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 @张二二 的回答,“商业成功才是硬道理”在此我补充另外一个角度。
为什么品牌间的技术合作是一种从商业、产品、品牌层面上都最合理的选择?
首先,品牌技术合作,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效率最高。你是一家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代价(金钱、时间、人力)获取到行业内其他品牌的技术?那么财大气粗买买买是最容易想到的简单粗暴的办法。那么是买技术还是买公司?光买技术你有对应的技术人员去应用和迭代吗?别说迭代,光是适配自己的设备,都有困难吧?所以一定是买技术+技术人员。这跟收购一个技术部门/整家公司又有什么区别呢。
收购整家公司,代价不菲。如果该公司处于入不敷出破产旗,那么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大概率已经离职,在公司日薄西山时期仍然坚守岗位的,不是混日子就是真情怀,你猜哪个概率大?而如果该公司正在蒸蒸日上的时期,你要付出的代价恐怕难以承受;并且如果该公司涉及所在国的核心产业或国家形象,收购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就算顺利收购,你还需要对买来的技术人员负责,需要让这群人适应你公司的文化/规则/潜规则,需要协调薪资水平,增加人力管理压力,还要对新公司的持续经营负责。累不累?我就是想搞点技术过来提升产品而已,你跑去说服董事会,跑去为收购融资,跑去搞两家公司的架构合并,何必呢?
好,现在你决定不收购该公司,决定挖几个关键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在一定的生产实验条件+长期合作团队+公司薪酬与管理制度下才能充分发挥实力的,当代的技术研究早就不是某个或者某几个技术天才就能冲破壁垒带领全人类飞的状态了,你光是挖几个人,水土不服都是小事,最关键的是,脱离了他的研究土壤,很有可能难以产出,更何况技术专利和竞业协议,也大概率不会允许你这么操作。
所以还剩下的路子,是不是只有联合开发这条路?对方的技术队伍编制完整,设备和制度也还健全,你带着你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和技术构思,直接去跟对方成建制的队伍合作,对方在自己熟悉的土壤上和熟悉的伙伴把他们家的技术完整地迁移适配到你的产品上,是不是最简单的事情?
其次,从商业角度上看,日系品牌跟手机品牌的合作收益低于德系品牌的合作收益。日系相机品牌相对于德系品牌,还是可以称得上如日中天的,正如 @张二二 的回答。众所周知,手机摄影对中低端相机销量,尤其是卡片机的销量是有致命打击的,到了2021年,手机基本上是替代了小卡片机。如此深仇大恨,岂能轻易缴械?不守住自己的专业市场,反而放开核心技术,对于仍然靠相机业务盈利的日系品牌来讲,当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索尼也好佳能也罢,在整个成像设备的产业链上都有着丰厚的家底和技术实力,能够靠自己的本事挣钱,为什么要去出卖自己的技术?
而对于德系品牌,或者欧洲品牌而言,就其消费相机业务——注意!是消费相机——可以用“半死不活”来形容。死不至于死,厂子技术工程师还养得起;活是肯定活得不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欧系相机包括着汽车一起被廉价好用的日系品牌猛锤,商业上不能说是一败涂地吧,至少是偏安一隅。
这个时间点上,有手机品牌跑过来付一大笔费用买你早就开发好的技术,何乐而不为?还能按照每台手机的销售来提成,一张大号饭票,不领白不领。
其三,从品牌角度看,日系品牌“逼格”不如德系品牌。以其廉价好用产品线丰富形成了“平民消费品”的深刻印象,跟技术不足逼格来凑的手机厂商要追求的“高大上”“昂贵顶级”的形象不符,自然也不在其选择的范围内。而德系厂商虽然技术有限,产品难用,但强在发家早,卖得贵,品牌认可度很高。在MKT人员的眼里,全世界被消费主义荼毒多年的用户们,盲目追求“逼格”,从众热爱“大牌”,那么跟这些在历史上留下闪耀光芒的德系品牌合作,是符合品牌调性提升、迎合消费主义的决策。
所以,从各种角度看,德系品牌,尤其是光学技术,就算谈不上领先,也是远超手机厂商的。而为了实现相关技术的平台迁移,技术合作比收购/挖人更加合理。而手机品牌追求高调性高逼格来忽悠消费者的目的,也是实际上存在的。各位也千万不要高估了手机厂商这几年在影像领域的积累,不论是德系还是日系,实际上都能交给这些厂家很多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