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网络刷单被诈骗,支招如何反诈!网络刷单诈骗怎么判刑?
“正规平台,诚邀刷单,按条结算,轻松上手”,“不需要本金,刷单就能兼职赚钱”,这些诱人的兼职信息,疫情时期你可能每天在网上都会看到,动动手指坐在家里就能赚钱,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就落入一些骗子的陷阱。
案例一:
3月22号,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第三责任区刑警大队接群众赵某报警,称其在网上兼职刷单被骗了7000余元。
接警后,民警迅速展开侦破工作。办案民警详细询问了赵某被骗经过以及细节,进行分析研判,并查询涉案相关信息,从中抽丝剥茧,找出犯罪嫌疑人。经过近半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锁定了在叠彩区某小区居住的陈某,办案民警立即布控,组织抓捕行动。4月7日,一举将陈某抓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陈某,男,36岁,资源县人,对网上电信诈骗赵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还供述了其他2起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陈某交代其先是在社交软件上,伪装成相亲女性在网上留下微信,待网友添加其为好友后,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到指定网站进行刷单。一开始通过低额刷单返利,来获取对方信任,到高额刷单后告诉对方无法提现,然后以需要缴纳解冻金为由拉黑,实施诈骗。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办案民警将被骗群众赵某损失的钱财追回,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小编提醒:什么是刷单?
刷单,就是骗子打出“足不出户,日进斗金。正规平台,诚邀刷单,按条结算,轻松上手”等广告,主要针对大学生、宝妈、工资低的社会青年,通过完成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等任务,并填写虚假好评以获取收益的行为。
刷单诈骗的套路
骗子为了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先让你刷几笔几十、百元不等的小额单,这些单刷后,骗子会及时的将本金和收益返还给受害人,在获取受害人信用后,接着就让你刷大数额单,等刷完一大单后骗子就会说必须接着再刷两单完成任务才能返还前一笔本金和佣金,如此反复,受害人将越陷越深,被骗数额越来越大,直至受害人醒悟发现被骗。
具体步骤
第一步、骗子通过各类网络推广、即时通讯软件,发布招聘刷单兼职信息,互加好友后,骗子会介绍刷单兼职的理由、依据及规则
第二步、骗子会以官方或者合作方的身份来包装自己,向受害人发送营业执照、项目申请表等相关资料,使用派小单、返佣金来证实刷单兼职的真实性、可靠性来获取信任。
第三步、获得受害人信任后,骗子接着提出派大单,完成任务会获取更高额利润的诱饵,等受害人完成大单后,骗子就以任务为批量任务、系统操作延时、卡单等各种理由要求被害人反复操作转账刷单,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损失惨重。
被骗三种心理分类,请您对号入座,及早醒悟
1、疏忽大意型。轻信对方诚实可靠,抱着试试的心理而大胆将钱打给对方指定账户,这部分人能够紧急刹车,损失相对较少;
2、破釜沉舟型。说的通俗易懂些,也就是赌博心理,因为前面的小额刷单成功,而为了将这部分钱拿回,一步一步按照对方要求继续刷单,就想着最后一把对方会将所有的钱返回来,结果前面的钱没有要回,反而陷入更深的陷阱,搞的倾家荡产:
3、迫切挣钱型。长时间宅在家中,涉世不深,家庭主妇、学生急切想利用手中闲钱挣钱。
网络刷单诈骗怎么判刑?
随着电商时代到来,网络购物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有买家,当然少不了卖家,为了让自己网店看起来销量很多,这店家会找一些在校生或者家庭主妇刷单,按照一单几块钱给佣金。因为刷单会有那种垫付,后面在给钱的情况。这就衍生出刷单诈骗。很多人因此被骗。那么,网络刷单诈骗能要回来吗?网络刷单诈骗怎么判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刷单被骗钱的,被骗的钱能不能要回来,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公安机关追缴了违法所得的,一般是会退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网络刷单诈骗怎么判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