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4-17 0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分三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机能问题
手机的硬件性能足够,但目前手机系统的运行逻辑不支持。
无论是ios还是安卓或者其它的什么,这些系统运行的基础逻辑,在于它是个移动便携通讯设备,app要留有余地,占用内存不能过高,不能占用其它应用的资源。
所以你看现在手机上能复刻的主机大作,基本上也就是ps2和psp那些。
但ps3之后的主机,复刻的也都不是啥大作。比如弹丸论破这种文字类……
举个例子:
《怪物猎人 世界》这款游戏出的时候,已经是ps4的末期了。用ps4pro玩还好,但如果用原版或者slim玩,会发现游戏里运行流畅,但把游戏放到后台,用ps4其它功能时(比如浏览器),会非常卡。
战神5等游戏也会有类似问题。
但没什么人在乎这一点。
因为ps4是个游戏机,它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玩游戏,只要游戏没问题,别的就都是小问题。
但手机不能这么干,手机是要保证通讯网络等其它功能的。所以必须对app做出限制,占用内存过大的游戏会影响其它功能的使用。
为了保证系统流畅,过大的、占用内存过高的app都无法通过官方途径上架。
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短时间内不会出手机版。
模拟器另说。
二、经营策略问题
另外任天堂其实不是不出手机游戏,但基本都是氪金的,也没有太大的制作。
以老任的技术,做个《原神》那种水平的手游也不是不能,但很明显老任不愿意。
从这也能看出来,老任对手机平台其实是一种搂草打兔子的心理。
有钱挣当然要挣,但老任没打算好好吃这碗饭,人家自己卖游戏机多香啊。
至于手机玩家的宣传,对老任来讲可能不是至关重要的那种。
我举个例子,有多少玩《宝可梦go》入坑的玩家去玩switch上的宝可梦的?
有是肯定有,但更多的玩家是很早就玩过宝可梦系列游戏,而转去玩手游的。因为门槛不一样。
所以老任比起用手游反哺ip,更愿意用ip去带动手游捞一把。
比如老任出过以鲤鱼王为主角的手游……
一款手游,给老任这种老妖怪级别的游戏公司带来的宣传效益,可能并不符合老任的经营策略。
如果你真的对主机感兴趣,那你很容易就知道任天堂,和它旗下的大ip。因为老任在这行时间太长了,作品太多了。
但如果你对主机不感兴趣,很难指望你玩到一个游戏就会去买游戏机,反而因为你在手机就能玩到,打消了购买游戏机的意愿……
这对老任来说,就得不偿失喽。
三、游戏类型问题
旷野之息这种游戏,其实是不适合新手入门的。
因为它包含了不少只有游戏玩家才懂得的“游戏规则逻辑”。
这个词是我刚编的,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统一通用的词……
我试着解释一下什么叫游戏规则逻辑:
1.
比如你在立交桥上开车,看到弯道的围栏缺了一块,你会想:这破地方怎么还不修好?多危险啊?这里是不是出过事故?
但如果你在游戏中开车遇到同样的情况,你就知道从这猛冲下去,肯定有某种奖励。比如GTA系列的特技奖励,或者某种近路和特殊地点。
2.
你看到一堵墙,中间有一块和其它地方颜色不同。在游戏里你就会想到,这里炸/砸开一定有路,或者有宝物。
但在现实中你会考虑是不是这里放过个什么柜子落灰导致的。
《旷野之息》充满了这种游戏规则逻辑。它就是建立在“你了解这种类型游戏”的前提上玩下去的,鼓励你自行探索,并认为自行探索是这游戏的重点。
和那些一开局按哪个位置打开背包都要指引、甚至走路都替玩家走的手游页游,明显不是一个逻辑。
但这种游戏逻辑太多,带来的结果就是:
老玩家一看就大致猜到了该怎么玩。
而玩游戏少的玩家,就觉得这游戏的指引做得太差,根本看不懂,又没有讲解。
所以我觉得,如果老任真有出单机手游的那天,也应该是把马里奥、早期塞尔达(比如织梦岛)这种一眼就知道怎么玩的游戏先拿出来。
等到在手游圈里有一定知名度和接受度——说得难听点就是对玩家的培训——才可能拿出旷野之息这种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