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13 0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问题的话欢迎讨论,但是请先看清楚正文或者refs,原文没办法下的可以私信找我要。
--------------------
来写写芯片原子钟。
原子钟是一种用原子共振频率去锁定一个本地振荡器来输出稳定频率的装置。由于原子共振频率比较稳定,所以对比于其他计时手段或者频率标准,原子钟是目前最准确和最稳定的频率标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都和原子钟相关,全世界的时间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巴黎天文台(Observatoire de Paris),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实验室的原子钟提供,GPS的信号依赖于星载原子钟提供频率标准,通讯基站同步或者电网同步也都依赖于原子钟。
一般来说,在实验室提供时间基准,作为一级频率标准的原子钟(微波喷泉钟或者光钟)体积和功耗都非常巨大。在工程应用或者某些军事用途的原子钟,体积也大部分在1升到十几升之间。
Fig 1. NIST的NIST-F1铯原子喷泉钟,提供美国的频率和时间标准。
不同的原子钟对于抽运和探寻原子的原理不尽相同,其中有一种基于相干布居数囚禁(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CPT)原理构成的原子钟[1],其中探询原子光场由频率差为碱金属超精细能级的频率差的边带构成,这样与原子共振的微波频率包含在光场中,由此规避了限制传统微波原子钟最大的部分:微波谐振腔。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大缩减原子钟功耗体积的可能。目前,NIST和Microsemi公司已经开发出商业化量产的芯片原子钟[2,3]。
Fig 2. Microsemi SA.45s [3]。
整机体积只有 ,功耗只有 。短期频率的稳定度在 ,比类似体积的晶体振荡器指标至少提高了一个量级。
而且实际上整机里面绝大部分都是集成电路部分,真正的物理部分只有不到 [2]。
Fig 3. 芯片原子钟的物理部分[2]。
在这 的体积里包含了激光,衰减片,波片,原子气泡,光电探测器。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原子气泡,里面充了缓冲气体和碱金属原子(一般是Rb或者Cs)。而原子气泡的体积大概只有 [4]. 而单纯利用这种微型化原子气泡的原子钟桌面系统短期频率稳定度也可以达到小系数 [5]。
Fig 4. MEMS原子气泡[6]。
以上是已经量产的芯片原子钟。在这种芯片原子钟里,为了避免碱金属原子和气泡壁碰撞引起的弛豫,原子气泡充入的比较大气压的缓冲气体。但是缓冲气体的引入会引起缓冲气体和碱金属原子的碰撞,导致这种原子钟的长期稳定度不是很好。同时,以现在的技术,很难精确的控制充入缓冲气体的气压,所以导致这种原子钟输出的频率准确度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开始研究利用磁光阱冷却原子的CPT原子钟。冷原子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缓冲气体带来的碰撞频移,使得CPT原子钟的长期频率稳定度更好。在光学平台上,冷原子CPT的长期频率稳定度达到了 [7,8]。然而光学平台上的系统是不够,为了将来能够做成芯片冷原子CPT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磁光阱小型化。
目前NIST已经做出仅仅只有 厚磁光阱原子泡,成功俘获了 个原子[9]。不过现在这种微型磁光阱仍然是使用主动离子泵,下一步开始尝试使用被动吸气剂来保持原子泡内的真空,这样原子气泡就可以完全独立于外部的真空泵。
Fig 5. 用于微型磁光阱原子气泡。
芯片原子钟不仅可以用作替代石英振荡器的功能,还为其他芯片传感器的研制打好了基础。因为利用原子跃迁频率为基础的原子传感器基本都需要用到激光,原子气泡,微波器件等类似的结构,比如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mPNT(micro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单元就像将芯片原子钟,芯片加速度计和芯片陀螺仪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自主导航单元。
Fig 6. 设想的mPNT原子气泡和整体结构图[10]。
Refs
[1] J. Vanier, Appl. Phys. B 81, 421 (2005).
[2] S. Knappe, V. Shah, P. D. D. Schwindt, L. Hollberg, J. Kitching, L.-A. Liew, and J. Moreland, Appl. Phys. Lett. 85, 1460 (2004).
[3]Quantum™ SA.45s Chip Scale Atomic Clock (CSAC)
[4] Li-Anne Liew, Svenja Knappe, John Moreland, Hugh Robinson, Leo Hollberg, and John Kitching, Appl. Phys. Lett. 84, 2694 (2004).
[5] R. Boudot, X. Liu, P. Abbe, R. Chutani, N. Passilly, S. Galliou, C. Gorecki, and V. Giordano, IEEE Ultrason. Ferroelec. Freq. Contr. 59, 2584-2587 (2012).
[6] M. Hasegawa, R. K. Chutani, C. Gorecki, R. Boudot, P. Dziuban, V. Giordano, S. Clatot, and L. Mauri, Sens. Actuators, A 167, 594 (2011).
[7] F.-X. Esnault, E. Blanshan, E. N. Ivanov, R. E. Scholten, J. Kitching, and E. A. Donley, Phys. Rev. A 88, 042120 (2013).
[8] X. Liu, V. I. Yudin, J. Kitching, and E. A. Donley to be published.
[9] A. T. Dellis, M. T. Hummon, S. Kang, E. A. Donley, and J. Kitching, Frontiers in Optics (2016).
[10] A. M. Shkel, I. P. Prikhodko, S. A. Zotov, and A. A. Trusov, Sensors and Sensing Systems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