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14 1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国服几乎所有MOBA游戏、用任何任何机制都不会有质量局,因为广泛的存在我这种玩家。
(我曾经玩过韩服LOL和国际服LOL.M,我这种类型的玩家含量很低)
我这种玩家应该叫做“混子”。
坦率讲,绝大多数混子绝对说不上菜。但是就像职场里某些人一样,看起来在上班,偶尔也能干点活,有时候甚至还能被称为项目组内所谓“大牛前辈”,但实际上细研究就知道他们其实早已经躺平了一整天。
我们可以灵活的躺到各个段位并且完美融入,KDA就一般,K一般比D低一两个高一两个,A也不多不少就是个平均值。
哪怕数据是MVP,实际上自己也能明显的知道,我的绝大多数优势是前期队友使劲C出来的,恰好遇上对方上头,我只不过顺应对方崩了的这个形势随便打打而已。
几乎说除了辅助以外的位置都可以随便躺(辅助太累了),甚至是打野都可以躺。
我在打野的时候,基本上游戏从开始的第一秒,我的打野路线和GANK路线就已经想好了,如果不是个对面英雄正好打上照面,那是绝无可能更改的,绝不反野,一般不反蹲。
很多人觉得只有T能躺,其实不然,一般我拿个安妮打AP躺的最舒服。
随手补一补刀,不压线、不换血,对面打野来了就怂一点,自家打野来了就凶一点,对面明显失误暴露的时候,就消耗几下,看上去对方血量差不多了,自己还有R了就闪现上去杀一波,没有闪现绝对不上。
这个玩法的核心就是可以完全不动脑子。
支援?我腿短跑不过去啊。
视野?我自己周围视野做的挺好的啊。
能不出主动装备就不出,还得多摁一下,甚至金身这些也可以能免就免。
打团就是各种边缘游走,能打几下就打几下,除非对方贴脸,不然绝不主动开团。
看到线紧张了就去清一清,大龙小龙什么的与我无关,都过去的时候我就过去,队友没心思我也不主动。
BUFF打野给就要,不给就算了。
AD同理,上单同理,无非就是拆了边线后,梦游一样的去补补中线。
这么说吧,队友与我无关,我只是一台稳定的的机械执行器而已。
不生气,不兴奋,不交流,不看聊天框,队友标记啥地方去啥地方,不小心死了就先喝口水。
你觉得很无聊?
并不!
我就这么说吧,只要你不动脑子,任何MOBA游戏你都可以玩的很快乐。
我不拿这种东西当做竞技,所以我虽然赢了也会开心,但我输了也不会难过。只要下一盘游戏一开始,就又是一个崭新的混子。
你觉得什么机制能对付的了我们这种人吗?
不存在的。
更可怕的是,这套东西可以让你非常稳定的上分,因为它完全不需要缜密的分析思考,甚至不怎么需要手,毕竟把闪现过去把所有技能一股脑扔出去并不需要一双非常灵活的手。
用着这套玩法,我曾经在11上打DOTA躺到1600+,LOL的S5躺到大师(S3和S4玩的挺累的,但也当上了王者守门员),此后直到S8,段位从没有低于过钻三,S8峡谷甚至一路躺进大师。
有我的局就不可能有质量,我就是低质量局的代名词,我的游戏打的就像富士康的流水线一样,只要不出问题,就可以一直这么玩下去。
我这几周断断续续的玩LOL.M,已经打了65把,用70%的胜率一路躺到了白金段位,你觉得什么机制会影响我啥东西吗?
开啥玩笑。
补充一点。
评论区有人说我这样玩游戏没有意思,这我认同,毕竟每个人在游戏中得到乐趣的方式不同,我觉得这样很快乐,你觉得不快乐,这都可以。
但是有人说,混子对线不可能有优势,说白了,说这种话的是还没玩明白MOBA这种游戏,LOL大概率在电一打不上白金。
或者说这种人在我看来,是比较典型的“坑”,在批评时为什么不先想想为什么我在任何一个赛季能都单排稳定在钻石呢?
其实混子的对线一般是有优势的,为什么?
说白了,一个玩家在打LOL时,他的精力是要分散到很多地方的,比如我方野区是不是已经被反掉了,这个时候他反野时视野有没有要补的,中路塔皮是不是应该去强蹭一下帮AP补一下经济或许他就能好打点,上路压线马上就有点过了,或许我可以去蹲一下?打野离我很近,我赶紧把兵推到塔里去,还可以去和打野双游抓一下。
这些东西,本质上讲,都是放弃“对线的优势”换取“团队的优势”,而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考虑事情太多的时候,你的精力就会被分散。
所以,“混子”实际上非常容易在线上打到小优势,或者说,实际混子就是通过“放弃帮助团队得到优势”换取“自己的对线优势”,这就是混子玩家对线的本质。
所以其实我说混子们的时候你觉得不凶,其实当你和混子对线时,你会明显的感受到压力。
还是我之前的例子。你可以重新想想,一个安妮,看起来很谨慎,不冒进,视野做的很地道,补刀相对扎实稳健,永远在娴熟的放线控线,并且一直在线上待着不游走,手里捏着闪现+引燃+R的时候会经常飞到你脸上,你觉得凶不凶?
打MOBA游戏首先脑子得清楚,在打之前先问问你自己,你真的能做那么多事儿并且都可以做的很好吗?你真的可以做到职业玩家那样放掉线去照顾队友时,线不崩+团队优势扩大吗?
混子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可以选择多思考多费劲为团队做贡献,但是选择了对团队讲收益更小的对线。
而且,一旦发现当混子就能上分,他们就再也不会c了。
这才是所谓“低质量局”的核心。
再补充一点。
看了几个其他答案和评论区,心情不太好,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归根结底还是没明白这个游戏应该怎么玩。
难道KDA高就证明你在这盘游戏里的表现足够好吗?
我终于理解那些我眼中的“坑”是怎么想的了。
可能是岁数大了,看事情其实看的很清楚。从本质上讲,针对MOBA游戏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
说实话,LOL不是一个吃操作的游戏,基本上就是有手就能玩的水平,包括DOTA也就那样。所以说,除了顶级/职业玩家之外,娱乐玩家对于操作不需要研究的那么细那么极限,因为哪怕你很极限了,这个游戏的操作上限就那么点。这也是我34岁还能在这个游戏里混分的一大原因。
但如果是SC2,我是真的无论如何都打不上宗师了,意识好也没用,因为SC2上宗师必须操作要过得去。
很多人总是爱强调什么KDA,什么MVP。在我看来没任何意义,我曾经玩过一把很有意思的局,带朋友双排上分,电一黄金段位,剑圣0-5-0的KDA统治了比赛,以证明MOBA游戏里靠KDA来选MVP简直是个行为艺术。
一个玩家在游戏中的贡献压根儿不是KDA能说明白的,就像你同水平选个锤石一定不如选个露露KDA好看。甚至还有更极端的,还记得当年的送死流炼金吗?
微操作对于KDA来讲意义更大,我偶尔能遇到低段位微操作的飞起的选手,在对线时压根就不像这个段位的人,甚至能压着我打。
这种玩家的KDA通常很好看,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打控制的英雄,团战中你的控制打没打到位?控没控到该控的角色?
需要打伤害的英雄,你的伤害对对方前排造成了多大压力?你在团战中的生存空间够不够?
刺客选中的目标是哪一位?是团战中的关键角色吗?
对线的最终目的就是杀掉对方的英雄吗?是发育吗?做到了压缩对手的游走空间了吗?
如果你想赢,你应该考虑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我的KDA告诉我我能C但我就是没赢,所以是机制/队友/运气/天气/温度/电脑配置/网速/屏幕亮度/吃没吃饭等等制裁了我。”
真的,先学会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讨论机制制没治裁你吧。 |
|