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27 07: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能和所有人的角度都不一样。
我觉得“非洲飞哥”系列视频是一个非常先锋的“家庭实验”。
虽然飞哥管猴哥叫徒弟,但其实几乎等于收养了,扮演的是“父亲”的角色,甚至是挖不动家族里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把挖不动家族比作一个猴群的话,过去alpha male猴王是肉肉爸,现在飞哥变成了一个“副alpha”。(最新一期视频里,老alpha终于炸毛了,因为飞哥给的钱没交公的事情,肉肉家跟猴哥家、大胃王家都断交了。)
【两个非洲家庭开始绝交了,我说说这两天发生的事-哔哩哔哩】
https://b23.tv/XtKCTIp回归正题,飞哥扮演的是“父亲”,而且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中国父亲,掏钱和出力去解决问题,表达感情的话不多,就是“你可好好学习啊!”“你只要学习好了,要啥爸爸都买。”“吃点好的。”秉承工具理性的思维,衡量标准是“有没有用”。
而一部分热心观众扮演的是“母亲”的角色,投入、细心、情绪化、护犊子小心眼子。“心疼!”“孩子吃蔬菜太少了!”“写作业眼睛离本子远点啊!”“穿这个颜色好看!”“那谁谁谁家孩子没家教,讨厌,以后别让他来了!”“大胃王给自己盛得多!”甚至有人跑到几内亚最好大学学生的视频那里去yy“这就是咱们猴哥的未来。”
问题是,这些叨叨,飞哥还真听,还真去买蔬菜给孩子就饭了。当然,这爷俩也在哄着这些“母亲”开心,好让“母亲”把钱匣子锁打开发下零花钱来。
猴哥的童年整个成了一场赛博朋克——一对主动后退一步的生父生母,一个把他生活整个从那片橙色土地上拔起来塞进快车的临时中国养父,一个由无数像素合成的飘在云端不停叨叨的远程虚拟中国养母。
实在是不能更avant garde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