠参数,七分靠打磨。
一加这次的整体散热面积达到了34119.322mm²,大致相当于 A4 纸的55%左右,号称是五重散热材料+堆叠结构重构。
而且它还配备了电竞三Wi-Fi天线,这个之前在一加9RT上也出现过,主要是额外增加了一条WiFi-5G电竞天线,提升Wi-Fi的连接速度和网络稳定性:


还有一加刚刚官宣的“HyperBoost”技术那就更得提一下了。
对于手游党来说,游戏帧率是一个能够直接影响游戏体验的因素,特别是玩CF和吃鸡这些射击类游戏的时候,帧率低造成的延迟卡顿都可能让你变成别人的枪下亡魂。
硬件再好,软件优化不行那也是白搭。
而在“HyperBoost”技术的支持下,不仅能降低长时间游戏的功耗、让帧率稳如直线,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还能提升游戏屏幕响应速度,让你能提前瞄准敌人的大胯开一枪。
物理“开挂”了属于是。
当然,这些是游戏方面的需求,还有的人比较在意充电速度,那可以选择支持快充的手机,功率越大,充电速度也越快,现在同时支持有线和无线闪充,甚至反向充电都已经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现如今各家厂商卷得飞起,整个手机行业也是疯狂迭代——全面屏,闪充,屏下指纹,多摄,更大的屏幕,更惊艳的显示技术,更强的运算能力,更强的拍摄能力。
看似参数越来越高,产品越来越惊艳,但带来的是硬件堆砌,是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是性能过剩。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多参数都只是噱头,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最后压根就用不上。
光看参数,盲目追求部分参数的高数值,反而还可能造成手机续航时间缩短,显示效果拉胯等等,更别谈什么用户体验了。
还是那句话,参数高并不意味着体验就一定好,性能会过剩,但体验永远不会过剩。
适合自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也就够了。

四岁半 发表于 2022-1-6 01:43:40

放在三年前的话,我一定会赞同题主一句:参数就是一切,一台手机如果参数都不行,那么说什么都是空的。
但是放在三年后的今天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试着下一个判断:参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一部分体验,但是并不完全决定。
我举一个例子各位就知道了,骁龙810的参数行不行?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性能无敌了。
但是实际上的体验呢?让骁龙芯片第一次挂上火龙名号,就是骁龙810搭载的一部分手机,太难用了。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意识到,参数决定上限,但是下限并不完全交给参数,实际上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就2021年吧,曾经有个手机调查询问用户们希望自己买的手机搭载的是什么芯片?骁龙870竟然比888要高。
为什么?
因为一部分手机压不住火龙888,甚至在使用起来,变成了刷个微博都卡的情况。。。
可以说这才是导致大部分人对于高参数的“恐惧”原因。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到一个以往按照常理来说,参数表上绝对没有的数据:散热。
散热强的手机能够压得住骁龙888,尽享性能释放,压不住的,就变成了千元机,体验不言而喻。
那么散热算是“体验”还是“参数”呢?
实际上严格意义来说,这应该是体验的一环。
所谓的参数,就是那些纸面数据,比如说手机SOC的主频,核心数亦或者RAM和ROM,再比如电池,快充这些。
说到电池与快充,去年夏天我对于“参数”的体验又有了新的一环理解。
因为888发热太严重,即使简单的刷刷知乎微博,温度都大幅度上升,所以当我想要充电的时候,在室温30度的情况下,原本期待的120W快充,硬生生给我磨到了30W的样子,充电45分钟才充满。。。
又因为发热严重,原本4500毫安时的电池,亮屏竟然不到5小时,差不多在4个半小时就完全停机。
尽管骁龙888是2021年,或者说有史以来骁龙芯片里性能最强的。但是它给我的体验,甚至没有骁龙865,骁龙855感受的好。。。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下一个定义了:参数高的手机,不一定好用。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厂商们一定要各种抢“首发”呢。
因为参数是一切体验的基础。
前提是调校能够压得住参数。
举个例子吧,以骁龙8GEN1来说,这颗4nm的芯片,如果哪家的手机散热能够压制住它,那么我相信这颗芯片一定能够让手机的体验达到一个史诗级的进步。
问题是,要散热压得住。
怎么看压不压得住呢?
当然是以游戏来体现了。
任何手机在玩游戏时,一开始都会很爽,高帧率高画质,流畅运行。
但是运行到一段时间后,各位会发现,有些手机压不住,直接GG,帧率从90帧变成40帧,或者从60帧变成20多帧。
并且能够进行反复横跳。
甚至可以说,如果散热不行,甚至连王者荣耀的90帧都不能稳定流畅的运行。
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跑分的。
我举个对我印象特别深的例子:之前爱否测试过一款OPPO R9,用的是联发科MT6755,结果在大部分场景下实际体验,不管是指纹解锁,相机打开界面,流畅度以及大部分的游戏体验上,R9都不逊色于搭载了当时最强芯片,Exynos 7420的魅族PRO5。
为什么呢?
因为OPPO在当时,取消了指纹解锁的动画,相机打开界面调用更快,并且在一瞬间把亮度拉到极致。


就像这样,当R9已经解锁完了,FLYME还在飚动画。是的,R9用的是联发科MT6755,可是综合体验甚至胜过用三星7420的魅族Pro5.
这就是体验的差异性。
同样印象深刻的其实还有一加7Pro。
在当时把性能拉满的手机有很多,但是唯独一加选择了在体验上做出差异化。
一加带来了一块质量极高的屏幕,同时还支持90HZ高刷。在2019年这个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差异化。
最直观的选择就是,我身边原本有三四个追求所谓极致性能的朋友选择了一加7Pro。
所以这次我们可以看到,一加在大部分厂商都卷硬件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三分参数+七分打磨”。
在一加看来,参数只能在体验环节中,占3分,剩下的7分,就是看如何去打磨了。
那么一加是如何打磨的呢?
首先就是散热,因为一加10Pro采用了骁龙8GEN1,那么压不住这颗芯片,一切打磨都是白谈。
一加10Pro采用了整体散热面积达 34119.322mm²的超大散热,配合上五重散热材料:VC均热板,铜石墨片,石墨片,散热硅胶,金属框架。
这样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玩游戏,看视频等重度使用手机时,能够保证芯片的持续高效输出。
其次就是在体验上,尽可能的进行以往用户反馈的痛点来升级。
比如说,电池不够大,续航不够久?这次直接在维持手感和重量的情况下,上5000毫安时的超大电池。
65W的超级快充还是慢了点?这次就上80W的超级快充,速度更快。
从产品的升级上,我们能看出,这次一加是真的在做一台以体验优先的手机。
这次在游戏上也有很大的升级,推出的HyberBoost亮点不少
GPA极限稳帧,O-sync超频响应,图形异构。不出意外,一加10Pro作为旗舰机在游戏体验上会有极大的进步。官方测试数据如下,可以看看。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体验为核心,而非硬件。
发布会也没有几天了,保持关注。
从一加的这些发力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加在尽可能的避免那些产品内卷,比如报参数,亮参数。而是着重在功能、体验上下功夫,去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并且希望越来越的厂商多研发点这种“内力”的东西,而非当一个组装厂,拿着硬件组装成一台手机,就号称旗舰手机,丝毫不在意手机的使用体验。
尽管某些手机用着最强的硬件,但是一旦环境有变,甚至可能千元机的体验都没有,这才是最糟糕的地方。

洋洋裙裤 发表于 2022-1-6 03:17:07

一、手机圈最经典的现象,也是最有意思的现象之一,就是部分产品的“叫好不叫座”。许多表面参数高的手机,并得不到市场认可。
这个现象的原因和题目所问的答案其实是一样的,参数高的手机未必好用。产品的配置“叫好”,都是通过参数上对比得出来的,但综合看参数高的产品,有些未必能戳中用户的需求点,比如说单看手机拍照的像素高不高,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手机虽然采用了高像素摄像头,但是拍照算法差,依然出不了好照片。
一款手机只有能真正解决用户实际使用时遭遇的问题,才能得到用户以行动来买单、支持,从而实现真正的“叫座”。
手机想要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办法有很多。堆配置、比参数算是一种条件。跑分更高的处理器不一定好用,但是跑分低的处理器所能优化出的性能上限确实更低、更容易卡顿,所以提供一个好的处理器,是解决手机卡顿问题的一条步骤。但仅仅提供提一个更好的处理器是远远不够的。
二、“参数不是神话”,参数本来就不等于体验。
这句话是荣耀高管说的,意思不等同于荣耀手机就放弃了手机参数,而是要说,荣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做出好用的手机上,而不是让手机体验停留在表面参数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其他品牌。
比如说一加,同样是使用了骁龙旗舰芯片,但在市场上,它是许多追求极致流畅体验的手机用户首选。为什么?因为大家能感知到参数以外的东西。
比如说自成立以来,一加一直是在用软硬件协同优化的方式来挖掘和释放处理器的潜能,手机面对高负载应用一直都非常流畅。后一加又第一个采用了90Hz高刷屏幕,第一次让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到,流畅不只是和处理器性能划等号,好屏幕也可以让手机用起来更丝滑。


单看结果,一加的手机的硬件参数不差,不仅如此,一加针对处理器和屏幕的优化也是走在前列的。正是因为一加能在国产品牌内第一个做好对高刷屏的适配,让手机上的软件用起来更流畅丝滑,才能成为高刷手机市场的领头羊、行业里的香饽饽。
三、参数强弱不是唯一,关键是能否用真正的新技术,解决用户已经遇到和即将遇到的问题。
就像许多用户是因为参数抑或跑分性能才买的一加,但是使用以后很快就被一加对手机整体功能性的把握吸引到了。比如说在友商还在利用AI进行趣味应用开发的时候,一加就在利用手机处理器中的AI处理能力和自研的AI算法打造AI自流畅,提高对用户使用习惯的预判和对系统软硬件资源的调度能力,减少常用应用使用时候的卡顿。


而当下手机市场硬件整体上方向的趋同:大多配备高性能处理器、大底摄像头和快充。但仅仅靠这些是不行的,实际上关乎消费者使用体验的许多内容与参数无关,例如跑分性能和实际流畅并不划等号、大底摄像头没有充分的优化也拍不出好照片,快充没有好的温控策略反而会烫手,等等。
甚至前段时间某品牌新一代手机发布以后,虽然参数看上去不错,但是许多消费者都在持币观望,等待第一批用户的使用感受,说明消费者内心已经相信,唯参数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参数高的手机不一定好用。
四、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参数,才能发现手机之间的“处处不同”。
就以最近在微博上议论火热的一加10Pro为例,虽然大家还没有拿到真机,但是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和期待一台手机?原因就在于目前官方释放的信息都直接了当的指向了近两年用户使用手机时候常见的“痛点”。
比如说,作为专注做高端手机的一加,这次开场就直接说明自己是“三分参数,七分打磨”。意思是好的参数之上,还有好的打磨。“打磨”这个词就非常有意思,就像汽车界提到底盘时都会用“调校”这个词一样;“打磨”代表的是一种不断尝试挖掘硬件全部潜力的态度,是想要让用户能感知到硬件能带来的一切获得感和满足感。
比如说,以往的手机发布会,都在强调自己采用了什么样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宣传方式,因为用户真正想知道的,是我的手机日常使用里,能高负载多少应用,能玩什么样的游戏。
同样是一样的处理器,为什么上个月发布的部分机型在测试过程中被人吐槽发热温度略高,难以给予用户流畅稳定的体验呢?
这就不得不考虑参数以外的东西了,就是打磨。不同的厂商拿到同一款处理器,不同厂商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厂商选择直接用换芯方案,在上一代手机模组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加入新处理器,让它能点亮屏幕,平稳日常运行就可以了。而有些手机厂商则是深究这一代处理器的优缺点,例如这点骁龙8处理器虽然性能很强,但是能耗比也不够高,那想要发挥出最优性能就必须优化其能耗比不够高的问题。
一加10Pro就直接采用了整体散热面积比半张A4纸都大的方案,直接将散热做成了独立的“空间散热系统”,散热在这台手机上扮演的角色,正是让这台手机和其他手机拉开差距的关键,而这一点,在通用的参数配置表上是感受不到的。因为参数对比表,往往采用的都是厂商手机中可比零部件的比较,反映不出厂商真实的结构设计能力,一加10 Pro强大的散热系统和游戏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样类似的案例还有一些厂商在软件上下的功夫,比如说这次由一加的“HyperBoost”技术,就是一项将软硬件协同发挥到目前环境下绝佳水平的方案。
通过图形异构、O-sync超频效应等技术,实现对硬件性能的调度,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硬件向用户提供手机的性能。这样的话,即便是有着同样的跑分水平,一加的手机在游戏上也能获得长时间的稳定帧数和稳定网络,打游戏不掉线、延时低,操作也更丝滑。




在这种调度方式不同的环境下,直接去对比参数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电脑行业早就发展出了可超频的处理器,专门供自己动手能力强的玩家使用。而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同样的硬件参数,不同的厂商“动手能力”千差地别,不可一概而论,所以参数高的手机还真的未必一定好。
所有手机产品的体验,都是由核心性能表现、发热表现、续航充电表现、拍照表现和工业设计表现共同构成的,即便是在其中某个功能上,不同厂商的实现方式也不相同,不同的用料、设计和调校,最终的功能思路和实际效果都不相同,我们消费者要看的,是一家手机品牌究竟有没有整合硬件、挖掘硬件潜力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厂商,才能得到消费者对其产品素质的认同。

呆萌小兔兔 发表于 2022-1-6 04:58:08

不一定,就算你花2万块钱配一台电脑,不装系统也用不了。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这个体验就是0。
这里头我把好用的概念引申为体验。
可以确定的是,参数低的手机基本都很难用。
有一句话说的至少对7成,配置决定上限,体验决定下限。
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好或不好,至少是由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决定。
对于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来讲,只有两个系统,苹果和安卓,对,我就是不承认鸿蒙。
苹果不说了,软件顶级,硬件顶级,整个体验就是顶级,除了偶发任性的小毛病以外,基本上没有值得操心的地方。
安卓这边情况就没那么乐观。首先是配置的同质化,基本上绝大多数配件的制造商就那么两家或者三家,寡头效应十分强,比如处理器设计商有高通mtk海思三星,制造商有三星,台积电,闪存这边有三星,东芝,英特尔,海力士,内存情况差不多,屏幕有三星,京东方,LG,华星,维信诺,摄像头CMOS有三星,索尼,OV,镜头有舜宇,大立光,等等。
对于同一类型的产品,比如同为线下机的情况下,价位近似,使用的配件其实也差不太远。
而且配件的参数也分权重大小,线性马达的体积与处理器的型号相比很明显,处理器更重要。
我通常说参数,要看就看全。
一个SOC处理器要看制造工艺,架构,核心数,缓存,GPU规格,内存带宽延迟,ISP,等等,就有人老喜欢拿骁龙810举例,我其实很不认可,一个20nm的HKMG工艺下,四核2.0GHz的A57,能好用就出了鬼了。
就好比一辆轿车,规格非常强大,什么3.6L V6发动机,8AT爱信变速箱,支持L3智能驾驶,多连杆独立悬架,四条米其林245轮胎,看起来不错是吧?
结果告诉你这车就俩轱辘,你这体验能好哪儿去?骁龙810就是这样的产品,不要被其他规格迷惑,20nm制程工艺就能看出问题了。
所以听话一定要听全,别看厂家告诉你什么,也要看它没告诉你什么。
一个屏幕的参数不仅是分辨率和尺寸,同时也包括亮度,刷新率,色域,色准,像素排列,触控层分辨率,触控,响应时间。这些东西缺一不可,我对任何一款产品都缺乏信任,唯独相信其承诺出的参数,因为在做不到的时候,一定会承担法律责任的,对于企业这个概念来说,道德是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能控制它的只有法律。
地球上,除了三星以外。没有其他厂商有能力独立研发出一款手机,大家都是整合商,道行有深浅,即便是给苹果三星E3的屏幕,也调不出E4的效果。
接下来再说体验。
体验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主观的东西,对于目前智能手机来说,强调体验是一个好的开始,但绝不能脱离参数谈体验。
打个比方,我就是一个一天25小时打电话的销售,那么体验最好的,一定是一款配置较低,处理器省电,屏幕分辨率低,但电池够大,充电够快的手机。这个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顶级旗舰,在业务这一个方向上都被这款千元机秒趴。
如果我是一个工人,那么傻大黑粗的三防手机是我的菜,相比之下五六千的旗舰根本就架不住随便一碰一摔。
如果我是个游戏爱好者,那么顶级的处理器三件套外加上快充大电池素质相对高的屏幕,加上超强的散热才是正解。至于什么拍照效果呀,完全get不到。
实际上各个手机品牌都不傻,它们知道,对于同一个品牌下的产品,价格越贵配置才能越高,你不可能花1000块钱买新旗舰。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单就拼综合体验的情况下,配置成本越高,通常来说综合体验会更好。
毕竟以苹果的软件实力,都从来没有在发布会上让你忘掉参数,因为真的忘不掉,但凡忘掉参数的企业,时间都会予以老拳。
安卓阵营旗舰高度同质化,导致参数的重要性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大了。这里不是说参数不重要,在没有过硬的参数这个基础之前,谈体验都是P,如果这个行业中有一个用的是其他家没有的处理器,我肯定会说一嘴,但大家既然用的都是同一款处理器,就没必要使劲的强调这件事了。这么多年过去,我可没见过谁能把625优化成835的,你可以说在大家都有核武器之后,核武器是个P,但你让一个没核武器的人说这话试试?萨达姆咋死的没数吗?搞曼哈顿计划那时候绝对不是这么回事。
有句话咋说的呢,吃饱了就骂厨子,过河就拆桥,才开始堆硬件几天呢,就开始说做硬件没用了,早几年,3000多的线下机多难用,你们心里没点数吗?骁龙835还能咬牙玩一下农药,你让625玩一试试,各厂商的真有那本事,还搞什么处理器研发,搞软件就得了呗。
那有人说了折叠屏体验也不算太好啊,为啥那么贵呢?
注意啊,特例我已经在前面剔除掉了,别来抬杠。
所以我的结论是对于目前的主流手机制造商来说,参数决定了绝大多数的体验,留给厂商自己搞余地很小,但也确实存在做的比较好的,功能性上确实有突破的。
虽然我不喜欢罗永浩,但他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都是整合商,装什么孙子呢?
我这套逻辑别的不敢说,绝对经得起推敲,试图搅浑水的,基本都有问题。

云儿 发表于 2022-1-6 06:43:41

看参数,无非就是用数据去推导体验
参数的本意是什么?参变量,数学函数中的x、y、z,通过函数变换得到函数值。
数码圈的一些固定的信息,比如处理器是什么,长宽多少。。。这些就被叫做参数。
数码圈的一些分析规则,就是函数变换。比如说处理器频率越高,发热越大,性能越高,这就是一个发热/性能随频率变化的函数关系。
而函数值,就是我们最后得到的结论。
这就要求2点:
第一:参数看的越多越好,因为体验是要所有的参数集合到一起作用的结果
第二;参数推导体验的这个过程,需要尽可能切合实际。
其实你仔细去审视这两点,基本上就能知道为什么有些参数看上去很牛逼的机子,实际体验就一般般:要么就是所谓的“参数”没看全,要么就是推导的过程没想明白。
我举个例子吧
“某某手机搭载骁龙888,那么它玩王者荣耀这种小游戏肯定是满帧”,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云体验”过程。
但实际呢?这款手机实际运行王者荣耀时,采用什么样的调度?有什么不同的“优化”?CPU大中小核实际运行频率是多少?SOC/电池达到多少℃开始触发温控?。。。。。。
这中间还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结论,很显然,不能看着它是888,就觉得它一定可以满帧运行王者荣耀,否则中途一点点东西的变化导致掉帧,就会推翻这个云体验的结论。
像“玩王者荣耀时CPU每个核心跑什么频率”,这种商家肯定不会给你标出来,一来是没有必要,二来则是这个东西每个系统版本也不一样,但是它是可以量化的点,要说它是“参数”好像也没啥太大的问题,参数都看不全,那推导来的体验怎么可能会切合实际呢?

anhui 发表于 2022-1-6 07:50:10

参数决定下限而已。
讲真现在真是希望要是高通或者联发科出一款超强CPU+Adreno619L等级的GPU的机器出来。
源于手里的8T开始爆热+卡顿,但是又没有真的够好的换的人的苦恼。捂脸。。。

只为等你春强 发表于 2022-1-6 09:41:31

这个问题,要是真的拉几部配置堆料、拼参数但是难用得要死的旗舰出来挨打,估计要得罪一众手机品牌,特别是国内这些品牌,有一个算一个,都干过这种花钱出力不讨好的事儿。
所以讲个寓言吧,有个裁缝,总觉得自己的生意不咋地,比不过这条街上另外几个同行。裁缝急了,特地跑广州去,在面料市场里挑选了最舒适最贵的面料,选了当年最流行的花色,还顺便连内衬和拉链纽扣这些辅料也花了大价钱进了货,然后回家,用自己祖传的手艺精心剪裁缝制了好几套衣服出来,并且还特地放出风声去,在当地的太太小姐圈子里做了好一番宣传。
当然,宣传的都是那些面料如何昂贵,辅料如何精致以及自己家的祖传手艺有多好之类的。果然也让不少人有了好奇心,特地上门去试穿了下裁缝拿出来的成衣,结果却仍是“只看不买”。裁缝这下急了,心想:为什么我已经花了那么多钱,投了那么多成本,而且手艺也不差啊,怎么就是没人喜欢呢?
最后终于有个多嘴的老太太说了实话:你这些衣服啊,料子是好,做工也不差,但是关键是穿起来不舒服啊,你看你肩膀收得太紧,袖筒开得太小,人穿上一抬胳膊,就觉得跟五花大绑似的,那谁愿意穿啊?
裁缝后来有没有听懂不知道,但是我的寓言说到这里,估计大家都看明白了,不是只拼参数就能拿出好的产品的。不管衣服也好,手机也罢,其实最终讲究的就是一个体验。适合用户的,才是最好的。你弄个骁龙888,散热又没做好,打个两局王者就烫得怕手机爆炸了,那也不行啊,或者你系统做得功能一应俱全,可是UI设计上有问题,切换应用都搞得跟解锁密码一样,那用户能夸你吗?
所以,问题的答案很明显了,参数高的手机不一定好用。参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具体手机好不好用,还得看综合的表现,性能的调教以及系统的设计都是相当影响用户体验的。
包括这次一加要发布一加 10pro,直接在发布会之前就自己曝光了参数,也很能说明问题了——参数重要吗?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只有参数才是值得关心的唯一。其实有时候,体验比参数更重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参数高的手机一定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