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7 16: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别 放 弃
很过人在这个时间点都会有你这样的想法,弃考高峰期可不是盖的。我看了下你的英语,阅读错5个,说实话有点多,不过你只是完整地做了这一套,你怎么就能这样轻言否定自己呢?肖八34,很好啊!你这个选择题成绩,后面肖四再好好背背,冲击70还是OK的。专业课还有一个月,捡重点再好好看看,背的时候先记忆核心部分也就是像关键词、关键句之类的,再用自己的话展开来,还有20多天可以的。
下面给广大处于迷茫中的小伙伴分享下这最后20天应该怎么过。
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计划可以归结为四个字
查 缺 补 漏
具体来说就是对照考研大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过一遍,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复习到或者说有哪些方面遗忘了。对于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抓紧时间复习,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别到考场了发现这个知识点没复习到,那时候就没后悔药吃了。
下面具体来谈谈如何查缺补漏。
一、数学
先把各科的知识点大纲甩出来。
高数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你现在就给我对照这些知识点,一条一条过一遍。
怎么过呢?
首先,看到知识点,想一想这个知识点下面有哪些公式定理,回想完毕后,再翻阅你的笔记(若有),看看有哪些漏掉的,以及你回想的对不对。把这些漏掉的,记错的点拿小本本记下来。
然后,如果你有记错题的习惯,把这个知识点下面的错题自己不看答案认认真真做一遍,如果能做对了,说明你这个知识点算是掌握牢固了。
在回忆知识点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知识点,你更应该要小心了!赶紧翻出全书,定位该知识点所在区域,好好看一遍,然后趁热打铁把相关习题做一遍。
一般来说,过完所有知识点,就差不多要上战场了。
考前,务必保持每天做几道数学题(高数、线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来是为了巩固知识点,二来更是为了保持手感。复习过数学的小伙伴都知道,数学这东西,几天不做,就容易手生,计算能力就会下降。然后,把小本本上记得东西再好好过一遍
喝前摇一摇,考前记一记! 当然,如果你还有时间,可以把各大名师的考前预测啥的看看,模拟卷也做做,但不要本末倒置,你要知道,你自己记得错题才是最重要的!
二、英语
英语查缺补漏啥呢?
1、单词
无论你看的是红宝书、绿皮书还是其他什么单词书,你在平时记忆的过程中总归有那么些单词一直记不住的吧!好,考前就给我死怼这些单词,利用短时记忆把他们尽量背下来。此外,对于真题中出现的高频单词以及你平时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单词再记忆一遍。
2、阅读理解
阅读,我们再来温习下做题方法。
▲主旨题
(1)常见题干信息
main idea, mainly talk about, mainly discuss,the best title/subject
(2)解题方法
串联各段首尾句(普遍使用)
识别文中高频出现的中心词,并注意对中心词的统一改写
重点关注独段句、文首问句和回答
//中心词要全面//
一篇文章的中心词可能不止一个,对应主旨题的正确答案也应该包含全部的中心词
(3)常见干扰形式
片面(仅包含一个中心词,而漏掉其他中心词)
(4)注意
- 时间相反,一切相反(比如过去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那么两种时间下的状态一般是相反的)
- 少数派原则:作者关注的往往是大多数人没有关注到的内容,即作者往往站在少数人的观点一方
▲细节题
(1)常见题干信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what/how/why/because/in that/since/as/for+具体信息)
(2)解题思路
关键在于定位。题干信息在原文中有可能直接以原词形式出现,也可能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写。通常情况下,细节题定位到的地方,不超过三句话的范围,就会出现对应的答案。
(3)常见干扰形式
- 细节信息的拼凑(张冠李戴)
- 常识干扰
- 反向干扰
- 用文中其他信息进行无关干扰
(4)黄金法则
细节服从主旨!与中心主旨越接近的选项,越有可能成为正确答案;谁违背了中心主旨,就大概率是错误选项!
▲例证题
(1)常见题干信息
example, case, demonstrate, illustrate, cite,quote, show
(2)解题原则
例子就是为了支撑观点!例子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例子所支撑的观点。只有找到观点,才能找到例证题的正确答案。观点通常出现在例子前面,除非例子出现在首段,这时候就要到例子后面找观点。
(3)解题思路
定位到例子出现的位置,然后到前面找观点。
//找作者观点的标志//
- 转折/now
- 文中反复提及的点
- I/maintain/holdthat
- 情态动词should/could/would/must
(4)常见干扰形式
讨论例子本身,就事论事。在阅读选项时,要尽量绕开直接讨论例子的选项。
▲态度题
(1)常见题干信息
attitude, seem, tone, deem, consider 选项中出现的有关态度(positive, negative)的题
(2)寻找作者态度的方法
- 首尾句串读法
- 重点关注形容词、副词,往往带有感情色彩
- 转折之后常接作者态度
- 情态动词之后常接作者观点和态度
(3)常见态度词
积极词
positive, optimistic, approval, supportive,appreciate, desirable, hopeful, profound 消极词
negative, pessimistic, disapproval, critical,doubtful, suspicious, skeptical, questionable, objectionable 中立词
neural, objective, impartial, disinterested 不太可能成为正确答案的词
不感兴趣类:uninterested, unconcerned, indifferent 不知所措类:confused, puzzled 主观偏激类:subjective, biased, prejudice, contemptuous ▲词汇理解题
(1)常见题干信息
“……”(line 6, paragraph 3) refers to/means that_____ 所考词汇或句子会用引号标出来,并给出定位,且原文会下划线
(2)解题思路
抓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同或相反),就能快速找到所考单词的含义。
具体说来:根据定位好的句子,如果和上下句之间是相同的逻辑关系,那上下句之间往往就会有所考词的同意改写词;反之,如果是相反的关系,那上下句之间会出现所考词的反义词。
(3)常见干扰形式
即用所考词或句子本身的字面意思进行干扰
即所考词很简单,用该词的常见含义进行干扰,但文中是该词的熟词僻义
(4)关注代词指代
根据上下文,优先指代主题词,是识别同义表达的捷径
▲推理题
(1)常见题干信息
infer, imply, suggest, learn from
(2)解题思路
- 答案就是对原文某个细节的改写,这种情况做起来与细节题一致;
- 答案是对某一段落信息的总结,也就是对局部主旨的考察,这种情况,应该重点关注文中重复出现的信息。重复的是重点,重点必是考点。
- 转折处常作为正确答案的命题点,这一规律在推理题中尤为明显。
- 选项中出现委婉表达(may, might, not necessarily)时,成为正确答案的几率超过90%,这是这一题型最大的特征。
3、作文
还没准备的小伙伴要抓紧了,赶紧准备几套作文模板,下面给出一些作文模板供参考。
(1)祝贺信
(2)建议信
(3)寻找失物
(4)求职信
(5)订购信
(6)社会热点类:心理健康
(7)社会热点类:交通问题
(8)社会热点类:两代关系
(9)社会热点类:爱心/社会公德
(10)教育文化类:教育
(11)经济管理类1
(12)经济管理类2
(13)教育文化类1
(14)教育文化类2
(15)教育文化类3
三、政治
1、把肖八中所有题目的每个选项所对应的知识点搞清楚,记忆个几遍,记住,我说的是所有题目,即使这道题你做对了,还是要去把其他选项所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定位。对于错题,更是要认真对待,好好记他个几遍!
2、除了肖八,把市面上所有模拟题的选择题有时间都做一遍,这些模拟题包括但不限于
余峰四套卷、徐涛八套卷、腿姐四套卷、徐之明四套卷、米鹏六套卷、石磊六套卷、米鹏三套卷、王吉四套卷、蒋中挺五套卷、张子见八套卷、张子见四套卷、腿姐最后一套卷、米鹏最后一套卷、蒋中挺最后一套卷 当然,这些模拟题的错题肯定是要认真对待的,每个选项都要搞清楚,至于其他做对的题,你就视情况定位知识点(友情提醒:对于那些蒙对的题一律视为错题对待)
3、花时间去怼神书风中劲草。
风中劲草写的非常详细,因此会比较厚。它的排版色彩较多,重点以不同颜色的字体或符号进行区分,比如红色字体是需要背诵的内容,红色阴影字体是每年大纲新增或者修订的知识点。考点的常考题型在括号内会有注释,知识点的重要等级用★表示,★越多越重要。这本书用来复习选择题是很合适的,因为它内容够细致,考点层次够分明。
我们来看下图书内部。可以看到作为一本知识点手册,风中劲草把重点、易考点、已考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可以说后期完全可以用这本书作为知识点背诵手册,而且颜色区分非常鲜明,用起来不会有太强的不适感。
4、把1000题中所有做错的题再一次做一遍,把每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点再温习一遍!
5、等肖四出来,给我背!在肖四背完的情况下可以去背背徐涛的小黄书(考虑到最近几年肖四的答案很多成为了考研政治真题中的材料),然后你还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去翻翻肖八。
关于分析题怎么背诵,下面我以肖八为例。
我们背分析题的原则是以答案为基础,自己进行浓缩整编。
具体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浓缩整编。
我们可以看到答案中使用了两种颜色:黑色和绿色。
绿色其实就是答案的灵魂部分,也就是骨架部分,我们在背答案的时候,首要的就是要把绿色部分记住。对于马原来说,一般是方法论,而这无疑是最重要的。在结合题目将方法论记住后,其余的其实就是在围绕方法论阐释观点,这些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并不要求你每个字都原封不动地记住,你只需要多读几遍,然后在方法论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理解,这样马原的答案基本就OK了。
再来看毛中特。
可以看到,毛中特部分其实是很有条理的。分点分的很清楚,虽然每条里面内容不是很多,但几条加起来还是蛮多的。我那时候是这样背的,把每条里面的核心词句圈出来,先记忆这些核心词句,因为这些往往是采分点,然后根据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条的答案围绕核心词句展开,即使是用自己的话,用了口语化的表述其实也无妨的。
其他的像史纲、思修法基、形势与政策都可以像这样的记忆方法来记忆。
总结一点就是
先拎出关键词句,再围绕关键词句通过阅读材料和自己理解把答案展开来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ad-link-card" data-ad-id="fee_9431b960190f092ac38af727458af4f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