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1522|回复: 20
收起左侧

《日本到底有多牛逼?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1356

主题

1397

帖子

5663

积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26 05: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看不起日本最大的原因应该在于我们认知的历史有一定的扭曲,再加上从小到大的洗脑抗日电视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的仇恨日本,但又看不起日本。
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一般的大众,而真正的上层人物基本是不会有如此低级的认知的,特别是中国很多的企业家。
其实想写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差距已经很久了,但真正落笔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笔,因为事实几乎是全方位的碾压!这方面老W也看了很多网上关于中日制造业差距的文章,无非就是:摆数据!但是数据给我们直观但总感觉不够深刻入骨。
自从我们当上世界第二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似乎骄傲得不行!因为距离世界第一已经一步之遥!我们干趴了日本,很自豪,光芒万丈!我们一直都关注中美的各种问题。我们很少关注日本,原因大概是我们是第二,日本是第三,没有让我们关心的资格!我们一直很仇视日本、也看不起日本。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这跟历史有很大关系。所以真的要写日本的时候,发现真的不好写,可能也写不好。但只希望大家记住一点:
日本制造真的超级牛逼!中国制造跟日本制造的差距真的真的非常非常大!
日本制造真的超级牛逼!中国制造跟日本制造的差距真的真的非常非常大!
日本制造真的超级牛逼!中国制造跟日本制造的差距真的真的非常非常大!
日本制造真的超级牛逼!中国制造跟日本制造的差距真的真的非常非常大!
[大家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我觉得四遍都不大够!]
摆数据,用数字对比,虽然看上去非常明显,而且也是各种碾压,但是给人的印象总不是非常深刻。所以我们要稍微回忆一下我们上学时候的基本物理化学知识,然后加上事实举例的对比,这样大家对中日差距的印象就会有一个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举栗:中国能在一粒米上秀出一幅清明上河图,但日本能在一根头发丝上秀出一幅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对比,我们理解上就非常直观。{这差不多就是中日制造的差距,但你可能还是觉得没有多痛。}
因为大家都是来自各个领域,所以对于制造业有必要做一下文科生的科普,这里都用人话,方便理解。首先一个东西要被制造出来:
第一要有这个东西的详细设计图纸。

第二需要这个东西的原材料。

第三需要加工原材料的机器。

第四需要懂得使用机器加工原材料成为最终产品的人才。
【机床科普】
机床被称为工业之母,就是制作各种模具的一种机器,制作各种东西的机器都统称为机床。总而言之,就在制造一切!比如制造钻头、发动机模型、各种零部件、大的小的弯的直的圆的扁的等等。机床只是一个统称,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
【原材料科普】

所谓原材料不是说自然界开采出来的就叫原材料,那个原材料太低级,没有啥技术门槛。有门槛的是加工之后的各种原材料,比如把铁矿变成各种属性的钢材,把原油变成直接使用的燃油,把沙子变成单晶硅、晶圆等,这些才能称为原材料,这些是石成金的第一阶段,也是制造业的第一道门槛。而要跨过这道门槛又绕回到了上面所说的机床上,这个点石成金的各种加工技术是需要各种机器配合完成的,那么这些机器哪来的?机床制造出来的。
举栗:你没有切割钻石的刀头,给你钻石也没用。这就是最直观的例子。
【制造工艺科普】

原材料有了、机床有了,你还得会操作,并且保证良品率、达到一定的效率,这就是制造工艺。而制造工艺是需要不断试错打磨改良的,这就需要大量的成本,越高端的产品,往往它的原材料也越昂贵。但是你想要进步,想要提高这又是必须付出的成本。
举栗:给你一百颗钻石,让你加工,你切割得跟狗啃一样,那就是暴殄天物,纯属浪费。再比如发动机的特种钢材、芯片的原材料晶圆等,这些都是非常昂贵的原材料交到你手里让你再次点石成金的,只要非常非常非常微小的瑕疵就会导致整个原材料的报废。给你100个你报废99个,那还玩个P啊。

再举栗:能生产出原材料相当于点石成铜,能将原材料加工成终端产品相当于点铜成金!
【光学仪器科普】

想要提高制造工艺、提高良品率,那么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辅助工具就是高端的精密光学仪器。而这个光学仪器也又回到原点机床上面,光学仪器怎么来了,那肯定是机床制造出来的。光学仪器是制造精度的前提条件!
举栗:你要制造一个误差为0.01毫米产品,那么首先你肯定需要一个光学仪器来放大,把一粒米放大到一个西瓜这么大,然后再用工具去切割,这样才能控制你的误差,这就是光学仪器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光学仪器,制造精度根本无从谈起!

只有光学仪器、制造工艺、原材料、会操作的人才都到位的情况下才能最终制造出一个产品。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可以说都是一步一道坎,难上加难。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全产业链通吃
【难度科普】无论是机床、发动机、芯片,他们的制造难度其实归根结局就是两个字:精度!用人话来说就是控制误差的能力。

举栗:平常的头发丝直径通常是60微米。(1厘米等于10毫米(mm),1毫米等于1000微米(um),1微米等于1000纳米(nm))
假设要加工一件精度为0.01毫米的零件,所需的工具精度要比产品的精度高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
举栗:米粒上雕十八罗汉,那么刻刀至少比米粒还要小几十倍以上。那么纳米工艺的芯片呢?细思极恐!
对于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来说,肉眼能够分别的误差一般达不到1毫米,所以各种高端制造已经不是人力努力就能弥补的,而是科技水平的差距,光学仪器的差距、切割工艺的差距。而日本随便一家做螺丝不知名的小厂,他的制造工艺就能达到的0.06毫米,这就用最底层制造工艺来对比出来的差距。而中国的螺丝大家可以到任何一家五金店看看,随便拿20个,肉眼几乎都能看出误差。
发动机、轴承、变速箱等,这些现代工业的核心部件的制造精度一般是微米级别,而芯片现在国际上已经是纳米级别。
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句话,但是只有你仔细对比一下头发丝的难度,你脑海里一定能想象出其中的难度。
如果说发动机在制造难度相当于在头发丝上秀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芯片的难度大概相当于在头发丝上面的清明上河图的某个人物的衣服上再绣一幅富春山居图。
【中国制造的三大耻辱】
芯片、机床、圆珠笔芯这三个当年被网友调侃成为中国制造的三大耻辱,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谈圆珠笔芯的制造难度。
圆珠笔芯这个梗最初是在2016年,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接受记者采访把圆珠笔芯这个事情放到了桌面上,于是舆论各种炸锅、喷子和键盘侠可以说轮番上阵。
今天老W这里不是说我们一定要造成圆珠笔芯,全产业链通吃,每个东西都要国产化,这是非常脑残的想法,纯属小红旗刷多了,非常白痴。
老W这里只是借圆珠笔芯的制造难度,然后大家照搬到一个工业上非常普遍的一个核心零部件上【轴承】,没错!轴承的制造工艺可以说跟圆珠笔芯是非常高度相似的,轴承的制造工艺、制造水平基本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水平!

《日本到底有多牛逼?世界第一!!!》-1.gif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回忆一下简单的初中物理学就会知道,摩擦力、热传递、做功等这几个最基础的物理名词,而无论是发动机、还是轴承可以说把这几个物理名词都包涵在内!
大家可以这样在脑海里想象这样一幅画面:1.首先是轴承长什么样子的(下面附图)。2.轴承是怎样工作的?3.要把一个种特殊钢材加工成轴承里面那个圆珠子难度是多大?4.珠子不断转动产生的热量、和做的功造成的磨损。这其实就是一个产品的质量!所以这个画面是非常清晰的。
言归正传我们说圆珠笔芯的难度:
1. 我们首先要有圆珠笔芯那个圆珠子的那个特殊钢材。
2. 要有非常高精度的切割、打磨工艺水准,把一块钢材做成圆珠笔芯那个小圆珠子。
以上其实就是圆珠笔芯的制造难度简单总结,刚才我们提到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60微米,而圆珠笔芯的加工误差要求则是3微米。只要你过一遍脑子你就能想象这个难度有多高。
所以当年圆珠笔芯这个事情非常火热的时候,很多人还拼命的为中国制造洗白,说什么不只是中国造不出来,而且美国也造不出来,好好发展其他高科技产品比如芯片才是重点!
关于此类文章,老W只能说是纯属垃圾小编为博取爱国脑残欢心刷小红旗挣流量而已,只是单纯的看到了圆珠笔芯这个细枝末节的事情,格局眼界简直不要太狭隘。
万钢是科技部的部长,引进特斯拉到中国建厂,就是万部长一力促成的!万部长当年提圆珠笔芯这个事情难道不清楚圆珠笔芯是个不赚钱的脏活累活吗?万部长这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把中国制造业的伤疤拿上台面来晒一下伤口,让企业家们多争点气。
部长的潜台词就是想强调:中国高端精密制造太薄弱了,处处受限于人,要努力争口气了!如果你们都有圆珠笔芯这样的制造水准,那么何愁那些技术封锁、专利诉讼、贸易制裁。能读懂万部长这层意思好好努力的企业,未来必然能大放异彩!

【番外】

这里又要提个题外话,中国制造业一直处处受限于人,TM中国房企的改革还姗姗来迟、力度软弱,最气人的是还搞出了一个34万亿的新基建,媒体一直在那逼逼刷小红旗,简直太恶心。如果能把10万亿放在真正的制造业上,帮助这些企业研发、创新提供资金支持,TM比新基建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那么哪些是真正值得扶持提供资金的企业呢,其实很简单,筛选一遍下来,其实每个行业真没有几个,然后专款专用,制造难度摆在那里,这是做不了假的。
你制造工艺是什么级别?要提升到什么级别?寻寻渐进,现在是20微米,下一个目标是多少?10微米对不对,大概需要多少钱,多少资金?给你!贷款利息优惠些,但该算还得算。{以上做法纯属个人想法,可能有很大问题,但只要是真正把重心放到制造业上,而不是基建,肯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基建肯定不是拯救中国制造业的办法!这一点老W是敢肯定的!}
这是非常明白简单的道理,而实际上,银行贷款根本到不了这些企业身上,都贷款给开发商建房、给老百姓买房去了。{2020年4月7日的新闻,余额宝收益率跌破2%,而很多民营企业却还是拿不到银行贷款,去民间借高利贷比比皆是}
中国的公路、铁路、高铁多么牛逼厉害,各种里程全世界第一,小编们怎么不敢把运输成本拿出来晒一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制造业成本。去年无锡高架桥那个事情,有人扒出了中国运输成本太高这件事情,但很多媒体基本不咋敢谈,又悄悄的沉下去了。根据官方的消息是说货车超载造成的,那么问题来了,货车为什么要超载?
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科协主席黄细花当年就谈过这个问题,最后这个问题怎样了不清楚,但接近10年过去了,事实是现在这个事情没有任何改变。
根据黄细花讲话的数据:
1.同一个集装箱的货,从广州运到北京都按正常流程走不超载,运输成本比从广州运到美国还贵!
2.山西大同交管部门做过一个试验,16吨的载重的汽车按规定装载一车货物从大同运到天津,一路上没有任何违规,到达天津要倒亏3200多块钱!
3.全世界收费的公路国家和地区,一共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中国公路收费高于欧洲9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呢?上面难道不知道吗?上面当然知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路没有收回本钱。这个话题老W也不止一次谈过,基建的账很难算得清,特别是公路铁路此类传统基建,而且本来这类投资就是非常薄利、回报周期非常长、公路还有各种后期的维修等等基本能不亏就已经不错了。
就是按现在这些过路费收取费用甚至都还要亏钱,所以你说这个问题咋解决?能不收费吗?当真以为修路都是做慈善啊。再说高铁,只有非常少数的几条线路开始盈利,其他地方亏损得一塌糊涂,回本基本不可能。
一旦中国制造出现问题,那么国家财政自然出现问题,如果国力支撑不起如此疯狂的基建投入的时候,那么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细思极恐!不是所有的规划都会成为现实,不是所有的产业园都能拉来企业,不是所有的抢人政策都能抢来人的。中国有个成语叫穷兵黩武,而中国目前有些穷兵黩“基建”的味道,这个信号非常危险!
去年国家猛的推行ETC,以及取消省界高速路的收费站,进去一看老W哭笑不得,还以为是什么重大利好消息,收费站是取消了,但过路费还是照收。这TM算个啥玩意~虽然确实是方便一点、也提高了一点效率,但根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好吗,超载问题不会有任何缓解。
老W一直有一个观点,赚钱的点开始发生变化了,就像手机,以前是运营商赚钱,现在不是了,做手机的也不赚钱,那些做芯片做屏幕做镜头的赚钱。你以为小米靠做手机赚钱吗?根本不是,小米手机一直都是赔钱的,小米赚钱的模式其实是贾跃亭那一套。

老W呼吁制造业,而不是搞那些多少万亿的基建,简直臭不可闻,番外到此结束,言归正传谈制造业。
通过上面简单的科普加上初中生水平的物理知识,相信你大概能够了解制造业的难度,这还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另外还有公司的销售业绩、内部管理、研发投入等等这些就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了,一个企业如果研发方向不对,或者产品销量不好,超前或者落后都有可能引发企业的危机导致各种问题,甚至破产等。当下重要,未来也重要,一个企业该怎样把握这个平衡以及利益分配、资源分配等等。{太难了~}
做企业一直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中国做企业更难,在中国做一家成功的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华为和联想】
3G时代,中国手机行业基本是跟运营商合作的模式,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现在可以说只剩下了华为一家,而实际上他们一直都在,只是有些不做手机了而已。
这就是做终端产品和做前段产品的区别,做终端产品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其实压根不赚钱,而且很容易把品牌搞臭了。华为刚开始也不是做手机的,是做通信技术的也就是基站这一块,中兴跟华为高度相似,后来延伸做了手机。而联想刚开始是做电脑的后来也延伸做了手机。
后来华为狠磕技术研发、产品这块也没有放下,然后有了今天的华为,但这条路投入高、风险大。而联想则是走的稳妥路线,基本就是买技术、买生产线、收购等操作,基本就是一个做电脑组装和代工的、软饭吃多了、牙口自然退化了。所以联想也就成了今天的联想。
【番外日本制造转型】

日本制造的转型总体来说就是:不做终端产品!他们在幕后控制了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他们就像厂家搞批发,而我们是搞零售的。产品质量其实是厂家说了算,而产品出现问题,则是我们零售背锅。就比如我们看不到日本的电视、相机等终端品牌了,但其实他们一直都在,中国现在这些终端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基本都还是日本的。
这一点还是用小米举栗:大家只有看看小米的充电器就能看到小米的充电器到底是哪一个厂家做的。日本企业就像小米背后无数的代工厂,这个代工厂不是中国这些意义的代工厂,而是那些不可取代的代工厂。小米充电器如果出现问题,客户、媒体、舆论一般都会喷小米,而不是为小米做代工的厂家。这就是不做终端产品的优势,品牌基本不会臭,而做终端产品,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品牌很容易就臭了。
【中国制造业病在哪里?】
那么深究起来,问题出在哪里?老W认为有以下三点:
1. 有更容易赚钱的谁不干,谁愿意干苦活累活还拿低工资,股东第一个不同意!情怀不能当饭吃!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因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赚钱,这里不要谈什么爱国等等都是虚的。联想当年也跨界搞过房地产,现在好像也还有点。而华为可以说万花丛中一点红,是中国这些年各行业这么多企业当中为数不多没有跨界做房地产的企业,而能在这20多年没有染指房地产的企业取得的成绩基本都不会太差,大多都已经是行业龙头,因为他们在技术上进步了、领先了,哪怕跟国外大佬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跟国内同行比已经甩了几条街。
2. 企业文化问题,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企业也是一样的。战略战术是很容易混淆然后迷失的,如果企业领导者(不是指个人而是一个领导集体)没有清晰的认知和高瞻远瞩,牢牢掌控企业的大舵,这家企业也很难成功并且长久。
3. 企业贷款问题,好赚的钱我傻逼不去赚也就算了,干苦活累活想拿点贷款还拿不到,政策优惠一个拿不到,各种就业包袱、五险一金层层一个没少交,TM这还叫人咋活。
4. 土地财政问题,容易赚钱的事情谁不干,企业一样,当地ZF也是一样的。卖地就能有这么多收入谁还在乎你企业那点税收,我还辛苦招商引资干啥。最终落地就变成了,各种卖地,房地产火起来了,企业是过来了,但基本都是打完卡就走,各种烂摊子留给了下一任。而本任的官员则是各种政绩爆表。【根据南宁三产房的价格和商品房对比可以简单推算出:如果砍去开放商和土地财政,房价直接砍掉了60%。关于三产房的问题,老W以后再做一个专题,这里不深入讨论。】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房价问题是表面问题,中国制造业落后处处受限于人也是表面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利益驱动,当各方面的利益叠加到一起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开了,因为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是一致的,谁敢动这块蛋糕,就是和各方利益体作对。而各方利益盘根错节,这个复杂性就更高了,不是1号发句号就能解决的,下面的执行力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例如:早些年满大街的电话亭、最近这些年各种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共享单车、现在又要搞电话亭模式的充电桩。这些事情真正落地的时候是多么臭不可闻,这些损失没有人敢拿出来晒一晒,但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钱,而中国纳税的大头就是民营企业。
中国企业难!
中国民营企业更难!!
中国制造业更更难难!!!
这些都是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句话用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身上可以说妙到毫巅!秒不可言!双击妙妙秒!!!

【强行掉头!】
本来本文的初衷是要写中日制造的差距的,但却变成了制造业难度的人话科普,最后问题又转到了中国制造业的病症所在。但整篇下来也可以说算得上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强行掉头,来看看中日制造的对比,到底相差多少!
因为中日制造的对比几乎是碾压式的,都是各自数据的对比,干涩无味。
我们知道病症所在又有何用,有人阻挠着不给下药,那一切都等于零!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的方子上,而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本文又已经说了一大半。
其实本文已经跑偏题了,最后还是强行扯回来,看看日本制造的牛逼数据。虽然干涩,但总好过没有,对比一下也还是能看到差距。
全球创新企业TOP100,2014年以前美国第一,2014年之后日本第一,并领先至今。
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4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
1.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
2. 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
3. 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4. 日本的专利授权率竟然高达80%,可见其专利申请的质量。
特斯拉 自动化生产线不过是丰田的二手货。

因特尔最佳供应商几乎被日本垄断,苹果手机1000多项核心部件超过一半来自日本。

日本拿诺奖仅次于美国,至少每年一个。
日本海外净资产全球第一这个第一蝉联了29年!日本的海外资源面积是本土的10倍不止。海外净资产第二的是德国,第三是中国。
日本的百年企业超过3万家,200年以上的企业超过5500家,而德国只有800多家。
半导体、单晶硅、多晶硅、光刻胶、陶瓷板、引线架、靶材料、氟化氢、碳纤维等等(是不是眼晕、一个也看不懂)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几乎全世界所有的电子产品那些核心原材料、制造工艺,全都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日本在这方面把美国和欧洲都甩得老远~,而中国还差了好几条街!
【华为】我拿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华为举例子:华为手机1300多个零部件,日本制造约53%,中国制造约4.9%,美国制造约1%。华为一家公司从日本进口的金额接近500亿人民币,占中日贸易额的5%。
任正非从不忌讳谈中日制造直接的差距,不行就是不行,努力拼命追赶就是,如果连实话都不敢说出来,那才是真的丢脸。任正非再三的强调让大家重视日本、像日本学习!{这里为任正非点赞,老W早在当年BAT如日中天的时候就非常点赞华为!}
【国产汽车】我们再来说说我们的国产汽车,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我们几乎都没有在核心领域占据优势。我们几乎还是当年那个世界组织工厂,只不过打上了自己品牌而已。2018年东风、一汽、广汽、吉利等加起来的利润总额是137亿美元。而丰田一家的利润就是250亿美元。而企业规模和人工更是远远超过丰田。{我们的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数据表面看起来,确实非常亮眼,而实际上,我们依旧是那个可怜的打工仔,挣血汗钱,挣复制的钱,连买过来的流水线出了故障都不会修。}

《差距!》

另外还有很多各方面的数据还有很多,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差距真的还非常非常大,中国经济这些年就像一个充气的胖子,我们的产业基本上毫无根基可言,一旦日本给我们断供,我们的高楼大厦顷刻就会倒塌。
因为我们的一切基本都是买的,生产线、技术、原材料等等,本质上我们还是一个打工仔,而可怕的是我们赚复制的血汗钱似乎还挺满足的。
越高端的科技产品越精密,越精密就意味着越脆弱。脆弱得出现一丝一毫的瑕疵就无法工作,这些核心的东西我们几乎一无所有,而这些核心的东西就像原子弹,能不能用到没关系,但我们必须得有!否则别人只要抽走一个东西,我们就像被抽了筋,任人宰割!
【中日差距到底有多大?】
无论前面说多了多少,很多人心里还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跟日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老W这里就用日本当年的历史来回答这个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制造装备基本依靠进口,但到了80年代中期(1985年左右),世界半导体50%以上的产品是日本生产的,70%以上的装备日本已经完全可以自主生产。【大家对比一下当下的中国半导体工艺】
这也是日本最辉煌的时期,“日本第一”大概就是这个时间段。1995年,世界半导体企业前十中,NEC(第一)、东芝(第二)、日立制作所(第三)、富士通(第八)、三菱电机(第九)。毫不夸张的说,日本当年在半导体领域已经把美国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日本制造的巅峰时期,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他们也一直存在,而且一直在进步。
那么我们其实可以用1985年的日本来对比一下当下的中国,就从单纯的半导体领域对比,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国内的半导体技术水平跟日本90年代的时候都还有一些差距,只能说勉强达到日本90年代的技术水平。【大家再对比一下当下的中国半导体工艺】
而关于日本半导体是怎样走向衰落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美国、韩国、日本自身等,各方面原因都有,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年的日本跟今天的中国高度的相似,“高房价+贸易战”。而我们的制造业比日本当年还不如,1986年美国逼迫日本签下城下之盟-美日半导体协定。这是一个非常标志性的事件,历史事实就是日本半导体逐渐衰退了,美国半导体逐渐又赶了上来,韩国半导体也在这个时期崛起。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制造现在的水平跟日本90年代的水平差不多,也就是中国制造跟日本制造还差了30年!这个三十年我们追赶的速度绝对不是前三十年抄作业的速度!
【什么是真相?】
通过本次疫情,日本卡了韩国半导体的脖子,我们可以窥到日本韬光养晦30年实力的冰山一角,如果说芯片、半导体是终端产品,那么日本掌握的又是这些终端产品的最上游供应链。
日本当年就差点把美国打死,日本半导体真的衰退了吗?技术制造工艺这东西,基本是不会退步的,这些东西用炸药都炸不掉,分分钟就可以重建东山再起。
日本从来都没有衰退!日本只是在转型!而且转型非常成功!
日本从来都没有衰退!日本只是在转型!而且转型非常成功!
日本从来都没有衰退!日本只是在转型!而且转型非常成功!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大家就明白了。

《日本到底有多牛逼?世界第一!!!》-2.jpg

【日本到底有多可怕?】
全世界的高端制造机床、高端原材料、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等基本都在日本手里。
日本的海外净资产全球第一,日本从来都不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
文笔有限,只能用上面两句话概括日本的可怕,深感抱歉~
而中国目前能向这些核心领域发起进攻的唯一优势就是我们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群体的大学生,他们就像一颗颗火苗,只要给他们时间和资金的支持,他们随时可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终结尾】
故事总是需要美好的结局,天生乐观的我们在最后似乎也找到了一丝希望的火花。
请相信美好的事物,即将发生!

【万字大章,认可就点个赞转发一下吧~】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1

帖子

19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0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外务省的经费停发了?还再炒冷饭?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32

帖子

2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0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军国主义要复辟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9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0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扭曲?哪儿扭曲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6

帖子

2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10: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我们为什么看不起日本》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39

帖子

1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1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能曲解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6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13: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乎,刚出锅的~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1

帖子

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15: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床确实日本牛逼,现在很多工厂用的都是日本几十年前淘汰的机床,而且都是很低端的。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0

帖子

72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17: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是全产业链国家,日本不是;所以相对来说,中国是全方位挑战高端制造,这一点难度很大,利润也很大!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6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1-26 18: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日本这么厉害,那我们就干掉日本吧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2-20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