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开启左侧

《临床基础检验》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8 1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摘要
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过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它通过脱核而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增殖、分化、成熟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 72h。网织红细胞再经约 48h 即完全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后,平均寿命约 120 ,(2001 年检验师、2001 年主管技师、2009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师)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1.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成分、合成和代谢
血红蛋白(Hb)相对分子量为 64458,由两对珠蛋白肽链和 4 个亚铁血红素构成色素部分为亚铁血红素蛋白质部分为珠蛋白。亚铁血红素由原卟啉组成。(2009 年检验士)只有 Fe2+状态的 Hb 才能与氧结合,称氧合血红蛋白。正常情况下,99%Hb 的铁原子呈 Fe2+状态,称为还原 Hb,1%呈 Fe3+状态,称为高铁血红蛋白,只有 Fe2+状态的 Hb 才能与氧结合,称为氧合血红蛋白。
在人体生长各期,Hb 种类与比例不同。在胚胎早期 HbFα2γ2)合成较多, 出生后 3 个月HbAα2β2)逐步占 Hb 总量 95%以上,而 HbF 逐步降至 1%以下。出生后 HbA2α2δ2)占 Hb 总量的 2%~3%。(2007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
历年真题回顾
正常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为(2001 年主管技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师)
A.50 天 B.60 天 C.80 天 D.100 天 E.120 天标准答案:E
正常成人红细胞内没有 (2001 年检验士)
A.HbA  B.HbA2 C.HbF D.HbH E.HbS
标准答案:DE
正常人血中胆红素主要来源于 (2001 年检验士)
A. 胆汁 B. 胆汁酸盐 C. 细胞色素氧化酶
D. 肌红蛋白 E. 衰老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标准答案:E
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后其寿命约为 (2001 年检验师、2001 年主管技师、2009 年主治医师)
A.50 天 B.100 天 C.120 天 D.150 天 E.180 天标准答案:C
   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2001 年主管技师)
A.血红蛋白是由 4 条珠蛋白肽链各结合 1 个血红素形成的四聚体B.胎儿的血红蛋白主要成分为HbF,正常人出生后就完全不能检出C.HbF 较 HbA 抗碱性强
D.HbS 为β 链异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
E.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 64458
标准答案:B



1. 检测原理

  二、红细胞计数


⑴手工显微镜法: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⑵血液分析仪法: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
2. 方法学评价
⑴手工显微镜法:不需要特殊设备,但操作复杂、费时。
⑵血液分析仪法:比手工法精确(如电阻抗计数法的变异系数为 2%,手工法则大于 11%),且操作简便快速。但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时,会干扰红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而产生误差。
3. 质量控制
手工法误差原因:①样本:血液发生凝固,使细胞计数减少或分布不均;② 操作:稀释充池计数不规范;③器材:微量吸管计数板不标准;④固有误差计数域误差。(2001 年检验师)
4. 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检验师、2008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
5. 临床意义
⑴生理性变化
①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新生儿红细胞较成人约增加 35%,男性在 6-7 岁时最低
25-30 岁达高峰,30 岁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直到 60 岁尚未停止。
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红细胞增多。
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红细胞增多。
气压减低:高山地区居民和登山运动员,红细胞增高。
妊娠老人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红细胞减少,妊娠约减少 16%。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退,红细胞减少。
⑵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②红细胞寿命缩短;③造血原料不足;④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⑶红细胞增多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肺源性心脏病。(2008 年检验师)
相对红细胞增多:如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
6. 操作方法
⑴血细胞计数(改良牛鲍计数板):由 H 型凹槽分为 2 个同样的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形成高 0.10mm 的计数池。计数池内划有长、宽各 3.0mm 的方格,分为 9 个大方格,每个大格面积为 1.0mm2,容积为 0.1mm3(μl)。其中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 25 个中方格,位于正中及四角的 5 个中方格红细胞
和血小板计数区域,每个中方格用单线分为 16 个小方格。四角的 4 个大方格白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 16 个中方格。(2001 年主管技师、2006 年主管技师、2010 年检验师)
⑵红细胞计数操作
①计数和计算:充池后静置 3-5min 后,计数中央大方格内 4 角和正中 5 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计算:红细胞/L=N/100×1012(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管技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
②注意事项: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一次完成充池,充池后不能移动盖玻片; 计数板每年鉴定 1 次;红细胞计数若分布不均,每个中方格相差超过 20 个应重新充池,两次计数相差不得超过 5%;计数压线细胞时,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管技师);白细胞过高者(WBC 大于 100×109/L),红细胞计数结果应进行校正,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将患者红细胞数减去白细胞数;二是在高倍镜下勿将白细胞计入。
红细胞稀释液Hayem 液由 NaCl(调节渗透压等渗液)、Na2SO4(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HgCl2(防腐)和蒸馏水组成。(2001 年检验师、2007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枸橼酸钠稀释液由枸橼酸钠(抗凝维持渗透压)、甲醛防腐固定红细胞)、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和蒸馏水组成。历年真题回顾
成年女性红细胞参考值为 (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检验师)
A.(3.5~4.5)×109/L  B.(5.0~6.0) ×1012/L  C.(4.0~5.5) ×1012/L D.(3.5~5.0) ×1012/L E.(4.0~5.5) ×109/L


标准答案:D
如血液稀释倍数为 200 倍,用目视计数法计数中央 5 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N,则正确的计
  

算公式为(/L)(2001 年检验士)
A. N×25×10×106×200B. N×5/25×10×106×200C. N×25/5×10×106×200
D. N×5×10×103×200
  标准答案:C
E. N×25×10×103×200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血细胞时,计数压线细胞的原则是 (2001 年检验士)
A.  压线的细胞不计数 B. 压线的细胞全部计数
C. 计数压在双线里边线上及左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
D. 计数压在上线及左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
E. 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上线及左线上的细胞标准答案:D
关于血细胞计数误差来源,不属于偶然的误差的是 (2001 年检验师)
A.取血部位不当 B.稀释倍数不准确 C.充液不当D.计数板刻度误差 E.计数时未充分混匀
标准答案:D
Hayem 液中氯化高汞的主要作用是 (2001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
A.抗凝 B.调节渗透压 C.防止细胞黏连 D.防腐 E.防止溶血标准答案:D
下列有关改良牛鲍氏计数板计数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1 年主管技师)
A.不宜用过亮光线 B.在低倍镜下计数
C.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及中央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D.计数结果以N×1012/L 来报告
E.对于压线细胞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标准答案:B
绝大多数女性红细胞都不低于 (2008 年检验师)
A.3.0×1012/L B.3.5×1012/L C.3.0×109/L D.3.5×109/L E.4.0×1012/L
标准答案:B
RBC 报告单位为 (2010 年检验士)
A.106/L B.109/L C.1010/L D.1012/L E.1015/L
标准答案:D
血细胞计数板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 (2010 年检验师)
A.0.1μl B.0.1ml C.0.1l D.1μl E.1ml
标准答案:A



1. 检测原理

  三、血红蛋白测定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SHb)外的各种 Hb(如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Hi)或其衍生物)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和 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复合物-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其在 540nm 处有一吸收峰,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处的吸光度,经换算即可得到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管技师、2006 年主管技师、2008 年主管技师、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主管技师)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SDS)测定法:血液中除 SHb 以外的 Hb 均可与低浓度 SDS 作用生成 SDS-Hb 棕红色化合物,测定波峰 538nm 处吸光度,可换算


得到 Hb 浓度。(2008 年主管技师)
2. 方法学评价
HiCN 法:被 ICSH 推荐为参考方法。(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检验师、2008 年主管技师、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师)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致命弱点是:氰化钾(KCN)试剂有剧毒,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2007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师、2009 年主治医师)
⑵SDS 测定法: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无公害等优点。不能直接用吸光度计算 Hb 浓度
沙利法:已被列为县以上医院淘汰的实验方法。(2009 年主治医师)
3. 质量控制
⑴样本:异常血浆蛋白质、高脂血症、白细胞数超过 30×109/L、脂滴等可产生浊度,干扰 Hb 测定。
⑵采血部位:部位不同,结果不同,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低 10%~15%
⑶结果分析:测定值假性增高的原因是稀释倍数不准、红细胞溶解不当、血浆脂质或蛋白质量增加。
⑷HiCN 参考液:是制备标准曲线、计算 K 值、校正仪器和其他测定方法的重要物质。
⑸质控物:包括 ACD 抗凝全血、进口全血质控物、醛化半固定红细胞、溶血液和冻干全血。
4.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2001 年检验师、2001 年主治医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主管技师)
5.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测定在贫血程度的判断上优于红细胞计数
6.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操作:以符合 WHO 标准的分光光度计,波长 540nm 处光径 1cmHiCN 转化液或蒸馏水调零,测定吸光度(A)。根据样本的吸光度A直接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Hb(g/L)=A/44×64458/1000×251=A×367.7
(式中 A 为测定管吸光度,44 为毫摩尔消光系数,64458/1000 为 1mol/LHb 溶液中所含 Hb 克数,251 为稀释倍数)。(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主管技师)
⑵HiCN 应储存在棕色有塞玻璃瓶中,不能贮存在塑料瓶中,否则会使 CN-丢失测定结果偏低。(2009 年主治医师)
⑶氰化钾试剂:是剧毒品,测定后的废液首先以水稀释废液1:1),再加次氯酸钠安替福民充分混匀放置 15h 以上使 CN-氧化成 CO2 和 N2 挥发或水解再排入下水道。废液不能直接与酸性溶液混合,因为氯化钾遇酸可产生剧毒的氰氢酸气体。
历年真题回顾
HiCN 法测定血红蛋白所用的波长 (2001 年检验士)
A.505nm B.460nm C.550nm D.620nm E.540nm
标准答案:E
氰化高铁血蛋白测定法中哪种血红蛋白转化较慢 (2001 年检验士)
A.HBA  B.HBCO C.HBO2 D.HBS E.SHB
标准答案:B
下列哪种为ICSH 推荐的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 (2001 年检验士)
A. 叠氮高铁法 B. 氰化高铁法 C. 十二烷基硫酸钠法


D. 沙利氏酸化法 E. 碱羟血红蛋白法标准答案:B
成人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分别是 (2001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士)
A.4.0~5.0×1012/L B.3.5~5.0×1012/L C.3.0~5.0×1012/L
D.120~160g/L E.110~150g/L
标准答案:E
测定血红蛋白的参考方法为 (2001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 A.沙利氏法 B.HiCN 法 C.血液分析仪法 D.全血铁测定法 E.十二烷基硫酸钠测定法标准答案:B
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其波长为 (2001 年主管技师)
A.536nm B.538nm C.540nm D.542nm E.546nm
标准答案:C
关于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iCN 法)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2001 年主管技师)
A.血红蛋白衍生物的最大吸收峰均接近 540nm B.不能直接根据吸光度进行计算
C.测定结果的校正必须以HiCN 法为标准 D.溶血剂含氰化钾对其反应终产物为HiCN E.碱羟血红蛋白法不适合用于血液分析仪分析
标准答案:D
目前血红蛋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2001 年主治医师)
A. mg/L B. g/dl C. g/L D. g% E. mmol/L
标准答案:C
ICSH 推荐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士)
A.HiCN 法 B.SDS 法 C.HiN3 法 D.AHD575 法 E.沙利酸化血红蛋白法标准答案:A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在波长(2006 年主管技师、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主管技师)
A.405nm B.450nm C.500nm D.540nm E.640nm
标准答案:D



1. 检查原理

  四、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形态检查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略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重要临床价值。将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进行染色(如瑞氏染色)后,根据各种细胞和成分各自的呈色特点,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识别。
2. 参考值
瑞氏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细胞大小一致、平均直径 7.2μm
范围 6~9.5μm)、淡粉红色、中央 1/3 为生理性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2006年检验师)
3. 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
⑴大小改变:病态下可见①小红细胞(直径<6μm);②大红细胞(直径>10μm)、
③巨红细胞(直径>15μm);④红细胞大小不均:多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士)
⑵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的改变:①正常色素性:见于正常人、急性失血再障白血病等;②低色素性: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③高色素性: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④多色性: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尚存少量嗜碱性物质(RNA),红细胞染灰红色或淡灰蓝色。见于


正常人占 1%左右)、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如溶血性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⑤细胞着色不一:同时出现低色素、正常色素性两种细胞,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2010 年检验士)
⑶红细胞形态改变 (2010 年主管技师)
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容易破坏、溶解。
椭圆形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靶形红细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常见靶形红细胞增多。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化学成分发生变异和铁代谢异常所致。(2001 年检验师、2008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师)
镰形红细胞:是含有异常血红蛋白 SHbS)的红细胞。(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主管技师)
棘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 β-脂蛋白缺乏症
口形红细胞: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酒精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和正常人(<4%)。
裂红细胞:为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可呈盔形、三角形等形状,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和正常人(<2%)。(2001 年检验师、2005 年主管技师)
⑧缗钱状红细胞:是因为血浆中某些蛋白(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增高,使红细胞正负电荷发生改变所致。
有核红细胞幼稚红细胞):除 1 周内婴幼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均为病理现象。见于溶血性贫血最常见)、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2001 年检验士)
⑩其他:新月形红细胞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泪滴形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贫血和正常人;红细胞形态不整见于某些感染、严重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2010 年检验师)
⑷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RNA),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原因为重金属损伤细胞膜铅中毒。(2006 年主管技师、2010 年主管技师)
豪焦小体Howell-Jolly’s body染色质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 1~2μm 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某些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2001 年主管技师)
卡波环: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8 字形。(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主管技师)
寄生虫:红细胞胞质内可见疟原虫微丝蚴杜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2009 年检验士)
历年真题回顾
不属于红细胞异常结构的是 (2001 年检验士)
A.染色质小体 B.杜勒小体 C.卡波氏环 D.嗜碱性点彩 E.有核红细胞标准答案:B
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形态呈 (2001 年检验士)
A.皱缩,呈锯齿形 B.影形 C.哑铃形 D.圆盘形 E.泪滴形


标准答案:B
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 (2001 年检验士)
A. 缺铁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失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标准答案:E
关于有核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2001 年检验士)
A.急性大失血患者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
B.1 周内婴儿血涂片仅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
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细胞提示红系增生减低D.巨幼细胞贫血外周血涂片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E.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有核红细胞
标准答案:B
红细胞镰变试验同下列哪种 Hb 关系密切 (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主管技师)
A.HbC B.HbE C.HbH D.HbS E.Hb Bart
标准答案:D
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呈靶形,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2001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师)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脾切除术后 E.溶血性贫血
标准答案:C
DIC 时可见 (2001 年检验师)
A. 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原始细胞>30%
B. 周围血有较多幼稚粒细胞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周围血中幼红,幼粒细胞易见,骨髓出现“干抽”
D.周围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60%
E.周围血中易见盔形红细胞及破碎红细胞标准答案:E
红细胞中出现染色质小体多见于 (2001 年主管技师)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铅中毒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标准答案:B
正常人裂红细胞 (2005 年主管技师)
A.<1% B.<2% C.<3% D.<4% E.<5%
标准答案:B
泪滴红细胞见于 (2010 年检验师)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骨髓纤维化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标准答案:C



1. 检测原理

  五、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ct、Ht、HCT 或 PCV血细胞压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检验师、2001 年主管技师)
⑴温氏法、微量法:属于离心法,是将抗凝血置于孔径统一的温氏管或毛细玻管中,以一定转速离心一定时间后,计算红细胞层占全血的体积比。
⑵血液分析仪法: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形成相应大小的脉冲,脉冲的多少即为


细胞数量,脉冲高度为细胞体积。通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计数
(RBC)即求得血细胞比容,Hct=MCV× RBC
2. 方法学评价
⑴手工法:①放射性核素法被 ICSH 定为参考方法。(2001 年主管技师)②温氏法:采用中速离心,不能完全排除红细胞间残留血浆,结果偏高,已淘汰。③微量法:高速离心,细胞间残留血浆比温氏法少,且样本用量小操作简便、残留血浆 1-3%。微量法为 WHO 推荐方法。(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管技师)
⑵血液分析仪法:仪器法应注意红细胞增多症或血浆渗透压异常时会出现误差。
(2001 年检验士)
3. 质量控制
⑴手工法:抗凝剂量不准确混匀不充分离心速度不够会产生误差。红细胞形态异常或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浆残留量增加 6%。
⑵血液分析仪法:要注意 Hct 与 RBC、MCV 的关联性。
4. 参考值
温氏法男性0.40-0.54女性0.37-0.47微量法男性 0.47±0.04女性0.42±0.05。(2001 年主管技师、2006 年主管技师、2010 年检验师)
5.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2001 年主治医师、2009 年检验师)
减低:见于各种贫血。(2001 年主治医师)
⑶是临床输血、输液疗效观察的指标。
⑷作为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计算的基础数据。
6. 操作方法
⑴温氏法:取 EDTA-K2 或肝素钠抗凝静脉血 2ml,加入温氏管,用水平离心机以 2264g 离心 30min,读取还原红细胞层紫黑红色柱高的毫米数,乘以 0.01, 即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的升数。(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检验师、2010 年主管技师)
⑵微量法:读取还原红细胞层和全层长度。历年真题回顾
血液一般检查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有性别差异 (2001 年检验士) A.白细胞计数 B.血小板计数 C.白细胞分类 D.红细胞压积 E.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标准答案:D
下列关于红细胞比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01 年检验士)
A.与红细胞数量有关 B.与红细胞大小有关
C.是抗凝血自然沉降后所测得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D.在各种贫血时红细胞比容会降低
E.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红细胞比容常增高标准答案:C
   下列有关血细胞比容测定哪项是错误的 (2001 年检验士)
A.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 B.不能使用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C.要求相对离心力为 2264g,离心 30min  D.血浆有黄疸,溶血现象与结果无关E.不同的离心机,应选择不同的离心速度
标准答案:D


下列哪些是测定白细胞比容的方法
  A.温氏法    B.魏氏法             C.微量法
D.仪器法(2001 年检验士)
  E.以上均可以
标准答案:ACD
检查项目红细胞比积相应的缩写是(2001 年检验师)
A.RBC    B.WBC                    C.RDW                    D.HctE.ESR
标准答案:D
患者女性,35 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 1 年,活动后心慌气急 2 个月来诊。为确定患者有无贫血,首先的化验指标是 (2001 年检验师)
A.  红细胞数量和血细胞比容 B. MCH、MCHC C. 血沉
D.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E. 血细胞比容标准答案:D
关于细胞比容测定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2001 年检验师)
A.温氏法要求 3000r 离心 30min B.以 106mmol/L 枸橼酸钠为抗凝剂
C.为缩短时间,温氏法可用 300rpm,离心 15min
D.毛细管微量法要求 5000rpm,离心 40min E.以草酸钾做为首先抗凝剂标准答案:A
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是 (2001 年主管技师)
A.男性 50%~60%,女性 40%~50% B.男性 30%~50%,女性 25%~40% C.男性 40%~50%,女性 37%~48% D.男性 60%~70%,女性 45%~50% E.男性 70%~80%,女性 60%~70%
标准答案:C
下列有关手工法检测血细胞比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1 年主管技师)
A.是抗凝血在自然沉降后所测得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B.血细胞比容的多少与红细胞数量有关
C.在各种贫血时血细胞比容会降低 D.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血细胞比容会增高E.放射性核素法被定为参考方法
标准答案:BCDE
下列是微量高速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的特点,但除外 (2001 年主管技师)
A.用血量少 B.测定时间短 C.效率高 D.血浆无残留 E.精度好标准答案:D
血细胞比容增高,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2001 年主治医师)
A.大面积烧伤 B.各种脱水 C.贫血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慢性肺心病标准答案:ABDE



1. 检测原理

  六、红细胞平均指数


⑴手工法: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值,可计算出平均指数, 公式如下(2006 年主管技师、2008 年主管技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师)①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Hct/RBC(飞升,fl),代表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MCV 以飞升(fl)为单位,1fl=10-15L。②红细胞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Hb/RBC(皮克,pg),代表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MCH 以皮克(pg)为单位,1pg=10-12g。(2001年检验士、2008 年主管技师)③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Hb/Hct(g/L),代表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


含血红蛋白浓度。
⑵血液分析仪:能直接导出 MCV 值,再结合直接测定的 RBC 和 Hb,计算出MCH(=Hb/RBC)和 MCHC(=Hb/RBC×MCV)。
2. 方法学评价
⑴MCV:红细胞凝集(如冷凝集综合征)、严重高血糖症(葡萄糖高于 6000mg/L)
可使 MCV 假性增高。
⑵MCH:高脂血症、白细胞增多症可使 MCH 假性增高。
⑶MCHC:受 Hct(血浆残留或出现异常红细胞)和 Hb(高脂血症、白细胞增多症)的影响。
3. 参考值
新生儿:MCV91~112fl,MCH29~36pg,MCHC280~360g/L。成人MCV80-100flMCH27-34pgMCHC320-360g/L。(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主管技师)
4. 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指数可作为贫血形态学分类依据。(2001 年主治医师) 表 1-2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治医师、2008
年检验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主管技师)


《临床基础检验》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1.jpg
历年真题回顾
MCH 以pg 为单位,pg 等于 (2001 年检验士、2008 年主管技师)
A.10-6g B.10-10g C.10-12g D.10-13g E.10-15g
标准答案:C
患者,男,30 岁,贫血外貌,MCV86fl,MCH29pg,MCHC34g/L,其贫血属于(2001 年检验士)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B.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 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E. 肾性贫血
标准答案:C
血液检查结果:MCV 为 120fl,MCH 为 45pg,MCHC 为 375g/L,有助于判断(2001 年检验士)
  

A. 健康人B. 大细胞性贫血C. 正常细胞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标准答案:B
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2001 年主管技师)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 E.急性溶血性贫血
标准答案:B
为确定贫血的类型,首选的指标是(2001 年主治医师)
A.  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体积 B. MCV、MCH、MCHC C. 血沉
D.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 E. 红细胞比积标准答案:B


巨幼细胞性贫血 MCV、MCH、MCHC 的改变通常是 (2001 年主治医师)
A. MCV 增高、MCH 增高、MCHC 增高 B. MCV 增高、MCH 增高、MCHC 正常
C. MCV 减低、MCH 增高、MCHC 正常 D. MCV 减低、MCH 减低、MCHC 正常
E. MCV 减低、MCH 减低、MCHC 减低标准答案:B



1. 检测原理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映样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管技师、2001 年主治医师、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
2. 方法学评价
RDW 比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小的观察更为客观和准确。
3. 质量控制
RDW 异常受样本中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集、双相性红细胞的影响。
4. 参考值
成人 RDW11.6%~14.6%。(2010 年主管技师)
5. 临床意义(2008 年山东省住院医一阶段)
贫血形态学分类:根据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同,将贫血分成 6 类。MCV 减少RDW 正常小细胞均一性MCV 减少RDW 增高小细胞不均一性MCV 增大RDW 正常大细胞均一性MCV 增高RDW 增高大细胞不均一性
(2001 年主治医师、2010 年主管技师)
作为缺铁性贫血IDA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RDW 增大对 IDA 的诊断灵敏度达 95%以上,特异性不强,可作为 IDA 的筛选诊断指标。当铁剂治疗有效时,RDW 开始增大,随后逐渐降至正常。
⑶鉴别缺铁性贫血和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历年真题回顾
RDW 是反映红细胞的 (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师)
A.直径异质性 B.体积异质性 C.厚度异质性D.血红蛋白含量异质性 E.红细胞膜结构异质性
标准答案:B
红细胞分布宽度可用于估计 (2001 年主管技师)
A.红细胞数 B.血细胞比容 C.血红蛋白浓度 D.血红蛋白量 E.红细胞体积异质性标准答案:E
MCV 增高,RDW 异常,提示红细胞体积为 (2001 年主治医师)
A.正细胞均一性 B.小细胞均一性 C.大细胞均一性D.大细胞不均一性 E.小细胞不均一性
标准答案:D
反映红细胞体积变异的参数是 (2001 年主治医师)
A.RDW B.HCT C.MCH D.MCV E.MPV
标准答案:A
正常成人RDW 不超过 (2010 年主管技师)
A.5% B.8% C.10% D.15% E. 18%
标准答案:D
八、网织红细胞计数


1. 检测原理
网织红细胞(Ret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新亚甲蓝、灿烂甲酚兰(煌焦油蓝)、中性红等燃料活体染色后,形成核酸与碱性燃料复合物,呈深染的颗粒状或网状结构。凡含两个以上的深染颗粒或具有线网状结构的无核红细胞,即为网织红细胞。①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在显微镜下计数 1000 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或分数。②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和血液分析仪法:用荧光染料使网织红细胞内 RNA 着色,用流式细胞仪(FCM)得到网织红细胞数。(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检验师、2005 年主管技师、2006 年主管技师、2009 年检验师)
2. 方法学评价
⑴普通光学显微镜法:试管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玻片法取血量少、染色时水分易蒸发,造成结果偏低。(在显微镜计数法中,试管法优于玻片法。玻片法染色时间较试管法,玻片法计数用乙醇燃料;玻片法计数结果比试管法,试管法计数用盐水燃料。)
⑵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可客观地将 Ret 分为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3 类,荧光强度越高细胞越幼稚
⑶血液分析仪法: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 RMI=(MFR+HFR)/LFR×100。测量细胞多,避免主观因素,易于标准化是仪器法的优点。
3. 质量控制
⑴显微镜法:影响因素有:操作人员对网织红细胞识别不同血涂片质量好坏计数红细胞数量多少计数方法等。
⑵仪器法:出现 Howell-Jolly 小体、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会使结果假性增高。
4. 参考值
⑴显微镜计数法:成人 0.008~0.02(25~75)×109/L。(2001 年主管技师)新生儿:0.02~0.06 LFR+MFR+HFR=100%。
⑵仪器法:男性 RMI 9.1%~32.2%,女性 12.8%~33.7%。5.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尤其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2001 年主管技师、2001 年主治医师)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网织红细胞均值为 150×109/L,血液中为 65×109/L(骨髓中的网织红细胞比外周血中的;骨髓中的网织红细胞比外周血中的幼稚)。正常时,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中 III 型约占 20~30%IV 型占 70~80%,若骨髓增生明显,可出现 I 型和 II 型网织红细胞。
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①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放疗化疗后、红系无效造血;(2010 年检验士)②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Ret 计数常低于 0.005绝对值低于 15×109/L。还可见于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2001 年主管技师、2001 年主治医师、2010 年检验士)
观察贫血疗效: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或维生素 B12叶酸治疗 3-5 天后,Ret 开始上升,7-10 天达高峰,2 周左右 Ret 逐渐下降,表明治疗有效。(2001 年检验士、2001 年主管技师、2001 年主治医师、2009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
⑶骨髓移植后检测:骨髓移植后 21 天,如 Ret 大于 15×109/L,表示无移植并发症。
⑷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在估计红细胞生成有效性方面,使用 RPI 较准确。


6.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网织红细胞分型: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分为 5 型:0 型、I 型、II 型、III 型破网型):见于外周血IV 点粒型):见于外周血ICSH 将网织红细胞分为 I-IV 型不包括 0 型。(2009 年检验师)
⑵染料和染色:WHO 推荐使用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液为新亚甲蓝,染色力强且稳定。染色时间不能过短染色温度应控制在 37℃,因为室温(25℃)染色 Ret 检出率明显低于 37℃染色。染液与血液比例以 1:1 为宜。
Miller 窥盘:为提高网织红细胞计数精确度和速度:ICSH 推荐使用 Miller 窥盘,方法是:将 Miller 窥盘置于目镜内选择红细胞散在且分布均匀的部位, 用小方格A计数红细胞大方格B计数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B 格内的网织红细胞数×100%(CV 约为 10%)(2001 年检验士)
A 格内的红细胞数×9
历年真题回顾
关于网织红细胞(Re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最准确的 (2001 年检验士)
A.是幼稚的红细胞 B.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
C.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D.是介于中幼红细胞与晚幼红细胞之间的细胞E.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标准答案:E
采用 Miller 窥盘法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如计数 10 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 120 个, 同时计数的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 16 个,则网织红细胞应报告为 (2001 年检验士) A. 0.012 B. 0.013 C. 0.014 D. 0.015 E. 0.016
标准答案:B
网织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提示 (2001 年检验士)
A.  溶血性贫血 B.  铁剂治疗有效 C. 维生素 B12 治疗有效
D.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失血
  

标准答案:ABCE
瑞氏染色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2001 年检验师)
A.异常淋巴细胞  B.幼稚细胞                 C.嗜碱性点彩D.网织红细胞E.中毒颗粒
标准答案:D
下列哪些是网织红细胞计数常用的染料 (2001 年检验师)
A.伊红 B.丽春红 C.煌焦油蓝 D.新亚甲蓝 E.甲苯胺蓝标准答案:CD
关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及其意义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2001 年主管技师)
A.正常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不超过红细胞总数的 2% B.网织红细胞增高,说明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活跃
C.网织红细胞长期增多,而不伴有红细胞增多者为骨髓发育不全,即红系成熟受阻D.网织红细胞降低,表示骨髓功能减低或衰竭
E.网织红细胞增多或降低不代表骨髓造血功能标准答案:ABD
下列有关网织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1 年主管技师) A.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B.作为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值 C.判断骨髓增生情况D.作为贫血病情观查的指标 E.作为红细胞成熟程度的指标
标准答案:ABCD
下列有关网织红细胞临床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1 年主治医师)


A.  反应骨髓造血功能 B. 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
C.  作为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值 D. 作为补液计算的依据
E. 是恶性肿瘤患者辅助诊断指标标准答案:ABC
网织红细胞计数,应在油镜下计数全部红细胞达(2005 年主管技师、2006 年主管技师、2009 年检验师)

A.100 个  B.200 个  C.300 个         D.500 个E.1000 个
标准答案:E
网织红计数绝对值下降见于(2008 年检验师)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C.化疗后
D.缺铁性贫血治疗后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标准答案:B
不是反映网织红的指标是选 (2008 年检验师)
A.LFR B.HFR C.MFR D.RMI E.MCV
标准答案:E
ICSH 规定的Ret 分型不包括 (2009 年检验师)
A.0 型,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含网状物 B.I 型(丝球型) C.II 型(网型)
D.III 型(破网型) E.IV 型(点粒型) 标准答案:A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见于 (2010 年检验士)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D.正常成人 E.以上均不增高
标准答案:A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指标是 (2010 年检验士)
A.红细胞计数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中性粒细胞计数D.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标准答案:B



1. 检测原理

  九、点彩红细胞计数


点彩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 RNA碱性亚甲基蓝染色后,呈大小、形状不一蓝色颗粒瑞氏染色后颗粒呈蓝黑色。(2010 年主管技师)
2.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①中毒,如、汞、银、铋、硝基苯、苯胺等。②各类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恶性肿瘤等,表示造血旺盛。(2001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师)
3. 操作方法
取新鲜血 1 滴制片,用甲醇固定 3min,以 50g/L 碱性亚甲蓝液染色 1~2min, 然后油镜下计数 1000 个红细胞中点彩红细胞数,最好计算点彩红细胞数百分率。历年真题回顾
铅中毒时血涂片中可见 (2001 年检验师)
A.  染色质小体 B.  球形红细胞 C.  碱性点彩红细胞 D.  有核红细胞 E. 靶形红细胞标准答案:C
十、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检测原理
ESR 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分为 3 期:
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约数分钟至 10min;②快速沉降期:缗钱状红细胞以等速下降,约 40min;③细胞堆积期(缓慢沉积期):红细胞堆积到试管底部。 2.方法学评价
魏氏法简便实用,为 ICSH 推荐方法。潘氏法用血量少,适用于儿童。(2010 年检验士)
3. 质量控制
血浆蛋白质比例:小分子蛋白如清蛋白卵磷脂等使血沉减缓,大分子蛋白如急性反应蛋白(如 CRP、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巨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使血沉加快。现公认血浆中带有正电荷的不对称大分子物质纤维蛋白原是最强有力的促缗钱状聚集的物质。(2001 年主治医师、2009 年检验师、2009 年主治医师、2010 年主管技师)
红细胞数量和形状:①红细胞数量:如数量减少引起血沉加快数量增多使血沉减慢。(数量太少也减慢,因影响了红细胞缗钱状形成)(2001 年主治医师)
②红细胞直径:直径越大血沉越快,如靶形红细胞,但球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不易聚集而使血沉减慢
⑶血沉管:应完全直立,血沉管倾斜时,红细胞沿管壁一侧下沉,而血浆沿另一侧下降,会加速红细胞沉降。
⑷温度:室温过高(﹥25℃)使血沉加快;室温过低(﹤18℃)使血沉减慢。
4. 参考值
魏氏法:﹤50 岁:男性 0-15mm/h女性 0-20mm/h。(2001 年检验士、2008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士)
5. 临床意义
⑴血沉增快
生理性见于女性高于男性。妇女月经期妊娠 3 个月以上者血沉增快老年人血沉增快。(2001 年主治医师)
病理性见于①各种炎症:急性细菌性炎症:严重感染时 ESR〉100mm/h。慢性炎症如结核病风湿热等,活动期血沉增快、病情好转血沉减慢、非活动期血沉正常。(2001 年主治医师)②组织损伤及坏死:组织损伤手术创伤使血沉增快。(2001 年主治医师)③恶性肿瘤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贫血等因素使血沉增快。手术切除、治疗好转,血沉可正常。复发或转移时,血沉又增快(ESR
﹥100mm/h)。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④高球蛋白血症:如 SLE、恶性淋巴瘤、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等因免疫球蛋白增高使血沉增快。⑤ 贫血:贫血(﹤90g/L)使血沉轻度增快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胞性贫血等因异形红细胞不易聚集成缗钱状而使血沉减慢。⑥高胆固醇血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粘液性水肿等血沉增快。(2001 年检验师、2010 年检验师)
血沉减慢:见于真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DIC 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因未产生急性反应蛋白等使血沉减慢。(2001 年检验师、2001 年主管技师、2006 年主管技师、2009 年主治医师)
6.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操作:取 109mmol/L 枸橼酸钠 0.4ml,加静脉血 1.6ml1:4),混匀,用血沉管吸入混匀全血,并直立于血沉架上,1h 末准确读取红细胞下沉后的血浆段高


度,即红细胞沉降率。(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士)
⑵魏氏法测血沉操作注意事项:①用 109mmol/L 枸橼酸钠溶液作抗凝剂;②抗凝剂与血液按 1:4 混匀;③血沉管需干燥;④血沉管必须垂直;⑤测定温度最好是 18-25℃。(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师)
⑶血沉测定对标本要求:①必须避免脂血;②抗凝比例要准确 1:4;③抗凝剂浓度必须准确;④抽血应在 30 秒内完成;⑤血液轻度凝固会使血沉减慢
⑷血沉测定对温度要求:①室温下 2 小时内必须完成测定;②放置 4℃可延长至6 小时完成测定;③测定时最好是 18-25℃;④37℃测定的结果需校正后报告历年真题回顾
用魏氏法测定血沉,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2001 年检验士、2010 年检验士)
A.1∶1 B.1∶2 C.1∶3 D.1∶4 E.1∶9
标准答案:D
成年女性魏氏法测定血沉的参考值为 (2001 年检验士、2008 年检验师、2009 年检验士)
A.0~5mm/h B.0~10mm/h C.0~15mm/h D.0~20mm/h E.0~25mm/h
标准答案:D
  

血沉增快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A.  活动性肺结核   B.  严重贫血            C.
妇女月经期D.心绞痛(2001 年检验士)
  E. 心肌梗死
标准答案:ABCE
检查项目血沉相应的缩写是(2001 年检验师)
A.RBC    B.WBC                    C.RDW                    D.HctE.ESR
标准答案:E
影响血沉测定质量的因素不包括(2001 年检验师)
A.抗凝剂 B.温度 C.器材 D.标本处理 E.患者是否为空腹采血标准答案:E
下列不引起血沉增快的疾病是 (2001 年检验师) A.活动性结核 B.风湿热活动周 C.多发性骨髓瘤 D.胃癌 E.弥慢性血管内凝血标准答案:E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 (2001 年主管技师)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心肌梗死 C.动脉粥样硬化 D.肺结核 E.风湿热标准答案:A
下列哪些因素可使血沉增快 (2001 年主治医师)
A.巨球蛋白增多 B.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C.运铁蛋白增多D.球蛋白减少 E.红细胞数量增多
标准答案:ABC
下列关于血沉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1 年主治医师) A.妇女月经期血沉可略增快 B.随年龄增加,血沉减慢 C.炎症时可见血沉增快D.常用于观察结核病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 E.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
标准答案:B
下面使血沉增快的是 (2008 年检验师)
A.红细胞相对增多 B.DIC C.多发性骨髓瘤 D.DIC E.继发纤溶标准答案:C
ICSH 推荐的血沉检测方法是 (2010 年检验士)
A.微量法 B.魏氏法 C.潘氏法 D.血沉仪法 E.以上均不是标准答案:B


促进红细胞呈缗钱状聚集最强有力的物质是 (2010 年主管技师)
A.γ 球蛋白 B.β 球蛋白 C.胆固醇 D.甘油三酯 E.纤维蛋白原
标准答案:E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