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20 20: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正常流程嘛。
头几天元气森林当了一把老实人,承认含糖,红包每位20现大洋。从内天开始,全行业猛打方向盘的桥段就写剧本里了。
所有号称0糖的饮料,以前是“我们像糖,甜到忧伤”的口径,以后早晚得改成“我们含糖,确实忧伤”。
任何一个跟得上工业化进程的行业,里边所有商家,要我说,就像一群站澡堂子门口的人。
不脱衣服以前,你穿红的他披绿的,各有各的口风,各有各的调性。
进澡堂子把裤衩一脱下,你猜怎么着?
你有的他都有,你没有的他也没有,谁肚脐眼里边积的老泥儿也不比别人少!
这就是为什么在工业化社会,任何行业暴雷,都是由点到面,一个炸,个个炸的原因。大家基础的工艺水平乃至宣传亮点,都有高度雷同。
现代社会流水线出来的玩意,没有祖传秘籍,也没有独门配方,能把真正无糖无能量的佐料勾兑出齁人的甜?
如果真的有人开发出这门炼金术,还开什么饮料厂啊?光是靠专利就能富的流油,而且不局限于饮料,还能涉足到食品,医疗药品,保健品等等行业。
所以这就是一切号称0糖饮料的真实面目。
所以这也是元气森林事件爆出来,很多声音在抨击,我当时也写了,但一句没骂的原因。
我的理由非常简单:
一个行业存在的通病,在一个点引爆,这个点没硬洗自己,承认了,低头了,而且还掏钱给消费者了。
他算是这一群矬子里头拔出来的将军。
如果说我们都骂他,意味着他或者其它任何商家,都能意识到,以后再出任何问题,嘴硬也是死,服软也是死,那不如我把应该赔给消费者这笔钱,拿出来雇人洗地得了!打死我也不承认,万一侥幸洗干净了,我还是一朵浊世白莲花。反正老百姓忘性也大,过几天饮料照喝舞照跳。
倒霉的是谁?是咱消费者。
我要是看见一个犯了错有心改的商家也祖安一波,把他逼起义,以后打死也不当人了,最后吃亏的竟然是我自己的话……
我就忒秦始皇了,以后不知道得逼的多少商家满嘴跑火车没实话,直接站我对立面当陈胜吴广。
所以,私以为,法家内一套苛酷冷峻的思想,适合对待三鹿这种罪不可恕的,原地崩了最正确;但拿这套对待罪不至死的,怕是以后得逼出来几个新三鹿。
更何况,现在各个品牌打着无糖旗号的饮料,海了去了,现在有一个出来,说用户爸爸们我错了,元气森林打个样儿,我也向他看齐。马上道歉、改宣传语、赔钱三连走起。
有一个吗我就问问?
包括简爱简醇花花牛塞上一头牛等等,甚至包括某利某牛这俩大牌旗下的子品牌,都在喊一样的口号,但没哪家出来给自己澄清,或者是老老实实认栽掏20块钱给消费者。
装傻充愣很有一套,属于选择性智障?
我不是学营养的,他们的成分到底几分真我哪敢实锤,但非常建议当初扒元气森林的同志有空把这些品牌都验它一验,看看这些沉默的,个个都是人畜无害的羔羊吗?
所以,这个0糖风波的余音,拖的越长越好,起码得拖到所有涉及虚假宣传的大厂都坐不住出来表态。拿出点实际玩意来吧各位。
现在恨元气森林最牙根痒痒的,就是各大友商。
所谓行业潜规则,本应该是在统行业内部流传,对消费者秘而不宣的东西。
结果在元气森林这变成一纸致歉信外加每人20块人民币,相当于把不能说的秘密跟用户都说出来了,这让同行以后怎么接着骗啊!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消费者的我,如果喷元气森林,喷越凶饮料行业越高兴,最好把他喷倒闭了,以后就没人再跳出来,把虚假宣传坐实了。
因此我们的矛头,到底是该指向元气森林,还是指向其他号称0糖的饮料公司,跟他们讨个说法?
哪怕站在自利的角度办事,宣称0糖的饮料不下十几个,一家掏出来二十块钱补贴用户,你也能攒出来一双球鞋的钱,把喝这些糖长出来的肥膘给它减回去。
此刻,聪明人针对哪一个派系发声收益最高,了然了吧同志们?
纵观历史,无论对人还是对团体,在肃反的时候,咱们经常犯一个常识性错误:
抓典型。
典型抓住就是一顿锤,所有目光聚焦在典型上,给更多更典型的坏分子收声溜号儿,甚至闷声发大财的机会。
而这个典型,有时恰是能把整个行业清洗干净的突破点。
想看见清平世界,还是得站的高一点,看看已经脏了很久的内一大片地方,是不是应该彻底浣洗一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