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15 07: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息周期内的全球贸易需求衰减是真的,我们在外需衰减之下,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也是真的。
在剔除了疫情和春节因素(1月),并经历复工过渡期后(2月),3月份的外贸进出口回归正常轨道或者说迎来爆发式增长也不为过。
要知道,2023年1-2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还处于同比下滑之中。前两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6.18万亿元,同比下滑0.8%。其中,出口增长0.9%,进口下降2.9%。贸易顺差同比扩大16.2%。
而最新的一季度数据出炉,中国进出口总值实现了大幅跃升,达到9.89万亿元,同比止跌回升,增长4.8%。其中,出口增幅达到8.4%,进口也回归增长轨道。
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5.58%。
要知道,贸易顺差才是核入GDP的最终数据,现在可以说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加息周期内的全球贸易需求衰减是真的,从越南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就可以看出来。
2023年第一季度,越南外贸总额154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其中,出口791.7亿美元,同比下降11.9%;进口751亿美元,同比下降14.7%。
这数据不可谓不惨淡。
越南一季度进出口大幅下滑
但我们在需求衰减之下,仍然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尤其是出口端,同比增幅能够达到8.4%,离不开官方在外交层面的努力。
随着加息周期临近尾声,其对于贸易需求的负面效应也将逐步消散。凭借我们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和性价比,今年对于出口方面的担忧或许可以放下了。
硬要说一季度进出口有什么瑕疵的话,那么令人稍微警惕的数据反而是进口数据。因为进口数据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需。
显然无论是最近公布的3月CPI数据、进口数据、亦或是居民存款增幅,都显示我们的消费需求维持了持续低迷的状态。而消费才是影响GDP增量的最大因素。
如何提振消费需求,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叙事主线。
目前看,CPI面临通缩危机反倒给央行留出了政策腾挪的空间。现在我们可以从数据清晰地看到,降准释放的资金只是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并没有真正投放到市场中来;下一步的政策方向应当在降息方面发力。
降息是将存款赶到市场中去的有效手段,当然首要前提是提升老百姓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信心。
那么就要在解决年轻人就业、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央企扩招让利、扭转裁员趋势等方面多管齐下,只有让老百姓对未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有预期,才能提升老百姓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信心。
而不是将大部分筹码都押注在房地产复苏上。
我想央行需要知道的是,居民存款多增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节流】,而不是【开源】。
省出来的钱都是要用在刀刃上的,你不拿出点诚意来,我们是不会把家底掏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