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19 15: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被我单循很多很多次的歌曲
一定是被我写过上千字解析的
一`「琉璃」
《琉璃》有人解读是写给爱人的,但我又在歌里找不到男女之情的感觉,听很多遍后觉得的是写给自己身体里那个敢想不敢为的自己,告诉自己你所有的美好的梦想都值得拥有,都应该被郑重以待。
《琉璃》全篇共2800字逐词逐句解析歌词鉴赏(节选)
秣陵城 初夏夜 榴花曾觑见这幕相遇
千百亿星辰在上 浮图塔宝铎和鸣
当宫阙 成丘墟 谁人觅得斑驳诗句
碎金片羽 随你梦入小小蓬瀛 很值得细品的一段,感觉列锦和白描的修辞手法都有在用,可谓是极彩与留白都皆含在此。
“秣陵城”与“宫阙”呼应,“初夏夜”与“星辰”应和。在初夏夜的秣陵城,榴花和千万星辰都听见浮图塔下的宝铎窃窃私语。曾辉煌一时的宫阙,都化为废墟,只余后人作诗评谈。些许残碎的美好,织入琉璃的如仙境般梦里。
琉璃又是佛教“七宝”之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但我还认为应结合下文,有更深层的意思。浮图塔下宝铎和鸣之时,无关火艳榴花,无关万千星辰,无关宫阙废墟,也无关断句残篇留世与否,初时的琉璃心境便在织就的梦里生发、盛大。
一生是漫长又瑰奇的瞬息
何谓枯荣又何谓云泥
像孤舟巡游 不为逝水追惜
在初逢灯火 在别时钟磬 自在随心 这一段真的很惊艳,两对反义词枯与荣、云与泥,用词精准又巧妙。一生是瞬息,漫长又瑰奇。
不必谈一生的兴衰成败,何谈盛大非凡与困顿平凡。像孤舟的来回游走,不必为流逝的水感到叹息。这一生呀,不管初逢时的灯火绚烂,还是离别时的停声止息,都该自在由心。
二`「腐草为萤」
到底是先有腐草,还是先有流萤?
是萤腐化为草,还是腐草变为萤?
圆润卵石间,缭绕重生的火种到底是什么,是萤已从腐草里重生了吗?
清浅池塘边,破土重生的冲动到底是什么,是萤要从腐草里腾飞了吗?
这刹那的光阴,萤是否延续了腐草的枯荣?最终的最终因果循环,结局是春秋开落(草)还是夤夜闪烁(萤),是扇底闪躲(萤)还是雨水摧折(草)。
《腐草为萤》全篇共1600字的解析
三`「焦骨」
从歌名上来看,焦骨这个名字十分震撼,很少有人会将这样一个突兀的象征着死亡的名词,跟原本象征生机的花联系在一起。焦骨,亦是花王牡丹品种之一,洛阳红。经烈火焚烧却依然保留清白,宁愿凋谢在郊外,也不愿意成为权贵笔下眼中赞赏的尤物。即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记绚烂如烈火。
《焦骨》全篇共3200字逐词逐句解析歌词鉴赏(节选)
向人间烟火种半碗惊雷 埋在春风的韵尾 个人觉得最有意味的两句。惊雷是指震动人心的话语,或者行为 。碗这个量词不是特别理解。可能是对程度的一个形容。人间烟火在这里,可能并不是一个好词。它既可以针对武则天和其他花朵追名求利,不敢有所作为的世俗而言;也可以针对前文的灼烫而言,当作人间的烟火,表明不惧怕焚烧。 无论怎样理解,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抗争精神。因为这里用到的动词是种。所以也可以理解它本身像惊雷一般,在春天的末尾出现。才会有后文的埋在春风的韵尾。大意应该可以理解为向世俗的权威发出如惊雷一般震撼的挑战。
将绽放在最辽阔的明天 对峙心头那片荒原 这两句也是我最喜欢的,不夸张的说我每天早上的闹铃就是从这句开始节选的。
由原来的对过去式和现在式的展现切换为对将来式的期望。也表现世俗开始逐渐接受这一种反抗精神。与记忆中成灰的荒原做对比,基调逐渐转为抒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