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四种基本形式,即集束式、偶然式、流言式和单线式沟通。通常,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集束式传播。 知识模块:群体内部互动行为1、团体规范:每个国家的法律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有些国家和地域**合法,但是也有很多国家是不合法的,这是不同的团体;体现在企业里,就是一些你觉得理所当然的,比如同工同筹,比如出差报销没有等级之分,这就是平等的企业文化的表现;在一些企业为了体现职级,为了体现不同合同制的员工的身份,会做出很严格的等级划分,高一个等级薪酬、出差标准、补贴都会高出很多,这就是刺激竞争的企业文化;
2、信奉的价值观:团队公开声明要设法实现的原则和价值观,比如很多企业会给员工的价值观做细分,每一条可以和日常工作的行为进行实际对比;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就是直接占到KPI考核的50%,这就是价值观在组织文化里的体现。
不同的价值观驱动不同的行动,我在两家著名的公司做过文化的建设,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原则和价值观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人才建设
3、游戏规则:组织中隐含未写明的规则,新人被组织接受必须知道的内情,比如投名状就是典型的游戏规则,水浒中描写林冲和王伦的沟通
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王伦道:“与你三日限。若三日内有投名状来,便容你入伙;若三日内没时,只得休怪。”林冲应承了,自回房中宿歇,闷闷不已。
投名状就是梁山入伙的重要游戏规则,是这个组织由杀人越货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组织文化,林冲想加入组织先要接受这个文化,虽然林冲闷闷不乐;阿里巴巴的HR在招募时常常说到一个“阿里味”,就是在判断这个候选人是否可以和这个组织的文化相融合。
4、氛围:气氛既是一个团体通过互动方式传递给组织内和组织外人的感觉。
举一个内部互动传递的例子:
比如说在中国百胜时期,我们发现中国总部和区域乃至于一线员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开始有一些官本位思想的苗头出现,于是在文化上做了一个小动作,我们在年会上做了一次宣导,将总部重新定义为“RSC”,就是“Restaurant Support Center”的缩写,要求所有的Office的同事在接到餐厅的电话时,结尾一定要说“很高兴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动作,拉近总部-区域-门店的距离,通过整齐划一的互动方式,将办公室是支持前线的理念深入人心,负责全国七千多加门店,二十万员工通过任何一个行政指令来改变都是很难的,时间漫长的;
再举一个例子:
在阿里内部,有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几年前,马云和任正非一起坐飞机。在机场,先碰到了几个华为的人,在读书和讨论工作,见到任正非就和任总打招呼。
再往前走,在登机口遇到一群阿里的人,阿里的人把行李箱平放在地上,围着行李箱坐一圈打牌,见到马云,就和马总打招呼。
马云回来就找当时童文红说:能不能让这些人不要在机场打牌?
HR找到当事人,当事人说,工作非常辛苦,大伙就是在机场一起聚聚,然后各自出差,就有一阵见不着了。HR又把这个话反馈给了马云。
马云马上说:“啊呀,那要是这样,下次让他们见到我,就不要跟我打招呼了!”
这个故事我是相信的,很多管理学所谓大师天天宣传,说从这个故事看出来马云的管理情商很高,但是其实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这帮员工绝对就是阿里淘系员工应该有的样子,阿里文化宣传”侠“文化,宣传“小二”文化,我认识很多工号一万之前的老中供,老淘宝,就是这样的,各个都是少侠、侠女,拿起酒杯就喝酒,坐下就打牌,站着靠墙就能睡着,加起班来不要命;随着这几年逍遥子逐步接班,阿里的招募战略变化很大,从早些年的“平凡人、做非常事”,升级到“非凡人,做平常事”,阿里集团招募了很多高学历、好背景的人才进来,在素“穿西装、打领带”提升的前提下,其实业务的战斗力也在下降,冲锋陷阵,“拿起酒杯就喝,撸起袖子就干”的人越来越少了,
所以这帮坐在行李箱上打牌的员工,绝壁是阿里员工,而且工号不会太靠后。
华为的几个同学在读书和讨论工作,这个我也是相信的,大家除了经常宣传华为的军队组织模式,还有加班精神以外,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华为是个学术氛围非常好的公司,同事还保存这很多有意思的规矩,我已经和华为很多年没联系了,早些年我去华研所去做助教,我记得华为是“连坐制”,你没学好,要写悔过书,你写了不算,你座位旁边一圈都要一起写,所以相对来说华为员工要斯文一些,爱学习,学术范。
这就是两个企业通过员工之间互动带给外部人的气氛印象。
5、思维习惯、心智模型和语言范式:无需书面表达就可以使某事情世代相传的能力
所谓所谓习惯就是“方法论”
这世上的方法论千千万,各家企业都在方法论的海洋里遨游,找到最顺手的来交给员工,形成共同的思维习惯:
比如我在百胜的时候,选择给员工洗脑的方法论叫“Root Cause Analysis”,从员工还是个MT的时候就开始洗脑,一开口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会发现有一群人经常说着同样的话:基层管理者最喜欢说”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产品经理喜欢问“这件事情的价值是什么?”,客户运营喜欢问“这样做不符合顾客体感”,线上运营喜欢问“这个商品的心智是什么?”
这些千篇一律的日复一日的问着这些话的人,都是被文化所熏陶的啊!有着共同的思维习惯、心智模型和书面(口头)表达方式。
6、共享意义:成员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理解,固定的互动方式可以成为显性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个案例饿了么“互怼”文化:
就是我刚刚接触饿了么团队的时候,作为观察员进行观察,发现了饿了么的产品-运营-技术团队的关系就是一种互怼文化,往往讨论一个问题的场面是这样的,三队人马各做一边,就开始互相diss,最后发展成了互骂,饿了么上海团队到后面就是互飙上海话,我当时觉得是不是过分了,但是熟悉团队的人告诉我一直都是如此的,企业的员工对这种互动方式已经习惯了,“力争而合”是个好文化,但是变成互骂而没有结果,我想也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所以后来我们为饿了么团队进行宣导“该争论时争论,该决定时决定”的文化策略,力图改变成员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理解,可以互怼互骂,但最后还需要相互认同,达成共识。
第二个案例:互联网公司产品-技术-运营的关系
阿里巴巴的淘系,是一个运营驱动的团队,运营能力很强,所以在传统的观念里,都是运营的同学会提出各种需求,在阿里早些年里,技术的同学都是全力支持运营,对很多零散的运营要求无条件的接受,虽然最终导致现在的淘宝的底层架构非常的复杂,也铸就了阿里运营能力天下无敌的王者之势,淘系最强的不是电商平台,因为电商平台大家都能做,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等等,但是运营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以及技术同学无条件支持的结果;所以即使腾讯多次杀入电商腹地,依然不能对阿里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近些年,阿里大量外部产品技术人员进入,动不动就是灵魂三问:你的需求价值是什么?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等等问题,将大量的需求挡在门外,虽然有KPI作祟,但是我们会明显的发现无论是淘系也好,还是其他的业务也好,运营的能力在减退。
阿里试图产品引领业务,但是业务强于产品的时候,这种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且背离了原先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成员长期互动中积累的理解。
当然这也和中台策略也有关联,这里就不展开说了,那是组织架构和向上通道优先权的故事。
腾讯的内部文化完全不同,腾讯是产品为王,产品经理在腾讯有着明星地位,同时也明显优于阿里的产品;这里有一个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产品经理在腾讯的KPI是量化的,可激发的;而阿里的产品经理的质量明显低于腾讯,阿里的产品很多KPI不能量化,甚至我认为很多只是担任着“翻译官”的角色,将业务的需求稍作加工,用技术听得懂的话告诉技术,完成需求,成为大部分阿里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而善于学习的业务很快就看透了,会直接去对接技术,产品似乎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这也是一种成员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理解。
第三个案例:大卖场采购和门店营运的关系
前一段时间被苏宁收购的家乐福,被查出大量贪污受贿案件,家乐福的运营体制是以门店营运来主导的,也即是单店营运做单店生意,门店或区域对采购提出采购需求,进行选品;
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个门店灵活性强,盈利能力强;但是反过来就,无法监督全国几百家门店的廉政状况,门店的店长、科长甚至普通员工都有机会和供应商接触,并获利。
另外一个单店经营为主,各地为战的方式会导致总部失控,同时总部员工的存在感低,制定的公司方向和长期战略无法传达,或者不会被执行,成为“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情况
而另一家华润万家,采购和营运的关系是反过来的,品类采购负责选品,负责对自己商品的KPI负责,这样的做法门店和区域会丧失一部分机动性,但是整体盘会比较稳定,由于采购远在天边,对门店不了解,所以大量的商品强配到门店,造成无动销和大量损耗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样的会出现组织关系的效应就是总部人员的存在感高,容易形成唯上、官本位的思想,在廉政上,风险肯定低于家乐福的形式,但是管控不力也容易出现巨贪和窝案。
7、原始的隐喻和整合的象征:成员们的情绪和审美反应
2020年01月03日,伊朗军官被杀后,特朗普更新推特:只有一张美国国旗,意在调动美国人共同反伊的情绪
国旗就是组织文化的原始的隐喻和整合的象征,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这样就能理解,每个企业会有自己的Logo,会有自己的颜色,会将他们印在员工的衣服上,办公用品上,比如腾讯企鹅、阿里橙。
内部造节:比如阿里日(5月10日),每年的这一天,阿里人可以带上宠物上班,可以穿着睡衣上班,可以带上孩子上班,总之,怎么舒服怎么做。这一天,还有两个传统项目,开放公司为“亲友日”,举行阿里巴巴集体婚礼,马云会亲自征婚。
如何让颜色、某一天、某个人、某个吉祥物成为成员情绪的节拍器和审美点,这就是另外一节课了。
8、正式礼仪和庆典:
如尾牙、颁奖典礼、如优秀员工,这一块相对简单易懂,就不多说了。
前几日听到罗辑思维说到组织,“组织是人的的组织”,这句话就是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组织文化是什么?组织文化就是,通过精细的设计,制造一系列的事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一群人共同经历,形成组织需要的特质,并进行传承和持续变种,助力组织的业务发展。1、团体规范:每个国家的法律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有些国家和地域**合法,但是也有很多国家是不合法的,这是不同的团体;体现在企业里,就是一些你觉得理所当然的,比如同工同筹,比如出差报销没有等级之分,这就是平等的企业文化的表现;在一些企业为了体现职级,为了体现不同合同制的员工的身份,会做出很严格的等级划分,高一个等级薪酬、出差标准、补贴都会高出很多,这就是刺激竞争的企业文化;
2、信奉的价值观:团队公开声明要设法实现的原则和价值观,比如很多企业会给员工的价值观做细分,每一条可以和日常工作的行为进行实际对比;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就是直接占到KPI考核的50%,这就是价值观在组织文化里的体现。
不同的价值观驱动不同的行动,我在两家著名的公司做过文化的建设,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原则和价值观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人才建设
3、游戏规则:组织中隐含未写明的规则,新人被组织接受必须知道的内情,比如投名状就是典型的游戏规则,水浒中描写林冲和王伦的沟通
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王伦道:“与你三日限。若三日内有投名状来,便容你入伙;若三日内没时,只得休怪。”林冲应承了,自回房中宿歇,闷闷不已。
投名状就是梁山入伙的重要游戏规则,是这个组织由杀人越货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组织文化,林冲想加入组织先要接受这个文化,虽然林冲闷闷不乐;阿里巴巴的HR在招募时常常说到一个“阿里味”,就是在判断这个候选人是否可以和这个组织的文化相融合。
4、氛围:气氛既是一个团体通过互动方式传递给组织内和组织外人的感觉。
举一个内部互动传递的例子:
比如说在中国百胜时期,我们发现中国总部和区域乃至于一线员工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开始有一些官本位思想的苗头出现,于是在文化上做了一个小动作,我们在年会上做了一次宣导,将总部重新定义为“RSC”,就是“Restaurant Support Center”的缩写,要求所有的Office的同事在接到餐厅的电话时,结尾一定要说“很高兴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动作,拉近总部-区域-门店的距离,通过整齐划一的互动方式,将办公室是支持前线的理念深入人心,负责全国七千多加门店,二十万员工通过任何一个行政指令来改变都是很难的,时间漫长的;
再举一个例子:
在阿里内部,有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几年前,马云和任正非一起坐飞机。在机场,先碰到了几个华为的人,在读书和讨论工作,见到任正非就和任总打招呼。
再往前走,在登机口遇到一群阿里的人,阿里的人把行李箱平放在地上,围着行李箱坐一圈打牌,见到马云,就和马总打招呼。
马云回来就找当时童文红说:能不能让这些人不要在机场打牌?
HR找到当事人,当事人说,工作非常辛苦,大伙就是在机场一起聚聚,然后各自出差,就有一阵见不着了。HR又把这个话反馈给了马云。
马云马上说:“啊呀,那要是这样,下次让他们见到我,就不要跟我打招呼了!”
这个故事我是相信的,很多管理学所谓大师天天宣传,说从这个故事看出来马云的管理情商很高,但是其实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这帮员工绝对就是阿里淘系员工应该有的样子,阿里文化宣传”侠“文化,宣传“小二”文化,我认识很多工号一万之前的老中供,老淘宝,就是这样的,各个都是少侠、侠女,拿起酒杯就喝酒,坐下就打牌,站着靠墙就能睡着,加起班来不要命;随着这几年逍遥子逐步接班,阿里的招募战略变化很大,从早些年的“平凡人、做非常事”,升级到“非凡人,做平常事”,阿里集团招募了很多高学历、好背景的人才进来,在素“穿西装、打领带”提升的前提下,其实业务的战斗力也在下降,冲锋陷阵,“拿起酒杯就喝,撸起袖子就干”的人越来越少了,
所以这帮坐在行李箱上打牌的员工,绝壁是阿里员工,而且工号不会太靠后。
华为的几个同学在读书和讨论工作,这个我也是相信的,大家除了经常宣传华为的军队组织模式,还有加班精神以外,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华为是个学术氛围非常好的公司,同事还保存这很多有意思的规矩,我已经和华为很多年没联系了,早些年我去华研所去做助教,我记得华为是“连坐制”,你没学好,要写悔过书,你写了不算,你座位旁边一圈都要一起写,所以相对来说华为员工要斯文一些,爱学习,学术范。
这就是两个企业通过员工之间互动带给外部人的气氛印象。
5、思维习惯、心智模型和语言范式:无需书面表达就可以使某事情世代相传的能力
所谓所谓习惯就是“方法论”
这世上的方法论千千万,各家企业都在方法论的海洋里遨游,找到最顺手的来交给员工,形成共同的思维习惯:
比如我在百胜的时候,选择给员工洗脑的方法论叫“Root Cause Analysis”,从员工还是个MT的时候就开始洗脑,一开口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会发现有一群人经常说着同样的话:基层管理者最喜欢说”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产品经理喜欢问“这件事情的价值是什么?”,客户运营喜欢问“这样做不符合顾客体感”,线上运营喜欢问“这个商品的心智是什么?”
这些千篇一律的日复一日的问着这些话的人,都是被文化所熏陶的啊!有着共同的思维习惯、心智模型和书面(口头)表达方式。
6、共享意义:成员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理解,固定的互动方式可以成为显性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个案例饿了么“互怼”文化:
就是我刚刚接触饿了么团队的时候,作为观察员进行观察,发现了饿了么的产品-运营-技术团队的关系就是一种互怼文化,往往讨论一个问题的场面是这样的,三队人马各做一边,就开始互相diss,最后发展成了互骂,饿了么上海团队到后面就是互飙上海话,我当时觉得是不是过分了,但是熟悉团队的人告诉我一直都是如此的,企业的员工对这种互动方式已经习惯了,“力争而合”是个好文化,但是变成互骂而没有结果,我想也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所以后来我们为饿了么团队进行宣导“该争论时争论,该决定时决定”的文化策略,力图改变成员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理解,可以互怼互骂,但最后还需要相互认同,达成共识。
第二个案例:互联网公司产品-技术-运营的关系
阿里巴巴的淘系,是一个运营驱动的团队,运营能力很强,所以在传统的观念里,都是运营的同学会提出各种需求,在阿里早些年里,技术的同学都是全力支持运营,对很多零散的运营要求无条件的接受,虽然最终导致现在的淘宝的底层架构非常的复杂,也铸就了阿里运营能力天下无敌的王者之势,淘系最强的不是电商平台,因为电商平台大家都能做,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等等,但是运营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以及技术同学无条件支持的结果;所以即使腾讯多次杀入电商腹地,依然不能对阿里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近些年,阿里大量外部产品技术人员进入,动不动就是灵魂三问:你的需求价值是什么?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等等问题,将大量的需求挡在门外,虽然有KPI作祟,但是我们会明显的发现无论是淘系也好,还是其他的业务也好,运营的能力在减退。
阿里试图产品引领业务,但是业务强于产品的时候,这种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且背离了原先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成员长期互动中积累的理解。
当然这也和中台策略也有关联,这里就不展开说了,那是组织架构和向上通道优先权的故事。
腾讯的内部文化完全不同,腾讯是产品为王,产品经理在腾讯有着明星地位,同时也明显优于阿里的产品;这里有一个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产品经理在腾讯的KPI是量化的,可激发的;而阿里的产品经理的质量明显低于腾讯,阿里的产品很多KPI不能量化,甚至我认为很多只是担任着“翻译官”的角色,将业务的需求稍作加工,用技术听得懂的话告诉技术,完成需求,成为大部分阿里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而善于学习的业务很快就看透了,会直接去对接技术,产品似乎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这也是一种成员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理解。
第三个案例:大卖场采购和门店营运的关系
前一段时间被苏宁收购的家乐福,被查出大量贪污受贿案件,家乐福的运营体制是以门店营运来主导的,也即是单店营运做单店生意,门店或区域对采购提出采购需求,进行选品;
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个门店灵活性强,盈利能力强;但是反过来就,无法监督全国几百家门店的廉政状况,门店的店长、科长甚至普通员工都有机会和供应商接触,并获利。
另外一个单店经营为主,各地为战的方式会导致总部失控,同时总部员工的存在感低,制定的公司方向和长期战略无法传达,或者不会被执行,成为“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情况
而另一家华润万家,采购和营运的关系是反过来的,品类采购负责选品,负责对自己商品的KPI负责,这样的做法门店和区域会丧失一部分机动性,但是整体盘会比较稳定,由于采购远在天边,对门店不了解,所以大量的商品强配到门店,造成无动销和大量损耗的情况非常普遍;同样的会出现组织关系的效应就是总部人员的存在感高,容易形成唯上、官本位的思想,在廉政上,风险肯定低于家乐福的形式,但是管控不力也容易出现巨贪和窝案。
7、原始的隐喻和整合的象征:成员们的情绪和审美反应
2020年01月03日,伊朗军官被杀后,特朗普更新推特:只有一张美国国旗,意在调动美国人共同反伊的情绪
国旗就是组织文化的原始的隐喻和整合的象征,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这样就能理解,每个企业会有自己的Logo,会有自己的颜色,会将他们印在员工的衣服上,办公用品上,比如腾讯企鹅、阿里橙。
内部造节:比如阿里日(5月10日),每年的这一天,阿里人可以带上宠物上班,可以穿着睡衣上班,可以带上孩子上班,总之,怎么舒服怎么做。这一天,还有两个传统项目,开放公司为“亲友日”,举行阿里巴巴集体婚礼,马云会亲自征婚。
如何让颜色、某一天、某个人、某个吉祥物成为成员情绪的节拍器和审美点,这就是另外一节课了。
8、正式礼仪和庆典:
如尾牙、颁奖典礼、如优秀员工,这一块相对简单易懂,就不多说了。
前几日听到罗辑思维说到组织,“组织是人的的组织”,这句话就是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组织文化是什么?组织文化就是,通过精细的设计,制造一系列的事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一群人共同经历,形成组织需要的特质,并进行传承和持续变种,助力组织的业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