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厕豕
收起左侧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

[复制链接]

5

主题

98

帖子

1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2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历年统计资料指出的溺水高危场所可以看到,1岁至4岁儿童主要为脸盆、浴盆/浴缸和室内水缸,5岁至9岁儿童则为水渠、池塘和水库,10岁以上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为池塘、江河和湖泊。
溺水死亡率高,除了救援时间短、施救难度大之外,还跟溺水迹象难以觉察有关。
与电视剧里常见的挣扎、呼叫不同,现实情况中一旦遭遇溺水危险,很可能是悄无声息的。因为水一旦进入嘴,根本发不出声音。这个时候,溺水者多会面部朝向离自己最近的岸边,嘴巴在水平面上下,双手上下摆动,如同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当这些迹象持续数秒,那么我们判断他很可能处于危险当中。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并不了解这些迹象,判断是否溺水便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当儿童进入溺水状态,周围人如果缺乏意识,那么等待这个孩子的,只有悄无声息地死亡。
当溺水难以觉察,一些家长觉得只要告诉孩子不去戏水,就可以解决问题。
然而,水对多数人来说都有天生的吸引力,在百密总有一疏的情况下,学会基本的自救方法,更为重要。这些技能,对成人也同样适用。
非盈利急救组织 Great Lakes Surf Rescue Project 推荐了如下方案:
    首先保持冷静,坚信水的浮力不会让自己下沉;然后头往后仰,让嘴鼻露出水面,呈现仰泳姿态;最后深吸气,浅吐气,保持浮力后呼救。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3

主题

110

帖子

8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2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作为普通人成长路上的见闻吧。
出身在浙江小镇上,小时候就有不少外地人来打工,没到夏天,这些人就会把在老家读书的孩子接过来呆一段时间,由于大人忙于工作,当然就没管这些小孩子了,浙江河道又多,小孩子贪玩戏水,所以每年夏天都会死几个,事发后大人当然哭天抢地,然后很快又恢复正常,继续工作了。知道为什么吗?第一,为了挣钱活下去已经很忙了,没时间伤感。第二,信奉多子多福,说难听点,孩子没了也没办法,不如再生一个,总有孩子会有出息赚大钱的,毕竟自己也没精力哪怕去培养一个小孩,不如选择多投资。
现在嘛,观念当然改变了很多,但是又有了新的问题,外地青年结婚太早了,现在物质生活又越来越发达,很多年轻家长带着孩子玩的时候,自己还忙着玩手机聊天,那副出神的样子根本管不了小孩,自然就产生各种悲剧了。本地人还不是爷爷奶奶帮忙带着小孩,否则也悲剧不少。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4

主题

135

帖子

10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19: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需要提前教会孩子基本的游泳技巧。
另一方面,不要再鼓励孩子去“舍己救人”了,遇到事情,马上想除了自己跳下去以外的办法。不然,自己下去都要人救,还能救别人?这种行为的结果绝大多数是俩人一起淹死,而不是“临死前把XX托出水面”。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4

主题

101

帖子

10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18: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悼鸟文
       麦收归乡。不几日,麦屯于囤,玉米播于地矣。酷暑,家人围坐廊下,母谓堂前国槐枝叶太盛,蔽室之光,父伐大枝一。落地乃见其上筑有一巢,雏鸟三,唤作白头翁。取筑巢小枝重缚槐上,成鸟哺之如故。
       后两日,见三雏之长者伏于槐下,疑初飞不顺,坠地。观其两翼渐丰,尾羽初生,近之虽惊不动。待其展翅,上不足三尺,远可达丈余,不时落于草下,木上,或藏于缝中。成鸟双归,唤而哺之,或环飞左右,叽喳以警,又似教之。吾等远观以为乐。
       连日大旱,终得甘霖。晨起雨住,母忽见雏于盆中微动,奄奄一息,盖已挣扎多时,水满不得出。急捞之,虽甩水暖身呼气按压,未能回魂。后成鸟唤而不得,寻至此处,再三回还,怆然而飞。
       斯魂已去,今人掩面。此物虽小,五脏俱全,清水净身,烹以油盐,以其初生之躯,融余壮志之体,承其未竟之事,延其高飞之意。
       雏初出巢,本将翱翔于天际,今却溺毙于水底,雄心壮志尚未酬,空余送黑发之白头,呜呼哀哉!余感其事,作文以记之。亦警世人:天愈暑,为人父母长辈者,莫使孩童私近于塘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2.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3.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4.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5.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6.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7.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8.jpg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9.jpeg
大鸟发现已死去的幼鸟
https://www.zhihu.com/video/1255729562660622336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7

主题

106

帖子

1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16: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在农村,红水河畔。
在我很小的时候,上小学那会吧,家里还没有自来水,每家每户都要派出劳动力,到河边挑水。
在某一天的傍晚,正在上高中的三表哥挑水回来说,屯里谁家的三女儿,在挑水的时候失足,连人带扁担和两个水桶一起,当着现场很多人的面,落入水中,被扁担压着双肩,无法游上来,他跳下去救人,也抓不到手。。。。过了两天,尸体在下游的隔壁屯的岸边找到,眼睛被河鱼吃了。。。
往年的这条河,用我奶奶的话说,总会死人。。。实际上,还真是如此,有大人,也有小孩。
直到上游建起了一个大水库,我回家的时候就很少听到河里有人溺水身亡了。。。。这是因为:
都溺水身亡在上游的水库里了。水库的流水较为缓和,所以溺亡的小孩居多,大人极少。
说起这事,是想告诉大家:在河里,水下面的情况很复杂,别以为水面风平浪静,就以为安全。
家人管教,也很重要,小时候的我,几分钟不见人,奶奶就满村子喊我小名,结果我去哪里都要跟大人如实汇报,才留得一条狗命,否则调皮捣蛋的我,任由玩耍的话,不挂也残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3

主题

119

帖子

-4

积分

发表于 2020-10-14 15: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火无情,苍白的四个字,只有体验过的人才能知道水火到底有多无情。
水呢,我从小是在河道里学会游泳的,碰到的状况不少,这个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写过,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为什么会有深湖比深海更可怕这种说法?溺亡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确切的说溺水是一个很快的过程。可能电视剧里拍溺水镜头,又是挣扎又是扑腾又喊救命误导了很多人,现实情况溺水过程非常快,在水里呛水,肺部进水后由于本能需要人体往外排水,就需要不断的咳嗽。这个喝水喝汤呛到过的人都有体验,这个咳嗽是自己控制不住的。但如果在水里不断的咳嗽,意味着更多的水进入肺部,没一会人就不行了。所以现实情况里人在溺水过程中无法做出非常激烈的行为。时间短,幅度小,加上不太有人经过的野湖野河,一会人就没了。
这个调查的重点是农村成为孩子溺亡的重灾区,问题也在这里。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农村里的壮劳力都去大城市打工了,所以在农村现在就出现一个问题,要么都是老人,要么都是孩子,留守儿童是现在中国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留守儿童的一个分支问题。
我相信几乎没有一个家庭盼望孩子跑河里去淹死的,孩子溺亡不是家庭的本意,但为啥还出现这个情况?因为家里人根本管不住孩子。
农村大多剩下的都是老人,可能还要去田里忙点农活,精力上时间上肯定是比不过一个小毛孩的。很多村子,特别是南方的村子,都是依河而建或者靠着水源不远,加上农村里的孩子娱乐方式确实没城里的孩子那么多,所以夏天去水里玩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娱乐项目。
还有一点管不住孩子是为啥呢,我去过中国不少农村,我发现中国农村很多人家都有不关门的习惯。早上起床开大门,再关大门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了。村里人各家窜来窜去,这里刚吃上午饭,门口进来邻居了,进来坐下来聊几句,聊完了站起来就走了。
村里的大人就习惯这样的生活,挨家挨户的串串,孩子自然也习惯这种方式,跑出家门,在村子里的小路上转一圈,就能吆喝出一帮孩子,然后一群孩子就能折腾出一切。
所以我认为,家里大人管不住,小孩子凑起来容易,离开水源近,这个是农村孩子溺亡数量多的主要原因。
那要怎么改变这个局面?其实挺难的。挨家挨户的宣传溺水知识?不用宣传,这个其实都知道的。
要么离开水源,显然不可能。要么让孩子别那么扎堆,在农村也不太可能。要么让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他爹他妈暑假不打工回来看孩子,也不太可能。
靠体罚靠打能管好不让孩子去水边吗?我爹跟我讲,他年轻时候其实黄浦江也不让游泳,也有人沿着河岸抓。如果给抓到也不打也不骂,地上扔了一块铁板,光脚站铁板上站一段时间就行。
一块铁板,大太阳下面晒了一天,那个温度,站上去的人都像鸭子跳舞一样,站一会脚下就都是给烫出泡来了。
我问我爹,那么惨以后还去游吗?我爹都没想脱口而出:游啊!然后告诉我,那次给抓到是因为藏衣服的地方给巡逻的发现了,没办法只能上岸,以后去游带个不下水的小伙伴,让他帮忙带着衣服。这样万一给巡逻的看到,不上岸继续游就行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5

主题

100

帖子

11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1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情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我要把同样的回答复制粘贴到很多地方,希望引起重视。别骂我一稿多投,跟人命比起来,我个人荣辱算什么?
主要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缺乏监护的问题。
监护儿童的主体有两个,家长和社会。
要让家长监护好儿童,关键要给家长闲暇时间。假如家长被剥削的太严重,就没有闲暇时间。
要让社会监护好儿童,我写过一篇文章,请大家散播,或许能拯救更多的儿童的生命,也能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欢乐和幸福。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207737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4

主题

116

帖子

-10

积分

发表于 2020-10-14 12: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心痛不已。


6月30日下午4点34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对外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多方关注。


微博内容称6月29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益宁街道,一对13岁的双胞胎兄弟外出玩耍,一直未归。


这条微博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作为妈妈,看到这条微博心情也很是忐忑,内心祈祷着,希望孩子不是碰到人贩子。


结果,7月1日,突然传来了令人痛心的消息,两个孩子,已溺水身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jpg



看到两名孩子系意外溺水身亡的消息,我震惊、心痛的久久不能平静。


同为人母,可以想见,养育大两个孩子,父母注入了多少心血和期待。一个原本幸福,拥有无限未来的家庭,就这样瞬间坍塌,留下无尽悲伤,却无处诉说。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2.jpg



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在这几天,发生过数起。


从6月25日到7月3日,仅仅只有9天的时间里,已有21名孩子不幸遇难,全部都是因为溺水身亡。


• 6月23日,安徽阜阳6名少年水沟边玩耍,其中两名下水游泳时不慎溺水,救援人员将两人打捞上来已无生命迹象。


• 6月24日下午,郑州市贾鲁河中牟段4名孩子不幸溺水,事发后多方救援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搜救。10多个小时后,4人陆续被搜救上岸,经县120现场确认均已无生命体征。


• 同一天,山东泰安新泰市刘杜镇下盐店村7名少年结伴去附近一水库游玩,其中两名少年不慎溺亡。


• 6月24日,江西抚州孝桥村,8名小学生去抚河游泳,结果4人溺亡。村支书称,最小孩子8岁,最大13岁,8人中只有一个12岁男孩会游泳,2个女孩没下水。


• 6月25日下午2时30分许,安徽池州贵池区乌沙镇新义村马石组长江岸边发生一起溺水事故。该镇6名青少年到江边游泳,其中4人下水不久发生溺水,另外2名未下水的同伴施救未果报警求助。截止当日19时左右,4名溺水人员全部打捞上岸,经120医生现场确认均已无生命体征。


• 同一天时间,桂林资源县梅溪镇梅溪街大桥下资江水域发生一起溺水事件,3名初中生不幸溺亡。


• 6月30日下午一点多,台州温岭新河镇肖家桥村突发两男孩溺水,都是本地人,事发地点是一个池塘,河水较深。


• 同一天,下午2:20左右,在沈阳丁香湖附近,三名刚刚中考完的初中生,骑着共享单车在湖边戏水,其中一人不慎落入水中消防经过两个小时的打捞,终于在一隐蔽深坑中将其打捞上岸,但是人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3.jpg



• 7月1日,台州仙居又有一个男孩和爸爸去永安溪游泳,游到溪中央时男孩体力不支,爸爸转身拼尽气力托着儿子直至获救,自己却沉入水底。


• 7月2日,嘉定区南翔镇宝翔路一河道内发生一起悲剧:两名孩子下水游泳,不幸溺亡。两名孩子年纪在15岁左右,深夜,两人遗体已经被找到,确认系溺水身亡。


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就这样被无情的吞噬,谁也不知道孩子当时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和痛苦。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们不会让孩子去户外游泳的,要去也是去游泳馆。


但,我仍要说的是,溺水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4.jpg



前一段时间看《妈妈是超人》,黄圣依带安迪去游泳,因为弟弟安麟一直哭闹,黄圣依忙于照顾弟弟。


安迪眼看着,只好孤独的自己一个人游,游了一段距离的安迪,突然沉了下去被水呛到鼻子,而这些作为妈妈的黄圣依,全程一无所知、毫无察觉。
因害怕呛水而不敢游泳的安迪,只敢在妈妈的身边绕圈,好心疼啊_腾讯视频

好在安迪只是被呛了一下,好在有游泳教练在旁边。


这一段看得我心提到了嗓子眼,试想,妈妈陪在身边,还有教练在旁的情况下,安迪都呛水险些溺水,如果是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孩子将是怎样一种险境?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5.jpg



悲剧不是没有!


就在去年的7月16日,合肥一8岁女童在奥体中心游泳馆溺水后,抢救无效身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6.jpg



据悉,这名8岁女童是合肥市政务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家住政务区某小区,在政务区奥体中心游泳馆跟着教练学习游泳,期间不幸溺水,发现后随即被送往安医二附院抢救。


然而,17日凌晨,女童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真的不可置信,毕竟在游泳馆这么多人,还是在有游泳教练的环境下,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但,容不得你质疑,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7.jpg



米粒小时候,我常常带米粒去游泳,当时身边也有好多妈妈给孩子办了游泳卡,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果不其然,去年就看到一个令人揪心、心惊肉跳的视频。


视频一开始,一个小孩套着游泳圈在泳池里面玩水。期间,一名身穿蓝色衣服的女子从监控视频中走过,边看手机边朝门外走去。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8.jpg



女子离开没多久,结果,孩子一个不小心,整个小身体突然翻身四脚朝天,倒立在水里。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9.jpg



之后,便开始长达72秒让所有人胆战心惊和揪心的时刻,孩子由于身上套着游泳圈,整个上半身溺在水中,只有露出水面的双脚,在不断挣扎······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0.jpg



直到泳池里的孩子挣扎的动作已经越来越小······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1.jpg



作为妈妈,看到这里我已经揪心的掉眼泪了。


这么小的孩子,溺在水里拼命的挣扎着,哭不出来,喊不出声,任由水这么无情的慢慢吞噬着······我不敢想象再晚一点,孩子会怎样。



万幸万幸,终于有人发现了异常,迅速冲进房间内,把孩子从泳池里面救了出来······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2.jpg



我不敢想象,再晚1分钟,或者再晚30秒,孩子会怎样?


事实上,不光是带孩子去游泳机构,家里其实也存在安全隐患。


2016年7月29日,江苏盐城就发生过一起16个月大的女孩,溺亡在自己家中水桶内的悲剧。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3.jpg



事发时这个16个月大的女孩,由五六岁大的姐姐照看并一起玩水,其监护人奶奶在家后面摘豆角。


当姐姐发现妹妹栽进水桶,去喊奶奶时,奶奶并没有把姐姐的话当真,等忙完后却发现孩子已经死亡。


有数据统计,13%的1~4岁幼儿溺水,发生于居家水容器,超过湖泊和河流之和。


所以,千万别以为孩子没去池塘或游泳馆就绝对安全了,在家里也尤其要注意避免孩子接触“水”,尤其是低龄段的孩子。


事实上,只要淹没在极少量的水中,溺水就可能发生。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家里的“危险之地”。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4.jpg



中国卫生部有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


这个数字令人心惊肉跳,我们以为溺水这样的事离我们很遥远,但现实却是,溺水,是0~14岁孩子的第一死因。


尤其是放暑假的时候,每年到这个是,都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年年强调,但年年出事。


其实,今年在暑假开始之前,教育部就下发了预警通知: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5.jpg



孩子的安全无事小,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这几点,请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浴缸、浴盆、开放的水源边、游泳馆或池塘里,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
同时,还一定要告诉孩子:


不要去陌生的地方游泳;



无论是学游泳还是已会游泳,都一定要在成人的带领下去。


不要独自在河边、水塘边玩耍。


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在水上进行娱乐活动时,一定要穿救生衣。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


当孩子在游泳或戏水时,一旦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家长一定要赶紧去看看怎么回事。因为孩子安静无声时,很有可能是已经溺水了。


在多数人的意识中,溺水就会奋力挣扎、呼救并持续几分钟。事实上,多数溺水是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在1分钟甚至几秒内。


所以,哪怕是误判,也要给自己一个确定,孩子的安全容不得一点点的大意。


说到这儿,就说一说,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溺水呢?


网上看到这些建议,请家长一定要牢记: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在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上面。


-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则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这一类的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提高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这节必修课,我们每位家长都该补上。


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问题上我们输不起!
暑假是溺水高发期,请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也请转发给你的亲人和朋友,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你的一次提醒,有可能救了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4

主题

120

帖子

9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1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不仅是孩子就连成年人、家长,对溺水的警惕性一点都不高。
另一方面,大部分人溺水的样子看起来最不像溺水。
最近,有同事孩子的幼儿园突然发出一则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学生的直系亲属亲自到现场签属一份《幼儿防溺水通知书》,可惜,这样的提醒是身边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用自己幼小的生命换来的。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jpg 一周前,一则预防溺水的新闻冲上热搜,是广西某县城一连两个孩子溺水,教育局急了,放出大招:谁能提供玩水学生线索(说白了就是举报“野泳”),最高奖励500元!对于县城或者乡下来说,500元真可谓是重金了,足见教育局预防学生溺水的决心。
百度热榜第10名: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2.jpg 夏天是溺水高发期,每年各大学校都会做防溺水的宣传,可每年依旧有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其实别说孩子了,就算是成年人,警惕性也没高到哪里去,照样有不听劝的,照样有守在孩子身边孩子依旧溺亡的。
比如下面这个令人揪心的监控视频里就能看到,妈妈一直低头看手机,对孩子就在自己眼前溺亡的全经过毫不知情。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3.jpg 我知道,就算有再大的教训,没有轮到自己身上大家可能还是会掉以轻心,劝告听多了甚至还会麻痹大意、嫌烦。
也许“触目”后才会惊心,必须要危险离自己很近,甚至亲身体验过这个危险,才能足够刻骨铭心。
所以,在这里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下一剂猛药,带大家“亲身”感受溺水时慢慢窒息的恐惧,让你身心记住这种危险的感觉,从此不敢大意。

溺水是一场无声的死亡


这个体验来自一款真人实录、鼠标交互的第一视角体验游戏。
这天“你”跟着朋友一起出海玩。碧海蓝天,心旷神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4.jpg 突然,船帆掉了,一下子把“你”砸进了深不可测的海里。只听见朋友喊出半句“当心……”后面就什么也听不到了,落水后仿佛鼻子嘴紧紧被人捂住,想呼救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5.jpg 自己在水下不知道哪里是东西南北,不知道哪里是水上水下,稀里糊涂中头露出水面,赶紧深深吸一大口气,发现朋友趁机开着船离开了。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6.jpg “回——来—啊呃唔咕噜噜”,海浪不停地淹没了鼻子和嘴,自己根本没机会张口呼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船远成一点桅杆,而自己再次沉入幽暗的水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幸亏“你”会游泳,快速镇定下来,开始有节奏地划动手脚。可茫茫大海,自己能游多远?游到哪里去?你能感受到有浪花不断打到脸上,没法痛快吸一口空气。
尽管很累,但是手脚不敢停,因为一旦停下来,身体就开始往深不见底的海里沉——这种绝望,只有溺水的人知道,而有些人再也没机会把这段恐怖经历说给家人听。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8.jpg

没几分钟,“你”因为体温降低,手脚开始不听使唤,这时腿抽筋了,你忍着痛弯腰去揉腿,身体却立刻下沉。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9.jpg 解决抽筋危机不久,低温缺氧导致意识开始模糊,为了保持清醒,“你”拔掉了一片指甲续命!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0.jpg 当疼痛刺激也失效后,“你”开始出现幻觉。
营救人员、刚才抛弃自己的朋友、爱人,一个个向自己扑来,爱、恨、怒、喜交替出现。
偶尔一个刺激会让“你”清醒过来,挥几下胳膊,把脸抬出水面吸一口气。
但是最后,“你”终究还是没有力气了,任凭身体下沉,昏迷中过去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回放,生命力渐渐消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视频在B站可以看到高清版,配合声音更惊心动魄,看得我全程脚趾抓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W41137Sp/?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5

溺水的样子看起来最不像溺水


不得不说,其实游戏中的主人公已经非常聪明冷静了,他会游泳,克服了低温、抽筋、幻觉等危险,意志力强大到能把自己的指甲拔出,但最终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溺亡了。
现实中,真正的溺亡过程比游戏更平静更短暂,且当事人的经历比游戏更绝望更痛苦。
很多人对溺水最大的错误认识就是,想当然以为溺水者会大喊大叫,所以家长可以放心地在一旁看手机。
但说实话,溺水的隐蔽性极强,不仅听不到喊声,就算你亲眼看着都不一定看得出来有人溺水了!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陈津津博士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介绍,那些落水挣扎、拍水呼救只是遭遇水难的一种表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2.jpg 人在遇险初期会通过抓牢一些东西进行自救,之后便开始了本能的溺水反应——
嘴巴会在水面上下张合,双手会不停地按拍两侧以确保身体在水面之上。因此,落水者根本无法挥臂或呐喊求救。
孩子溺水更会出现恐慌情绪,再加上本身力气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口鼻上升到水面上,反而会因为手脚无措的挣扎加速身体下沉。
因此孩子溺水后通常会比大人表现得更加安静,不易引起注意。
孩子在水面下,如果控制不住做了呼吸动作,喉门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遇水后会痉挛自动关闭。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是不想喊,而是根本就喊不出来!
同时人就像摔倒起不来一样,双手下意识乱抓,想抓住东西把自己拽起身,或者手在两侧摆动,想把自己上身撑起来,结果无处受力身体反而下沉。挥手?此时胳膊根本不受你控制!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3.jpg 可能有父母会问,如果不去水深的地方,去脚能够到底,站得起来的池子里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溺水了?
实际上,孩子挣扎的时候腿是不知道动的,不管水深水浅他都起不来。而且,他的挣扎只能维持最多10-20秒,20秒内他靠本能闭气,20秒后憋气达到身体断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达到身体不能忍受的程度),呼吸反射会强到自动吸气。
一旦想吸气,少量的水进入气管,可能引起喉痉挛,此时就算露头人也没法呼吸了。有的孩子就这样痉挛几十秒后缺氧昏迷,最终心脏骤停或脑死亡。
呼救?孩子也想呼救,可是当时他张嘴也不出声啊。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4.jpg 去年西安一个6岁的小男孩就这样溺死在只有80厘米深的休闲池中
还有一种溺水就算家长盯着都不一定能看出异常。孩子头会露出来,动作也看着没那么慌乱,但是面无表情,头发散乱在额前或者眼睛上,静静不出声。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5.jpg 所以——
✍如果你发现孩子头部在水面上,身体前倾,像在爬楼梯,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6.jpg (溺水的人,不一定有机会大喊大叫呼救,很多时候是站立的样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一时在水外,一时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如果你发现本来会游泳的孩子把头长时间埋在水中,
✍如果你发现孩子安静地直立在水中,目光呆滞,
就要迅速营救,因为这些都是他已经溺水的症状。


溺亡全程很短暂,一个成年人在水下失去意识只需大约2分钟,而一个小孩死亡只需30秒至2分钟。如果孩子意外落水30秒内没机会吸到一口气,就可能死亡,即使不死,大脑也会因为缺氧产生不可逆损伤。
在旁边放松的家长,能保证每30秒就看一眼孩子吗?
真的不要拿孩子生命测试自己的自律,带孩子外出戏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手机时刻盯着他。


开放水域,除了盯紧孩子,还要穿上救生衣

前面提到的游戏主角原本也不至死,但是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上船没穿救生衣。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觉得自己会游泳就不需要保护设施了,这是盲目自信。
且不说抽筋一瞬间你处理不好就有危险,在造浪池、海边,还有人多冲撞,“离岸流”等可怕的事故。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7.jpg 据媒体报道,有90%的海边溺水都是离岸流造成的。持续观察到两边都是浪花,但中间这一块浪花较少或者没有浪花的情况,就要当心了,这里可能有离岸流!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8.jpg 去山里玩,很多小水潭碧绿碧绿的,忍不住想伸手玩水。当心!这样的地方终年潮湿,石头都长满了苔藓,特别滑,而且潭底是盆一样的形状,很难受力。所以,即使水潭很浅,掉下去一时间也很难爬上来。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9.jpg 大部分人还有个认知误区,觉得下水有游泳圈保护就足够。戴游泳圈出事的新闻还少吗?大孩子会从游泳圈上翻下去,小孩子会因为游泳圈翻转倒立在水中,关键时刻游泳圈不会救命,反而会成为杀手。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20.jpg 所以,就算是在泳池里,带了游泳圈,家长还是得盯紧了,千万不要因为有了游泳圈就大意了。
其实充气游泳圈、臂漂、背板,在专业角度看都属于玩具,救生衣是唯一有效的保护装备。不管会不会游泳,在开放水域都应穿上救生衣。
今年,学校的溺水宣传又开始了,希望这次我给大家推荐的“第一视角感受溺水”可以让你足够刻苦铭心,从此多些戒备,少些侥幸。不要等抱起软绵绵的孩子身体时才后悔,那时一切已经来不及。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11

主题

127

帖子

24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0-10-14 12: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个好问题,希望关注的人会越来越多。
每年都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原因是,大部分家长对“儿童溺水”的认识远远、远远、远远、远远不够。以及,整个社会对“防止儿童溺水”的安全教育和警示提醒也一直做得不够好
来,1-4岁(为什么我要专门说1-4岁?后面会提)的家长,下面这组是非判断题,看你能做对几道:
    1)溺水的死亡率非常高。2)1-14岁儿童意外致死的原因中,交通事故占首位,溺水其次。3)只要远离了江河湖泊和野池塘,就远离了溺水。4)农场/农田的溺水事故数量,比发生在家中的溺水数量要多得多。5)家门口的宝宝游泳馆很安全。6)儿童一旦发生溺水,他会一直喊,直到你听见为止。7)脖圈是一个很好的游泳玩具。
答案是:√  X  X  X  X  X  X  
1.溺水已经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意外致死的第一位原因

1-14岁儿童意外致死的首位原因是溺水,而且,溺水在1-14岁儿童意外致死的各项原因中,占比高达51%,远高于排在其后的交通事故(28%)和跌落(7%)。
这组恐怖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在2017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报告集合了2010-2015年六年的数据,可以说是相对科学的统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1.jpg 报告中的很多数据,对我们的认知是颠覆性的。
比如,你可能会觉得,0-1岁的婴儿不太可能溺水。但事实上,在0-1岁的意外死亡中,溺水虽不是首位,可比例也高达7%: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2.jpg 再比如,溺水主要发生场所的前三位为:公共居住场所(26.78%)、家中(17.06%)、农场/农田(13.61%)。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3.jpg 没错,发生在家中的溺水数量,是比农场/农田还要高的(备注①)。
另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0-18岁溺水身亡的儿童中,有将近一半都集中在1-4岁这个年龄段: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4.jpg 如果把14岁+的剔除出去,那其中1-4岁的占比会达到57%——所有家长都应注意预防家中孩子溺水,1-4岁儿童的家长尤其更要注意。
报告的链接在这里,有兴趣的知友可以看下全文:
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溺水通常都是悄无声息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挥手寻求帮助

溺水发生的几率,并不比交通事故、跌落等意外事件高,可为什么会成为1-14岁儿童意外致死的第一位原因呢?
因为溺水的致死率非常非常高——溺水的发生,通常都是悄无声息的,尤其对1-4岁的宝宝来说,旁人几乎感觉不到动静。而且从开始溺水到最终溺亡,时间是非常非常非常快的。
3.远离了江河湖泊野池塘,不代表就远离了溺水

2017年1月3日,轰动全国的咸阳4岁男童溺亡事件,孩子的妈妈当时离孩子非常非常近,但因为在玩手机,没有注意到孩子私自从浅水区走到了深水区: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5.jpg 2017年5月16日,烟台招远的婴儿溺水事件中,家长是因为想“透透气”,就把孩子“交给”了在看手机的游泳馆店员: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6.jpg 2018年5月17日,晋江陈埭镇发生的的婴儿游泳馆溺水事件中,孩子的母亲因为要买奶粉,就把孩子“托付”给了游泳馆的员工,自己离开了游泳室: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7.jpg 这几个事件的共同点都是,家长的视线离开了正在戏水的孩子,没有持续地提供【接触式看管】
为什么每年有如此多的儿童溺水身亡?-8.jpg AAP上敲黑板的重点知识,一定一定一定要牢记:
无人看护的时候,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水里或水边上,即使是一秒也不可以。包括浴池、马桶、戏水池、游泳池、钓鱼池、温泉、湖泊或大海。
而且,1-4岁儿童的家长,请牢记:
1-4岁儿童溺亡的主要场地不是江河湖泊野池塘(也没有家长会心大到让4岁以下的孩子去野水塘玩),而是自己家中的脸盆、浴缸、水缸、马桶和公共泳池。这不是开玩笑,不是开玩笑,越是大家觉得不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反而越可能会有危险。防止溺水,特别要注意这些灯下黑的区域。
4.游泳圈和救生圈不是一回事

许多1-4岁的溺水事件和游泳圈有一定关系,而游泳圈≠救生圈。
救生圈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救生圈》,游泳圈执行的则是《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
也就是说,游泳圈是玩具,如果使用不当的话,这个充气玩具非但不能救命,反而还会害命。换个说法,如果没有这个充气玩具,你也一定不会放心把孩子一个人留在游泳池里,你一定会时时刻刻和孩子待在一起,持续地提供接触式看管。
5.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发生溺水

跟身边的人交流安全问题,总会碰见这样的人:
    我就不可能被骗,那些被电信诈骗的太傻了;我家就不可能着火,那些失火的家庭就是心大;我用不着买保险,我家身体都好着呢;我家孩子不可能溺水,我就没见过这么听话乖巧的小孩;
……
越是这样想,越容易疏忽,只有对最坏的结果有假设,才能做出最好的防患计划。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和“天选家长”的心态,万万要不得。
我们在防火教育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几乎是全民学习,全民参与,全民实践。但在针对家长的“防止儿童溺水”的安全教育上,一直都不怎么样。尤其是1-4岁的溺水重灾区,官方的宣传教育几乎是缺失的。
话又说回来了,防溺水的宣传教育,比防火教育困难得多,因为失火事故的季节性特征不明显,每个季节都可能是多发季节。所以政府可以做到天天教育,时时教育。这样就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把“防火”这件事扎到大众心里。
但溺水事故的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7、8月份,这就很难做到“天天教育、时时教育”。而且,不同类型溺水事故的差异化,决定了防溺水宣传教育也必须有差异有针对。
比如,4岁前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和4岁以后针对的人群完全不同,必须各有侧重;城市和乡村的防溺水宣传教育也完全不同,前者应该加大公共游泳池等场所的警示提醒,后者则需要刷大白墙、宣传车走街串巷、水库野塘添设醒目警示等等,尤其是南方水塘多的留守家庭,应该成为防溺水教育的重点对象。
但目前来看,官媒的防溺水宣传教育还是以农村和城郊的野水塘戏水为主,其他的则比较弱。
总之,整个社会对“防止儿童溺水”的安全教育一直在提升,可一直做得不够好。最终还是要看官方怎么像防火教育那样继续提升和推动(拍中国梦的那几个明星,再拎出来拍一组防溺水的宣传片?),探索出什么样行之有效的防范体系和制度。
在防溺水教育这件事上,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但千万不要是建立在轰动的新闻事件之后的“越来越好“。
备注①:报告的数据口径是门诊口径,所以实际发生在野外的溺水也可能比家中的多,但因为发现较晚,接触门诊的实际案例不多也是有可能的。无论实际哪个场所的溺亡事件更多,正文答案想表达的是,家中溺亡的案例非常多,家长应该予以重视。因为这块很容易被忽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2-1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