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580|回复: 0
收起左侧

如何看待当下手机厂商们坚持追求更高的充电功率?这有什么 ...

[复制链接]

1465

主题

1527

帖子

6083

积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12 2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不可充电的锂-二氧化锰一次电池,到可充电的铅酸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储能技术的进步,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迅速长大起来的基石。
而最早人们对于手机充电最大的需求,还只是一个能给所有电池充电的万能充,那会儿充电的接口还没有大统一,也不如现在遍地都是共享充电宝。

如何看待当下手机厂商们坚持追求更高的充电功率?这有什么 ...-1.jpg
我们回忆过去,那时候一块电池也就几百毫安时,手机的功能也乏善可陈。而随着手机芯片性能的提升,移动互联网行业带动网购和手游的崛起,手机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升。
芯片性能提升,就需要更高更稳定的电池电压,不然就会发生芯片性能的降低降频。
手机应用场景的提升,也对续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就是电池容量更大,要不就是充电更快。
而在这两种需求的催化下,衍生出了大量的行业创新,以及国产储能充电行业的升级。
首先是手机对于电池性能、寿命和成本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每年都有新的进步,以至于很多行业回过头来看的时候,高性能的电池已经如此便宜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清洁电器爆发了,以前很难用的扫地机和无线吸尘器,现在都变得又便宜又好用,国产无线吸尘器吸力竞赛现在都飙升到210AW。
换做以前孱弱的锂电性能,是完全拉不动的。
这其实就是得力于电池性能被手机军备竞赛拉动起来,给家电行业带来的福利。
而这种电池性能的提升,跟手机快充竞赛的白热化也是分不开的。

我们看手机充电从基本的五福一安,到高通推出了QC快充品牌的1.0版本,榨干了Micro usb接口的安全使用极限,在5V的电压下把手机电流翻倍到2A,把充电功率提高到了10W,相比5W的功率,充电时间缩短了40%。
那时候iPhone的五福一安还是比较体面的,甚至因为充电头小而被称神。
后面高通又接连推出了QC2.0,3.0,将充电功率最高提升到了36W,但是当时普遍没什么产品用到36W这一档,普遍用的还是24W和18W。
因为在QC的技术体系内,手机的发热逐渐让消费者感觉遭不住了,彼时各种私有协议风云四起,比如相比高通大电压的方案,vooc的大电流方案就把发热源进一步分散到了充电头和线材上,发热的问题就大大缓解了。
后面我们看第一代iqoo发布的时候,行业还在普遍用公版的24W快充,而iQOO就已经把44W的私有协议高功率快充带到了2000价位,在当时是非常惊艳的,还把电荷泵技术带到了人们的视野里。
从iQOO把这个技术带着走向量产开始,国产电荷泵的出货量就开始高速攀升,也带来了国产手机厂商把充电功率集体提升到65W+的盛况。
就是这个电荷泵,还带活了上海南芯半导体,这家公司出货量的大头就是电荷泵,极大地改善了以往中国科技行业充电方案被海外公司所垄断的局面。
南芯半导体的方案不仅用于手机,还被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扫地机器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这些其实都是国产手机厂商搞手机充电军备竞赛促成的。
而在早几年的时候,我们国产充电方案和海外公司的差距还在以数量级来算,差了有两三个数量级,一晃眼现在我们已经有几乎全套的自己的解决方案了。
前些年我们还看到过友商因为电源管理的问题,在低温情况下会关机,出现过舆论危机。而国产基本没见过有类似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在快充竞赛下,电源管理系统不断提升标准,不断升级下催生的冗余电源安全性能。
这个水平不能说是行业领先了,在全行业全世界看,中国手机行业都是最领先的。
你说手机厂商不追求更好更快的充电功率,哪会有这些产业级的进步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充电这玩意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目前比如PPS确实是兼容性最好的公版快充方案,基本支持PD充电的头,都可以充到二十几瓦,相比私有协议对于充电头和线材的挑剔认证,不得不说PPS是很好用的。
也难怪三星和苹果一直都在用公版协议,因为随便一个支持PD协议的充电头,就都可以给手机很好的快充体验了。
但为什么大家还要这么积极地搞私有协议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私有协议才可以做到颠覆性的快充速度,同时兼顾良好的发热表现。
比如这次iQOO 10系列首发的200W闪充,5分钟可以充60%,从前五分钟的峰值功率看,基本是公版协议的好几倍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快节奏的生活间隙,比如刷个牙,吃个便当,等飞机的时候,随便充一会儿,就可以大大消除续航焦虑。
而要做到这些,需要的是大量的对充电系统的改造,以及更高成本的投入,比如首发10C电池,更粗的线材,更先进的IC,更紧密的电源管理系统,更强大的散热堆叠。
同时有更大的功率,还需要让电池寿命更长,就需要设计定制的算法去精密地掌握电池的实时状态,采取对应的充电策略。
同时越大的功率会带来越大的充电头,如何让充电头尽量小,又是一门学问,我们看现在有很多饼干充电器,其实就是在便携需求下催生的。
而这次iQOO的200W充电头也做到了和之前120W差不多大,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了。
而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这一切先进的充电体验,都是建立在千万级的出货量基础上的,规模化的产业化的出货,它所推平的一切生产研发上的困难,所累积的成果,会惠及到所有需要用到充电和储能的产品上。
说个离谱的,iQOO这个200W的充电功率,都可以给小电驴充电了,一般的小电驴普通充电头也就200W左右功率。
iQOO以后充电头再兼容给iQOO小电驴充电,而且个头还这么小,是不是一听就很刺激?
所以说看到手机厂商卷充电功率,不要觉得没有意义,卷到120W的时候,就兼容了65W的PD充电。回头卷到300W,连你家小电驴也都给拿下咯。
再说个离谱的,五菱宏光 mini EV的市电充电功率可以慢充到500W,所以你懂我意思吧?
充!都可以充!

所以手机厂商对于充电速度孜孜不倦的追求,自然是对消费者体验至精至诚的服务精神,同时也带动了上游诸如南芯这样的供应商迅速发展,把相关的产业链快速带动了起来,并且让很多行业也受益了。
总得有人去攻克行业的难点,把牛逼的技术做出来,而且卖出去,仅仅是做到这一点,还在不断前进的中国手机行业,就值得所有人敬佩。
相比海外手机品牌在充电上的消极躺平,国产手机通过充电的差异化竞争,在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速度上,已经遥遥领先于国外品牌。
而且在所有行业都在涨价,都在通胀的时候,只有手机行业在通缩,不断推出加量不加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下享受到更好的硬件,这有啥好指责的呢?
搞不懂为什么会问出充电快有啥意义这种问题,无法理解。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2-21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