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16 22: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杀猪盘、兼职诈骗频发背后,2020年网络诈骗有这些新特征
为什么2020年杀猪盘案例中,女性受骗者明显增加了?12月22日,根据腾讯统计,去年,杀猪盘诈骗举报者男女比例接近一半一半,今年,杀猪盘诈骗举报者男性占比31%,女性占比69%。
杀猪盘,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一种电信诈骗方式。近期,女子网恋陌生男子,陷入杀猪盘骗局的新闻不绝入耳,被骗金额有的高达上千万元。女性被骗用户增多的原因,是背后的黑灰产团队瞄准“容易为爱付出”的女性用户,更加精准的通过婚恋平台、交友软件找目标,定位受害者,手法链条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网络诈骗骗术提升,他们开始雇佣正常用户的帐号参与诈骗,并升级新的黑灰产作案工具,他们还在多个平台上互相勾结,让用户更加难以防范。
“日赚斗金”的套路
今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上突增了很多赚外快的需求,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足不出户、日入斗金”的“刷单兼职”招聘。但是,这些都是诈骗者的套路,简单说,就是让受害者垫付刷单资金,但不返款实施诈骗。
财付通风控工程师章美丽举了一个典型的刷单诈骗案例,套路一共分为4步。第一步,诈骗者让受害人小A刷一笔100元小单,再返款105元取得小A的信任。第二步,给小A下发第二单1000元任务,小A付款后,返回100元的佣金,再次取得小A的信任,并声称系统卡单,本金1000元会稍后返回。第三步,继续邀请小A刷更大的单,并且告知刷单限时,过期不候,小A一方面为了加快拿回之前的本金,另一方面也同时想要赚取更高的佣金,继续步入陷阱。最后一步,诈骗者会以退款登记为理由,让小A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收款地址等,这些用户信息将被诈骗分子出卖到黑市里,继续流转,将小A暴露给新的诈骗团伙。
2020年,兼职诈骗中,入职押金和虚假刷单尤为突出,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大学生、宝妈、待业者是被骗主要对象。
此外,疫情诈骗也是今年高发的典型诈骗类型,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必需品,有人囤积口罩,收款不发货;还有的谎称发防疫补贴,发虚假红包链接实施诈骗。
返利诈骗是2020年增长最多的诈骗类型。该类诈骗以金钱返利和购物返利为主,受骗者多为00和90后,喜欢追星、是网购的主力群体。今年新增的该类型诈骗方式还有投资分红、主仆协议、博彩流水、文字游戏、疫情爱心等,通过抓住年轻受害者心理,实现诈骗目的。
被骗者画像
根据腾讯大数据,2020年被骗后发起举报的受害者,整体呈年轻化,主要集中在20-29岁。小雨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解释说,90后在各类平台都是活跃的,他们也愿意去尝试各类新的东西,但是安全防范意识却相对薄弱,其中交易、返利、交友三类诈骗在这个年龄层最为突出。
“他们喜欢网络购物(代购、二手交易),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年轻人们现实的交友圈子逐步缩小,他们愿意尝试网络交友;心思更单纯,也容易被小利所蒙蔽。这些都是导致被骗的原因。”
40岁以上的网民易受骗的类型是金融信贷类、仿冒、低价利诱三类诈骗。他们有一定积蓄可投资,对仿冒的识别和防范意识弱,偶尔的贪图小便宜,是受骗的主要原因。
受损金额最大的仍是杀猪盘,受骗者主要是女性。现在,诈骗者还会通过技术对受害者做精准分析,即使用户没钱,也会诱导他们去借贷平台贷款,最终形成诈骗。
骗术新特征
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网络诈骗有了更多新特征。
往年,诈骗者主要是机器诈骗,容易被侦查。今年,他们通过“兼职众包”的方式,从前端诱导普通用户传播引流信息,或是诱导用户提供收款码,并通过入群量和好友量给用户结算金额。普通用户认为是正常兼职,其实已经成为黑产帮凶。
今年,黑产之间的联动正在频繁化。以杀鱼盘(一种以不特定人群为目标的电信诈骗案件)为例,除负责实施诈骗的渔夫外,还涉及到伪造虚假链接和APP的开发者,提供洗钱的虚假二维码制作者,承接二次诈骗的人员,以及各平台的号商,各个平台的推广,多个平台相关人员互相勾结,用户更加难以防范。
“以往的网络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团伙作案,彼此相识,分工协作,但近些年来犯罪分子的上下游分工越来越精细和专业,已经逐渐形成了从恶意注册开始,贯穿养号、引流、诈骗、洗钱环节的完整黑色产业链条。在这个黑色产业链条中,犯罪分子彼此并不相识,利用互联网以提供服务的方式分工配合,使得犯罪门槛越来越低。”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专家海文说。
此外,诈骗团伙的黑灰产作案工具也在升级。他们不断跳变虚拟IP定位,让侦察难度提高。用数字货币洗钱,还使用语音电话机器人,引流兼职诈骗,可根据用户的回答, 进一步自动回复设置好的话术。
如何治理打击
“反欺诈治理既要切中要害,打得坏人疼,同时润物细无声,让普通用户无感知或正向感知。”微信安全合规部安全专家文奇分享经验说,可以把诈骗看做一个有有清晰目标的项目,他们不同阶段有各自KPI。因此,在反欺诈领域,也不能只单点针对,而是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治理。
微信支付于今年年初针对反欺诈工作成立了专项治理项目,经过一年努力,微信支付的反欺诈成效明显,2020年全年大幅降低被骗投诉案例。
2020年1-10月,腾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各类网络黑灰产打击行动,包括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淫秽色情、非法汇兑、网络水军、非法制售外挂、云上黑产、制售假劣药品、非法贩卖野生物等,共计协助各地公安机关破获(含带破)案件达161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超过7600人,涉案总金额超过345亿元。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网络诈骗正在走向跨平台化。以杀猪盘诈骗为例,犯罪分子首先在婚恋交友平台伪造身份寻觅作案对象,再把受害人引导到社交平台,再引导受害人到赌博平台或APP进行充值操作,最后再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网银、第三方支付转移赃款。整个诈骗实施过程在不同的场景和平台发生,无论对于平台方还是警方,在各自的领域里只能看到整个链条的局部,对线上风控的识别和打击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是执法机关、监管机关单方面的事情,也不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一家企业单枪匹马所能够应对和解决的,这里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海文呼吁执法机关、电信网络主管机关、金融监管机关、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都积极参与到诈骗的共同治理中,进而形成合力,构建起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
兼职刷单、红包返利、游戏诈骗 三大未成年人容易“跌入”的网络陷阱该如何避免?
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2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使用手机作为上网工具的占比高达93.9%。大量未成年人通过手机“触网”,然而,因为社会经验不足,他们也成了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
有媒体调查发现,返利骗局、刷单骗局、游戏骗局是未成年人最容易“中招”的三类骗局,这类骗局有哪些特点?大量的手机APP都为未成年人设置了保护机制,他们怎么会频繁落入骗局?家长又该如何防范?
宁夏的初中生小露在QQ空间看到一则“周一学生福利党”的信息,信息显示,当天有明星过生日,要发红包返福利。进入QQ群后,有位主管加她好友,并发给了她返利的规则,“发100元红包能返300元,发500元返1000元,发1000元返2888元”。对方接着发来了返利成功的截图,小露动了心,给对方转了100块钱。”
小露告诉记者:“当时我怕我妈妈骂我,然后我把100(元)发完,(催)他赶紧把那300(元)转给我。
小露说,她不断发消息催促对方返还福利,对方让小露添加一位名为“助理”的QQ,这位“助理”把钱返给她。加为好友后,“助理”发给小露一个二维码,扫码后,小露竟然需要支付1500元。前前后后,小露先后加了四位诈骗分子的QQ,总计被骗6600元,还背上了分12期偿还的3万元债务。大笔金额的支出,小露都是用她妈妈的手机操作的。
小露说:“然后我妈就问,‘你这是咋,今天咋光拿我手机了?’我说,‘有点事。’我妈说,‘你拿我手机有啥事?应该拿你的手机。’我说,‘等等再给你。’我妈说,‘你先等等,说完再出去……’”
小露的妈妈了解到情况后,带她报了警。起初小露只说被骗了6600元,第二天,她的妈妈才发现还有3万块的贷款需要还。小露妈妈说:“我一看,我都快崩溃了,咋可能3万块钱突然就没了?你想3万块钱,要是我打工得挣多久啊。”
办理此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情报中队中队长李海涛表示,此类红包返利的案件业内被称为“杀鱼盘”。他说:“就是一种新型的,也是一种诈骗范围比较广的‘杀鱼盘’案件。它就把全国广大的中小学生,愿意上钩的这种受害人称作是‘鱼’,会谈到哪条鱼又上钩了。”
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杨某表示,他们设下连环套,一步步加好友、设骗局,就是利用了对方着急要回钱的心理。他说:“如果他们还有钱,但是想退款了,或者还有钱,继续相信我,我再把他们的QQ发给宁子哥,宁子哥再继续骗,骗了之后再分一半给我。”
而要说未成年人最容易掉入的诈骗陷阱,那一定是网络游戏诈骗。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61%的未成年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但大部分游戏都设置了防止青少年游戏上瘾的“防沉迷”系统。广西南宁的小陈觉得游戏设置了“防沉迷”系统,总是玩不过瘾,便在社交软件上结交了陌生男子帮其破解“防沉迷”。对方称,只要提供微信账号和验证码就能帮助破解,但必要使用家长的手机和微信才能操作。随后,小陈向妈妈借用了手机,按陌生男子的要求,将妈妈的微信账号、密码、验证码和身份证号都告诉了对方,甚至还捆绑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小陈的爸爸回忆说:“大概3点多,我老婆手机拿回来的时候,已经发现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了,零钱6.5万多块钱都不见了。”
在各类网络安全事件中,返利骗局、刷单骗局以及游戏相关骗局是未成年人最容易“中招”的三类骗局,这类“简单粗暴”容易识别的骗局却往往容易让未成年人上钩。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又不愿意多和家长沟通,这是诈骗分子容易得手的基础。朱巍说:“他(孩子)认为在网上遇见的人一定是好人,涉世未深,容易轻信别人。第二个原因,很多孩子现在有什么事情不跟家长讲,家长的监护是失位的,所以他遇到了这些问题就自己去琢磨,因为没有这么多社会经验,所以容易被骗。”
而在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看来,平时缺少关爱与支持才是孩子选择在网络进行非理性“消费”的直接原因。宗春山说:“实际上消费行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就是自我的关爱、自我的满足。消费行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补偿性的、代偿性的。孩子们可能在生活当中缺少父母的关爱、陪伴,缺少情感的支持,人家说两句好话、哄两句,基本上就搞定了,红包之类的就是这样。”
朱巍表示,现在的青少年“触网”年龄越来越小,加强网络安全素养已经成了必修课。此外,父母把关非常关键。他说:“作为家长要知道,如果孩子非得用手机,一定给他一个干净的手机,用他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册APP等,不要用家长的身份信息。否则,非常有可能让家长的财务、让家庭重大的财务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状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到明年6月1日实施之后,几乎所有的浏览器、APP,包括手机预装软件都有家长监护,这是必须要有的。所以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必要的权限给孩子,超过权限家长就知晓,你就不能用了。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很快就应该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