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279|回复: 20
收起左侧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

[复制链接]

1409

主题

1491

帖子

5885

积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1-12-15 2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客观上来看,我觉得折叠屏现在销量占比肯定不是最多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看好销量比上升。
不过成为主流这件事情上,我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折叠屏定位手机和平板之间,就理应具备手机的便携、拍照和平板的续航以及可玩性。
但是以目前的各手机厂商的产品以及方案来看,都无法把折叠屏做到普通手机那么轻便,就一点折叠构造无法处理,就不能实现超薄,拿在手上还是很突兀的。
而摄像头堆叠在单侧后画质又成难题。更大的屏幕后面电池受制于空间而无法做的更大。如果都要兼顾这些的话,那么反而是走向轻便的反方向臃肿。
所以,我真的觉得折叠屏的定位挺尴尬的。真的不如手机+pad的形态,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正如题主所说的,华为,三星,oppo都在入局,折叠屏肯定也存在受众的。我猜想,绝大多数买折叠屏手机的顾客,应该是属于Bussiness man,我愿意把它理解为商业精英,对于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可以不用带电脑也不用带平板,折叠屏手机好像真的是属于优解。但是你看,就我认为的这部分受众,也并非主流受众。所以我觉得,成为主流的话,真的很难。
在这里就要吹一波菊花的x2了,真的是商业质感拿捏的死死地。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想,厂商总是要拓展创新的,而产品形态也是创新的一个方向。像平板趋近于PC,手机又趋近于平板,科技的终极奥义就是换壳。
价格、轻便、以及统一的参数配案,折叠屏成为主流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这并不妨碍我们期待和追捧折叠屏手机,因为它代表着手机行业最高端、最科技、最前沿的方向。在手机行业创新乏力的当下,所有愿意在折叠屏领域不计投入、持续探索的厂商,都值得大家的期待哦。
看oppo已经在价格上面做了很大的进步了,冲冲冲。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2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5 2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上来看,我觉得折叠屏现在销量占比肯定不是最多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看好销量比上升。
不过成为主流这件事情上,我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折叠屏定位手机和平板之间,就理应具备手机的便携、拍照和平板的续航以及可玩性。
但是以目前的各手机厂商的产品以及方案来看,都无法把折叠屏做到普通手机那么轻便,就一点折叠构造无法处理,就不能实现超薄,拿在手上还是很突兀的。
而摄像头堆叠在单侧后画质又成难题。更大的屏幕后面电池受制于空间而无法做的更大。如果都要兼顾这些的话,那么反而是走向轻便的反方向臃肿。
所以,我真的觉得折叠屏的定位挺尴尬的。真的不如手机+pad的形态,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正如题主所说的,华为,三星,OPPO都在入局,折叠屏肯定也存在受众的。我猜想,绝大多数买折叠屏手机的顾客,应该是属于Bussiness man,我愿意把它理解为商业精英,对于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可以不用带电脑也不用带平板,折叠屏手机好像真的是属于优解。但是你看,就我认为的这部分受众,也并非主流受众。所以我觉得,成为主流的话,真的很难。
在这里就要吹一波菊花的x2了,真的是商业质感拿捏的死死地。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想,厂商总是要拓展创新的,而产品形态也是创新的一个方向。像平板趋近于PC,手机又趋近于平板,科技的终极奥义就是换壳。
价格、轻便、以及统一的参数配案,折叠屏成为主流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这并不妨碍我们期待和追捧折叠屏手机,因为它代表着手机行业最高端、最科技、最前沿的方向。在手机行业创新乏力的当下,所有愿意在折叠屏领域不计投入、持续探索的厂商,都值得大家的期待哦。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54767664283095040">看oppo已经在价格上面做了很大的进步了,冲冲冲。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1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5 23: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各大厂商都在开始造折叠屏?
我感觉就其实这是一个卷的过程,当一个厂商有了这个概念,那么就会引起其他厂商的注意,当一个厂商开始做的时候,你就不能不管了。
任何一项拓展的新技术,你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没有,不然其他厂商都有就你没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落后”了。
当然这也有一部分厂商压根不管你,各玩各的,各自搞各自的东西,研发自己的技术。
比较典型的有两个,一个是诺基亚,一个是苹果,前者已经四舍五入快销声匿迹了,后者依靠自己的东西霸占了高端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在大家都采用了安卓的时候,诺基亚那会儿依旧用着塞班,在所有产商都有曲面屏手机的时候,iPhone没改变过,折叠屏这玩意,看起来iPhone也没有研究。
为什么?这就要扯到折叠屏的意义了。
一个是显示区域的变大,这种变大不仅仅是说屏幕变大,而是变大的后屏幕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有些人想手机代替平板,让手机上一个台阶。
另外一个大概是保护屏幕?折叠以后不论怎么掉,屏幕都是隐藏起来了的,某种程度上好像是更不容易碎了。
剩下的大概是取代平板以后,更容易携带?其实我不理解,为什么不是折叠平板,而是去折叠手机……
又或者,折叠的是不是手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屏幕可以被折叠,这个技术。
如果这个技术足够成熟,那么显示器、电视机、任何显示终端是不是都可以如此,这才是跨时代的东西。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3

帖子

12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5 2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oppo用Find N证明在目前的材料和结构下确实可以解决折痕的问题,那么折叠屏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之一。
折叠屏想当绝对的主流是太可能的,制约折叠屏最大的问题还是重量问题,也就是电池的问题,这种材料学问题是人类的一生之敌。。。
但是折叠屏完全可以作为可正常使用购买的选择之一了。虽然会比普通手机重一些,但是折叠屏给到了更加丰富的使用体验。
而且可以预见的,接下来折叠屏的价格应该会有一定的下降,并且配置会更加倾向于让人可以正常使用。
手机厂商们会尝试让折叠屏成为主流之一,不过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们能不能接受。
不过消费者们接受不了也没关系,苹果应该也快要推出自己的折叠屏了。
只要苹果推出折叠屏,消费者们就算不接受也会变的能接受了,反正在很多消费者眼里苹果做啥都是好的。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3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6 01: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从一代fold开始想买但是始终没有买的用户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1.先天物理结构导致的内屏脆弱,但是如果你用外屏那又嫌太重。
2.内屏的意义,作为一个不玩手游的人,在排除了手游之后,我没想到内屏有什么特别的用途,首先是屏幕比例,这种接近正方形的比例和目前的主流背道而驰。
无论是使用APP也好,看视频看电影也好,他都没有什么大的优势,尤其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受制于目前电影工业2.35:1的画幅,导致实际显示面积很感人,就算是自媒体内容,目前也多是16:9,18:9这样的比例,能利用的空间有限。
至于HUAWEI那个平行世界,我觉得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解决方案,用户实际使用到的东西还是只有一半,毕竟你不可能左眼看左边右眼看右边。。。。。
若是把他当做画板,做一些创意设计的工作,那么目前除了fold3以外大家都不支持,而且那个内屏较差的坚固度以及中间的折痕的存在,我觉得作为画板也是不舒服的,还不如选择iPadmini。
3.作为实验性产品,更新速度快,价格跳水幅度大,给了那些想尝鲜玩一段时间之后出二手的用户非常大的顾虑。
因此目前来看折叠屏依旧是花瓶一般的存在,我觉得除非有一天能够解决屏幕耐久度和屏幕比例的问题,否则他只能够是对未来的探索之一,而非真正的未来。
哦对了,我觉得如果你说未来是flip的样子,我觉得我的接受度会高很多,因为那才叫折叠手机,其他的都是折叠平板。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7

帖子

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6 04: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因为要做高端,芯片暂时做不出来就只能做产品形态,而且折叠屏屏幕价格降低了
  • 不会成为很主流的产品
1 为什么大家在做——产品形态突破高端

先解释第一条,没有自研芯片还能做销量千万的高端的(5000+价位),自从2010年之后只有HTC是曾经成功过的,但是现在的htc……折叠屏屏幕这个是不知道哪看到过的产业链的消息,大概是国产的折叠屏幕良品率或者产量做起来了,就带动了整个市场售价的变动。
所以OPPO其实明白这个道理,先是发布了一个NPU,大概是准备做AI RAW即“raw-npu-isp”这个流程(荣耀30Pro+为代表的多款麒麟990手机就已经是这样了,麒麟980时代是“raw-isp-npu”)。后面还有传说中的3nm SoC,虽然不清楚到时候怎么做。
但是soc今年做不出来,所以只能用产品形态冲击7000价位。之前的Find X3 pro的拍照我个人认为大概相当于“普通的imx+智能滤镜”,实现的效果其实还是不够好,这个看细节就能有了解。那么如果想进一步提升拍照,就得学习苹果的Deep Fusion技术路线。而这个东西需要FP16算力,那种靠int8算力跑AI Benchmark的芯片多半FP16跑分不高,所以只能外挂NPU,也好当作芯片设计的一种前置经验。
这是非常务实的高端走法,是真正的基于自研技术而不是供应链技术的做法。只要这颗SoC出来,OPPO大概率可以坐实自己国内第二个高端品牌的位置。
但是,在之前应该积攒的是产品形态的尝试,因此折叠屏就是一个良好的方向。
2 为什么不会成为主流——低频率+高价格

首先,即使最完美的情况下,折叠屏手机:

  • 横折的手机只是多了一块内屏,增加了重量和厚度
  • 竖折的手机只是变得好看了一点,降低了续航和功能性
多一块内屏,前提是有这种需求。使用内屏并不是一个高频的需求,是典型的“低频率+高价格”的组合,现阶段还有手机功能的减少,例如Mate X2相比Mate40 Pro缺失的大量功能
横折手机,无论内屏多优秀,都要折叠起来放裤兜,那掏出来最自然的方式就是用外屏。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无论有无内屏,外屏都是使用的主力。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三星的折叠屏我认为是个不成功的作品的缘故——外屏设计的不够好。
因此,很多人会发现自己买了折叠屏,牺牲了性能和体验,增加了厚度和重量,仅仅是为了一个低频率的功能?我们可以看看常见的功能:

  • 微信、QQ——显然外屏方便一些,内屏不好打字
  • 打电话——显然外屏方便握持
  • 拍照录像——显然外屏更方便
  • 知乎微博——显然外屏更方便,需要打字
  • 游戏——一部分游戏对内屏适配特别差,另一部分古代游戏用4:3更好所以内屏好
  • 看视频——内屏更大更舒适
  • 展示PPT给朋友——内屏更大更舒适
  • 看PPT Word PDF——内屏更大更舒适
换言之,内屏有优势的只有几个场景:看电影(尤其是4:3的)、看书等资料、展示资料、少量古代4:3的游戏(通常是exa或者其他模拟器)
其中称得上频繁的,只有看视频和部分用户看书、玩部分游戏
让手机重量做到300g,增加低频的使用功能,一般来说不合算。而且如果鸿蒙系统的任务流转适配完整后,也许靠Matepad做流转体验更好。
结论

虽然有上述结论,但折叠屏肯定是个值得做的产品形态,尽管不是大部分人需要,但绝对数量应该也有百万级别的需求。
像oppo这样肯拿出来踏实的产品的品牌,我认为会有回报的。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3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6 06: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手机普遍被认为是无孔的一体化设备,而现在的设备也处于这个趋势之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全面屏」的崛起,看到了手机接口、按键在不断地精简。
也有的人认为未来设备不应该有屏幕尺寸的限制,应该有更丰富的适用场景。而「折叠」手机的概念就是突破屏幕限制的一个尝试。
它就好似古时流行的「竹简」一般,展开可以查看、阅读,而卷起来之后,方便携带与移动。
但后来,「竹简」并没有成为我们记录的载体,蔡伦所改良「造纸术」而能够大规模使用的纸张才是。
这就好似取代马车的并非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汽车,但期间的过程并不可少。换言之,在向着未来演化的过程中,折叠屏的形态是一个不可少的过程。
折叠屏的优势

简单的说,折叠屏这种形态其实是一个简单的「2 in 1」设备,它可以是智能手机,也可以是一个大屏幕的「小平板」。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1.jpg
它的意义就是能够让智能手机能更好的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对于厂商而言,「折叠屏」这种大屏、小屏一体的设备,无疑是对系统切换逻辑以及硬件制造工艺的一种验证和考量,为后续不同形态设备的发展打下基础。
现在折叠屏大概有竖向折叠、横向折叠这两种形态,无论哪一种,在理想状态下,折叠之后,只有一部智能手机的大小,或者只有一半体积,能够更方便的携带。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2.jpg
竖向折叠展开后,会有一块接近于 8 英寸的屏幕,无论是娱乐还是简单的处理工作流,相对于普通手机来说,效率会高一些。
至于横向折叠,展开后还是一部传统的智能手机状态,相对来说,它的优势更多的是体积缩小,更为方便。
智能手机屏幕从 3.5 英寸开始,每往前走一步,屏幕的面积就会大一英寸,「屏占比」、「全面屏」这些概念渐渐浮出水面。倘若智能手机继续作为我们的智能中心的话,在没有出现技术革新的状态下,「折叠屏」或许是一个发展方向。
折叠屏的劣势

折叠屏的优势几乎都可以放在硬件之上,不同的屏幕会有不同的作用和场景适配。而从目前来说,折叠屏的劣势则不仅仅存在于硬件之上。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3.jpg
▲ 小米 MIX FOLD 用的就是 CPI 薄膜材料.
传统的智能手机的屏幕材质用上柔性 OLED 并不稀奇,但阻碍它随意变弯的其实是表面的「刚性玻璃」。想要「折叠」,便是要在柔性 OLED 材质基础之上,表面的保护玻璃(材料)换成可弯折的柔性材料。
目前,这层可弯折柔性材料,有 CPI 薄膜(无色聚酰亚胺),三星初代 Galaxy Z Fold 和小米 MIX FOLD 用的就是这种材料,延展性好,但相对传统的玻璃,CPI 的硬度不够,容易留下划痕和使用痕迹。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4.jpg
最著名毁机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测试 Galaxy Z Fold 内屏的莫氏硬度大概是 2 级,作为对比,用上大猩猩钢化玻璃的外屏则是 6 级。其实更为贴地气一点,CPI 薄膜面对稍微用力的指甲刮擦,也毫无招架之力。
而到了 Galaxy Z Filp 上,三星将屏幕的保护层由 CPI 薄膜升级为 UTG(超薄玻璃),为得就是改善 CPI 的不耐磨的问题。至于疗效,同样引用 JerryRigEverything 的结果来作为对比,内屏的莫氏硬度依然是 2 级,但从效果来看,还是要比 CPI 好一点。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5.jpg
▲ 用上 UTG 的 Galaxy Z Filp 防刮性能提升有限. 图片来自:JerryRigEverything
即使解决了屏幕保护层的问题,可弯折的屏幕和「机械铰链」都存在着寿命问题。在弯折到一定程度后,屏幕的弯折部分会出现亮度和对比度下降的情况,而铰链每次弯折都会有一定的磨损,假以时日,机械性能同样会下降。
不过,无论是三星还是小米,上市之前,铰链的机械寿命是可以维持 2~3 年,也就是一个智能手机的换新周期,因此屏幕和铰链并非是一个很大的劣势。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6.jpg
目前,不论是爱范儿读者,还是我们编辑部内部,都认为「折叠屏」缺少杀手级应用,也就是在软件系统层面上的创新不足。早前在体验小米 MIX FOLD 时,总有一种翻开屏幕举手无措的感觉,即使拥有 PC 模式和分屏,仍然不会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最终还是沦为「爱奇艺」了。
折叠屏的现状

目前,折叠屏的核心还是在屏幕上,由此来看,三星是第一梯队,也算是凭借一己之力将折叠屏带入了消费行业,纵使初代的 Galaxy Fold 历经波折,但不可否认,它存在的意义。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三星的屏幕保护层升级为 UTG 超薄玻璃,显示屏的产量和良率都在提升。且整体的 Fold 形态也逐步成熟。
而除了三星,后续的屏幕厂商,像是 BOE、维信诺、天马等等,也在加大柔性屏的投入,供应链丰富之后,市面上的折叠屏产品也逐步多了起来。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7.jpg
比如小米 MIX FOLD,纵使它采用的还是初代 Galaxy Fold 的部分技术,但没能阻止 MIX FOLD 成为「折叠屏」上市以来,首发价低于万元的产品。折叠屏的一些技术不仅在成熟,成本、良率都在提升。
根据 DSCC 的预测,三星折叠屏幕的成本大概在 180 美元左右,且预计在 2022 年把成本将至 100 美元以下,要比现在 iPhone 的屏幕还要低。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8.jpg
除了屏幕,折叠屏产品上的许多零部件都要定制,且铰链等部件还需要额外的进行衰老测试,这些成本最终还是要转接到产品的定价中。这些也是目前折叠屏产品价格稳定在万元左右的原因了。
再说说软件,不论是第一梯队的三星,还是国内系统之光的 MIUI,它们对于 Android 系统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也就是说,折叠屏的系统劣势,可能还是要 Google 来下手,去从底层思考一下如何在可变形态的 2 in 1 设备上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体验。
折叠屏的未来?

在手机市场上,折叠屏仍然是个很小众选择,不论是三星的 Fold 系列还是三星的 Flip,亦或是微软试水的 Surface Duo,在上市后价格都有着相当大幅度的跳水。比如说,现在 Galaxy Fold 2 在亚马逊上也就 7600 元左右,而 Surface Duo 只要 4500 元,小米 MIX Fold 在一些渠道也降了 1000 元。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9.jpg

▲ 小米 MIX FOLD、三星 Galaxy Z Fold2、华为 Mate X2. 图片来自:XDA

这情形就好像初代的 5G 智能手机一般,技术在不断地更迭,随着供应链产量、良率不断地提升,产品也会愈发成熟,价格自然也就合理。倘若 SamMobile 的消息准确,秋季各家折叠屏纷纷上市后,或许会成为一个消费新潮流了。
折叠屏最终的命运可能像「竹简」一样,虽然最终被纸张取代,但厂商们在这种 2 in 1 形态上积累的技术并不会随之流失,它或许会出现在未来形态的产品上。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4

帖子

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6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表述显然有问题,各大厂完全不是从同一个时间点开始造折叠屏手机,
比如最早的华为三星,从19年的MWC发布第一代折叠屏,到现在做得比较好的三星,已经发布到第三代了,华为的第二代也准备发布第二种形态,
接着今年年初,小米也正式发布了第一代折叠屏,
到现在,OPPO正式发布第一台折叠屏,已经不算太新鲜了,
而折叠屏的价格,也从最早的万余元,到现在OPPO的官方价只要7699,
并且三星fold系列的水货,甚至可以用更低价格搞到。

而为什么各大厂都要造折叠屏手机,
因为他们能。
对于如今手机市场的几个大玩家,造个折叠屏的负担已经没有那么大,三年过去供应链已经相当成熟,可以选择的厂商都有好几家,并且难度也没有最开始那么大,
那么,既然折叠屏有一点科技酷炫的属性,甚至还有一点可能成为未来,造一台折叠屏手机,在这个领域占一个坑,是非常正常的选择,
毕竟花的精力已经不需要太多,就算扑街了也不会太亏,但是万一错过了未来,那可就亏大了。

至于折叠屏是否会成为主流,起码我觉得暂时没有这种趋势,因为目前来看,折叠屏的优势仍旧是屏幕大,但屏幕大不大已经不是大众使用手机的痛点所在,而折叠屏所带来的笨重问题也没有被很好地解决,所以至今折叠屏仍旧是个“科技玩具”,替代主流手机成为大众工具,获得数以亿计的效率,这个未来还非常远。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7

帖子

5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6 0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折叠屏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大屏的追求,常规造型的手机已经没有多少屏幕尺寸上突破的空间了。
从结构角度来看,折叠屏一定会成为主流,因为现在的平板电脑厚度已经能做到6mm以下,只要铰链做的到位,完全可以把整机折叠后的厚度降低到12mm以内。
从散热角度来看,折叠屏可以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以适应功耗越来越高的核心,最近几年来,处理器的整体功耗一直在上涨,有限的机身已经压不住它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的潜在需求,6.7英寸左右的屏幕真的已经足够大了吗?或者说它足够方便了吗?我觉得并没有,起码在移动办公这一领域,现有的屏幕就非常不合适。相应的,细长的竖屏对多应用工作也有天生的劣势。
大厂开始做折叠屏,其实就是在投一下未来。目前除了三星,没有厂商可能在折叠屏上赚钱,因为量实在是太低了。
当内屏变得靠谱,折叠屏的优势就会快速体现出来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4

帖子

61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1-12-16 1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曾经的高刷,快充,刘海屏,挖孔屏哪一个不都是慢慢成为主流,不然时代都要淘汰你。
连苹果也会在2023年发布折叠屏手机了。
昨天看到oppo find N折叠屏心痒痒的,真想买,国内各大厂商,以及国外的三星都在做折叠屏,反而苹果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考虑,正如库克说:我的iphone 手机是独一无二的。
苹果不愿意跟风安卓手机,一加7pro就有了高刷,到了进苹果手机才上了高刷,安卓千元机都有快充,到现在苹果手机都没有上快充,几年了苹果手机也就在缩小刘海屏,并没有使用挖孔屏,苹果一直按照自己路子走,有自己的见解。
这次iphone 13 pro 上来高刷,明年14很有可能上快充了。
对于苹果折叠屏手机还是非常期待的,著名的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折叠屏可能在2023年推出,这款手机打开是一块8英寸的柔性OLED显示屏,如果是8英寸的话,肯定会是左右折叠屏了。
期待苹果折叠屏折痕明显不,重量如何,以及续航表现,还有软件适配。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1.jpg

上下折叠

左右折叠,屏幕更大,正面屏幕可以正常使用,翻折开来屏幕更大,看视频,分屏操作很方便。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2.jpg

左右折叠屏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3.jpg
对于新款折叠屏手机,很是期待,作为苹果全家桶用户,发售肯定会去买的。

2021 年年末为什么各大厂都开始造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 ...-4.jpg
与 iPhone 13 相比,iPhone 13 Pro 高刷明显吗?正常人感觉明显吗?

与 iPhone 13 相比,iPhone 13 Pro 高刷明显吗?正常人感觉明显吗?目前买iphone哪一种性价比最高?

目前买iphone哪一种性价比最高?2021年手机CPU处理器天梯榜,CPU性能是决定手机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2021年手机CPU处理器天梯榜,CPU性能是决定手机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点赞支持。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2-18 2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