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2 0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下的手机市场格局,可以描述为“无处可进”“无处可退”。
“无处可进”
以我自己的感觉来讲,手机圈我想体验的东西,基本都已经体验完了,这也是很多机圈玩家共同的感受,有预算,但没有“值得一玩”的机子,买个新机来,玩个一星期,就要考虑闲鱼卖货了。甚至卖二手的麻烦感,已经远远远远超过了这些微不足道的新鲜感。
我一直在等两个东西,
①等安卓的“大口径可伸缩主摄镜头”,把主摄的光学能力拉到最大,很明显,现在拍照最大的问题,就是光学不足,达不到高级卡片机锐利、细腻、自然的质感。 在这个技术出来前,你把拍照手机换来换去的,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你从11 Ultra换到12S Ultra、再换到 13 Ultra,能获得提升感,不是本质性的,更多的是细节上的一些改善——也就是在大部分场景下,你感受不出来区别的(很多X70 Pro+的用户表示 X90 Pro+ 并没有因为寸底有本质性的改变。没变就对了,因为光学素质没上去,而11 Ultra的用户能感受小米后期的机子也就是拍照速度快了,多了个徕卡色彩库,绝对画质并没有上去)。难道我们要用上更好的光学镜头,要等到14 Ultra、15 Ultra?
②等iPhone 标准版加入高刷,我会把主力机换成iPhone。iPhone 标准版手感好、重量小、续航足,作为主力机还缺个高刷,对N持的用户,充电速度,是可以忍的,反正一天最多充一次电,慢点就慢点。但没有高刷,就无法忍受了,不可能把所有安卓手机的高刷都关掉,来配合你iPhone。
很明显,我等的两样东西,是最难等,但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现在就是这种进无可进的状态。安卓解决不了大口径伸缩镜头装入手机的技术难点(传音做了一个,但大家期待的不是传音,而是小米和vivo),iPhone处理器再强,也给你死死封印在60hz。
而中端机在进无可进这点上是最尴尬的,无论充电速度多块、屏幕多好,但就是不给你质感和拍照,中端机竞争再加速,也是有不能触碰的“政策红线”——这个红线就是金属中框、长焦和拍照算法,这些东西是不可能给中端机的。 我可以给你300W的充电,但金属中框想都别想,这是你该期待的东西么?
“无处可退”
今年,天玑8100、8200可以定义为 买新机的底线,想Note 11 T Pro这种机子已经干到了1500元附近。这种机子可以想象,使用寿命是极为恐怖的。 还有百万跑分的骁龙7G2,也快来了。——现在APP除了体积极速膨大,但并不比之前更吃处理器(所以你感觉到千元附近机子,并不流畅,但也没有在一两年内变得更卡。),现在随便买个1500元以上的手机,有个8G、12G内存,就6得飞起。
2023年,你不可能做一台性能比天玑8100、8200还差的主流手机。 (华为P60e:???)
你已经没有办法退到,那种用一年就卡、二年就卡,让用户频繁换机的“美好年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