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27 0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租赁行为很好,同样我也觉得使用权大于所有权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
租赁这种形式在国内自古都有,比如汉唐时期,因为农耕文化以及资源互通的需要,当时就出现了农民租赁耕牛、农具的形式。
到了现代,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租赁是人类普遍客观的需求,在很多国家也都很普遍。
在部分欧美发达地区,租赁电子产品甚至说租赁家电家具已经是一项很常见,甚至说与民众密不可分的生活常态了。
就拿美国的Rent-A-Center来说,它们目前已经在墨西哥、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地区与国家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主营的业务就是面对个人用户以灵活的租赁协议放租各类数码及家电产品,苹果、索尼、戴尔、三星等品牌均以与它们达成官方合作,服务类型涵盖配送、安装、维修、替换。
或许你会产生一个疑问:
“为什么他们会喜欢租赁?”
我认为省时省力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区普遍在处理闲置家电或数码产品时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清运费,因为无论是临时需要抑或喜欢换新的人都会选择这种毫无后顾之忧的租赁方式,况且,租赁期满的回收产品企业会通过折扣方式销售,在满足群众需要的同时实现盈利,可谓双赢。
并且在我国这种模式也有政策的支持。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七部委推出《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进一步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家电租赁业务,营造家电租赁新兴业态发展的良好环境,更好满足房屋租住人员的消费升级需求,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数码租赁行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国情不同,我们有了更好的租赁形式,我相信大家也体验过——共享移动电源,这就是很典型的电子产品短时租赁。之前还没有共享移动电源的时候有多不方便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有一次就是外地出差处理完工作,拿出手机准备打车回酒店,然后一看发现没店关了机。然后我就跑到临街的店铺一个个问能不能让我充会儿店,但都被一一拒绝,最后还是一家牛肉面馆的店长答应了我的请求,借了我充电器和充电线,直到充了20%的店,我才如愿能回到酒店。
在之后很长的时间,手机电量充满才出门是我的命门,直至到共享移动电源的横空出世才让我不这么焦虑,确实,但不愿意带移动电源抑或手机没电的时候,共享移动电源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能够随时租赁,设备的覆盖也够广,使用时租,不用时归还,还免押金,特别方便,称得上是解决痛点的电子产品租赁。
说到”免押金“,我认为它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比如充电宝、共享单车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免押金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可以免押金租iPhone等3C产品,这也是租赁行业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
回到题目本身,租赁手机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在各种场景下,能不能解决人们的迫切需求,我觉得是可以的,试举两个例子来辅以说明。
租手机给了消费者更多的可选空间,尤其是新手机发售之前的尴尬期。
第一个是真实的故事,上次我的侄子过年回家时,高铁上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手机。原本我跟他约好了在高铁站见面,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我不停打他的电话都是关机,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在高铁站碰上了头。
那时候新手机准备发售,他就寻思新款上市再买新的,先让我帮他租了一台手机先用着,到新款上市的时候再直接买。
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租手机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应急方案。
再就是租赁可以减少试错成本。
其次就是一个想象中的场景,新手机上市了,光看参数是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只要真正用一段时间才知道,这时候手机租赁就可以很好地帮上忙,换个角度想,与其一万几千买来试个错(激活了不能退换),倒不如直接租赁试一试水。
发散思路就会发现,除了租赁手机,还有更多其他的数码产品租赁也很有价值。例如非高频使用的摄影器材
前年我有个朋友去普吉岛潜水就是,想拍点照片留念所以去一个相机店里面租了一台运动相机,拍完照就还回去了,一点也不费劲。再比如说到某个城市出差,要经常开会发现没有投影仪不能投屏,那就租一个投影仪好了,不用带来带去很方便,空着手就能随叫随用。其实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场景,由此可见,租也是一种不错的消费选择。
想要租赁电子产品现在也不难,只要打开支付宝,直接在搜索栏上面搜“租”就可以了。除了题主说的iPhone以外还有很多产品可以租赁,很是方便。
我相信在未来这个趋势一定能够落地,毕竟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之后,大家说不定会爱上租赁这种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