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眼中,一头猪的宿命就是被人吃掉,但在猪的眼中,向人类献出自己的肉体,更像是一种聪明的生存策略。
因为猪的各种生物学特征都完美契合了人类对驯化对象的要求。
1. 体形要适中。
合适的体形有时也意味着合适的生长周期。体形越大,生长周期可能也就越长,反之亦然。
我们不可能去驯养老鼠,它们虽然生长很快,一个多月就可以成年,但它们吃起来太麻烦,杀的时候到底是剥皮好呢,还是不剥皮好呢?无论怎么弄,反正都挺麻烦的,折腾半天理干净一只小鼠,还不够做一只肉圆子。
当然我们也无力驯养长颈鹿,它们个头太大,生长周期太长,需要四五年时间才会进入性成熟期。负责任的主人还要建一个极高的天棚才能容下它们的脖子,等到好不容易把它们喂养到成年可以宰杀的时候,主人可能已经饿死好几年了。
就算有人极有耐心,愿意本着一颗慈悲之心喂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大型动物,但宰杀之后,短时间内获取的大量肉食却无法贮存,很快就会腐烂变质。古代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多余的肉食,要么拿到市场上卖掉,要么直接扔掉。而小型农贸市场的销量其实非常有限,有限的销售渠道需要适量的销售货源,过多或者过少,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型动物其实并不适合作为农业社会的肉食货源。
2. 生长周期要短。
毫无疑问,如果以提供肉食为目标,家畜首先应该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每年给主人生下足够多的后代,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只有这样,农民才能从养殖中获取最大利益。
如果生长时间又长,后代数量又少,就像大象那样,它们 2~5 年才生育一次,从怀孕到生育几乎要花 2 年时间,然后要再花 15~20 年时间才会成年。自然条件下,一头大象可以活 60~80 岁。吃掉主人家大量的食物,却不能为主人提供足够的肉食,而且还干不了什么农活。那不是家畜,那简直就是待在主人家里养老的社会闲散人员。
相比而言,猪的生长周期堪称完美。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