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ey Opinion Leader 的缩写,营销术语,指业界意见领袖,消费主义狂潮中指哪打哪的基层将领。品牌方迷信的性价比优选,仿佛只要 KOL 站出来振臂高呼,哪怕喊的是「你看这苦瓜它又酸又甜」,也会有追随者跟着买账(并不会,除了 KOL 本人雇佣的水军)。 【头部】队伍最大,战斗能力最强的基层将领。比普通 KOL 说话好使,广告费也更贵。以此类推还有腰部大 V、腿部大 V,按照这个从人体部位取材的命名趋势,像我这种说话没啥份量的买圈小透明,是不是也可以叫阑尾大 V。 【带货】指一种「ta 用啥,你就也想用啥」的超能力。当代公众人物的终极考验,不具备此能力的朋友将会被市场淘汰,资质优秀且觉悟了这项超能力的人,则会逐渐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驻机场 QQ 秀,供广大消费者观摩效仿。 【仙女】「美女」「亲」「小姐姐」的升级版,商家对女性购物者的恭维称呼之一。经典用法是「小仙女」,兼顾了年龄、外表和性别,可自用可夸人,非常好使。遗憾的是使用泛滥之后,也跟「美女」一样经历了语义的严重通胀,基本上全部的女性消费者和一部分精致男孩随时都有机会位列仙班。唯一的障碍可能是体重,毕竟胖仙女比较不容易飞升。 【空瓶】现如今「好用」「好看」「滋润」这些词都已太过苍白无力,护肤品领域的意见领袖必须晒出本年度用完的空瓶,才能表达一种「我真的用了,这个平价版 La Mer 是真抗氧化/有皮肤愉悦感/鸡肋」,现如今只有「无限回购」才能博得眼球,一种荐购领域的黔驴技穷。 【开箱】电子设备论坛常见的 show off 行为,开箱直播者总在尝试用各个精致的角度把开箱帖拍出大片感,有时候其乏味程度不禁令人暗自期待,要是拿错了包裹还比较值得一看,想想看,本来是一个新款大疆无人机开箱,打开来发现其实是对象上个礼拜下单的卫生棉条组合装,Surprise!
3. 约等于「贵」的商品附加值标签
【文创】又一个商品的自我增值捷径。那些印花粗糙甚至还带着重影的杯子、帆布包,手机壳、假皮革丑 T 恤……一旦加上文创两个字,价格立马贵出三五倍。要是对人也有效,我一定当场写进简历。 【莫兰迪色】一种带有灰度的体面色系,阿宝色是充斥着廉价感的,而莫兰迪色≈低调奢华≈昂贵。 【赋能】BAT 是给用户开创无限可能的赋能平台,做卫生棉条的创业公司也是一家给女性赋能的公司——使用了我们的棉条你就能摆脱月经耻感,化身充满力量的 wonder woman,营销水准也没比「戴上就能在床上任意翻滚的」带侧翼卫生巾广告强到哪里去。根据《金融时报》前专栏作家 Lucy Kellaway 的定义,「赋能」这个词属于标准的商业屁话,在 8 条屁话制造守则里中了 2 条:一是「不要用已经存在于字典上的字词限制自己」,二是「如果你制造出的东西很简单,切记用没人知道是啥意思的词汇重塑它」。简单来说,创业公司使用它属于以讹传讹故弄玄虚,而 BAT 制造它是为了重新翻译「资本控制」,属于高端商务汉语八级满分选手,不仅让人看不出垄断控制属性,还成功营造出一种「上帝创世,女娲造人」式的慈悲为怀。 【沉浸体验】四面环绕立体灯光秀。有时候甚至还要简陋,指我们搭了一个你能在里边稍微玩耍一下的棚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最早的一次沉浸式体验是家乡广场上的充气城堡。 【黑科技】一个「我们业务过硬,富含技术基因」的自我暗示。实际指让投资商听了脸色发黑的手工小发明,30 分钟快速干发帽,一秒蓬松发根痱子粉,光之魔法紫外线变色防晒霜瓶盖,一种用来抹黑科技的词汇界 hater。 【工匠精神】原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属于职业精神型词汇;现主要作为致力于成为爆款的产品必备的造句词汇,属于职业忽悠性词汇。《关键词:资本主义新语言》的作者 John Patrick Leary 称,类似「手工艺」一类的词其实是资本对一些反文化批评的回应,以显示它能为工人看似机械的日常提供某种目标感和自主性。最近的代表产品叫小罐茶。
4. 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圈内密码(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