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开启左侧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7 15: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iPhone原生App“健康”中共有14个关于身体及运动的项目可供监测或记录(系统更新至iOS 16.2),分别是:

  • 呼吸
  • 活动能力
  • 健身记录
  • 经期追踪
  • 身体测量
  • 睡眠
  • 听觉
  • 心脏
  • 营养摄入
  • 用药
  • 正念
  • 症状
  • 主要体征
  • 其他数据
其中有很多小众且宝藏的功能,或为Apple Watch主动记录下的数据,或为可依据有效医学检测或医学诊断后自行填充的数据。目前发现的一些有意思的点位于上述加粗的几个项目中。日常佩戴Apple Watch,用好健康App,配合Apple官方包罗万象且经常保持更新的支持文档指导,或许能为独一无二的你编写一本独一无二的身体百科全书。
一、健身记录
1.有氧适能
此指标及主要体征中的血氧(Apple Watch Series 6之后可测),是我认为唯二仅供参考,无需盯着数据过度焦虑的指标。因为Apple Watch甚至是Apple的所有设备在设计时,都排除了高海拔及极端温度下持续正常使用的可能性。而有氧适能,即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海拔密切相关。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如果依旧依据在平原地区设计好的模型估算有氧适能,就一定会得出较低甚至严重低于平均水平的结果。这是因为高原的低氧环境给氧气的运输及社区制造了不利条件,不可能达到Apple所引用的Fitness Regist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xercise National Databas(FRIEND)研究数据中的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不能说明有氧适能水平本身偏低。另外,有氧适能还与用药等因素相关,需要精密仪器在体能训练下测量,Apple Watch估算的数据只可参考,不宜过度解读。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1.jpg

海拔1800米左右,中等强度运动的有氧适能,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血氧测量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高海拔地区很难测得95%以上的血氧饱和度,极端情况下可能不足85%。曾在西藏山南羊湖附近,自身感觉有些高反的时候,测得过82%的危险值,但一回到拉萨,基本就能恢复至88%-92%间。正是高原人入藏也会高反,惊掉下巴之后,这一年买了Apple Watch使用至今,也开始有意识地更重视起健康。此外,Apple Watch官方建议佩戴手表测手腕血氧的操作指导,也容易导致血氧饱和度测不准。将食指放置于血氧传感器下方,模仿指夹式血氧仪测量,结果才会相对准确。
如果特别在意心肺功能,参考有氧恢复这项指标或许更为客观。
2.体能训练
除了能在主页面看到时间趋势、消耗能量及次数比较外,点击“显示所有数据”,可查看本次数据记录持续时间内的多个参数,包括训练类型、温湿度、海拔变化、平均MET(梅脱,即代谢当量,反映不同运动方式的训练强度,对有氧运动参考意义很大)、平均心率及分段配速等;点击“显示所有体能训练路线”,可以查看所有路线在地图中的呈现。使用带有蜂窝网络的手表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单独定位及记录路线会更加精确。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2.jpg

体能训练记录的数据十分丰富

二、身体测量
除手动记录身高、体重,获得准确数据及变化趋势外,添加以下几项数据也十分有用。
1.身高体重指数(BMI)
如果已录入有效身高及体重数据,点击此项目的“添加数据”时,可自动计算出BMI值。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3.jpg
2.验光处方
包含一张专业验光单中所有基础数据,并可将原始处方扫描或拍照后上传为附件。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4.jpg
3.腰围
方便买下装的有用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健康App中尚无购买服装的其他基础身体数据,如胸围、肩宽、脚尺码等可供记录,也许认为这些数据并无临床诊断意义。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5.jpg
三、心脏
除了Apple Watch主动记录的心率数据外,还可手动添加血压数据,此项目也可在主要体征中找到,是除了心率、血糖外一项非常有用的健康数据。在日常使用Apple Watch及查看心脏相关数据时,我发现了不少“亮点”与“华点”。
1.心率情境(Heart Rate Context)是什么
早年有人在Apple中文社区中提过这样一个没得到解答的问题:查阅心率详细资料时,心率情境一项为“正在串流”是什么意思?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Apple英文社区中早已得到解答,只是由于各语种社区独立运营,再加上“心率情境”是Apple创设的专有名词,不太好翻译,Apple官方也未明确释义,因此不止给中文社区,也给英文社区的用户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扰。
用通俗的话来讲,心率情境就是指心率测量期间被测量者的状态或身处的场合。在所有已记录的心率数据中,心率情境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HRC List中国大陆译名港、澳译名台湾地区译名基本含义
Workout体能训练體能訓練體能訓練心率监测期间正在进行除步行外的各种体能训练
Walking步行步行步行心率监测期间正在步行
Background后台背景背景在静止但非静坐的状态下,每隔数分钟有规律地进行的心率监测
Streaming流化正在串流串流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监测
ECG心电图心電圖心電圖使用Apple Watch做心电图期间的心率监测
Sedentary久坐久坐久坐心率监测前5分钟及以上处于静坐或低耗能的休息状态,或心率监测期间佩戴Apple Watch并处于睡眠状态
Breathing呼吸呼吸呼吸使用Apple Watch进行正念训练期间的心率监测
清单中最难理解的是Streaming。这个词借鉴自其他领域,其基本含义是“不间断地在线播放、收听或传输(看)音(视)频”。由此引申出的流媒体即Streaming Media。心率情境中的Streaming和Background以及Sedentary其实差别不大,均为Apple Watch全天不间断、有规律地在被测量者静止不动时测得的心率,并非心率测量期间或测量结果有异常。大中华区的三种译名都是强制直译,每一个都会让中文母语者迷惑。此外,Background的大陆译名比较妥帖而港澳台译名就很离谱,清单中的其他情境译名都比较容易理解。



心率情境清单一览

关于Apple Watch心率测量,可参考Apple官方文档:
2.我“阳”了,因为高心率通知持续推送
去年底疑似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在病灶最严重那一天,Apple Watch毫不吝啬地推送了约30条静息高心率的通知。在没有核酸及抗原检测结果,甚至没有体温计可以判断发烧程度的情况下,凭借与网络上大多人分享的经验对比,并综合Apple Watch测得的心率数据,我基本确信自己已感染新冠。其基本原理是:体温上升会引发心动过速,而发烧及当天伴随的剧烈头痛、腰痛、乏力、嗜睡等,正是感染奥密克戎的典型症状。可穿戴式设备虽然不具备专业的医疗诊断效力,也无法替代医学检验,但在监测身体基础数据、唤醒健康意识方面确实功不可没。这波疫情感染高峰冲击下的大多数,可能都是靠自我“云诊断”扛过了最难熬的那几天。Apple Watch Series 8推出之时,可能怎么也没想到其最大卖点并非车祸检测或回溯,而是变成了基于体温和心率变化,预测“阳”没“阳”的神奇功效。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7.jpg

疑“阳”日心率部分时段静息心率

3.心率的单位:是“次”还是“下”
如果不切换繁简中文,我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用“次”来描述每分钟心脏的跳动,其实是一件有些奇怪的事。“下”这个更接地气的量词,不但在繁体中文,在简体中文中也更广泛被使用。说心跳每分钟多少下,好像比说多少次更地道一些。这两个单字更神奇的地方在于,它们可以组合成词语一个全新的词:“下次”。其实如果更进一步,英文中用于描述心率的量词Beats,完全可以翻译为“击”,单独用来作汉语中描述心率的量词。每分钟120击,是不是更有心怦怦跳的感觉?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8.jpg

心率单位繁简中文差异

4.给梅奥诊所打广告,不愧是你啊果子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9.jpg
这段简介文字的末尾,赫然放了全美第一的Mayo Clinic(梅奥诊所,官译妙佑医疗国际)的官网链接......梅奥诊所有多牛,只需动动小手在网上浅浅冲浪一番便知。虽然Apple与梅奥诊所的合作,至少现阶段来看并没有取得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但能与这样的大佬握手,本身也成为了一件值得无限循环炫耀的事。
四、症状
这一大项中对许多常见病症的症状及成因解释简明易懂,短短数十字,信息密度极大,要点突出,远比搜索引擎展示的结果简明易懂,且保证了相当的客观公正。如对掉发的成因解释,强调激素变化,如雄性激素水平上升,这是雄脱目前为止主流医学界认可的唯一原因;对发烧体温的定义,比较了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直肠测温的结果差异。此类严谨的描述用语不胜枚举。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10.jpg
身边有不少朋友从新冠康复后,在冬夜首次出现了夜间盗汗的现象。对于幼时也有盗汗史的人来说,21世纪上网搜寻,病因竟然无一例外依旧指向肾虚,与20世纪甚至19世纪的江湖郎中所作结论一模一样。而健康App中关于夜间盗汗的描述,虽然可能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至少能与现世的医学研究接轨,并推测了可能的成因,与“人均肾虚”论相比,高下立判。

我在iPhone宝藏App“健康”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11.jpg
经历过完整三年疫情后,相信普通人对如何获取专业、有效的医学知识,如何真正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和价值取向。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妖魔化,以及获取错误知识后的无病乱投医。这方面挺期待Apple与梅奥诊所能有新的合作,哪怕只是把梅奥诊所官网的科普文转载过来一些,也篇篇都是含金量极高的学术前沿成果总结,一定能帮到不少需要的人。

-----------------------------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