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7 0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地球2》,郭帆导演四年磨一剑的新作,本片故事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了人类在应对“太阳氦闪危机”的种种努力自救措施,建立空间站,搭建太空电梯,应对月球危机,启动行星发动机……
刘培强(吴京饰演),图恒宇(刘德华饰演),周喆直(李雪健饰演)三线并行,代表着不同立场与身份的人物,在全球危机下的不同抉择,在这场“救世之战”中各自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更通过全人类不分国家种族,齐心协力前赴后继拯救地球的一系列“饱和式救援”情节,演绎了一部对人类这个物种的伟大与优秀而致敬的科幻史诗。
影片的开局就唯有【震撼】二字,太空轨道电梯的设计,不到15分钟,就是歼20与苏57并肩作战,迎战无人机群和导弹集群的精彩空战。
论世界观之宏大,论制作水准之惊艳,论成品质量之高,本片都是在第一部《流浪地球》基础上的完美升华,彰显了中国电影重工业最新水准,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完美没有辜负全中国科幻迷与电影迷,四年之久的翘首以待。
在好莱坞影片质量每况愈下的当下,单单就这几年的国际影坛而言,《流浪地球2》也堪称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幻电影之一,注定要作为一部长久留驻于大家网盘的影史经典,被影迷们长久回味。
郭帆导演为了回馈广大影迷和科幻迷,对《流浪地球1》的大力支持,将本可以做成上下两部科幻大片的内容素材,浓缩成了一部近3个小时的【硬核科幻片】。
而且,也没有为了迎合春节档激烈的票房竞争,就特意去添加什么三俗笑梗/喜剧元素,或者压缩时长争取更多排片,算是不太符合商业电影规则地“任性”了一回。
因此,影片的信息承载量极其巨大,剧情节奏十分紧张,观影时稍微走神,可能就会错过很多重要讯息。
这里只谈笔者印象深刻的很多别具匠心的“彩蛋”设计,以及对前作《流浪地球1》台词的各种呼应:
1、马兆(宁理饰演)对图恒宇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第一部里,刘培强对MOSS的关键名言。
马兆对图恒宇说「没有硬件支持你软件破解个屁」。这也是第一部里,老何对李一一的台词。而且,马兆与老何的牺牲方式也十分相似。
2、大韩朵朵(王智饰演)用外骨骼手臂一拳掀翻了“数字生命派”的歹徒,第一部里,同样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特战队员,周倩也是这样一拳打翻了“中澳合资”。
3、MOSS说「生存的最大障碍,从不是弱小,而是傲慢」,致敬的是同一位作者《三体》小说里的名台词。
4、马卡洛夫的师傅戈拉希诺夫,和刘培强的师傅张鹏(沙溢饰演)也是好朋友。重复了「我们俄罗斯人在太空就是无敌的!」「妈妈我要回家!」「没机会和你去钓鲑鱼了」这些台词。
5、交通提示「亲人两行泪」,导致图恒宇妻女遇难的车祸;导致周喆直半身不遂的车祸。
6、女发言人郝晓晞(朱颜曼滋饰演)的手机封面,是她年幼的儿子李一一,“木星危机”时拯救人类的年轻科学家。成年李一一的演员(张亦驰)在微博互动时证明了这点。
7、根据官方设定,刘培强出生于2023年1月22日,电影《流浪地球2》的公映日,农历大年初一,牺牲于“木星危机”2075年2月15日,终年52岁。对应他师傅张鹏的那句:「中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出列。」
8、恢复互联网根服务器时,用了第一部电影的保护球气囊,将潜水时受伤的伤员护送。
9、黑人小哥提醒刘培强「我们还没有医保」,这是明显的演员台词梗,《战狼2》“冷锋”(吴京饰演)在非洲的名台词「没事,我买了医保了。」
10、另一个演员台词梗,是图恒宇在接受设备时,工作人员对他说「您要的东西已经准备齐了」,他被抓捕时,已经数字化的女儿图丫丫,在屏幕高喊「我爸爸是好人!」,这两句台词明显是致敬《无间道》“刘建明”(刘德华饰演)。
……
此外,从影片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郭帆导演这个人,在影视圈里罕见的“至纯至真”的赤子之心。
比如,《流浪地球1》大获成功后,不知多少大牌明星,当红流量,或明示或暗示希望参演续作,蹭票房成绩。但郭帆导演在最大限度顶住了资本的压力与利诱,甚至做了很多“完全不商业化”的抉择。
比如,王智这位女演员,自《夏洛特烦恼》“秋雅”成名后,一直就没有好的机会,荒废了近十年光阴,在第一部里,她客串刘培强的妻子“大韩朵朵”,只有一个躺平下葬的镜头。
然而,到了第二部,郭帆导演还是请她出任这部大热电影续作的镶边女主角,不知拒绝了多少炙手可热的当红女星。
比如,特意用昂贵的cg技术,还原了已过世的吴孟达先生的中年版“韩子昂”。
比如,刘德华先生能加盟第二部,成为影片的特别主演,并非为了他的人气流量,是星落长红四十年的“不老天王”;而是因为刘先生多年之前对内地年轻导演的慷慨解囊,积极扶持,《流浪地球》第一部就有片尾字幕,对刘先生的特别致敬。
比如,新加入的主要演员,李雪健老师,宁理老师,沙溢老师,清一色的老戏骨实力派阵容,至于什么自带免费水军与饭圈流量的“当红顶流”,一个客串镜头都休想争取。
比如,《流浪地球1》为了在2019年春节档竞争,争取更多排片,忍痛割爱了很多时长,压缩到2小时,一直是郭帆导演长久的遗憾。
所以,他不止是在2020年特别制作了一部137分钟版《流浪地球:飞跃2020》,并将上映后400多万的票房收益,都捐给了疫情之下处境困难的院线,自己分文不取,只为给影迷们留下一个更完美的收藏版本。
郭帆导演更是在拍摄了大量的剧情素材后,原本完全可以把《流浪地球2》做成上下两部,或者《流浪地球2/3》两部,时长各2小时左右,分期上映,更有利于排片竞争,多获得几十亿巨额票房,
(一如卡梅隆大神,就把全球影迷期待十年之久的《阿凡达》续作,分成了《阿凡达2/3/4》三部曲,于是《阿凡达2》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后续故事长达3小时的大型预告片……)
然而,郭帆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将影片浓缩成为3小时的一整部电影,哪怕因此在排片竞争中受挫,哪怕因此提高了“观影门槛”,被某些见利忘义的院线方所打压,所嘲讽。
在第一部大获成功后,郭帆依旧保持自己“艺术工作者”的本色,在精雕细琢一件自己心目中更满意的艺术品,同时也深怀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责任感,而不是如某些功成名就的大导演那样,已经堕落为和无良资本分赃、去迎合饭圈力捧流量的商人。
《流浪地球2》极高的成品质量,在广大影迷观众的有口皆碑,也意味着这一系列ip电影彻底成型了。
《流浪地球》系列,影片的立意本身,就极具东方化和中国色彩,带着地球去流浪,面对危局选择带着自己的家园一起,去寻找生机,长达数千年时光几十代人生生不息、前赴后继的救亡图存,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宇宙浪漫!这种深埋在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英雄情怀传承,被充分激发出来,就足以让这系列影片实现巨大共情。
原著小说作者刘慈欣的很多作品ip,也将继《三体》《流浪地球》之后,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影视人,取之不竭的宝库。
而且,这一系列影片对中国电影开拓新领域的意义,更是无与伦比:标志着中国电影真正开启了探索自产科幻大片的历程。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部接一部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在全世界各国疯狂收割票房。而在商业电影中,科幻片、动作冒险片、战争片是对观众感官刺激最大的三种类型,也是好莱坞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持之以征服全世界影坛的三大利器。
也正是这三种类型的“重工业电影”的不断产出,对电影技术革新的需求日益更新,又多出了奇幻改编片、漫画改编片等变种,才造就了如今独步天下唯我独尊的好莱坞影业。
举世公认,科幻片是电影工业化皇冠上的明珠,只有电影工业达到相当高度,舍得大量挥霍资金和器材,才能产出真正优秀的特效科幻大片。
因此,郭帆《流浪地球》系列,从多年前立项开始,就被那些真正有责任感和长远意识的中国电影人寄予厚望:【如果你们成功了,中国电影从此就有了科幻片这一类型。如果你们失败了,我估计若干年内没人再敢碰科幻了。】
2014年时,当郭帆等年轻导演,被选派去好莱坞电影公司,学习其先进技术的时候,看到的是怎样触目惊心的场景?
郭帆:【说改变也好,说生产也好,其实我们必须要去做出这一步(工业化),因为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你很有可能在十年左右时间就看不到中国电影了,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去跟好莱坞的同级别电影去同台竞技。因为他们现在正在干什么呢,好莱坞正在努力的学习如何拍让中国观众喜欢的电影,他们又有巨大的工业背景作为基础,所以当他们学会了这一招的话,我们就没有任何抵挡之力,资本是不分国界的,他们只需要投(资)好莱坞就好了。这样的话下去,不用太久,就没有人投(资)中国电影了。】 所以,郭帆导演是因为少年时代看《终结者2》才激发了科幻梦想,对卡梅隆大师更是推崇备至,然而他在《流浪地球》系列中,却彻底否定了「美国领导世界」「美国英雄拯救地球」的好莱坞旧有模式。
更通过影片中一系列全人类不分国家种族,齐心协力前赴后继的“饱和式救援”情节,大力弘扬由五千年中华文化而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
事实上,好莱坞电影眼下在中国市场的暂时蛰伏,既是因为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也是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不断探索和摸透中国各个层面观众的喜好,去培养和扩大好莱坞大片的观众群体。
等他们完成了中国市场卖座商业大片的公式提炼后,那么有朝一日长驱直入,凭借工业化大生产对小农经济手工作坊产品的绝对碾压优势,对各类型的中国影片进行无情降维打击,彻底抢占中国市场的主要份额。
——一如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一度号称“东方好莱坞”,风靡日韩东南亚市场,但当好莱坞汲取了其功夫片与枪战片精华后,从《侏罗纪公园》开始的几部工业大片的降维打击,就将港产片打得溃不成军,不止丢光海外市场,更连本岛市场也持续沦陷了。
因此,绝大多数的中国影人,甚至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依旧满足于依托与欧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靠着低成本喜剧片去“以小搏大”,确实攫取了几十亿为单位的巨额电影票房,
然而这本应是电影工业水准低下时的一时权宜之计,却被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娱乐资本,与他们默契合作、获得大量让利份额与保排片收益的无良院线,当成了持续牟利的终南捷径,甚至不惜“劣币驱逐良币”,有各种手段打压与抹黑《流浪地球2》这样的佳作。
此等行径不止无耻,而且可怜可悲,——何谓同室操戈,徒令亲者痛仇者快,说得就是这些鼠目寸光的井底之蛙了。
《流浪地球》系列之于中国电影的意义和价值,就类似于《星球大战》系列之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意义和价值,两部电影交出的【天工重彩、鬼斧神工】的成品,标志飞速进步的中国电影工业,距离好莱坞电影工业,已到了“可望而可及”的地步,更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电影工业人才,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电影工业未来继续进步的种子。
如果说四年前《流浪地球》的成功,公认是一场“从0到1的突破”,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那么四年后《流浪地球2》,就是义无反顾地走进这扇大门,为后来者蹚出一条可以跟从前行的新路。
这条路何等艰难,充满荆棘险阻,但是天步惟艰,再苦再难也要有人走下去。
——谁都知道,这个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