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408|回复: 0
收起左侧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

[复制链接]

1409

主题

1491

帖子

5885

积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2 16: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jpg

12 月 23 日,华为在深圳举行了一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除了早就挂出海报的 P50 Pocket 折叠手机作为主角外,还有智能手表 HUAWEI WATCH D/GT、智能眼镜、笔记本 HUAWEI MateBook X Pro 等等一系列产品和与之相关的服务发布。
我在现场清楚地听到,女性观众对 P50 Pocket 发出震耳的尖叫,但作为车媒,我最关注的依然是后半段的高潮——AITO 问界 M5。
其实 AITO 问界 M5 这款车,已经在 12 月 2 日的赛力斯重庆两江智慧工厂,与赛力斯 AITO 品牌一同亮相了,只是当时,赛力斯并没有进一步公布除外观外的其他消息,只是把产品的正式发布时间定在了 23 日。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2.jpg

而更早前,在 10 月 22 日的 HDC 2021 上,我们可以在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的 PPT 中,清楚地看到 AITO 问界 M5 作为背景图出现了。当时余总还宣布,「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的车型,最快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出现在金康赛力斯中型 SUV 上!」
对标百万豪车
现在答案揭晓了,余承东为身后的 AITO 问界 M5 进行了比赛力斯更加详尽的介绍,因为这款车型不仅拥有华为赋能的众多功能,而且,从最初的产品规划、到设计、再到后期的渠道营销,都是由华为负责的。
在发布会现场,余承东公布了这款车的预售价:后驱标准版 25 万元;四驱性能版 28 万元;四驱旗舰版 32 万元。并且在当天开启预售,前 10,000 名大定车主将享受配置升级、赠品以及质保承诺。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3.jpg

实车也在当天运往华为在全国的门店,2022 年 1 月 20 号开启试驾,第一批下定的消费者,最早可以在春节后 2 月底提到 AITO 问界 M5 了。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4.jpg

AITO 问界 M5 的长宽高分别是 4,770、1,930、1,625 mm,轴距 2,880 mm,比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的长度长出 70 mm,轴距增加了 5 mm,被定义为中型 SUV。
在发布会上,余承东多次提到「这款车的外观、内饰、性能,是按照百万豪车的要求打造的」。
外观上,AITO 问界 M5 采用了分体式大灯设计,以及全新的贯穿式尾灯设计,网友直呼「保里保气」的。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5.jpg

抛开仁者见仁的外观,AITO 问界 M5 的实车质感相比于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好了不少,这里重点指内饰部分。2 平米全景天幕、座椅按摩加热通风、横置的中控屏幕布局、128 色 RGB 以及细节处 Nappa 纹真皮、按键公差、材料质感,都比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好上不少。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6.jpg

甚至车内还配备了 4 个 66 W 的 Type-C 充电口和 40 W 无线快充。我注意到,AITO 问界 M5 的无线充电板下部有孔位设计,这里应该是考虑到无线充电时手机发热严重,所以直接与空调系统做了连接。
除了配置和内饰质感外,余承东还着重强调了 AITO 问界 M5 的 NVH 表现非常好。通过采用双层夹胶隔音玻璃、地板上的 LASD 液态声学阻尼材料以及静音轮胎等配置,在 80 km/h 时速时,车内噪音可以控制在 56.9 db 左右。
三电
在三电部分,AITO 问界 M5 用到了 HUAWEI DriveONE 纯电驱增程平台,这个平台由两个电机和增程器组成。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7.jpg

前桥搭载异步交流电机,后桥搭载永磁同步电机,四驱性能版峰值功率为 315 kW,四驱旗舰版峰值功率为 365 kW,旗舰版的百公里加速也达到了 4.4 秒,而后驱标准版的加速也能达到 4.8 秒。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8.jpg

比较有意思的是,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用增程器的发电量类比了电池,相当于 173 kWh 的超大电池。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计算方法时,我就抑制不住自己要试一下 AITO 问界 M5 实际百公里油耗的想法。
40 kWh 的电池 PACK 采用了 CTP 模组设计,每颗电芯都采用了独立防火封装技术。快充 45 分钟可使电量从 20% 到 80%,换成慢充,这个时间要 5 个小时。
增程器也得到了升级,采用米勒循环的 1.5 T 增程器,压缩比 15:1,热效率达到 41%,可以达到 3.2 kW·h/L 的最大发电效率。
配合 59 L 的油箱,AITO 问界 M5 的续航里程「破千」,余承东强调道,AITO 问界 M5 在 WLTC 标准下续航 1,102 km、NEDC 标准下 1,195 km、CLTC 标准下 1,242 km,是「真正意义上的破千续航」。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9.jpg

AITO 问界 M5 的家用充电桩上,也印着大大的华为 logo, 最高支持 7 kW 的充电功率、支持 4G 和蓝牙连接实现远程管理、即插即充、OTA 升级等功能,最重要的是,重量小于 400 g。
智能座舱
在 HDC 2021 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龚体表示,华为的智能座舱相较于传统车机会是升维的体验,并且很快会亮相。在大会上,华为展示了一张之前没有曝光过的车机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横置的圆角矩形屏幕,非常接近平板的设计。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0.jpg

我之前曾在「2021 华为开发者大会后,华为给我看了看未来车的样子!」一文中,对这个一闪而过的座舱进行过分析。
整体从 UI 的设计、主界面壁纸显示、原子组件、底部常驻的 Dock 栏等这些元素可以看出,华为在智能座舱的车机端融入了许多平板、手机端的操作逻辑以及使用习惯,但与更早前的 demo 版本差异并不大。
在这次「华为冬季旗舰发布会」上,余承东为我们展示了 AITO 问界 M5 上「首搭鸿蒙车机系统」的完整功能:

  • 「零层级设计桌面」设计
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平板、手机类似,常驻的界面就是桌面,下方是可以快速启用相关 App 或功能的 Dock 栏。

  • 「个性化 Smart Dock」
桌面下方常驻的 Dock 栏,可以随意安置 App 以及相关的原子化服务卡片,甚至会根据路况、车主状态以及车况等综合分析,主动推荐内容、安全提醒等一系列便捷服务。

  • 三指滑动,可以进入分屏模式
  • 小艺语音助手
支持最高 60 秒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四音区识别,一句话可以布置 2 个任务。在我的实际体验中,小艺的完成度和准确率已经非常高了,能够比肩一线新势力的产品。
而华为在移动设备上的「小艺建议」也被用到了车上,官方称,在进入隧道或车外空气质量不佳时,车辆会通过环境感知获得相关信息,进而小艺建议会提醒开启内循环。还有加油建议、导航询问,甚至是通过 DMS 摄像头提醒疲劳驾驶。

  • 「无缝流转」
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支持 HarmonyOS 的移动设备配套,在一个华为账号下,通过分布式技术,可实现导航、音乐、视频、畅连等服务在手机和车机间的自然接续、无缝流转。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1.jpg

在发布会结束后,我匆忙来到展车中,对这套「首搭鸿蒙车机系统」进行了实际体验。这块拥有极窄边框的横置 15.6 英寸屏幕,达到了 2k 分辨率 60 Hz 刷新率以及 HDR 显示。
哪怕是在展车阶段,这套系统的流畅度依然让我大为吃惊。系统的响应时间、过渡动画,配合上 60 Hz 的刷新率,比我体会过的新势力量产车机都要流畅。能与之匹敌的,可能只有 AMD 支持下的 V11 了。
华为着重提到了「定制座舱」的概念,其实这一点在安卓手机上我们已经有过各种实践了,比如,壁纸、字体、桌面挂件的随意搭配。华为把这套理念,也同步移植到了鸿蒙车机中,我们可以随意将 App 下拉常驻到 Dock 栏中,也可以将 Dock 栏的应用去掉,实现自定义。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2.jpg

但这里有趣的地方在于原子组件的加入。其实不管是 iOS 用户还是安卓用户,应该在手机上已经非常熟悉了。是的,就是这些可以在手机桌面上随意变化大小、随意放置、甚至换皮肤、定制显示的「小卡片」了。
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个原子组件上车的趋势。在这个场景下,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定义座舱软件来找到更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而厂家也可在大量的用户自定义操作反馈中,极大地提升车机的后期 OTA 的完善度,使得车机的进化速度更快、更趋于完美。
奈何,这次的体验过于短促,而且我也不是移动端鸿蒙系统的用户,所以这次并没有感受到最完整的体验。
HUAWEI SOUND 音响系统
在 AITO 问界 M5 上的这套 HUAWEI SOUND 音响系统,包含了 19 个音响单元,提供 1,000 W 以上的大功率输出。低音部分,由 1 枚 8 英寸、双驱动音圈、独立后腔的超重低音喇叭,以及 4 枚 6. 5 英寸的车门低音喇叭组成。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3.jpg

顶配上的头枕,还有由 4 个扬声器组成的头枕音响阵列,在导航时,仅对这四个扬声器进行输出,这点与小鹏 P7 一致。同时,这 4 个扬声器还可作为近场喇叭,实现 7.1&5.1 声道的切换,拥有更好的环绕感。
辅助驾驶
在介绍完鸿蒙座舱后,我还心心念念辅助驾驶,毕竟大家被 HI 版车型的辅助驾驶能力惊到过。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4.jpg

当你看完这硬件配置,我想你应该就明白,AITO 问界 M5 的辅助驾驶能力上限比较低,余承东也叮嘱到「L2+,不能脱手」。这也有迹可循,毕竟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也才 1 年光景,从零开始做一台车不现实,在赛力斯现有产品上进行优化升级,才是正道。
AITO 问界 M5 在整车的感知硬件上,总共有 23 颗传感器:
用于辅助驾驶的是:

  • 3 个毫米波雷达
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最长探测距离达到 210 m,最大探测角达 120 度,可以实现车道巡航辅助,驾驶盲区预警等功能。

  • 1 个前向摄像头
采用的也是博世的第三代辅助驾驶摄像头,最大探测角度达 100 度,最高像素 260 万。
用于 360 泊车的是:

  • 12 个超声波雷达
  • 4 个 APA 高清摄像头
  • APA 控制器
通过视觉、超声波融合的方式识别停车位和障碍物,支持 100 多种泊车场景(包含车位线不完整、弯道车位等特殊场景),可实现车位限位器识别。
其他:

  • 1 个 CMS 摄像头
  • 1 个 DMS 摄像头
  • 1 个 DRV 摄像头
总体来说,这套系统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可以实现车道巡航辅助、驾驶盲区预警、前雷达提示、车道偏离、自动泊车等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但具体要等到车辆下线看具体表现。
写在最后

华为「无限接近」造车-15.jpg

我曾在 7 月时候,在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的华为全球旗舰店进行过探访,中午光景,来往的顾客仍是络绎不绝。在赛力斯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后,月销量从两位数迅速跃升至接近两千辆。但这个数字,并不能满足余承东在 2022 年 30 万辆华为智选的销售目标。
从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到 AITO 问界 M5 上,华为一步步加深对赛力斯的赋能影响,从 AITO 问界 M5 上,我们看到不论是产品的销售渠道、功能宣发,甚至是预定通道,都在华为的牢牢把控中。
但是在 12 月 21 日,在以「聚享生态,合创未来」为题的 2021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上,华为再次重申了不造车的立场。
但我们清楚地看到,华为就站在造车的大门前,只要向前一步走,造车的门槛就能轻松越过,我把这种情况称作「无限接近」造车。因为华为目前还和长安、极狐有 HI 的深度合作,更广的范围下,IDVP、MDC、鸿蒙座舱,已经拥有上百家合作伙伴,这足以让华为获得相当大的商业机会,造车目前看起来确实没有必要。
在苹果、小米、集度以及传统车企新能源子品牌一同掀起的新一轮竞争前,华为能不能将 AITO 问界 M5 打造成华为智选的销量的担当,我们再等一等吧。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4-24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