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14 0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穷”这个字,对于孩子来说,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
很多人都说“寒门难出贵子”,在这个物欲横流,阶级固化的时代,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在实现经济基础后再要孩子。家庭贫穷真的会让孩子自卑吗?给不了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一定程度上,确实会让孩子有些自卑感在,但是这并非最可怕的,真正危险的,是父母对待贫穷的态度。
贫穷绝非吝啬的借口,抠门才是自卑的根源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因为父母平时相对节俭或者说抠门,舍不得买这,舍不得买那,于是让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太过抠门,会曲解孩子对于自尊心方面的认知,还会加重孩子对于金钱的重视程度,久而久之,由于自卑与差距所导致的不合群现象,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发育,产生病态的世界观。
美国国家心理机构研究员 M. Rosenberg 和 L. I. Pearlin 在芝加哥做过一项类似的试验,他们随机抽取了 8-18 和 18-65 岁两个群体的人进行调查,实验结果表明,贫穷本身并不会让孩子感到自卑,真正导致孩子自卑的,其实是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待这个成因: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我们都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来确立自己的阶层。在这种比较当中,对自尊既有可能产生正面的,也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反映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就会怎么看自己。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自我中心(psychological centrality):对于自身最重要的品质直接影响这个品质对我们自尊心的影响
父母越是关注贫穷,在意贫穷这件事,或者说父母越是以贫穷为借口,实施抠门吝啬的家庭经济观念,孩子就会越再议贫穷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大家的消费水平都有所提高,甚至现在哪怕家里再穷,也都有手机、有网络,甚至孩子也都有玩具等等。当然了,比起有钱人家的玩具,的确是会有一些差距,但孩子并不会在意这些,有得玩就行。为人父母者哪怕是再抠门,在孩子身上也不能太过于小气。我们不求给孩子穿金戴银,但最起码的童年还是应该给他们,不能总是因为一句我们太穷了,所以无法承担这些开销等等。穷,并不是抠门的理由,毕竟,穷也有穷的过法。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待贫穷的态度。
父母的思想比物质更重要
说到底,真正影响孩子自卑的是父母,是父母与外界环境一再向孩子灌输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平时生活中也没有给孩子进行到很好的教育,自然当孩子面对差距时,不由自主的会自卑。只有改正自己对待贫穷的态度,才有可能教育初健康独立自信的孩子。曾经看到过一本书,名字叫《穷爸爸,富爸爸》,虽然是一本金融学巨著,但是,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的穷爸爸只是在以贫穷为借口,不去想办法解决自己的贫穷,而富爸爸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他合理的教导孩子如何处理财富,管控财富,是孩子养成了正确切积极的对待金钱的观念。
父母长期拮据,对待金钱过于重视,只会让孩子也视钱财如命。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单身妈妈一直以贫穷为借口,拒绝孩子一切关于金钱的合理要求,最终导致了孩子觉得在妈妈眼中,钱比自己更重要,在长大之后拒绝供养母亲,还因为一点点小钱与母亲大打出手,酿成了一系列的悲剧。
钱没了,可以想办法去挣,去获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而绝对不是减少孩子的必要支出,通过一星半点的去省,毕竟孩子才是未来,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以及心智的养成,树立正确的财富态度,才是格外重要。
贫富差距,源于对待事物的方式
说到底,寒门为何难出贵子?真正的原因,是你的思想与认知格局,收到了限制。人可以没钱财,但绝对不能没格局。贫穷的孩子做什么都会受限制。想买什么东西不能买,想和谁交朋友却又担心支出,或者想追求谁,却又不敢前进,想学习什么,又担心学费。
久而久之,变得畏首畏尾,产生一种佛系的世界观,不争不抢,不敢前进。而且这样的情绪会被放大,长期以往,变成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仿佛他们所有的事情都因为贫穷变了味。富裕的孩子做什么都很自信,大多活泼开朗,相处起来也会特别舒心。
这种思维习惯会让孩子失去尝试一切新鲜事物的勇气,不再好奇,不再喜欢挑战,甚至还会导致孩子社交收到局限,情商过低。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有出息?
我们总在以贫穷为借口,演示自己的弱小,我们总在控诉阶级固化,导致寒门难出贵子。其实真正影响到孩子的,并非贫穷,而是家长对待金钱的方式,对打金钱的态度。贫穷不是罪过,值得被原谅,但是吝啬,绝对无法被原谅。各位家长一定要格外注意,避免孩子人格中出现阴影,长大后过于自卑,畏首畏尾,从小就给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财富观,从小就以正确的方式教导孩子如何对待金钱,每一对拥有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的父母,都不“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