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8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回答这个问题吧。
我不是警察,但是因为曾经的工作关系,各个省的公安厅都去过,地市的公安局也去过不少。
我现在已经脱离这个行业六年多了。
其实说实话,不仅仅是自行车,价值较低物品,都难找回,有一说一,这真不是技术上难,以现有的技术力量,说实话真想找一个东西,成功率超过50%,某些地区甚至超过80%。
但是一言难尽……
我去过指挥中心观摩过一线接警员,真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家都知道有困难找警察,加上三台合一,接警员的任务就更杂了。
丢了一个馒头也要打电话报警的事情见过,邻里吵架也得报警(不应该找社区吗?),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接警员接不到的。
接到报警之后,你得下派到辖区去处警(是处不是出),辖区派出所其实就那么些人,反正我在一线派出所调研业务的时候,派出所往往都是空的。
丢东西该不该找?
该
该不该超预算的去找?
这里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如老太太买了四个馒头(真实案例,比这个离谱的有很多),挂在自行车上去菜市场买菜,出来馒头不见了,报警,你找还是不找?
就这个论点,我们可以展开讨论,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亲人被杀了,结果警察都在忙着找馒头,那么请问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直白一点说,那就是警力不充沛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分配办案精力?(注意,不是经费)
再直白一点说,案情是否应该有轻重缓急之分? 有人会说,看看录像不就知道吗?
我只能说呵呵,你是没有见过监控室的妹子每天看监控看的走路都晕的。为什么?因为从视频里面找人,你一帧都不能放过,放过一帧可能就是放走了罪犯,并且为了快速找到人,都是将一个较长的视频,切成N份,在几个显示器上同时以N倍速的速度播放。
普通人估计看个半小时眼睛就绿了。
而所谓的人脸识别只是在人工上之前快速的扫一遍,意思是如果再册的重点管控对象出现在了视频中,那是能够减轻人工压力的,如果人脸识别没有扫到,该人上的还是得人上。
而且你要知道,如果摄像头是公安摄像头还好说,如果不是呢?不要以为摄像头都是接公安网的,很多摄像头其实是社会摄像头,看社会摄像头的记录,你人就得去现场,值不值得为了四个馒头去现场?
90%是没时间去的。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很多惯偷很了解法律,每次偷东西,就只偷一千以内的,你就是抓到了,也只能治安拘留。
头不头疼?(此处提醒小白:法律的制定和依法执法是两回事)
好,愤青可能会说了,那就降低标准,偷一分钱也算刑事案件,这是99%的键盘侠会说的话。
有人回复中说到:哦 那按照你的概念,法西斯与民粹是高效的?
我个人认为,法西斯和民粹都是愤青的终极形态,没愤青就没法西斯和民粹…… 这就要分两点讨论:
我说这句话不是为犯罪分子开脱,而是理中客的讨论,要知道中国有刑事案件案底,是很严重的一件事,不仅影响自己找工作,还影响子女后代,如果一竿子打死,换做是你,你会怎么继续在这个社会上活下去?
很多犯罪分子(特别是经济类犯罪)的真实想法是:我已经废了,我子女后代在国内基本上也废了,我还不趁机会多干几票把子女送出去,我还怎么对得起他们?
连坐制度,就是封建残余! 70%以上的会破罐子破摔,由小偷小盗逐渐的走向更严重的犯罪,监狱里面那些惯犯,哪个不是因为犯错破罐子破摔的?你以为这些孙子不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我可以说他们比在座的各位都渴望正常人的生活。
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一失足真的就成了千古恨,从此社会对他们来讲只有阴暗,没有光明,但是人又有一种活下去的本能,那么该怎么活下去?
出发点再好,如果结果是坏的,那就是坏的。
所以,衍生一下,我认为醉驾入刑,真的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反驳这句话之前,先梳理一下自己的逻辑。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是初犯,那么他的犯罪记录,应当只有公职和政府部门有权力调查,私企和个人无权调查一个人的犯罪记录才对(仅限初次)。
这才是真正的给初犯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否则所谓的监狱、劳教场所只能是培养更高级的罪犯。
衍生讨论: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一次犯罪的机会? 2. 有警必出的成本有多高?
如果真的想乌托邦式的社会,那么就不应该有警察这个职业,反之,成本需不需要考虑?财政支出是否能够支撑“有警必出”这四个字?办案经费怎么分配才合适?
如果做到了,那么会不会有人说为了一辆破自行车,两个警察追了三天才找到,还不如把钱省下来捐给贫困山区?
我认为,与其在这方面狠抓狠打,何不换个思路,将经费多向基础教育上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民素质,从而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同时也减少杠精数量)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思考问题要全面,犯罪有轻重,破案也有轻重,目前国内警察最上心的案件从高到底排分别是:
1.缉毒
碰什么都不要碰毒品,中国的警察,看到涉毒案件两眼是会发绿光的,是真的会24小时不睡觉的,什么概念呢,就是你一但涉毒被警察盯上了,基本上就是死,谁都不好使。但是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涉毒案件也越来越多。见没见过毒贩从A省跑到B省,A省的警察连夜跑过去,什么协同办案,什么规章流程,一切可破,连夜三千公里跑过去抓回来。人到了看守所B省才发现某年某月A省的警察来抓过人了。
擦边球也不要打!什么笑气、软性毒品,千万不能碰,碰就是死!
2.命案
随着侦破手段越来越高,命案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案必破。
北京市公安局自2011年以来,全局命案破案率分别为97.89%、98.91%和99.16%,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一。同时全市命案发案也实现了连续三年下降,分别为17.04%、17.22%和13.14%。 你要是杀了人还想跑路,emmmm……搜山见过没有?
严打之下必有成效,比如美国2015年每10万人命案发案率是4.88
法国是1.58
瑞士0.69
德国0.85
英国2014年的数字是0.92
加拿大2014年的数字是1.68。
丹麦2015年的数字是0.99
芬兰是0.91
瑞典是1.15
中国0.62
我就问牛逼不牛逼吧?
3.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最常见的就是黑社会,这几年扫黑大家也知道了,但是扫黑这个事情,大家可能总结出经验了,这是有阶段性特征的,不过即便如此,黑社会问题在跟国外比起来……国内的黑社会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孩子过家家。
我这里简单的将抢劫、强奸等一切涉及到人生安全的案件都归纳到暴力犯罪,具体公安局怎么分的我不多说。
你偷东西,可能是治安拘留,但是你抢劫,呵呵。
如果是入室抢劫……等死吧你……
如果入室抢劫还强奸……建议把遗书写好了再干这事儿。
4.经济犯罪
主要是电信诈骗,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大,跨境作案猖獗,办案难度大,但是难也得办!
而国保、国安通常不是一个维度的案件,这里不讨论了。其他类型的案件,重不重要?当然也重要,比如拐卖人口(近些年很少了,大部分都是旧案),比如赌博,都是严抓严打的目标,但是就不细细的列举了。
相对而言哪些案件就显得不那么上心了呢?
小额盗窃
关于这个说了很多,这里不赘述了。
扫黄
这个就很有意思,其实卖淫嫖娼本身是不值得去过多关注的,如果作为一个失足妇女,你就是单纯的卖淫,作为一个失足妇男,你就是单纯的嫖娼,这事儿怎么说呢……(我挠了挠头)如果双方都是未婚的,我个人认为就直接放过把,这玩意儿你抓了干嘛?
如果一个城市的赌博、涉黑、涉毒案件极少,扫黄还不如多抓一些贼。
但是涉黄往往与涉毒、涉黑、涉赌挂在一起,正所谓黄赌毒不分家,以及性贿赂,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地方严打,有些地方好像管的很松。
无黑社会背景的打架斗殴
比如打篮球打急眼了,干了一架,当然,这个风险系数较高,不是陪不陪钱的问题,而是一旦定性你涉黑,那么整个案件的性质就变了,所以能不动手别动手。
还有一些其他的我暂时想不出来了,大概就这几个不是那么上心的类型,其实也不多就是了。这类案件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要基础教育跟得上,就能大大的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率,所以我觉得与其专项拨款整治,还不如把钱省下来投入到教育上,做一点长期有益的事情。
真希望以后大家都不屑于去偷盗,都能友好交谈减少肢体冲突,都能够不屑于去卖淫(当然,人性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我希望以后多进口,少国产)。
这个回答,希望我们大家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良性的进行下去,而不是通过低级的偷换概念去抬杠,抬杠的话我是会删评论的,我觉得拉低了“讨论”这个动词的档次。
而那种抖机灵的,麻烦滚粗,耗子尾汁。
反驳一个人之前,一定一定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准确的找出他人的论据漏洞和论点错误的地方,如果不能把自己冷静袭来,满脑子就是想驳斥,最终的结果往往就变成了抬杠,没意思。
特别欢迎逻辑、辩论大神提出不同的、有质量的驳斥!我希望收到的是有营养的辩论,我肯定会为了你的论点来随时改动我的回答,我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尽善尽美,如果有长篇的驳斥,不方便回复的,真心希望单独开帖,在回复中贴上链接,我拜读。
但是我拒绝某条、某易那种抬杠,万分感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回复,当然,低质量的抬杠,我只会看心情回复。
题外话
说实话今天我是喝了点小酒,借题发挥了,也是想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而且警察拿的那点儿工资,说实话我根本看不上,哪个城市的我都看不上。你要说什么其他的,对不起,大部分人还是想堂堂正正、安安稳稳做事的,至少我没那个心思。
我在新疆某地州做GB的系统建设,后来离职去了狗东,当时在狗东年薪20+万,这只是个小小的初级开发,新疆某个地州的副局长,来北京出差,专门跟我谈要不要去他那里做信通,允诺我特殊引进,三年副科长,五年科长,因为是绝对的GB一线,五年之后去乌鲁木齐一点问题没有,什么公务员考试一路绿灯。
但是,我想都没想,不去。
因为他顶格给我的薪资,我真的看不上,当然,也许是客气话,谁知道呢。
不过各行各业都有垃圾人,队伍里也不例外,我本人也见过,劝某些人耗子尾汁,执法者更应该懂得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才对。
还有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也别得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你湿了一次鞋,一辈子就over了,从此只能偷鸡摸狗一辈子。
值得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