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二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当下,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当代年轻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疑问。
究竟是要攒钱买房,还是选择租房,用省下来的这笔钱去做其他的投资以获得稳定的利益?
这就要涉及到我们认识中的一项重大规划——房产投资了。
买房,是现代人生活中重要性极高的一项活动,它是一个典型的理财行为,兼具了生活和投资两种属性。
从生活属性看,它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物品,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民生思想就包括了「居者有其屋」,虽然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但长期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仍然保留着先辈安土重迁的思维和生活习惯,认为拥有自己的房产,才能安居乐业。
从投资属性看,近年来由于房价飞涨,房产投资的回报率超过了绝大多数投资形式,且投资过程需要的专业常识看似也不多,更是进一步推动房产成为国人最重要的财富存在形式之一。
但是,和其他品类的投资品相比,房产投资的实际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买过房的朋友想必都有体会,其初期投入资金量之大,偿还贷款时间之长,投入心力精力之巨,撤销或更正的成本之高,都使得购房名列人生中的最重要决策之一,尤其是第一套房,要不要买?什么时候买?买多大的?买新房还是二手房?买中心老城区还是新兴城区?都是必须要反复推敲才能做出决策的问题。
我们通过举例来更清晰地理解这个问题。
小美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她从 22 岁大学毕业开始,努力工作学习,认真理财。在定投思维的指导下,小美在工作之后的第 5 年,积攒了 33 万元,这成为她购房的一个基本资金。同时,也就在这一年,小美准备和已经恋爱两年的男朋友小亮结婚,准备婚房的计划也就随之提上了日程。
小亮是小美大学时的师兄,是一名码农。准备结婚这年,小美 27 岁,月入 1.25 万元,小亮 28 岁,月入 1.5 万元。小亮自有存款 40 万元,双方父母各资助小夫妇 15 万元,两人手头共有约 100 万元,作为购房首付。小美和小亮的公司,分别位于城市的不同区划,相距四十分钟的地铁路程。
小美和小亮在看了不同区域,不同户型,不同环境的诸多房子之后,重新对自己买房的行为进行了梳理。这时候,双方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1、两种不同的买房观
小亮的想法我们可以称为:投资最大论。
小亮说:买房一开始要投入 100 万首付,之后还要还 30 年房贷。如果把首付拿来做投资,同时租房住,每个月房租 5、6 千,比房贷低多了,加上生活支出,这样每月还可以从收入里面剩下 10,000 元左右用来投资。这样来看,未来的投资收益说不定会超过买房,而且生活会更加轻松,手头的资金也更灵活。
小美的想法我们可以称为:安全最大论。
小美说:我努力工作,就是希望未来可以有自己的房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阳台上有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厨房里有自己喜欢的坛坛罐罐,想想就幸福,和住在租的房子里的感觉完全不同。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完全没有安定下来的感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都模糊了。
小亮和小美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市场上关于房产投资观点的两大派,但都存在一些未经验证的模糊观点。他们来找到我,希望我给他们做个判断,到底应该听小美的还是小亮的。
2、投资最大论
首先,藉由小亮的投资最大论,我们正式进入房产投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房,买还是租?
2.1 房价:过去与未来
小美说:我认同确实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是不能拍脑袋来。能不能帮我们算一个经济账。到底买房收益比较高,还是租房收益比较高。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