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23 00: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了,发现还有人给这条远古回答点赞诶0.0
由于当时这个回答是针对2017年之前的局势评论的,近两年来发生了很多改变,为了避免误导大众,我也把这条回答的内容做一下更新吧~
-------------------分割线---------------------
先来一波对两个城市的简介:
杭州,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素有“人间天堂”之称。2018年末总人口980万,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制造业、互联网等产业,2018年GDP为13509.6亿,是浙江省内第一大市,在全国各大城市GDP排行榜上名列第10位。
宁波,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中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2018年末总人口820万,第二产业相对更多一些,包括汽车、纺织、智能制造以及港口航运等相关产业,第三产业则一直没有突破GDP总量50%这一统计关口。2018年GDP为10745.5亿,浙江省内万年老二,在全国GDP排行榜上排第15位。
在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有五大主要都市圈,杭州和宁波分别是其中两个都市圈的核心节点城市。杭州的辐射范围主要是是杭嘉湖绍四市,宁波的辐射范围主要为甬台舟。客观地讲,杭州的辐射能力和未来定位都强于宁波,但是却不能以此定论杭州就一定优于宁波。一方面,两个城市的产业差异大,优势重叠度较小,可能存在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情况,另一方面,杭州近两年的变化令人一言难尽,如果要落户杭州,我个人觉得需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那么,接下来,作为一个在杭甬两地都长期生活、调研过的人,我以出行、生活和发展三个部分,结合个人感受谈谈这两个城市的差异吧:
出行:
论城际交通工具,宁波和杭州的高铁都很方便,而且只要50多分钟就能从宁波火车站跑到杭州东站。论机场,萧山机场的量级完全碾压宁波栎社,后者的航线、班次也不如前者,但是可以满足一般的国内航班以及距离较近的国际航班需求。
论城内公共交通设施,先讲讲地铁吧。杭州地铁略早于宁波起步,计划于2022年前建成10条城区线路和两条城际线路,目前开通了一号线、二号线,以及四号线的部分段(截止于2019年2月)。宁波地铁目前开通了一号线全段和二号线一期,规划为“一环两快七射”(即一条市区环线、两条市际快线、七条市区射线),目标为2021年底前建成1、2、3、4号线全段以及5号线一期。由于宁波城区的面积远小于杭州城区,所以截至2022年,两个城市市区的地铁覆盖率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是亲身体验过两个城市的地铁后我真的想说,宁波地铁比杭州地铁舒服太多,主要原因在于客流量。杭州地铁上是基本上刚上车是找不到坐的位置的,某些时段某些站点不挤根本上不了车(不一定只发生在高峰期,因为杭州的游客也很多),而且人一多空气浑浊,待久了很容易头晕,但宁波地铁就算没有坐的也能舒舒服服的找个墙壁或者扶杆靠起来,美滋滋的玩手机。
然后是公交,在这点上杭州颇令人诟病。我个人的体验是,对于某几条线路,如果能找得到共享单车,就坚决不碰公交车!真的,乘起来太难受了,不仅绕,而且慢,而且杭州本身堵车也相当严重,不知道这个情况在所有地铁线通了以后能不能有所改善。
生活:
说到生活就不得不提一下房价这回事了。
对于这个话题,我差不多把原来的内容删了个精光,因为两年前的信息放在当前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当时我基于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两个城市的人口流入量以及产业定位,预测杭州宁波房价小幅上涨或企稳,现在看来,真是太保守了。。。
这两年,宁波涨了20%左右,杭州已经彻底疯了。毫不夸张的说,目前城区内类似地段、类似配套的房子,杭州的价格差不多是宁波的两倍。以带精装的高层住房为例,宁波核心地段的房价大概是3w左右(新房),杭州基本上要6w,普通城区住宅,宁波均价2w左右,杭州城区基本都要4w左右。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1.杭州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而且由于近年来包括地铁建设、旧城改造等的基础建设,财政缺口大,唯有依靠卖地来支撑。同期,由于棚改拆迁的大规模推进,创造了大量购买需求,以及一群手握千万级别现金的拆迁户(虽然不是全部,但绝对数量也不少)。这样一来,就给房价上涨点燃了导火索(当然,和全国范围内的整体上涨氛围也脱不了干系)
2.杭州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炒作标的,其一,有足够明确的标签和卖点(强省省会、互联网之都、人间天堂等),其二,去库存周期短、人口持续流入、经济基本面向好,其三,周边游资过多,有钱人也不少,有大量拆迁户和接盘侠,流动性充裕,不至于转手卖不出去。(是的,我坚定认为杭州当前的房价中含有炒作成分,绝对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3.近两年互联网行业如日中天,而其他大部分行业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黯然失色,待遇和发展都被完虐,也就导致很多人纷纷转行投入互联网的怀抱。然而,国内目前互联网氛围较好的城市,除了老牌四大一线城市之外就只有杭州了。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杭州的房价相对于北上广深确实还较低,因此在这两年内保持了相当强劲的上涨动力。而且互联网从业者的待遇确实高,尤其是技术类的人员,往往拥有足够的购买力,这也是杭州房价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宁波的房价,我认为现在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不过很重要的一点是,投机氛围不如杭州那么强,在整体行情企稳的情况下,多花点时间很有可能淘到性价比不错的盘(在杭州这个概率就很低了)。举个例子,同样是政府限价的高性价比新盘,同样是摇号,杭州中签率可能只有个位数,但宁波相比之下就高得多了。
当然,整体而言,目前两个城市的房价都是有点企稳+小幅回调的样子。长期来看,这两个城市的房价都有足够强力的支撑,无论是从人口流入、发展前景还是供需平衡来说都是这样,即使有下跌,多半是那些价格偏高的二手房,新房价格还是坚挺。对于杭州而言,接下来的几年可能会处于一个消化期,对于宁波而言,市区之内可能会出现分化:优质且价格被低估的笋盘有上涨空间,地段不是那么好的老破小存在下跌的可能性。
顺便说一句,如果有人和你说起“杭州因为G20峰会房价翻倍,几年后亚运会还能再大涨一波”之类的话,我觉得还是听过笑笑就好了。。。
顺带接着房价的话题,把题主关注的子女教育这块也给讲了吧。子女教育问题是个笼统的、庞大的问题,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教育,不过我觉得在当前中国国情下题主应该比较关注高考吧?这样我就把这两个城市的优秀高中作为指标来量化了。
至于优秀的标准,我暂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的数量:宁波有24所省一级重点中学,比较出名的有镇海中学,一本率常年在95%以上,盛产省状元,全校理科前100名大概是复旦交大的水准,清北大概每年五六十个(因为不是我读的高中,所以我毕业后就不关注了,可能近几年数据有变);杭州一共有24所省一级重点中学,比较出名的有学军和杭二中,这两所也很牛,基本和镇中同一水准。
至于考取的难度,以宁波的镇海中学为例,它是在全省范围内招生,非镇海区生源参加的是跨区考,我们初三那年的录取比例差不多是千分之一,太可怕了,不过其实对于镇海区本地生源来说难度稍微低一些,然而也很难。虽然大部分人考不上镇中,但是只要天资还行的,稍微努力一下,上个省一级重点中学还是不难的,好一些的省一级重点中学的一本率也有百分之七八十,985,211的比例也挺高,进入高中以后只要不懈怠,结果都是不错的。
再随便讲讲这两个城市的生活细节吧。首先是移动支付,杭州就不必说啦,全城支付宝通用,带个手机就能在外面过一天,导致我养成了出门不带现金的坏习惯。宁波现在也基本全城支持支付宝了,不过可能有些角落里必须要现金。不过令我困惑的是,宁波地铁只允许用微信支付,杭州地铁只允许用支付宝。。。这背后好像有点故事?
(更新:宁波地铁也可以用支付宝了,鼓掌!)
另外,“斑马线前车让人”——杭州我已经确认过了,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基本每辆公交车和出租车都会很自觉地让行人先通过,而且现在不少私家车也会这样做,这点真的让我很感动。宁波的话,前几年是做的不错的,但是现在好像很少遇到主动让人的车了,不知道是司机的原因呢,还是行人的原因呢?(当然你啥都不看直接过马路的话司机基本上还是会让你的哈哈哈)
关于饮食,论餐馆其实目前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论杭帮菜和甬帮菜的区别,我个人认为杭帮菜名气更大,整体偏清淡,而甬帮菜更偏家常,咸和鲜的特点十分明显。杭帮菜主要的几样代表是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等等,但是这些我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更多的时候正宗的杭帮菜只是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吧。而甬帮菜以海鲜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这里特别说明一点,虽然我国海岸线漫长,但是宁波,舟山周围这一片的海鲜品质是其他地区完全无可比拟的,这得益于舟山渔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方面,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携带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舟山渔场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更有利于鱼群的生长和聚集,而且纬度、温度也较为适宜。对于不少宁波人而言,习惯了本地海鲜之后,是没办法接受外面品种的,因为口感真的差太多了。
最后,说说生活节奏,目前感觉杭州相对于宁波是更快一些的,或者说,杭州更加带有奋斗的氛围,而宁波更带有生活的气息,从经济压力上来说也是杭州>宁波。当然,不同行业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说明一点,有些人想象中在杭州那种“坐在西湖边泡一杯龙井茶吹着凉风看风景”的悠闲场景是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不要被stereotype带跑偏了哈哈哈。
发展:
从发展来看,这两年杭州的趋势要优于宁波,但是放眼全国,宁波的发展也是很不错的。未来的城市竞争很重要的一大指标就是人口吸引力: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28万,宁波增量13万,2018年杭州人口增量34万,宁波增量2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2017年末整个江苏省人口8029.3万,2018年末8050.7万,宁波市的增量与之持平,更别说开了挂一样的杭州了。对比江苏经济状况相近的南京和无锡,南京2018年人口增量10.12万,无锡增量2.15万,可见杭甬这一成绩都是相当优秀的了。
不过接下来,由于杭州和宁波的发展定位不同,所以也不好说。2018年杭州的互联网行业有点寒意乍现的感觉,长期来看趋势还是向好的,短期内可能有所放缓或波动。宁波近几年着力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也尚在蓄力之中,而面对外部可能存在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洲,毕竟特朗普的贸易战从某个角度而言算是在阻止国内的制造业升级),能否有所突破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这里就不做预测了。不过私以为制造业升级是国家大计,也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甚至某种程度上和国运挂钩——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发展高端制造业恐怕绝对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了。
以上是两个城市的宏观状况了,但对于个人择业就业居住而言,却不一定准确,只能说是有参考,毕竟涉及个人发展,情况会变得很复杂。对于个人而言,我的看法是:应该注重一个点而非一个面。杭州就现在而言发展更好一些,但是竞争激烈压力大,个体依然会遇到生存艰难的状况,宁波整体节奏相对缓慢一些,但是机遇也不少。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还望各位自行定夺。
最后,希望以上文字对各位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