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注:产品自费购买,没有恰饭,请放心食用。七千字大长文,给予你最真实的消费者体验。 
「写在前面」 
 
今年的手机圈格外无聊——相信屏幕前的你一定深有体会。 
从2020年开始,各家的旗舰发布会我基本一场不落,也见证了国内厂商的疯狂内卷。 
屏幕:对于高端旗舰,三星2K屏已是标配,就算是国产屏,没那啥A+都不好意思吹。 
相机硬件:传感器尺寸变得越来越大,还有各种黑科技防抖和自研影像芯片。 
还有卷算法的:IMX766,亦有差距(代表机型:华为P50Pro)。 
中端市场:120W快充、2K高素质屏幕、扫码更快的IMX766都已下放至2000元档。 
疯狂内卷的结果就是中端机与自家旗舰在核心配置上拉不开差距。还因为骁龙888、骁龙8Gen1的功耗问题,由骁龙865超频而来的骁龙870反而成了膏子哥近两年最受欢迎的处理器。 
消费者不买账,又有库存压力,咋整?只有降价。 
各家旗舰跳起水来,让每一位首发购买的小可爱都高喊道——RNM!退钱! 
也不知道是火龙888的拉跨还是厂商卷累了,今年骁龙8旗舰里的小米12Pro、一加10Pro等机型更像是“为了发布而发布”的迭代产品,配置相比去年不升反降,价格还定的老高。 
这也使得去年大幅降价的888机型又变得“香”了起来,比如掉到三千元价位的小米11ultra。 
光是有IP68这个点,就能爆杀今年卖到四五千元的骁龙8新机了。 
因为华为的各种负优化,我看着手上的Mate40Pro+陶瓷白,放弃了继续当钉子户的想法,想着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换一台主力机——可瞅着上半年这些新机,好像换谁都不太行。 
 
 
 
Mate40Pro+(陶瓷白) 
 
三星的S22ultra个人认为挺好看的,配置上也没开倒车,就是这系统OneUI有点挑人,喜欢它的就特别喜欢,不喜欢折腾感觉学习成本高的——比如我,就认为OneUI是这手机最大的缺点。 
难道只能换iPhone了吗?要不要等波台积电版骁龙8的超大杯? 
就在我每天苦于大脑中的这些想法时,国内市场给我来了两波劲的。 
一个是vivo的X80系列,不仅标准版就用上了天玑9000,参数也很水桶,跟oppo的findX5Pro一样,大杯有骁龙8和天玑9000两个版本选择,而天玑版配置上与骁龙版本完全一致。 
另一款则是中兴发布的Axon40ultra,它有着梦中情机般的真全面屏,就一个字,美!73mm的宽度与204g的裸机重量,手感不错的同时还塞下了块5000毫安大电池和潜望式长焦OV64B。 
 
 
 
中兴Axon40ultra,截图自钟文泽视频 
 
如果说今年手机圈是一潭死水,那这两款手机便激起了那浪花一朵朵。 
买谁好呢?因为家境贫寒,我不能全都要。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X80Pro的天玑9000版本。 
我也做好了目录,想看哪个环节直接点击跳转就可以了。 
非专业评测,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开箱丨外观」 
 
简单开个箱。 
 
 
 
开箱 
 
盒子是皮质的,摸起来很舒服。 
 
 
 
包装盒的皮革纹理 
 
官方还附送了贴UV膜能用上的密封贴膜。 
 
 
我这次买到的是“至黑”配色,玻璃后盖,摸起来非常细腻,但拿起来会有点滑。 
整机重量219g,机身宽度75mm,机身厚度9.1mm(素皮版会略有差异)。 
后盖的陶瓷片比较容易沾染指纹,每次打完游戏都需要擦一下。 
 
 
 
X80Pro至黑配色 
 
在一些光线角度下还有点布灵布灵的闪光。 
 
 
 
X80Pro上手效果 
 
随机赠送的皮革保护套挺不错的,比起一般的清水套要实用。 
 
 
 
戴上皮革保护套的效果 
 
数据线是c to c的,充电头也是PD快充头,能给笔记本电脑、平板、游戏机等设备快速回血。 
 
 
 
80W快充头+数据线 
 
安卓这边的私有协议卡的很严重,比起取消充电头,我认为vivo的方案要更环保一点。 
X80Pro的外观非常具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vivo把潜望镜放在了左下角,破坏了整体协调性。 
 
 
 
X80Pro镜头模块 
 
很多人觉得跟蔡司小蓝标换个位置就顺眼了,但内部空间是不允许这样做的。 
下面是X80Pro的拆机图: 
 
 
 
X80Pro拆解图 
 
「屏幕」 
 
X80Pro搭载的是一块6.78英寸的三星E5 QHD+(俗称2K)屏幕。 
 
 
跟其他E5材质的屏幕一样,主要问题还是可视角度较差,同时因为曲率问题看起来有点蓝边。 
对频闪敏感用户可以在开发者选项里找到“低亮度防屏闪”,打开以后会好一点。 
除此之外也没什么问题了,显示也比较通透。 
 
 
X80Pro一改之前短焦指纹的痛点,升级成了广域超声波指纹。 
实测录入指纹只需要按住等待1秒即可,并且不管是湿手还是干手都能秒解锁,体验拉满。 
 
X80Pro指纹录入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167329649332224 
「系统」 
 
OriginOS整体风格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 
 
 
 
橘子系统整体UI风格 
 
桌面上每一个APP都支持自定义大小设置,也可以双指一捏添加小组件。 
 
APP大小自定义和小组件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313150105587712 
点击“变形器”还能进行图标以及风格的更换。 
 
变形器装修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315885785817088 
甚至在指纹这块都玩出花了。 
 
 
 
自定义指纹颜色和图标样式 
 
 
 
自定义解锁动画,有十几种 
 
 
 
你的指纹不止是解锁手机 
 
值得一提是,收到验证码是这样的!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小设计。 
 
注意看左上角哦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317653789749249 
全局侧边栏是往内滑停留1秒样子触发,各家操作逻辑基本一致。 
 
 
 
侧边栏呼出 
 
还有像什么隐私系统啦,双指操作(指纹验证)就不多介绍了。 
 
 
 
原子隐私空间 
 
 
 
可以设置双指支付 
 
 
 
可以设置双指进入 
 
要说有什么槽点的话,目前就发现了三个。 
①下拉的通知栏和控制中心不支持左右滑动切换,只能返回,换到另外半区再下拉。 
②高刷的跟手性略差,也不是掉帧那种,就是感觉触控采样率没跟上。 
(官方表示能通过OTA解决,并已经在给X80系列灰度推送了) 
③部分场景的触控区域偏小,对手大的用户有些不太友好。 
 
 
 
下半区两边还是空着的 
 
至于很多人反馈的广告问题,我把不常用的APP推送全部关掉了。常用软件如果有推送广告,就进入设置里选择关闭“运营消息”,再装个跳开屏广告的插件,就完事了。 
(我换啥手机都有这个习惯) 
 
 
 
选择关闭运营消息 
 
总的来说OriginOS用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其实我对系统要求真不高,国产的UI我基本都能用得惯。就比如网友骂了一整年的MIUI,我也就只吐槽过高刷掉帧和卡顿问题,很多BUG要么是没遇到,要么遇到了也感觉对我没影响。 
OriginOS这个系统,你能折腾的大都是些自定义图标样式,不去管,完全没问题。 
我的桌面就是没有任何大图标和小组件的—— 
 
 
 
平平淡淡才是真,不折腾 
 
像三星的OneUI不跟着视频折腾一波就用起来不舒服,那这个系统就肯定不适合我了。 
有的人是享受折腾搞“装修”的过程的,他们能在其中获得满足感和愉快。 
而有的人——我就说我自己,导数据就很累了,开发版都不想刷,就更别提这些了。 
「性能」 
 
这是我第一次做天玑9000的性能测试,还是有些兴奋的。 
早在之前就体验过小米12Pro和一加10Pro,这两个真的是卧龙凤雏,一个是性能调度怂出天际,夹着散热背夹玩游戏都会掉帧那种……另一个虽然天天喊着“极限稳帧”,但进入原神就是直接锁40帧,稳了又好像没稳。 
天玑9000的工程机表现得不错,但零售版机器主要是用在K50、GTneo3这种中端性价比机型上,直到X80Pro的到来,发哥才算迎来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旗舰产品。 
(FindX5Pro天玑版:?) 
我的性能测试标准: 
 
- 室温23度
 
 - 自动屏幕亮度
 
 - 插卡使用数据网络
 
 - 固定最高分辨率+刷新率
 
 - 分别使用均衡模式和性能模式(开发者选项)各完成一次测试
 
 - 测试完都会使用散热背夹制冷5分钟再继续,避免发热降频影响成绩
 
 
  
 
 
开发者选项里的性能模式 
 
测试游戏时的帧率软件为华为的DevEco Testing(问就是性能狗太贵)。 
跑分阶段 
 
安兔兔跑分(V9.3.8) 
均衡模式跑分: 
 
 
 
默认均衡模式跑分 
 
性能模式跑分: 
 
 
 
性能模式跑分 
 
Geekbench单核多核测试(5.4.4) 
均衡模式的跑分: 
 
 
 
默认模式跑分 
 
开启性能模式后的跑分: 
 
 
 
性能模式跑分 
 
游戏实战 
 
王者荣耀 
X80系列是首批支持“极致画质+120帧”的设备,自然要拉满测试一波。 
 
 
 
以下测试结果都是按这个配置进行的 
 
均衡模式下进行了把15分钟的对局: 
 
 
 
游戏测试期间CPU频率截图 
 
 
 
默认模式最终成绩 
 
15分钟游戏帧率119帧,此时机身背面最高温度在43度左右。 
性能模式下使用相同角色打了把16分钟的对局,为了尽可能控制变量,我剔除了多出来的1分钟。 
 
 
 
性能模式最终成绩 
 
15分钟游戏平均帧率117帧,机身最高温度是45度。 
原神 
在设置的“游戏魔盒”里,系统会默认给原神开启一项叫做GPU融合的功能。 
开启后会使游戏渲染分辨率降低。 
 
 
关闭以后就是正常的720P了。 
 
 
 
原神游戏截图 
 
测试内容:夜间璃月港跑图30分钟。 
游戏内画质选项最高,开启60帧,关闭动态模糊,均衡模式表现如下: 
 
 
 
游戏前半段帧率截图 
 
 
 
游戏后半段帧率截图 
 
 
 
默认模式最终成绩 
 
半小时原神平均帧率54.1帧,机身最高温度47度。 
接下来是性能模式下的第二轮测试: 
 
 
 
性能模式前半段 
 
 
 
性能模式后半段 
 
 
 
性能模式总成绩 
 
性能模式半小时平均帧率54.6帧,机身最高温度接近49度。 
小结: 
 
X80Pro的性能调度很激进,默认模式就能发挥出天玑9000的满血性能。不管是跑分还是游戏实测,性能模式都占不到什么便宜,温度还上升得更快,主要优势还是游戏前半段帧率表现更稳定。 
如果是配合散热背夹使用的话,我会更推荐你打开性能模式。 
「相机」 
 
VivoX80Pro相机硬件信息(天玑版与骁龙版一致) 
 
- 主摄GNV(GN1小改款) 5000W像素,1/1.3'',等效23mm,F1.57,OIS光学防抖
 
 - 超广角IMX598 4800W像素,1/2'',等效14mm
 
 - 人像IMX663 1200W像素,1/2.9'',等效50mm,微云台防抖
 
 - 长焦海力士Hi847  800W像素,支持5X变焦,OIS光学防抖
 
  人像部分因为没有模特没有对象又不喜欢自拍,不测了,感兴趣的可以去VIVO门店试试效果。 
白天部分 
 
拍照我一直都喜欢打开AI模式,但也有人喜欢素一点的,VIVO就刚好有个“蔡司原色”系统。 
素并不就是代表真实,有些场景反而是AI模式更接近肉眼的观感。 
其实相比上代,X80这代的AI饱和度已经克制了许多。 
 
 
 
AI主摄样张 
 
 
 
蔡司色彩 主摄样张 
 
 
 
AI超广角样张 
 
 
 
蔡司超广角样张 
 
下面这组没有对比,两张都是蔡司原色: 
 
 
 
蔡司原色主摄样张 
 
 
 
蔡司原色超广角样张 
 
接着放组有对比的样张: 
 
 
 
AI模式样张 
 
 
 
蔡司原色样张 
 
下面这组样张我反复确认了好几次,两种模式的色彩很接近。 
 
 
 
AI主摄样张 
 
 
 
蔡司原色主摄样张 
 
蔡司色彩翻车的场景(选取的,不止这一组): 
中午在外面吃的黄焖鸡,这组就是AI拍出来的更接近肉眼所见。 
 
 
 
AI拍摄 
 
 
 
蔡司原色 
 
长焦方面是X80Pro这套相机最大的短板,不过也会适当提升锐度来提高观感。 
在噪点控制方面也比我体验过的一加10Pro要好(OV08A10)。 
 
 
 
5X(光学变焦) 
 
 
 
MPP 3X(光学变焦) 
 
 
 
5X(光学变焦) 
 
 
 
MPP 3X(光学变焦) 
 
 
 
MPP 10x(光学变焦) 
 
如果你对白平衡有要求,请打开蔡司原色模式。 
 
 
 
蔡司原色主摄 
 
 
 
蔡司原色超广角 
 
 
 
蔡司原色长焦 
 
微距模式 
我本人是不喜欢拍微距的,因为华为和小米的微距体验都很屎。 
直到我遇上了vivo,原来拍微距可以这么简单。 
录了屏,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下。 
 
 
 
vivo微距图片,对焦距离更近 
 
 
 
华为微距模式 
 
两款手机在拍摄微距物体的体验差异(系统录屏): 
 
用华为手机拍微距是这样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543901937119232 
 
用vivo拍微距是这样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544024071057409 
以上场景都是有风的,花是在动的,但vivo拍的就是特别稳,华为光是对焦都很费劲。 
vivo还有个优点是微距模式是有开关的,可以选择自动、关闭、打开。 
华为的微距模式触发频率很高,什么场景都会跳出来,每次都得点一下叉,时间久了真挺烦的。 
视频部分 
 
 
 
 
截图 
 
视频方面选择了消费者到手就用的1080P 30帧模式,开启普通防抖。 
 
1080p30帧 主摄步行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547155806785536 
 
1080P30帧 主摄跑动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547216880857088 
夜景 
 
对比机型是已经被负优化的华为顶级旗舰——Mate40Pro+。 
所有样张都是使用默认模式拍摄,现在厂商都在默认模式中融入了夜景算法。 
首先是主摄样张—— 
 
 
 
vivo主摄 
 
 
 
华为主摄 
 
 
 
蓝厂主摄 
 
 
 
华为主摄 
 
 
 
蓝厂主摄 
 
 
 
华为主摄 
 
为什么说蓝厂是压高光狂魔呢?它连下面这组样张的小灯笼都不放过。 
 
 
 
华为主摄 
 
 
 
蓝厂主摄 
 
超广角对比 
Mate40Pro+相机负优化最严重的就是这颗搭载自由曲面的超广角。 
之前凭借着出色的算法,顶着负优化打JN1没什么问题,但这次碰上硬茬就不行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华为在夜景部分输得这么惨。 
 
 
 
华为超广角 
 
 
 
蓝厂超广角 
 
这已经是一打眼的差距了,华为噪点太多,整张照片灰蒙蒙得显得特别“脏”。 
当然,也有可能是拍摄环境过于极端,下面两组样张都换到了光源相对充足的场景。 
 
 
 
蓝厂超广角 
 
 
 
华为超广角 
 
——依旧被吊打。 
如果还有花粉指着我鼻子骂“是你拍不好”那我已经无话可说了。 
从桥上走到小县城的商业街,这时候华为的超广角才算支棱起来了。 
 
 
 
华为超广角 
 
 
 
蓝厂超广角 
 
下面这组样张蓝厂在照明灯下有一丢丢鬼影,不过好在影响并不是很大。 
 
 
 
华为超广角 
 
 
 
蓝厂超广角 
 
长焦部分(华为找回场子) 
 
 
 
蓝厂长焦 
 
 
 
华为长焦 
 
 
 
蓝厂长焦 
 
 
 
华为长焦 
 
 
 
华为长焦 
 
 
 
蓝厂长焦 
 
夜景录像对比 
 
使用1X主摄,选择1080P+30帧,默认防抖,对比如下—— 
 
Mate40Pro+ 1080p30帧夜间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657522328154112 
 
X80Pro 1080P30帧夜间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9661620859412481 
小结 
 
这期没有做暗光环境测试了,因为感觉正常人不会在这种极端场景去拍照。 
蔡司T*镀膜和V1+芯片,加上vivo自身的算法,让X80Pro在夜拍表现上十分出色。 
画面纯净度、高光压制以及噪点控制方面都优于Mate40Pro+。 
(也证明了Mate40Pro+相机负优化有多严重) 
「续航丨充电」 
 
X80Pro内置了一块4700毫安时的双电芯电池,支持8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充电。 
我这里也是加大了测试力度,直接来了个重度续航测试(连打3小时游戏)。 
重度续航测试 
 
我的测试标准: 
 
- 室温23度
 
 - 屏幕自动亮度
 
 - 默认均衡模式
 
 - 游戏使用数据网络,其他场景使用WiFi网络
 
 - 分辨率和刷新率固定最高
 
 - 后台常驻QQ和微信
 
 - 测试应用都在设置里固定开启高刷新率
 
 
  
 
 
满电状态开始测试 
 
测试内容和结果: 
 
- 30分钟QQ聊天——耗电4%
 
 - 15分钟闲鱼(购物软件)——耗电2%
 
 - 15分钟知乎信息流——耗电3%
 
 - 1小时王者荣耀(极致画面+120帧)——耗电26%
 
 - 1小时原神(最高画质+60帧,刷圣遗物和锄大地)——耗电32%
 
 - 1小时碧蓝航线(60帧)——耗电17%
 
 - 1小时B站1080P视频播放——耗电10%
 
 - 以上五小时重度测试剩余电量6%
 
 
  
 
 
五小时重度测试剩余电量6% 
 
 
 
应用进程(系统记录的是24H排行) 
 
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让5000毫安的骁龙8新机按这个测都不一定能跑完。 
如果你日常很少玩游戏或者玩游戏不会开这么高画质,那它充满电是可以妥妥用一天的。 
 
待机续航测试 
测试内容:息屏待机一晚上(截图记录时间和电量)。 
测试条件:WiFi网络并打开数据网络,后台常驻QQ和WX,其他应用全清。 
 
 
 
23.04分截图 电量为87% 
 
 
 
早上八点截图 电量为84% 
 
 
 
应用进程 
 
实测熄屏待机9小时耗电3%。 
不在100%电量测试是因为大多数手机满电状态都比较坚挺。 
充电测试 
 
没舍得加钱买50W无线充,我这里就简单测试一下80W的有线充电吧。 
将电量用至3%,开启熄屏显示来查看数据,实测如下: 
 
- 5分钟可充至21%
 
 - 10分钟可充至39%
 
 - 15分钟可充至55%
 
 - 30分钟可充至90%
 
 - 显示100%充满总用时37分钟
 
  今年各家的“80W”基本还是维持在“65W”级的水平,水分比较大。 
当然,比起国际大厂的苹果和三星,这个速度还是很有优势的。 
「其他补充」 
 
① 全系标配红外遥控 
可能有小米用户觉得“就这?”也很正常,毕竟千元机的红米note都是支持红外遥控的。 
但对蓝绿厂而言,标配红外遥控的机型是真的很少见。 
从X70系列开始,蓝厂的旗舰机终于支持红外遥控功能了。 
而隔壁绿厂家同价位的FindX5Pro和一加10Pro都是不支持的,相比之下,这就是优点了。 
②IP68防水 
这个有就该夸。 
③如果早知道,还是步步高 
虽然手机没有3.5mm耳机孔,但是支持HIFI。 
 
 
 
配合9.9包邮的原道耳机触发悔恨之泪 
 
播放一首《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直接梦回步步高音乐手机时代。 
(90后应该都听过这首广告曲吧) 
 
 
④马达调教得很不错 
X80Pro换上了瑞声科技的新款X轴线性马达,震感反馈上“歪瑞古德”。 
第三方输入法是默认关闭的,需要手动开启一下。 
⑤不知道算是缺点还是优点的高刷策略 
说它是缺点的原因很简单:常用APP里有挺多款锁60hz的。 
而且LTPO档位有点少,只有120-60hz两档,暂且没看到30hz和10hz这些档位。 
说它是优点的原因嘛—— 
vivo是支持自定义高刷应用的,你可以给常用的APP全部打开120hz选项开关。 
 
 
 
点击使用高刷新率的应用 
 
 
 
自定义高刷应用 
 
现在的LTPO机型调不好会造成使用体验上的割裂,调好了也用处不大(省的电都给处理器吃了),那不如还是交给用户自行选择,哪些应用需要高刷,哪些不需要高刷,自己做主。 
⑥现阶段不要相信任何“游戏插帧”功能 
我有尝试过游戏工具箱里的插帧功能,不能说鸡肋,只能说毫无X用。 
不仅画质有所降低,延迟还高了一倍不止。现阶段的各种插帧稳帧都是有代价的。 
「总结」 
 
购买建议 
 
直接说结论:X80标准版比起X80Pro更值得购买。 
就跟小米12和小米12Pro一样,Pro版本虽然有更好的相机配置,但是相较标准版在实际成像的提升并不大。Pro是多一颗潜望式长焦,但海力士这个长焦跟OV08A10是一个水平的(很一般)。 
除此之外,只有以下五点是Pro版本有的: 
 
- IP68防水。
 
 - 广域超声波指纹(标准版是短焦指纹解锁,位置靠下)。
 
 - Pro版本屏幕是QHD+,标准版是FHD+。
 
 - Hi-Fi。
 
 - 标准版不支持无线充电。
 
  为了以上几点变化多花那么多钱,感觉对普通消费者并不值当。 
标准版一样有V1+芯片,还有红外、80W快充和X轴马达,整机还更轻薄,这就足够了。 
X80Pro也不是不能买——而是不推荐官网原价入手。 
骁龙8版本12+256G渠道价稳定在5200元左右了,如果能以这个价入手还是值得考虑的。 
天玑9000版本算是线上特供,渠道货源少,想要这个价格基本只能去小黄鱼捡二手。 
vivo很早就喊出要冲击高端的口号,但很多人都没当回事。 
毕竟对于线上用户,蓝绿厂“高价低配”“厂妹机”印象已经有点固化了。 
时至今日,蓝厂和绿厂的差距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了。主要原因还是OPPO的产品线太乱了,realme和一加都要冲高端,自家还有Find系列,别人都是卷死友商,就OPPO在卷自己。 
蓝厂这边有主打性能和堆料水桶的iqoo系列,也有在影像这条路找到自己方向的X系列。 
我关注vivo的旗舰产品,也是从x50与蔡司联名合作开始的。 
与联名了个“快门声”的厂商不同,从硬件上使用蔡司T*镀膜,有效解决了炫光和鬼影问题。 
V1+影像芯片也不是噱头,夜间预览框显示、成片速度、降噪处理上它都有参与工作。 
vivo这两年在相机算法上持续发力,在各博主的盲评对比中长期稳居第一二名的位置,继承了其算法的IQOO neo系列更是在同价位没有对手。我个人也非常喜欢vivo的直出风格,就算打开AI模式也不会艳的夸张。 
从X70Pro+到今年的X80Pro,vivo的X系列真的有点华为P系列的感觉了。 
在一众躺平的骁龙8新机里稳扎稳打前进,没有摆烂,这点就值得让人尊敬。 
硬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就是这后盖设计实在不太好看,而且潜望式长焦的素质不高。 
官方称X80Pro原本的产品命名就是“Pro+”,说是今年没有超大杯了,但谁知道是不是也在等待台积电版本的骁龙8处理器呢?不好说,但我保持期待——X系列对我而言就差一个好的长焦了。 
从硬件角度出发,vivo相比小米和荣耀的超大杯不占优势,甚至还有些保守,但从算法积累和技术钻研方向来看,vivo的X系列是我认为在众多国产品牌中最有可能接棒华为冲击高端的产品。 
如果有人觉得我整篇文章都在说优点,是收钱了。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X80Pro这次确实不错? 
好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台积电版骁龙8的新机发布了。 
希望厂商们的憋气,能对得起消费者的等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