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7-12 0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无意刷到这个问题的
可能是最近回答此类问题有点多
系统给我推荐这个问题
看了题目和描述
我好奇的问一下
贵题主,您的书面写作能力是哪位高人传授的
明明一个消费者咨询硬生生让您给搞得自带傲慢的态度,外加引战的嫌疑
这要是放到虎扑或者泥潭
您得被喷到自我认知发生错位
好了
那我负责的说一下
虽然我没P7
但是我朋友有P7,最高配加NGP
准确说,对于年轻群体
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号召力
不会像燃油车那样,传统外国大厂对国产持有碾压姿态
毕竟人家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积淀
有号召力是正常的,没有那才不正常
所以国产车只能错位对抗,在中低价位狂打配置牌,超过四十万就没啥竞争优势,且还有大量的技术差距,即便我们很努力的缩小了很多
但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大家起步时间基本一致
虽然电车概念更早,但是真正的民用电车也就是不到二十年的事儿
然后算算,刨除嗝屁掉的品牌
真正把纯电车做到一定规模的
大部分是新势力,比亚迪他是电池转车,不算完全新势力
如果宽泛点,特斯拉也是新势力,从起步到现在不过17年,只不过是新势力里年龄相对较大的
那么,起点都差不多
刨除差的几年,大家起跑线基本都一致
无非比拼的就是技术研发,技术储备,技术应用,品牌建设,产品力,市场布局,营销推广,后期服务等等
没有先发几十年的优势
就看谁能拿到更多消费者
特斯拉的绝对核心是马斯克
是马斯克成就了特斯拉,特斯拉的品牌建设有八成是马斯克本人贡献的
这是特斯拉领先的地方,也是特斯拉产品越来越马风的原因
这点,国内新势力学不来
别说新势力,BBA也学不来,真的车界独一份
但是,往大了说
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是感受着国家工业升级的大环境长大的
他们不会像老一辈去看待国产
我能理解老一辈
他们年轻的时候,尤其是改革开放那会
进口货对国产,是全方位碾压级别
但你要说现在,我不敢苟同
虽然因为很多原因,关键技术的不足
导致国产纯技术领域依然有差距
但这个差距已经达不到鸿沟的级别
是可以靠努力就抹平的
而且很多地方,甚至还领先了
那么回过头说
除了因为深度绑定马斯克的品牌效应
但说产品,那不就是谁的产品力好选谁
特斯拉和小鹏的目标用户,定位的就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化群体(不是纯粹的年龄)
这类消费群体,更看重产品力而不是品牌效应
当然,品牌效应为特斯拉争取了更多消费者,无可厚非,小鹏还需努力
纯电领域
小鹏和特斯拉构成了正面对抗关系
传统大厂在转型中
国内老厂做下沉市场,也在积极求变,比如极客
蔚来做的是品牌和服务和乘坐体验
比亚迪搞技术储备,要布局自己的产业链,还在摸索自己的风格
而小鹏和特斯拉主打的就是新潮和科技化
主打产品都偏性能,且买点都是智能化
选择小鹏,说白了就是对小鹏产品力和智能化的认可,觉得特斯拉并未在这方面有优势
如果是特斯拉和比亚迪
单纯比智能化
那估计少有会选择比亚迪
因为我就是汉的车主,我开过家里人的model3,我可太清楚了
不过我也得说
特斯拉做到了给人一种很潮很科技的范
也导致了很多人盲选特斯拉,真开起来估计连特斯拉一半的智能体验都没用上
这方面,小鹏还真得学习学习
不过估计也学不来
毕竟马斯克真是个奇人
小鹏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