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3-28 05: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人并非吐槽小米质量差,而是小米手机体验有问题。
不用去搞大数据调查,看看平台评论就很容易看出来,因为硬件质量问题吐槽的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还是在吐槽抢购,WiFi,发热,续航等等软硬件综合问题和服务问题,说白了就是购买使用体验不行。
至于为什么如此,还是那三个字,性价比。
性:性能。
价:价格。
比:比例。
这三个字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小米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哪怕目前是最高端的小米11至尊,发布预热也还是这个套路,疯狂的堆砌参数,不管怎样,纸面参数必须给我拉到天顶星水平。
没办法,因为用户吃这套。
我年年都买小米也是因为这个,因为性价比是消费主义的基石级存在,直击人类本能,每年都能花最少的钱体验手机界的最强硬件,干嘛不试试?
小米的营销基调一直就是这样,比对手强能夸的就猛夸,打成平手或者不如对手的那就是比对手都便宜xxx元甚至xxxx元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为什么不说这是小米的杀手锏,而是小米的双刃剑?
因为过分强调性价比,或者说过分迷信参数优势,必然会带来体验上的割裂感。
典型的就是小米的相机调教。
小米的相机参数一直是手机界的珠峰,但是你到了峰顶才发现,这踏马就给了一个塑料袋套头上让你御寒?别问配套补给在哪里,问就是三个月后OTA,然而补给真的能到吗?事实是,去年的中杯10Pro,优化到今年小米11上市,还是那个破玩意。
今年继续优化?对母鸡啊亲,三包都过了还看去年的DXO呢?你看我们的GN2咋样?安卓机皇手机界第一大底,要不要来一个尝尝?
反观隔壁几家同样登顶的,虽然爬的时候腿脚慢了点,却都是帐篷睡袋小火锅,体验不知道好了多少。
这时候就看厂家怎么引导用户了,你是想先带着几样必需品率先冲顶,还是全装备慢悠悠爬上来?
全装备是很省心,但是率先冲顶实在是太特么爽了。不然你看看游戏里,Firstblood那都是有全局提示和额外奖励的,一时爽还是一直爽,就看厂家的良心和用户的选择了。用户选择我就不说了,一血诱惑绝对是人性杀手,上古时期的魔兽世界工会为了一血别说做个单身狗,做孤儿的都有大把。
主要说说小米现在的状态,你说一个世界五百强,每次,注意是每次,拿了参数一血后从现货问题,再到软件优化都没能力跟上,我是不信的。
所以这只能是小米自己选择的运营策略,而且这种策略从今年开始变得更加激进,毕竟市场空窗这种天赐良机,抢地盘才是根本。所以我们就看到,不光今年手机抢购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连MIUI也开始搞云体验。
先把12.5吹上天,然后找一群KOL黑红对线,红粉说体验好的飞起,黑方说还有改进空间,然后用户就开始自然而然的站队互喷,没人再提他们喷的,是一个几乎没有几个正常用户能体验的虚空MIUI。想体验12.5,内测名额拿个中签难度可比抢小米手机大多了。
今年的小米硬件发布明显在加速,代价就是充值就能变强的快感期变得更短了。所以我们就看到,小米的旗舰序列小杯,小米11带着最强的新三大件提前出世,然后带着云端MIUI12.5和一大堆没有优化完的问题短短三个多月就迅速过气。现在还有人真的关心小米11的体验吗?热度都在中杯超大杯以及mix这里了。
核心参数≠使用体验,花钱买体验还是买硬件,千万别把两者搞混,搞混了,就会不爽,就会骂街,骂完了还被人讽刺不懂乱喷。
所以我只能谨慎的说,今年的小米注意力全在跑马圈地上,大量的的上新技术,新硬件,快速迭代就注定调教不足,使用体验还是赶不上参数的。想体验新的技术自然没有问题,但想得到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小米仍然不是首选。
小米,为发烧而生,而发烧却不是手机用户的常态,希望小米烧完这波之后,能好好给用户提供更多科技的乐趣享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