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6 16: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儿,联想借助小新pad重新入局国内安卓移动设备,断更三年的小米再次发布的小米平板5,OPPO、vivo和realme等手机品牌得平板新品消息频出。
在多年沉寂之后,平板市场仿佛又迎来了春天。
而这背后,有三个理由:
第一、疫情带来的网课需求,使得廉价大屏产品需求爆发;第二、iPad在办公生态上的不断尝试,使得更大屏幕的平板产品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第三、华为在安卓平板上的深耕,从硬件到生态,从系统到交互,重新唤醒了安卓平板的活力,使得其逐渐有了和iPad分庭抗礼的底气。
华为最初做这个事儿的时候,大家其实是不看好的,不看好平板的未来,更不看好在iPad压力下的安卓平板的未来。
华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只要你愿意真正深入到用户真实需求上,从底层来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市场会给你正面回馈的。
面向需求去做产品,而不是面向技术去做产品。用技术来解决需求,用需求定义产品,这个事儿我觉得是华为终端这几年做得最成功的地方。
而这,恰恰也是我对华为在整个办公生态的布局上最大的期待。
办公需要电脑,所以做电脑,电脑和手机之间需要传文件,所以做互传,手机屏幕太小,所以把电脑变成手机的外设,屏幕、键盘和鼠标都是。
有的人需要经常背着电脑出门,所以做轻薄机,更轻薄的机,能够办公的平板;有的人需要更大的屏幕,所以做显示器;笔记本的性能不够强,所以做台式机;台式机的线太乱,所以做一体机;不同的屏幕适应不同的需求,所以做多屏协同,做文件共享,做生态共享;不同的硬件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劣势,所以做鸿蒙,做超级终端。
这些事儿说出来不复杂,很多企业也都在做,但真正能够形成清晰的逻辑与脉络,脚踏实地地一个个问题去解决,一个个方案去死磕的企业,很少。
大家都是聪明人,聪明人是趋吉避凶的。
什么东西容易,什么东西难,什么钱好赚,什么钱不好赚,大家都门儿清。
但也正是因为门儿清,所以大家可以绕过去的问题和困难,就变成了行业多年无法解决的痛点。
我们的电脑办公行业发展了很多年,但也正因为发展了很多年,所以有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顽疾,却无法得到解决。
问题存在太久了,厂商把他们作为理所当然的,用户也就理所当然了。
所以华为的电脑管家火了,把手机和笔记本之间的文件互传问题解决了。
这个问题在华为以前不存在么?
存在。
这个问题太难无法解决么?
不是。
就是没有人去解决,大家没有真正下沉到用户需求层面,真正深刻认识用户想要什么,厂商能够解决什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平板成为笔记本的拓展屏,比如手机摄像头变成平板的摄像头,比如做触控屏笔记本,在笔记本上用手机的方式全面控制手机,等等。
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更加便携、完整、舒适的体验,这些事儿说起来其实挺简单的,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华为的终端业务很牛逼,如果不是美帝制裁,华为手机应该是全球第一了,笔记本业务应该是中国第一了,平板、手表、耳机等等,都做得很好,卖得很好。
因为消费者认可。
因为大家买了一台华为回去,愿意再买第二台,自己买了,愿意建议亲戚朋友买。
其实品牌的发展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我们都知道华为的研发投入特别多,比国内友商高一个数量级还多,这些钱都拿来干嘛了?
其实就做了这么点儿事儿,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行业有的资源用心整合,行业没有的资源,自己打造。
没人就找人,缺钱就投钱,有问题就坚决解决问题,死磕,不怂,干他丫的。
别人绕过去的困难,华为死磕下来了,别人放弃解决的问题,华为深入解决了。
然后一不小心就做出了现在这个样子,一不小心就让美帝都不放心,都要来用政治大棒打压了。
浴火凤凰的浴火过程是痛苦的,困难倍增,煎熬倍增,压力倍增。
但浴火凤凰的未来是光明的,因为华为找到了这条路,坚定走在了这条路上,曲折的道路并不会掩盖光明的未来。
这种正确道路上的昂首阔步,会在方方面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凤凰就是凤凰,浴火只会让他更为凝练,只要烧不死,就是不死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