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经从报告本身的严谨和科学程度进行了分析,但都没有阐述报告更深层次的问题——打车报告只是从表面现象进行了简单推导,从而形成部分不怎么合理的结论,然而却忽视了网约车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情绪价值”。
那么这些有瑕疵的结论是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靠谱的结论呢?在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这些新科技企业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呢?
01、报告有哪些有问题的结论呢?
第一,报告里提到,网约车平台有预估时间和价格不准的现象。
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这两点是受到平台运力、路况、车况、路线选择的实时变化而变化。同一条路,五分钟之内可能就会出现十几种不同的情况。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还要考虑到打车位置的人口密度等等,因此更加不可控。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网约车平台目前的技术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抓取、分析和预测这些动态。
举个例子,北京早高峰在天通苑附近打车时,等待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换个地方,比如在百子湾的时候,时间就少一点。这两个地方,人群数量、职业、上班时间的集中程度几乎都不一样。因此,对应的平台运力自然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第二,报告认为,有些平台可能会故意调低预估价格。
从产品逻辑上来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种可能。这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以滴滴为例,它有“一口价”的服务,一口价有时候比快车价格更低。如果平台故意调低预估价,那么一口价的服务将面临平台接一单就会亏一单的情况。
有人可能会说,快车的预估价是实时变化的,很可能在你犹豫要不要打车的时候给你一个较低的预估价,等路上的时候再往上调整价格。有这种可能吗?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我们打车还是坐地铁还是挤公交基本上都是确定的。
表面上,公交地铁和打的三种出行方式是竞争关系,但实际上,打的的用户群体和公交地铁的用户群体很多时候是分开的——当然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经常坐地铁的你不打车,而是说,经常坐地铁的你,并不属于常常打的的用户。
那么,平时都是坐地铁通勤的我们,实际上不会突然成为打的的用户。只有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比如快迟到了,我们才会选择打的。这个时候,预估价会影响我打不打的吗?答案显而易见。
第三,报告称,经过测试显示,扬招出租车是五所城市中,除北京之外打车最快的。
这个瑕疵比较明显,这也是很多网友最不能理解的结论。因为和我们的认知(生活经验总结)相差太远了,在此不再赘言。
02、研究报告忽略了服务平台的本质
研究报告为什么会翻车?仅仅是样本数量不足吗?不是。在开篇的时候我说过,调查报告的测试团队是从现象进行理论推导,没有考虑到平台设置预估功能的目的或理由。我再详细说一下。
预估功能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而不是绝对获取利益的手段。
从心理学来讲,其本意是为了降低用户对未知事情产生的“焦虑”,同时方便用户根据预期范围来做决策。这是提升使用体验的范畴,当然也算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网约车预估时间和价格,其实背后蕴含的逻辑是整个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外卖平台会显示预估的送达时间,有些饭店会有屏幕显示前面还有多少位等待,地铁、银行等等都会为用户预估时间。
用户体验永远都是toC服务的生命线。
网约车服务市场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壮大,其底层逻辑是网约车平台优化了传统打车的弊端,升级了用户出行体验,提供了出行服务本身之外的情绪价值。很多消费者会格外看重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情绪价值,比如,人们对盲盒的喜爱和追捧。而这也正是很多传统服务相对薄弱的地方。
而如果没有一些参考维度,我们很多产品的使用体验都将会大打折扣。以前,在恶劣天气等出租车的时候,在路上等了好半天也不见出租车的影子,心里的焦急程度可想而知。即便坐上了出租车,也会有另一种焦躁——如果遇到了堵车,那么计价器就会时不时跳动。本来收入就不高的群体,往往会担心这一趟到底要花多少钱。
未知,才是产生一切恐惧的根源。而预测/预估,则让焦虑得到了缓解和释放。
也就是说,这些平台推出预估功能的初衷是好的,甚至这可以看作是平台主动给出的一种“承诺”。只是实施起来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技术限制表现得没那么完美罢了。因此,相比指责网约车平台的功能设计的目的,不如建议网约车平台将相关功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那么预估不够精准,对用户来说影响大吗?从我和我身边几个朋友的看法来说,我们对预约不准确并不怎么反感。因为从情绪上来说,微小的误差总好过一无所知的苦苦等待。
03、新科技企业的创新探索和社会责任
过去十几年里,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逐渐成长了一批科技巨头,他们的一举一动与大量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理应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监督。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享受了时代红利,借助科技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预估功能仅仅是诸多创新中不起眼的“微创新”,引发质疑和拷问是这些企业成长路上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任何时候,这些新科技企业都不能掉以轻心。监督和监管,永远是悬在这些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斯之剑。长期来看,只有真正站在用户一端的企业,真正让用户享受到优质服务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长久。甚至才遭到一些质疑时,才能有人从用户角度来澄清事实。而这,就是群众基础。
最后我也想说,复旦教授团队的这份打车报告虽有不严谨之处,但是其精神可嘉,其目的也是为了监督这些新科技公司,保障普通人的权益。因此,提醒一下诸位,就像我们不能苛责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一样,我们也不能对这份研究报告的结论全部都一棒子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